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每一个戍边将士燃烧的忠魂之中,既蕴藏着报国的铁血豪情,心底也缱绻着绕指柔情,借诗人之口,遣征人乡思。夜寒霜浓,传来了悠悠羌笛之声,更添愁绪,“① , 人不寐,②”;岑参赴任途中回望故都,泪湿青衫,吟诵道“③ , ④”(《逢入京使》);李益在芦笛声中听到了戍边将士的心声,感慨道“⑤ , ⑥”(《夜上受降城闻笛》)。

    想念一个人,有时会让人很幸福,有时也会让人很忧愁。李商隐于巴山苦雨之夜,畅想着来日“① , ②”的团聚;追求“窈窕淑女”的男子,因为求而不得而“③ , ④”,夜不能寐;李白想到王昌龄被贬自己却不能在身边安慰他,只能想象着“⑤ , ⑥”, 借明月表达对友人的关切;由于战乱,杜甫兄弟五人“⑦ , ⑧”(《月夜忆舍弟》),在这天各一方,不知生死的感叹中,又包含了诗人的几多担忧。

  • 2、故乡是生命中最深的牵挂,动身跋涉千里,心心念念的,还是那片故土。温庭筠商山早行,却梦回长安,“因思杜陵梦,①”;李白听春夜玉笛飞声吹奏《折杨柳》,心系故园,“② , 何人不起故园情”;杜甫身居塞外,只能在白露时节睹月思人,“③ , ④”(《月夜忆合弟》);韩愈朝奏夕贬,回望秦岭云遮雾锁,眼前蓝关大雪拥塞,不禁叩问乡关,“⑤?⑥”;崔颢登黄鹤楼凭栏远望,故乡却为暮霭所隔,望不可见而生无限愁思, “⑦?⑧”;李白渡荆门辞别故乡,家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为他送行,“⑨ , ⑯”;王湾北固山下再登客路,欲借归雁传递家书,“⑪?⑫”。
  • 3、古诗文理解性默写。《潼关》谭嗣同
    (1)、《潼关》中表现作者渴望冲决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句子是“”。
    (2)、《潼关》中,从视觉和听觉角度写潼关壮阔风景的诗句是“”。
  • 4、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陆游
    (1)、《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中,表明作者身闲志不闲、壮志不移的语句是“”。
    (2)、《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中由现实转入梦境,表现作者对朝廷统治者统治的隐隐担忧和收复失地、统一国家的强烈愿望的诗句是“”。
  • 5、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夜雨寄北》李商隐
    (1)、“西窗剪烛”现指亲友相逢叙旧,它出自李商隐《夜雨寄北》中的诗句“__,”。
    (2)、《夜雨寄北》暗示诗人仕途失意,羁旅他乡,思归不得的抑郁愁苦之情的诗句是“”。
  • 6、古诗文理解性默写。《秋词(其一)》刘禹锡
    (1)、《秋词(其一)》中使用对比手法一反前人悲秋的感慨,表达对秋天的赞美和自己被贬后乐观的心情的句子是“”。
    (2)、《秋词(其一)》中表达诗人豪迈乐观之情、抒发志向的诗句是“”。
  • 7、古诗文理解性默写。《诫子书》诸葛亮
    (1)、诸葛亮《诫子书》中常被人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的句子是“”。
    (2)、《诫子书》中表现躁的危害的反面论证的句子是“”。
    (3)、《诫子书》中阐述学、才、志的关系的句子是“”。
    (4)、《诫子书》中全文中心论点是“”。
    (5)、《诫子书》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告诉孩子如果不珍惜时间,最终将一事无成的句子是“”。
  • 8、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1)、《夜上受降城闻笛》描绘边塞月色的独特景色,借寒气袭人的景物来渲染心境的愁惨凄凉的诗句是“”。
    (2)、《夜上受降城闻笛》表现征人满怀愁绪,凝望故乡,思念家乡的诗句是“”。
  • 9、古诗文理解性默写。《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
    (1)、《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寄托诗人对饱经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的句子是“”。
    (2)、《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化用陶渊明的典故,表现出强烈的无可奈何的情绪,暗喻行军的特定环境的句子是“。”
  • 10、古诗文理解性默写。《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1)、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隐写“风景不殊,江河有异”的乱世时难的景况,表达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的句子是“”。
    (2)、《江南逢李龟年》中追忆往昔与李龟年的接触,表明对开元盛世的无限眷恋的两句是“”。
  • 11、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峨眉山月歌》李白

    李白《峨眉山月歌》一诗中,明写月映清江美景,暗点秋夜行船之事的两句是“ , ”。李白《峨眉山月歌》一诗中,点明远游路线,抒发依依惜别情思的两句是“”。

  • 12、古诗文理解性默写。《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借物以抒发自己悲苦哀怨之情的诗句是“”。
    (2)、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的名句是“”。
  • 13、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1)、《天净沙·秋思》中道出天涯游子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2)、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摄取九种景物来表现秋天萧条、冷落、凄凉气氛的句子是“”。
  • 14、古诗文理解性默写。《次北固山下》王湾
    (1)、《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托大雁传书,抒发游子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2)、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道出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的名句是“”。
    (3)、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
  • 15、古诗文理解性默写。《观沧海》曹操
    (1)、曹操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英雄,他有广阔的胸襟和伟大的抱负,在《观沧海》中他用“”四句诗勾画出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雄伟景象。
    (2)、《观沧海》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
    (3)、《观沧海》中描写大海雄伟壮阔的诗句是“”。
  • 16、古诗文理解性默写。《(论语)十二章》
    (1)、孔子非常重视学习,在《论语》中用“”明确温习旧知的重要性。
    (2)、孔子在《论语》中论述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表明个人修养的语句是“”。
    (3)、《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
    (4)、《论语》中强调“只要谦虚求教,到处有老师”的观点的句子是“”。
    (5)、《论语》中孔子强调不仅要学习别人的优点,也要看出别人的缺点,更要引以为戒的句子是“”。
    (6)、叔叔的公司在和国外企业合作时,他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话“”表达了他见到远道而来的朋友的喜悦之情。
    (7)、《论语》中论述学习的三个层次的语句是“”。
    (8)、《论语》中的“”两句,人们常用来说明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要好好珍惜它。
    (9)、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
    (10)、《论语》中说既要广博地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又要切合实际地多想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的句子是“”。
    (11)、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待富贵的正确态度的句子是“”。
  • 17、古诗文理解性默写。《约客》赵师秀
    (1)、《约客》中,作者用对句写景,极富时令和地方特色的诗句是“”。
    (2)、《约客》中,表达诗人因候客时长而怅惘、无奈的两句诗是“”。
  • 18、古诗文理解性默写。《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杨万里
    (1)、《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中寄寓着人生在世岂无难,人生就是不断与“难”做斗争的深刻哲理的诗句是“”。
    (2)、《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中,充分表现了前进道路上一定会有困难,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不可以被一时的成功所迷惑,失掉了长远的目标的诗句是“”。
  • 19、古诗文理解性默写。《贾生》李商隐
    (1)、《贾生》中,托古讽今,揭示晚唐皇帝求仙访道、不顾国计民生的两句是“”。
    (2)、《贾生》中表现汉文帝诚意十足,贾生才华横溢的句子是“”。
  • 20、古诗文理解性默写。《泊秦淮》杜牧
    (1)、在《泊秦淮》中,杜牧写不知道什么是亡国之恨的歌女,讽刺晚唐那些醉生梦死的官员,表现他对国家命运深切忧虑的句子是“”。
    (2)、杜牧在《泊秦淮》中勾画出一幅生动的泊船秦淮河时迷蒙的夜景图的句子是“”。
上一页 160 161 162 163 16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