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部编版2017-2018学年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8课时间的脚印同步练习
- 部编版2017-2018学年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同步练习
- 部编版2017-2018学年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同步练习
- 部编版2017-2018学年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3课安塞腰鼓同步练习
- 部编版2017-2018学年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课回延安同步练习
- 部编版2017-2018学年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课社戏同步练习
- 部编版2017-2018学年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7课土地的誓言同步练习
- 部编版2017-2018学年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8课木兰诗同步练习
- 部编版2017-2018学年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6课最后一课同步练习
-
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写作任务。
清晨时、出门前、回到家,父母的唠叨无时不在。“快起床,别迟到了!”“记得带好东西,注意安全。”“先做作业,再吃饭吧!”“老盯着电脑,那可不行!”......父母的唠叨不断在重复。我们成长的旅程中,这样的唠叨是一种常态。
以上材料也许会唤起你一些回忆和思考。请结合你的生活经历和体会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角度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少于500字;不得出现含考生个人真实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学习任务
赵将李牧①常居雁门,备匈奴。以便宜②置史,市租皆输入幕府,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③士,习骑射,谨烽火,多间课,厚遥将士,为曰:“勾奴入,急入收保",有敢虏者,斩。”匈奴每入益°,辄入收保,不与战。
如是数岁,无所亡失。然勾奴以李牧为快,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快。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赵王召之,使人代牧将。岁余,勾奴来,每出战,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于是复请牧。牧称疾,杜门不出。赵王乃复强起使将兵。牧曰:“若用臣,臣如前,乃敢奉命。”王许之。李牧递往,王,如故约。匈奴来无所得,终以为快。
边士且得赏赐不用皆愿一战。于是,乃具选车得一千三百,选骑得一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控弦者°十万人,悉勒兵习战,大纵畜牧,人民满野。勾奴来,佯败不胜,以数千人委之。单于~闻之,大率众来入。李牧多为奇阵,张左右翼以击之,大破之,杀勾奴十万余骑,单于奔走。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犯赵边。
(节选自刘基《百战奇略·强战》)
【注释】①李牧:战国末期赵国著名将领。②便(biàn)宜:依照实际情况灵活掌握。③飨 (xiǎng):用酒食招待。④收保:收拢人马物资退入营堡,“保”同“堡”。⑤入盗:入侵。⑥百金之士:能冲锋陷阵的勇士。⑦控弦者:指士兵。⑧单于:匈奴部落首领的专称。
(1)、根据语境,解释下面的加点字。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 故:
王许之 许:
李牧遂往,至,如故约 遂:
单于奔走 走:
(2)、文章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需要断句,请选出断句正确的一项。边士①日得②赏赐③不用④皆愿⑤一战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③⑤(3)、李牧成功大破匈奴的原因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A、长期积累高昂士气的士兵 B、单于轻敌冒进 C、赵王给予充足的物资支持 D、李牧精心策划的诱敌与奇袭战术(4)、李牧在防御匈奴时遭受了外界的质疑,《卖油翁》中的卖油翁也同样遭遇康肃公的质疑。请分析李牧和卖油翁分别是怎样应对的。 -
3、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学习任务。
喜康将军见访①
〔唐〕刘禹锡
谪君愁寂似幽栖② , 百草当门茅舍低。
夜猎将军忽相访,鹧鸪③惊起绕篱啼。【注释】①此诗为作者于贞元二十一年(805年)被贬为朗州司马时所作。康将军为其在当地的好友。②幽栖:意为由的隐居之处。③鹧鸪:鸟名,形似姓,
(1)、诗歌最后一句描绘鹧鸪“”的动态画面,以动衬静,从侧面表现出诗人因将军来访的之情。(2)、诗中描写的居所“茅舍”和《陋室铭》中的“陋室”以及作者所寄寓的心境有何不同?请结合诗文简要分析。 -
4、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学习任务。
材料一:全国大中城市2024年生活垃圾分类情况统计数据
材料二:垃圾分类的奥秘与益处
◎不同类型的垃圾有着不同的处理方式和用途。可回收物,像废纸、塑料、玻璃、金属等,通过回收再利用,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降低对新贵源的开米需求。例如,回收1吨废纸, 可再造出800公斤好纸,节省木材300公斤。有害垃圾包含废电池、废灯管、过期药品等,这些垃圾若随意丢弃,会对土壤、水源等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对有害垃圾进行专门处理,能防止有害物质扩散,保障生态安全。
◎我们的生活垃圾主要是厨余垃圾。它富含有机物,经过处理可以转化为有机肥料,用于农业生产,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当然,还有其他垃圾需要通过填理等方式处理。做好垃圾分类,不仅有助于环境保护,还能推动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材料三:报刊专栏《持续推进垃圾分类,共建美好家园》(摘选)
◎垃圾分类是关乎环保与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举措,正逐步在全社会推广。其积极意义显著,既能减少垃圾处理量、降低成本,又能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助力经济可持续发展,还能改善生态环境,减少污染,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然而,部分地区推杆中存在不少阻碍。主要是居民参与度低,重视不足,还有设施不完善,分类运输与处理脱节。要让垃圾分类见实效,需要各方协同。政府应加大投入,完善设施,加强宣传:企业要参与构建产业链:居民要养成习惯。如此,才能让垃圾分类成新风尚,建美丽家园。
材料四:漫画《研学途中》
(以上材料选自2024年10月15日(中国环境报》、2025年1月24日《新民·上观》等,有改编)
(1)、材料一是全国大中城市2024年生活垃圾分类情况,从中你可以获取哪些信息?请写出2点。(2)、垃圾有不同的类型和处理方式,请根据材料二说明(写出其中2类即可)。(3)、在垃圾分类推行的过程中,你遇到过材料三中的问题和阻碍吗?你当时是怎么应对的?请结合生活实际回答。(4)、如果有同学在研学活动中出现了材料四漫画中的现象,你会怎样劝告他?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段80字左右的话. -
5、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学习任务。
母亲的笑脸
刘平
①春节,我带着妻于王卉和儿子回乡下陪独居的母亲。我给母亲买了一些穿的、营养品啥的,还有一本单位发的挂历。
②午饭后,妻子带着儿子去外而玩了,我陪母亲坐在椅子上聊天。院里一张小桌子,两杯香茶,母亲脸上开心的笑容成了一道风景。为了迎接我们回来,母亲早已熏好了腊肉香肠,把屋里屋外打扫得干干净净,院边还种了一溜儿串串红。
③聊了一会儿,我的目光停留在堂屋门边墙上的挂历上,突然想起了一件事,说:“妈,我把挂历给您换了。”说完,就起身去屋里把那本新挂历拿出来,一只手把墙上去年的旧挂历取下来,另一只手把新挂历挂上去。端详了片刻新挂历,我的目光移向手里的旧挂历。这挂历也是去年过年的时候我给母亲拿回来的,365个日子,不知不觉已经翻完了。
④我刚要把旧挂历卷起来,无意中突然发现最上面一页挂历上用红色水彩笔画着两张笑脸,挺有意思的。仔细一看,我意识到那两张笑脸不是随便画的,每一张都画得很认真,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嘴角翘得很高,很开心的样子。再一看,一张笑脸画在1月16日,另一张笑脸画在1月28日。我隐隐觉得母亲画的这些笑脸有名堂。
⑤我把旧挂历拿过去放在母亲面前的小桌子上,坐下来,看着母亲问:“妈,您画这些笑脸啥意思呀?”母亲看一眼挂历,笑眯眯地说:“有喜事,妈高兴。”
⑥我指着一张笑脸问:“这天有啥喜事?”母亲看着那个日子,几乎没有片刻的回忆,说:“你们这天搬了新房子。”我仔细想想,去年我们搬新房子,真的是这天。妻子说:“搬新房子好过年。”我又指着另一张笑脸问:“这个呢?”母亲还是几乎没有思索,说:“这天你们买了小汽车。”
⑦看着母亲笑眯眯的样子,我突然想把整本挂历都翻一遍。翻到2月那一页,上面有三张笑脸,分别在2月9日、2月17日和2月23日。每张笑脸都是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嘴角翘得很高,很开心的样子。
⑧我很好奇。母亲还是笑眯眯的,挨个指着三张笑脸说:“这天王卉康复出院,这天你们结婚8周年。”指到2月23日那张笑脸的时候,母亲似乎一时记不得那天有啥喜事了,皱着眉头回忆了一阵,眉头突然一展,说:“想起来了,这天你给我打电话,说你要去上海培训了。”
⑨我一下意识到,挂历上的每一张笑脸都和我们有关。我又继续往后翻挂历,几乎每一个月份都有笑脸。而那些笑脸,确实都和我们有关:儿子上小学了、我评上先进了、妻子调动了、我们带她出去旅游了。出去旅游那张笑脸,画得特别大、笑得特别开心……我们一家三口的生日,也无一例外各有一张笑脸。
⑩然而,也有一些笑脸母亲实在想不起来是啥喜事了,毕竟时间过去太久,母亲年纪也大了。看母亲努力回忆的样子,我说:“妈,想不起来就别想了,反正都是喜事。”母亲看着我,又笑了,说:“嗯。反正都是喜事。”我不想扔了它,因为上面有很多张母亲的笑脸。进屋四处看看,我把旧挂历放在了墙角一个小木箱里。
⑪妻子和儿子还在外面玩,儿子不时发出开心的笑声。我说:“妈,我出去看看。”母亲笑眯眯点点头说:“好。”
⑫我出去了,我要把挂历上那些母亲的笑脸告诉妻子和儿子。⑬过一阵回来的时候,我看见母亲正站在堂屋门边墙上的新挂历前,像在上面画什么。我悄悄走上前去,发现母亲右手拿着一支红色水彩笔,在挂历上认真画一张笑脸: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嘴角翘得很高,很开心的样子。那个日子,就是今天。
(选自《剑南文学》202年第1期,有剧改)
(1)、阅读小说,按用提示梳理情节。(2)、文中对母亲画的笑脸进行了多次细节描写,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文章结尾,母亲在新挂历上又画丁笑脸。请问母亲画完笑脸后,可能会对“我”说些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补写出母亲可能说的话。100字左右。 -
6、展板四推荐了《骆驼祥子》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两部文学作品。请结合原著内容,完成以下两位同学的对话。
甲:祥子和保尔·柯察金都生活在社会底层且命运坎坷,两人的结局却不相同。这是什么原因呢?
乙:首先是个人性格因素。祥子起初勤劳坚忍,也有懦弱的一面,在经历打击后,失去了抗争的勇气,变得自暴自弃。而保尔·柯察金 。
甲:除了个人性格因素,社会环境也是重要因素吧?
乙:是的。保尔·柯察金面临的处境十分艰难,但革命的浪潮和新思想给予了他奋斗的目标和动力,使他在革命的熔炉中不断成长。
甲:嗯。祥子面临的社会环境是 , 使他 。
乙:这两部作品给了我一些人生的启示: 。
-
7、展板三布置了“亲情诗苑”海报,请仿造诗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在空格处补写合适的诗句。
-
8、展板二选用了以下内容,根据语境填写古诗文名句。
, 一览众山小”,杜甫的《望岳》展现出积极向上、勇攀高峰的雄心壮志:“谁家玉笛暗飞声,”,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勾起对故乡与亲人的思念;“ , 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在《游山西村》中传达出困境中蕴含希望的乐观精神;“出淤泥而不染,”,周敦颐用《爱莲说》表达对不名利、洁身自好的高尚品德的追求。真情与美德是古人孝敬的另一种阐释。当下,我们更应传承孝敬家风,让传统美德的火种永不熄灭。
-
9、展板一要配上一副对联,请为下面这副对联选择最合适的下联( )
【上联】孝亲承风传美范
【下联】____
A、爱老尊贤世德传 B、孝长行品自高 C、敬老继俗树家风 D、发扬慈心世泽长 -
10、展板一有以下“前言”,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我们在承载着孝亲敬老的美文佳篇中qiè ____ 而不舍地探寻。当我们屏息凝神,亘古流传的故事如画卷般徐徐展开:①____前行的长辈,用一生的操劳诠释着责任;②____ 满志的晚辈,在孝道的感召下毅然接过传承的接力棒。与美文的每一次交流,我们的心灵都能得到滋养,追求孝道的情绪愈发àng____然。我们从美文佳篇中汲取精神养分,提升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我们要更加坚定地弘扬和继承传统美德,以实际行动诠释美好家风。
(1)、结合语境,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qiè 而不舍 àng然
(2)、①②处应分别填入哪个词?选择正确的一项( )A、蹒跚踌躇 B、踌躇蹒跚(3)、上文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 -
11、观沧海(1)、《观沧海》中,交代了观察方位、地点以及观察对象的诗句是: , 。(2)、“ , ”(曹操《观沧海》)这两句描写海水荡漾,是动态;山岛耸立,是静态。动静相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3)、曹操《观沧海》中“ , ”,抒写了鲜明的季节特征,描绘了大海壮阔的景象。(4)、曹操《观沧海》中的“ , , ;”,借助奇特的想象描绘出大海吞吐日月、包孕群星的壮丽景象,抒发了诗人渴望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
12、天净沙·秋思(1)、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 , , ”与白朴《天净沙·秋》中的“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写法相同,意境相似。(2)、《天净沙·秋思》中用宁静美好的景色来反衬孤寂悲苦心情的句子是“”。(3)、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散曲名作,“ , ”简练生动地传达出日暮之时游子的凄苦愁楚之情。
-
13、次北固山下(1)、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 , ”,写青山绿水令人赏心悦目。(2)、我们看到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齐平,江面开阔,风平浪静的景象,不禁会联想到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 , ”。(3)、在论及“旧事物中孕育新事物”的哲理时,小吴脱口而出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名句: , 。(4)、《次北固山下》一诗中的“?”两句,通过对鸿雁传书的想象,表达了诗人王湾对亲人的思念。
-
14、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问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巴陵送李十二①
王昌龄
摇曳巴陵洲渚分,清江传语便风闻。
山长不见秋城色,日暮蒹葭空水云。
【注】①开元二十六年(738年),王昌龄被贬岭南,第二年遇赦北还。在巴陵与李白不期而遇。
(1)、下列送别诗的句子,与王诗后两句所表现的意境差异最大的一项是( )A、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B、暂就东山赊月色,酣歌一夜送泉明。 C、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D、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2)、在不同的传抄版本中,《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尾句也写作“随君直到夜郎西”,如果是这样,根据内容来判断,李白寄王昌龄是希望(季节)风和明月能帮助表达自己的愁心,因为诗中写到了的意象;而王诗第二句是说,送别李白,靠(季节)风就可以遥遥传送。 -
15、佳佳同学用毛笔书写了这首诗,她用了哪种字体?
A.行书 B.草书 C.楷书 D.篆书
(1)、佳佳同学用毛笔书写了这首诗,她用了哪种字体?她用了哪种字体?(2)、童童同学认为这首诗中包含了至少两种古文化常识,你能看出来吗?(3)、这首诗的颈联描写了夜还没有消尽,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的景象。残夜与旧年,渗透着淡淡的哀愁,但海日与江春,又给人以微微的暖意。飞飞同学搜集了下面几组诗,你认为哪一组与它有着相同的哲理?( )A、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B、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D、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
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代表作有《龟虽寿》《短歌行》等。 B、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等。其诗歌多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义精神。 C、王昌龄,字少伯,唐代山水田园诗人的代表,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代表作有《从军行》《出塞》等。 D、马致远,号东篱,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有“曲状元”之称。
学习了《次北固山下》一诗后,班级中的诗歌爱好小组开展了以下活动,请你参与。
-
17、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B、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C、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D、小桥/流水/人家
-
18、下列对《观沧海》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临碣石”中的“临”,写诗人登高观沧海,起笔气势不凡。 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水波和山岛。 C、诗中描写了萧瑟的秋风、汹涌的波涛,营造悲凉伤感的意境。 D、本诗寓情于景,体现诗人博大的胸襟和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
-
19、《天净沙·秋思》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A、“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致,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 B、“夕阳西下”一句,把前面九个独立事物统一到一幅画面中,有一种凄凉之美。 C、全篇没有一句直接抒情,但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品因此更加动人。 D、这首小令仅用28个字,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孤寂愁苦的心情。 -
20、选出对《观沧海》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内容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观沧海》这首诗借景抒情,将眼前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诗人以沧海自比,开阔的意境,雄浑的气势,也是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气魄的表现。 B、《观沧海》全诗呈总分结构,分写的层次为:岛上的树木和百草,海上的秋风和洪波,天上的日月和星汉。 C、“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两句,借明月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之情,也可以看出李白的乐观豁达。 D、《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人将自己因友人被贬龙标而生的愁心赋予明月,仿佛明月与自己一样具有人的感情与性灵,使诗味更加醇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