• 1、名词作状语
    (1)、其一坐于前
    (2)、意将入以攻其后也
    (3)、空谷传响
  • 2、名词作状语
    (1)、学而习之
    (2)、吾三省吾身
    (3)、一屠
  • 3、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如梦令》李清照
    (1)、《如梦令》写词人驾舟郊游,兴尽欲归,误闯荷花丛中的句子是“”。
    (2)、李清照的《如梦令》中追忆郊游地点、时间及由于景色迷人而忘了归路的词句是“”。
  • 4、古诗文理解性默写。《相见欢》朱敦儒
    (1)、《相见欢》中回忆中原沦陷,士族南逃往事,抒发了国土恐难收复的担忧、无奈、沉痛之情的句子是:“?”
    (2)、《相见欢》中象征南宋的国势日渐衰微,并为全词奠定苍凉感伤的情感基调的句子是“”。
    (3)、《相见欢》中, “”一句表明作客金陵的朱敦儒独自一人登上金陵城楼,纵目远眺,感到风悲、景悲、人悲,不禁潸然泪下。
  • 5、古诗文理解性默写。《采桑子》欧阳修
    (1)、《采桑子》中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描绘西湖清丽、恬静、淡远的春景的句子是“”。
    (2)、《采桑子》中把水面比作明净平滑的琉璃,写出风平浪静的句子是“”。
  • 6、古诗文理解性默写。《浣溪沙》晏殊
    (1)、晏殊的《浣溪沙》中新与旧构成对比,追忆难忘欢聚,感叹流光易逝的句子是“”。
    (2)、词人由景触情,由自然规律的变迁更替,透露出对美好景物及难以忘怀的情事的流连,流露出对光阴流逝的无限惆怅的句子是“”。
  • 7、古诗文理解性默写。《渔家傲》李清照
    (1)、《渔家傲》中“”两句用路途遥远而时光易逝来比喻理想难以实现,写出了李清照晚年孤独无依的痛苦感受。
    (2)、 “!”表达了词人决心像大鹏一样乘风高飞,寻求幸福的愿望,也是《渔家傲》的主旨句。
  • 8、古诗文理解性默写。《赤壁》杜牧
    (1)、杜牧《赤壁》中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对战争成败的独特见解,并委婉地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感慨。
    (2)、杜牧《赤壁》中以小物件引发国运联想的诗句是“”。
  • 9、古诗文理解性默写。《雁门太守行》李贺
    (1)、《雁门太守行》中借“燕昭王筑台”的典故,表达诗人为国效力志向的句子是“”。
    (2)、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雁门太守行》中“两句诗显示出英雄仗剑杀敌、报效国家的气概。
    (3)、李贺《雁门太守行》中运用比喻、夸张手法,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以及城内将士披坚执锐、严阵以待情形的诗句是:”。
    (4)、《雁门太守行》中诗人李贺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描写了阴寒凄惨的战地气氛的诗句是:“”。
  • 10、古诗文理解性默写。《春望》杜甫
    (1)、 “”两句,表达了杜甫因身处战乱而渴望得到家人更多消息的心情。
    (2)、《春望》中“”两句运用移情于物的手法表现了诗人忧伤国事、思念家人的深沉感情。
    (3)、杜甫在《春望》中,刻画自身形象,来抒发忧国念家的悲愁之情的诗句是“”。
  • 11、古诗文理解性默写。《饮酒(其五)》陶渊明
    (1)、在陶渊明《饮酒(其五)》中妙手偶得,浑然天成,达到物我合一境界的诗句是“。”
    (2)、傍晚时分,小华漫步山间,看到鸟儿结伴归巢,不由地用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的“”来形容所见之景。
    (3)、陶渊明的《饮酒》(其五)中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
  • 12、古诗文理解性默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1)、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警醒国君要注意安乐和忧患的关系,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句子是“”。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孟子认为造就人才的客观条件是“”,只有这样,才能“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13、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富贵不能淫》《孟子》
    (1)、孟子在《富贵不能淫》中提出“”的“大丈夫”标准,从古至今激励着无数文人志士怀揣一颗赤子之心。
  • 14、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
    (1)、孟子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及其关系的句子是“”。
    (2)、某国反华势力,擅自篡改历史教科书,结果招致了国内外有识之士的一致反对,弄得众叛亲离,正应了孟子那句话“”。
    (3)、分析家认为,某国对外武力干涉他国内政的战略已呈“”之势,而中国“和平崛起”的外交战略正呈“”之势。
  • 15、古诗文理解性默写。《梁甫行》曹植
    (1)、《梁甫行》一诗中突出边海人民生存环境的恶劣的句子是“”。
    (2)、《梁甫行》中描述海边的人民在荒野的草丛林木中生活,表现自己对下层人民的同情的句子是“”。
    (3)、《梁甫行》中写出了边海人民衣不遮体、粗俗艰苦的生活方式的句子是“”。
    (4)、《梁甫行》中通过狐狸、兔子的侧面描写,反衬出边海人民生活环境的荒蛮以及边海人民的恐惧与凄楚的句子是“”。
  • 16、古诗文理解性默写。《赠从弟(其二)》刘林
    (1)、刘桢的《赠从弟(其二)》中以山风的猛烈反衬松枝的刚劲的诗句(描写风狂的反复句)是“”。
    (2)、《赠从弟(其二)》中集中赞颂松柏能够挺立风中而不倒,经严寒而不凋的诗句是“”。
    (3)、《赠从弟(其二)》中一问一答揭示松柏耐寒不凋、坚贞不变的本性的诗句是“”。
  • 17、古诗文理解性默写。《龟虽寿》曹操
    (1)、曹操在《龟虽寿》中用比喻的手法,以神龟和腾蛇为喻,极言人的寿命有限,慨叹生命苦短的诗句(运用比喻表明自然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
    (2)、《龟虽寿》一诗中,表现诗人虽近暮年,仍然老当益壮,雄心不减的诗句是“”。
    (3)、曹操在《龟虽寿》认为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顺其自然,始终保持乐观的精神,就能延年益寿,不是完全听凭上天安排的诗句是“”。
  • 18、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
    (1)、《庭中有奇树》中以花寄情,揭示了诗歌的主旨,表现对远行人的思念的诗句是“”。
    (2)、《庭中有奇树》中抒写女子执花在手无法相赠的愁苦的诗句是“”。
    (3)、《庭中有奇树》中表达主人公无可奈何、自我宽慰,点明全诗主题的句子是“”。
  • 19、古诗文理解性默写。《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1)、《钱塘湖春行》中,作者借春鸟的特性,描绘一种充满活力的动态美的句子是“。”
    (2)、《钱塘湖春行》直接抒发对西湖美景喜爱之情的句子是“”。
  • 20、古诗文理解性默写。《渡荆门送别》李白
    (1)、《渡荆门送别》一诗中,李白借写家乡流水对自己恋恋不舍,含蓄地抒发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2)、《渡荆门送别》中“”两句用流动的视觉来描写景物的变化。
    (3)、《渡荆门送别》中展现江岸辽阔、天空高远,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诗句是“”。
上一页 158 159 160 161 16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