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2015年以来天津城市面貌日新月异。某班将开展以“津城换新颜”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一位同学为活动搜集了四则材料。请你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了让津城的夜晚更加明亮、美丽,天津市把深入推进“城市亮化工程”作为市容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进一步完善城市照明总体规划的基础上,为街区、道路增设了功能性照明设施,优化了广场、桥梁、临街建筑的景观性照明。

    【材料二】为了使老百姓的生活环境更洁净、卫生,天津市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了生活垃圾的清运管理工作,对城区老旧公厕集中进行了改造提升,还加大了封闭市场建设、道路保洁维护、排水系统修缮等工作的落实力度,进一步推动了城市净化进程。

    【材料三】2018年,天津市进一步强化了食品安全保障工作,通过加大有机蔬菜基地建设、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查体系、创建“明厨亮灶”餐饮示范单位等措施,保证了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安全。

    【材料四】

    天津城市绿化情况统计表

    时间

    绿地率(百分比)

    人均绿地面积(平方米)

    2015年

    33

    10

    2016年

    35

    12.2

    2017年

    39

    15.6

    (1)、上面四则材料中与“津城换新颜”这个主题无关的一则是
    (2)、根据上面相关材料,概括天津往年市容建设过程中,做了哪些方向的工作。
  • 2、 阅读《开在心里的橘子花》,完成小题。

    开在心里的橘子花

    徐光惠

    ①周日的清晨,穿上运动装前往郊外的南山。山风徐徐,吹拂着脸庞。突然,隐隐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我四处张望,并没有看见有花啊?我循着花香一路寻去,转过一座小山坡,顿觉眼前一亮,满眼缤纷,这里竟是一片翠绿的橘林。

    ②小小的橘子花缀满枝头,金黄的花蕊一团团,一簇簇,挤挤挨挨,肆意绽放,像调皮可爱的小精灵。真香啊!它静静地开着,不张扬,不喧哗,自然开放在荒郊僻野。一阵风吹过,几朵小花飘落于掌心,花瓣虽已渐渐枯落,却仍可嗅到淡淡余香,我的心里充盈着满满的感动。

    ③小时候,故乡很多人都会栽种橘树,父亲在老屋后也种了两棵。用不着精心打理,经过阳光雨露的沭浴,橘树很快长得高大茂盛,绿意盎然。每年清明几场春雨后,初夏的某天,似乎只一夜之问,你家的橘子花开了,他家的橘子花开了,全村的橘子花都开了,整个村子浸透在醉人的花香里。我和小伙伴们常常跑到树下玩耍,摘几朵橘子花别在发间,披着满身的花香,欢天喜地满村子疯跑。这时,父亲看着满树橘花,脸上露出笑容。“看这花开得多好,今年橘子收成一定不错啊!”他仿佛已看见金黄的橘子缀满枝头。

    ④橘子成熟了,我们几兄妹帮着父母采摘橘子,分享着收获的喜悦。橘子圆溜溜、黄橙橙的,酸甜可口。父母每年都会送些给亲戚、乡邻,自家也留一些。有一年,橘子遭了虫害,收成很少,母亲把橘子锁在柜子里,家里来了客人才拿出来招待,我们才能分到几瓣吃,让人觉得心里欠欠的。

    ⑤一次放学回家路上,我和同伴路过一片橘林,树上的橘子笑红了脸,像一个个晶莹的红灯笼 , 刺激着我的味蕾。我咽了咽口水,瞄了一眼身边的同伴。同伴环顾四周悄然无人,便给我使了个眼色,我们迅速摘下了两个橘子,飞也似地逃离橘林,心怦怦乱跳。掰开橘子一阵狼吞虎咽,酸甜的滋味让我们开心不已。我舍不得全部吃掉,便留下几瓣放书包里。

    ⑥晚上,我悄悄拿出剩下的几瓣橘子,不巧被进屋的父亲发现。他沉着脸问:“小惠,哪来的橘子?”“我,我,别人给的……”我支支吾吾地,低下头不敢看父亲的脸。“是不是在村头树上摘的?听说下午有人偷摘橘子了。”我的脸唰地红了:“爸,我,我错了!”

    ⑦“你记住了,别人家的东西,咱千万不能拿,做人一定要堂堂正正。”我点点头,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父亲的声音不大,却重重地敲打在我的心上,让我牢记一生,时刻提醒自己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⑧橘子花开了一年又一年,父亲已过世多年,不知道那老屋后的橘子花开了吗?——于我,它们一定开了,开在我的心里,芬芳着我生命的每一天

    (摘自《中国电视报》2018年04月19日有删改)

    (1)、文章以“开在心里的橘子花”为标题,有何作用? 
    (2)、请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②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

    金黄的花蕊一团团,一簇簇,挤挤挨挨,肆意绽放,像调皮可爱的小精灵。

    (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选文语言形象生动,情真意切,有浓郁的抒情意味。

    B.第③段中“他仿佛已看见金黄的橘子缀满枝头”一句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形象写出了父亲对橘子丰收的憧憬。

    C.阅读第③④段,可以感受到作者故乡民风的淳朴和家庭的温馨和睦。

    D.第⑤段中“树上的橘子笑红了脸,像一个个晶莹的红灯笼”是景物描写,生动写出了橘子熟的特点,表现了作者看到满树红橘子的喜悦心情。

    E.文章最后一段,先是想知道“不知那老屋后的橘子花开了吗”,又认定“它们一定开了”,意味着“我”确实看到老屋后的橘子花开放了。

    (4)、文章第⑧自然段在全文有怎样的作用?请分别从结构和内容角度具体分析。
  • 3、 阅读《春》的片段,回答问题。

    ①“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②……

    ③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他生长着。

    ④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⑤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1)、在第①段中,作者是怎样一步一步展现春风的特点的?用自己的话,简述作者的写作思路。
    (2)、在第③-⑤段中,作者把春天比作“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任选其中一处说说你对其中含义的理解。
  • 4、按照古诗原文及相关提示填空
    (1)、 , 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夕阳西下,。(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峨眉山月半轮秋,。(李白《峨眉山月歌》)
    (4)、 , 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5)、一年之计在于春,“”(《次北固山下》) ,新旧交替之际,早春的江南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
  • 5、 阅读《陈太丘与友期行》一文,回答小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日中  期:约定 B、太丘去  舍:舍弃 C、委而去  相:互相 D、元方入门不  顾:回头看
    (2)、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B、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C、待君久不至,已去。 D、友人惭,下车引之。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选自《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 B、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像本文中的“家君”与“尊君”,前者尊称对方的父亲,后者谦称自己的父亲。 C、面对父亲友人的责难,元方据理抗辩,强调了“信”和“礼”的重要性,小小年纪就表现出“方正”之气。 D、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要守信重礼。
  • 6、下面对《观沧海》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A、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及观察的对象。“观”字统领全篇,是本诗的线索。 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写诗人观海的近景,着力渲染了大海苍茫浑然的气势。 C、“树木丛生”四句既描绘出了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又表现了大海涌起波澜的惊人力量。 D、本诗以宏观视角观看天地大海,描写场面宏大,气象壮阔宏伟,感情壮美豪迈。
  • 7、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曹操,字孟德,是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B、《次北固山下》是唐代诗人王湾作的一首五言律诗。 C、元代散曲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被人誉为“秋思之祖”。“天净沙”是这首曲的题目,“秋思”是曲牌名。 D、《世说新语》是南北朝时期的一部志人小说集。它是由刘义庆组织编写的。
  • 8、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句是(   )
    A、不知道他收到你情真意切的信后会作何感想?会不会像我一样感动得热泪盈眶? B、淡泊,是人生态度,表现了一种平和,淡泊,是人生境界,表现了一种超脱。 C、疼痛发作,他就采用“压迫止痛法”——用茶壶盖、书本、牙刷等……顶住疼痛的部位。 D、“不和你说着玩儿,”他一本正经地说,“如果咱们一起想办法,这事准能完成。”
  • 9、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读书,是增长知识和阅历、缓解焦虑迷茫最便捷的____,然而,普遍的现状是人们的深度阅读、经典阅读比较____。经典作品是人类文化集大成的展现和表达,深度阅读会让年轻人的生命更有宽度和厚度,对人格的____具有更深远的意义。

    A、路径  匮乏  造就 B、途径  匮乏  塑造 C、途径  困乏  造就 D、路径  困乏  塑造
  • 10、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朗润  肌肤  衣裳 B、伦敦  窠巢  风筝 C、响晴  棱镜  莅临 D、高邈  抖擞  化装
  • 1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
    A、(nòng)  粗(kuàng)  落(zhuó) B、(yùn)   托(hōng)   静(mì) C、(zhān)  安(shì)    酿(yùn) D、(hè)    干(sè)     蓄(chǔ)
  • 12、魅力无处不在。我们感受到身边人的魅力:父母风雨无阻,任劳任怨的工作;老师日复一日、默默无闻的付出;警察忠于职守,为人民服务的态度……我们感受到自然的魅力:雨后彩虹的一抹,落英缤纷的一霎,惊涛骇浪的一瞬……我们感受到经典的魅力: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洒脱,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誓言,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傲骨……

    请以“感受的魅力”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⑴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⑵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⑶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字数在600字以上。

  • 13、 2025年9月3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请选择一个精彩镜头进行描写,并谈谈自己的感受(200字左右)
  • 14、名著阅读 
    (1)、20世纪30年代,艾青诗歌的主要意象是“”和“”,他的长诗《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诗人反复咏叹“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悲悯下层人民的困苦,忧伤祖国的命运。
    (2)、阅读了《艾青诗选》,请根据你的阅读理解作答。

    它以难遮掩的光芒

    使生命呼吸

    使高树繁枝向它舞蹈

    使河流带着狂歌奔向它去……

    诗中的“它”指的是 , 本诗蕴含着诗人艾青对的向往和追求。

    (3)、结合对《艾青诗选》整本书的阅读,回答下面的问题。

    腰封也称"书腰纸",是包裹在图书封面中部的一条纸带,印与该图书相关的宣传、推荐文字。请从 A 、 B 两句话中任选一句当作《艾青诗选》的腰封,并结合《艾青诗选》具体内容说明理由。

    【 A 】艾老是浪漫的诗人,更是世俗的反叛者,他一生追逐太阳,为光明战斗,为光明歌唱,是一位向往光明与希望的伟大诗人。

    【 B 】艾老的许多诗,不仅富有哲理,而且有画境,就像一幅幅电影的定格镜头,让人遐想,充满魅力。

    我选择【】,理由:

  • 15、诗歌鉴赏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首联从两种感官角度写边塞凄凉景象,渲染气氛。我们学过的杜甫的两句诗与“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有异曲同工之妙。
    (2)、本诗描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16、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③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

    范文正公,苏州人,平生好施与 , 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方贵显时,置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凶葬皆有

    (选自钱公辅《义田记》,有删改)

    【注释】:①施与:帮助。②疏:疏远。③嫁娶凶葬:婚嫁丧葬。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予尝古仁人之心

    ②沙鸥翔

    其亲而贫、疏而贤者

    施之

    (2)、翻译【甲】【乙】两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凶葬皆有赡。

    (3)、请各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甲】【乙】两文所反映出的范仲淹的品性

    【甲】文:【乙】文:

    (4)、阅读链接材料,思考它与【甲】文中范仲淹的观点有什么相同之处? 

    【课外链接】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梁惠王下》)

  • 17、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染香

    ①初春的夜晚,读到晏几道的《临江仙·浅浅余寒春半》:“风吹梅蕊闹,雨细杏花香。”微风吹过,梅花蕊轻摇似在嬉闹,细雨纷纷,杏花飘香。

    ②想起小时候在老家,母亲总会在雨季后,挑一个阳光大好的日子,将衣物被套悉数搬到小院,或挂在晾衣绳上,或放在临时搭起的木板上接受阳光的洗礼。不论多忙,母亲总会记得在太阳落山前,将这些衣物被套收回屋,一件件折叠好。

    ③后来我问母亲,为何总在雨天过后晒衣物?母亲回答:“雨天的空气里也会染着花香,而且味道特别浓郁。雨后初晴晒的衣物,不仅有阳光的味道,还有花的味道。”我不知道雨天的花香是否真的特别浓郁,只是惊讶,即便是阴雨天,花朵仍然会绽放,它并不会因为天气的阴郁而改变其芬芳的本质。

    ④我居住的小巷里有位女瓦工,40来岁,带5岁的女儿月牙一起生活。有一年秋天,一个糖果商贩误以为月牙拿走了他的进口糖果,与这个女瓦工争执不下。最后糖果贩子发现是自己漏数了糖果,才不好意思地道歉。女瓦工并无抱怨,只是说道:“找到了就好,月牙很乖,她不会拿别人的东西。”

    ⑤女瓦工为人也很随和,在日常闲谈中,我大概知道了她和月牙的情况,她从小就是孤儿,没有读过多少书,年轻的时候跟师傅学铺砖,勉强能够糊口。

    ⑥5年前的一个傍晚,女瓦工下工回家,看见一个女婴孤零零地躺在树下瑟瑟发抖。女瓦工收养了女婴,给她取名“月牙”。月牙天生聋哑,她带着孩子一边打工,一边寻找治病良方,这才辗转来到我们这座城市。

    ⑦今年夏天,我跟几个伙伴去海边玩,远远望见女瓦工在给人看自行车,而月牙则在一旁玩耍。我很惊讶,问她:“你不是在做瓦工吗?怎么又来干这个?”

    ⑧女瓦工挑了挑眉头,“那个活儿不定常有,没活儿的时候我看过自行车,卖过盒饭,摆过地摊儿,还承包过公司清洁的活儿。哪里有活儿干,我就往哪里去。”她很健谈,“月牙现在上了学,会看口型,懂得别人说什么,还学会了跳舞呢。”说这些的时候,女瓦工脸上洋溢着满足的 , 月牙看看她,也微微着。

    ⑨有一回,我陪母亲去公园跳广场舞,看到女瓦工带着月牙也在跳。暖金色的夕阳把天空染成橘子汽水般的颜色,公园里的音乐声像被微风揉碎的彩色泡泡,裹着欢快的节奏飘来。她们手舞足蹈的,像两朵在晚风中尽情舒展的向日葵,把生活的疲惫都跳成了轻盈的音符。我感到很奇怪:“月牙听不到音乐,没有伴奏,能学会跳舞吗?”母亲说:“没有阳光的日子,并不意味着太阳不存在。一个人听不到音乐也不意味着她心中没有音乐。”我看着面带微笑的母亲,被她话语中透出的智慧深深触动了。

    ⑩清朝诗人李勉有诗云:“粉墙经扫花落尘,一带楼台树影昏。雨细风斜帘未卷,纵无人在亦消魂。”诗中说粉红色的墙壁用拂尘一扫有如落花般,这一片楼台亭院掩映在树影中。斜风细雨中竹帘未卷,纵然无美人在赏雨也令人感怀。

    ⑪大抵,我们在尘世行走,偶有与困顿时光相互凝望的时候,若心中染着一缕花香,无论走在怎样的境地,都如同走在山清水秀、春暖花开的风景里。这样的一颗心,便有如拥有一整个春天,整个灵魂便也会散发出迷人的香味。

    (选自《思维与智慧》)

    (1)、请结合文章内容完成下面表格

    段落

    事件

    形象

    ④段

    不抱怨糖果贩子错怪月牙

    ⑤⑥段

    善良无私

    ⑦⑧段

    给人看自行车

    ⑨段

    热爱生活

    (2)、《诗经》中有“悠哉悠哉,辗转反侧”的诗句,大意是“思念之情绵绵无尽,翻来覆去难以入眠”。请结合语境,分析第⑥段中加点词语“辗转”在文中的含义
    (3)、第⑧段“女瓦工脸上洋溢着满足的 , 月牙看看她,也微微着。”一句中两个“笑”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4)、结合文章内容,赏析第⑨段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从描写方法的角度)

    暖金色的夕阳把天空染成橘子汽水般的颜色,公园里的音乐声像被微风揉碎的彩色泡泡,裹着欢快的节奏飘来。

    (5)、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第⑪段划线句子的含义

    我们在尘世行走,偶有与困顿时光相互凝望时,若心中染着一缕花香,无论走在怎样的境地,都如同走在山清水秀、春暖花开的风景里。

  • 18、名句填空;读诗使人灵秀。请把下面的诗文感悟补充完整。
    (1)、诗人的情感往往细腻而丰富,让我们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吧:温庭筠《商山早行》中触景生情,把景物描写与梦境自然地联系起来,以抒发自己思乡怀亲之情的句子是:
    (2)、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诗中直言诗人忠君报国信念的诗句是:
    (3)、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比喻自然和社会发展中,没落的事物终被新事物所代替的诗句是:
    (4)、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既有成功,也有失败。在得失面前,我们应有范仲淹《岳阳楼记》中“ , 不以己悲”那样的心态,始终积极向上;
    (5)、江山如画,往往使英雄豪杰为之倾倒,这时候人们常常引用毛泽东《沁园春·雪》中的“。”来抒发感慨。
    (6)、艾青在《我爱这土地》中,用“然后我死了,”来表现牺牲自我的奉献精神。
  • 19、综合性学习

    “自强不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之一。学校将开展以“自强不息,青春有我”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精神源流】中国自古不乏自强不息风骨的作品,下列诗句不能体现这种精神的一项是(    )
    A、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B、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C、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D、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2)、【活动设计】为了弘扬自强不息的精神,你所在的小组将采访东京残奥会男子佩剑个人赛A级冠军——李豪,请依据下面的材料拟写一个采访问题

    李豪2岁时因车祸失去右腿,直到20岁时,他才开始接触轮椅击剑。他入门晚、基础差,但他没有认输,“我相信,只要付出就有收获,只要坚定信念,任何困难都不会成为人生中的阻碍。”在残奥会决赛中,从开局落后2分,再到落后4分,李豪连得6分实现反超。哪怕是被对手追平之后也没有丝毫的懈怠和大意,关键时刻顶住压力,连得4分,最终赢得胜利。

    采访问题:

    (3)、【感悟践行】请你结合下面诗句的内容,说说怎样才能做自强不息的青年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荀子《劝学》)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竹石》)

  • 20、辨别下面书法作品的字体,将字母序号填写在相应位置上

    【甲】

    【乙】

    【丙】

    【丁】

    【甲】【乙】【丙】【丁】

    A.篆书    B.行书    C.隶书    D.楷书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