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东方英文书院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9月月考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5-10-23 类型:月考试卷
一、为激发我校学子学诗热情,感受诗歌之美,学校开展“我与诗歌有个约会”的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完成学习任务。让我们去读诗,去品诗,去写诗,去走进这丰富多彩的诗歌世界吧!活动一:共赴青春诗会(31 分)
-
1. 【拟写诗会通知】
亲爱的同学:
你好!枫叶褪去青涩,装点着①____(A.红装素裹 B.绚丽多彩)的山川;土地倾尽所有,②____(A.酝酿 B.汹涌)着令人欣喜的收获。九年级的我们如金秋的谷穗,在lí míng的唤醒、冷雨的拍打、寒夜的试炼下渐渐饱满,在欢乐与yōu qī中积蓄青春力量,用辛勤与坚定完成青春誓愿。青春诗会正在召集诗歌爱好者,现邀请你积极惠顾,在诗歌的天地里彰显风采!
青春诗会组委会
2025年9月25日
(1)、根据拼音填写汉字。lí míng
yōu qī
(2)、结合语境,给①②处选填恰当的词语。①(A.红装素裹 B.绚丽多彩)
②(A.酝酿 B.汹涌)
(3)、画线句有一处语言表达不得体,请修改。2. 【设计诗会海报】下面是小深为此次诗会活动设计的海报,但内容有缺失。请你帮他在方框处补充一条富有感染力的宣传标语。(20字以内)
3. 【创编诗歌作品】有同学用“AI”工具生成了下面这首小诗,请你根据现代诗歌的特点,评价其不足之处。逐梦青春
青春逐梦志高昂,跃步前行向远方。
笑对沧桑心有光,同风共舞韵悠长。
4. 【探究诗文意象】为支持活动,小语梳理和探究了诗文的意象和情感的关系,请帮助她完成下面笔记。意象
诗文
蕴含情感
明月
露从今夜白,①。(杜甫《月夜忆舍弟》)
对故乡、亲人的思念
但愿人长久,②。(苏轼《水调歌头》)
旷达的胸怀,乐观的心态
草木
秋草独寻人去后,③。(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惆怅伤感、凄苦悲凉
④ , 枳花明驿墙。(温庭筠《商山早行》)
山野情趣冲淡羁旅的辛苦
雁
戍鼓断人行,⑤。(杜甫《月夜忆舍弟》)
冷落凄凉
⑥ , 凫雁满回塘。(温庭筠《商山早行》)
思乡的愁绪
雪
⑦ , 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其一) ]
⑨(“雪”暗示的含义及蕴含的诗人情感)
云横秦岭家何在?⑧。(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5. 【赏析艾青诗歌】(1)、小深借助《艾青诗选》的序言,大致梳理了艾青诗作的特点。请你结合名著内容完成下表。创作阶段
代表诗作
主要意象
情感
30、40年代
成名期
①《》
大堰河
②
第一次高峰期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③
悲悯与忧伤
70年代
第二次高峰期
④《》
光
赞美光明
(2)、艾青诗歌里,歌颂“太阳”是永恒的旋律。请根据艾青两个创作高峰期不同的风格特点,判断下面哪句诗属于1978年以后的作品,并简述理由。【知识链接】
20世纪30年代,艾青的诗歌创作达到了一个高峰。1937年7月7日,卢沟桥的炮声震撼了中国大地,也把诗人们的诗思引向民族救亡的滚滚洪流。他这一时期的诗歌总是充满“土地的忧郁”,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反抗,具有非常凝重、深厚而又大气的风格。
艾青诗歌创作的另一个高峰是在1978年以后。经过了二十年的沉寂,人们又在报刊上看到了他的名字。诗人“归来”,诗风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诗句变得更整齐,诗情变得更深沉,诗意变得更警策。
(选自《名著导读·〈艾青诗选〉:如何读诗》)
A.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生命/人世银河星云中的一粒微尘/每一粒微尘都有自己的能量/无数的微尘汇集成一片光明。
B.当我在那些苦难的日子/悠长的黑夜/把我抛弃在失眠的卧榻上时/我只会可怜地凝视着东方/用手按住温热的胸膛里的急迫的心跳。判断:
理由:
(3)、下图是197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艾青诗选》的封面。学校文学社想根据诗歌意象的特点,在封面上再添加一些图画元素,你觉得可以添加些什么?结合作品内容说说理由。
二、活动二:追慕先贤风骨(13分)
-
6. 诗歌抒情怀,古文追先贤。同学们搜集了下面两篇古文,让我们一起来品读吧!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先生①。光武②之故人也,相尚以道。及帝握《赤符》③ , 乘六龙,得圣人之时,臣妾④亿兆,天下孰加焉?惟先生以节高之。既而动星象⑤ , 归江湖,得圣人之清,泥涂轩冕⑥ , 天下孰加焉?惟光武以礼下之。
盖先生之心,出乎日月之上;光武之量,包乎天地之外。微先生不能成光武之大,微光武岂能遂先生之高哉?而使贪夫廉,懦夫立,是大有功于名教也。
仲淹来守是邦,始构堂而奠焉。乃复⑦为其后者四家,以奉祠事。又从而歌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选自范仲淹《严先生祠堂记》)
【注】①先生:严光,字子陵,东汉余姚人。少与光武帝同学,后为一代名士。光武帝即位,召他到洛阳,欲拜他为谏议大夫,他固辞不受,选择归隐。②光武:东汉光武帝刘秀。③《赤符》:即《赤伏符》,这里泛指帝王受命的符瑞。④臣妾:臣民。⑤动星象:据《后汉书》记载,严光与光武帝同床而卧,严光以足压光武帝腹上,天上显现“客星犯御座”的星象。⑥泥涂轩冕:视官爵为泥土。⑦复:免除徭役。
(1)、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语。文言语句
方法
释义
得圣人之时
词语推断法:顺应天时,审时度势
江水泱泱
查阅字典法:①宏大的样子。②深广的样子。③云气兴起的样子。
填序号
遂先生,不能成光武之大
课内迁移法:微斯人,与谁与归《岳阳楼记》
(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②乃复为其后者四家,以奉祠事。
(3)、范仲淹为岳阳楼作记,却将岳阳楼一笔带过,转而写迁客骚人看到的洞庭湖及其感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从甲乙选段中可以看出范仲淹是一个怎样的人?三、活动三:漫谈诗歌星河 (11分)
-
7. 诗歌魅力无限,让我们一起探讨诗歌在现代社会中的活力和文化价值吧!
【材料一】
①中国素有风雅颂的诗歌传统,民间诗人是文学创作的重要作者。据统计,仅在某短视频平台上,目前就有约60万人在写诗。产业工人、快递小哥、都市白领、田间菜农……不管是值守流水线还是穿梭大街小巷,不管是伏案桌前还是行走在田埂,诗歌成为他们的心灵寄托。
②诗歌需要多元的作者,也需要多样的读者。一首《赶时间的人》,获得数万点赞,2000万的阅读量,被网友称为“劳动者之歌”;一本出自农村诗人的《月光落在左手上》,销量超过10万册;一名自称“隔花人”的“地摊诗人”,在社交平台上圈粉数十万……或许这些诗歌大多稚嫩,但简单、本真的文字,往往能直击心灵。不同职业、年龄、性别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共同选择以诗歌的方式,发现和创造更多诗意的瞬间,在奔腾向前的时代引发更多普通人的共鸣,留下生活的见证。
③更重要的是,多元的创作群体、丰富的诗歌主题、热情的文学讨论,让人看到诗歌的更多可能。从“为你读诗”“读首诗再睡觉”等微信公众号,到线上“斗诗大会”、读诗直播,互联网的新媒介新应用,形塑了诗歌生动的面貌,吸引了大众多样的参与。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大熔炉,容纳了社会的千姿百态。在文学的广场上,需要有专业作家的笔触,也需要有普通人的声音,参差多态的声部,构成了时代的合唱。
④去观察、去思考、去书写,让写诗成为追寻文学价值、思考生活意义的一种方式,也为生活注入更多诗意。
(节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材料二】
①当代诗人致力于在哪些题材领域深耕不辍?当下新诗创作有哪些鲜明的主题倾向?
②感知自然的律动。拥抱自然,沉入自然,歌颂自然,依然是当下诗歌的重要主题。当代诗人善于将身心投向大自然,在大自然的旋律和美妙中认识世界、理解世界。
③对日常生活的勘探。对日常生活的诗性体验,是对个体生命情感的持续唤醒,是人类与诗歌关系的一个重要纽带,也是当下诗歌创作的一个主导性方向。
④与传统展开有效对话。探寻新诗与中国古典诗学传统之间的内在关系,继承传统精神的根脉,在新诗之中融入传统的魂魄与精华,是当代诗人乐此不疲的梦想和追求。他们以不同的路径进行寻找,试图洞开新诗创作的一片新天地。
(节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材料三】
①创作诗歌不难,难的是情感表达。写诗本身是一种文学创作,是一个演绎的过程。创作者在写作过程中,除了要掌握押韵、平仄、对仗等基本形式要素,还要倾注感情、价值与想象力。诗作里见思绪、见人品、见性情、见胸怀。写诗需要倾注感情,绝不是简单的文字堆砌。这一点是人工智能很难达到的。
②中山大学特聘研究员程羽黑在接受采访时就曾表示:“我们读一首诗时,会体会诗句背后的隐喻。但人工智能写的诗即使有漂亮的句子,也只能是模仿人组合字句,不可能有隐喻,没有背后的所指。”他还补充道:“诗歌主要是情感,人类的情感,机器人是无法计算的。人工智能写的只能是低层次的类型文学,永远代替不了李白、杜甫。”
写诗的方法
策略
说明
可以直抒胸臆,也可以借助具体可感的形象来抒发情志,更多的时候二者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
要注意学习这种写法,努力为自己的情感寻找一些具体的形象,借助这些事物来抒发情感。
注意语言的简洁、凝练
通过高度凝练的语言可以营造丰富的意蕴空间。
注意节奏
古代诗歌很讲究韵律和节奏,现代诗歌虽然形式比较自由,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韵,但也要注意保持一定的节奏,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上册)
【材料四】
愿(节选)
蒋 勋
我愿是满山的杜鹃
只为一次无憾的春天
我愿是繁星
舍给一个夏天的夜晚
我愿是千万条江河
流向唯一的海洋
A____
为你,再一次的圆满
(1)、对以上材料内容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多元的创作群体、丰富的诗歌主题、热情的文学讨论能够让人看到诗歌的更多可能。 B、人工智能写的诗不仅有漂亮的句子,而且包含充沛的情感。 C、材料四这首诗不停地重复“我愿”,让表面互不相干的意象有了联结。 D、古代诗歌很讲究韵律和节奏,现代诗歌不一定要押韵,但要注意保持一定的节奏。(2)、当下诗歌主题的基本特征有哪些?请联系材料二,完成下面的图表。
(3)、程羽黑认为人工智能写诗“不可能有隐喻,没有背后的所指”。下面是 Deepseek模仿李白风格随机创作的一首诗,请以画线诗句与李白的《静夜思》为例,阐述这一观点。Deepseek:君不见,山川变迁,万物生长于春秋。
君不见,河流奔腾,自古长驱永不息。
君不见,月明如霜,皎皎洒落于夜空。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4)、材料四是老师在诗歌鉴赏课上给同学们展示的诗歌片段,老师就诗歌对学生进行了提问。请结合材料三、材料四补全下面的师生问答。
老 师:很多诗歌都是借助具体可感的形象来抒写情志的,请同学们结合图片和对诗意的理解选择一个意象补全诗歌。
学生A: ①
老 师:通过这首诗,大家学到了什么写诗的技巧?
学生B:这首诗在语言上② , 营造出丰富的意蕴空间。
学生 C:③ , “鹃、天、晚、满”押同样的韵,读起来音韵和谐优美。
四、活动四:聆听大地诗语(18分)
-
8. 一起来吧!去乡野采风,聆听大地的诗歌。
稻田叙事
周华诚
①田里已然是一片金黄。
②稻穗低垂,大地正把成熟的香气播散在人间。成群的麻雀,从稻田上空呼啦啦地掠过,又呼啦啦地停歇,起起落落之间,仿佛是鸟儿们庆贺丰收的盛典。
③老曾在这个季节开始变得忙碌,他的绝活是“喝彩”,传承自他的祖辈。农村有喜事要操办,上梁、进屋、嫁女、娶亲、过大寿、宴亲朋,都要有人喝彩,喝彩声一起,热闹喜庆:“天地开场,日月同光,今日黄道,鲁班上梁——”
④老曾是万千喜事的现场见证人,是乡村生活变化的亲历者。这次,我们预约了老曾,请他到稻田里为大地丰收喝一嗓子彩。“这个事好啊!”老曾满口答应下来,“祖祖辈辈在土地上讨生活,土地待我们不薄,很少有人想到为大地喝彩。”
⑤开镰的这一天,老曾立于稻田之间,丰收的稻浪在他面前摇摆,他手举一个酒壶;连饮三杯粮食烧,开嗓喝道:
⑥“福也! 福也! 福也——”
⑦田间早已围满了农人、乡亲,以及城里来的朋友们,大家齐声应和:“好啊——”
⑧这一嗓子,是喝彩的“起”,喝彩师要把这一声彩头传递给稻谷、麻雀、山川、溪流,传递给所有辛苦劳作了一年的农人。接下来,一连串的喝彩是一首献给土地、献给粮食的最朴素的赞美诗:
稻谷两头尖,天天在嘴边,
粒粒吞下肚,抵过活神仙……
⑨这一天,大家都成了“稻友”,跟着老曾一起在田埂上游走,心里那个欢乐啊,一个个好像重新变成了孩童!“孩童”们把稻田变成了游乐场。
⑩接下来,这群“孩童”要在稻田里竖一个巨大的稻草人——这片稻田不仅仅生长粮食,还生长想象、生长快乐。在丰收的时节,我们有了大把的稻草,就想着做一个巨大的稻草人开心一下。
⑪稻草人的设计师是城里的赵老师。经过几个晚上的思索,挥动画笔,“唰唰唰”,渐渐勾勒出一个潇洒不羁的稻草人大侠形象。
⑫在扎稻草人的稻田现场,很多人聚在一起,不知从何下手。赵老师将大家召集起来,拿着设计图开始讲解,宽檐帽、蛋挞裙、流苏披风等,对每一个技术要领都分解到位,对每一个任务分工都定位到人。“小稻友”们也参与进来,大家以家庭为单位,领到了各自的任务。
⑬在为稻草人扎裙摆时,这一家子配合得如此默契——妈妈整草,爸爸捆线,再将其固定到骨架上,逐个排布,两个小孩则是田埂上两只忙碌的小蜜蜂,一会儿理稻草,一会儿找麻线,到处都是她们俩的可爱身影。
⑭“一、二、三,一、二、三……”十几个汉子抬着稻草人穿过稻田,金黄的稻穗拂过他们的身体,其他人都在边上加油鼓动。稻田里终于竖起一个巨大的稻草人!
⑮“福也! 福也! 福也——”
⑯老曾的喝彩歌谣,也在稻田与天空之间激荡起情感的力量。
⑰这座巨大的稻草人立在天地之间,像是一个守护者。
⑱制做稻草人,不就是一群理想主义者的故事吗?
⑲这年秋天,我们把水稻田的大米搬到了城市,在繁华的城市中心,开展了新米展示活动。一筐筐的金黄,装点出秋的喜悦。几十位旧友新知一齐会聚于这片“田野”,空气中飘动着谷物成熟的香气。
⑳又一次,更多的“稻友”们相见了。
(选自2024年第3期《人民文学》)
(1)、【大地的欢歌】小语根据文章的情节,为本文配了一首小诗,请你帮她补全。稻田叙事
大地正把成熟的香气播散在人间
像一个守护者,见证着丰收的盛典
他见证着①
见证着“孩童”在田埂欢乐地游走
见证着设计师勾勒出稻草人的大侠形象
见证着②
大地也来到繁华的城市,见证着
③
(2)、【众人的劳作】有两处画线句,请从用词、修辞、句式等选择任一角度进行品析。①经过几个晚上的思索,挥动画笔, “唰唰唰”,渐渐勾勒出一个潇洒不羁的稻草人大侠形象。
②妈妈整草,爸爸捆线,再将其固定到骨架上,逐个排布,两个小孩则是田埂上两只忙碌的小蜜蜂,一会儿理稻草,一会儿找麻线,到处都是她们俩的可爱身影。
(3)、【老曾的喝彩】文中多次写到老曾的喝彩,请结合全文谈谈这样写的作用。(4)、【我们的沉思】同学们就“城市与乡村的关系”这一话题展开了讨论,请根据全文及链接资料,谈谈你对二者关系的看法,并阐述理由。【链接资料】
2013年回村看望父母时,我发现熟悉的乡村正在消逝。2014年我辞掉城里的工作决定回家种田,发起了“父亲的水稻田”项目,邀请生活在城里的人走进乡村,并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乡村日常。到现在,这件事做了十年了,“在稻田与街巷、乡野与城市之间,创造一种自由的流动”,我希望自己能一直做下去。
——周华诚
五、写收获(45分+3分书写)
-
9. 请以“这样才是真学习”为题目,或记叙,或议论,写一篇文章。
要求:不得套作、抄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字数不少于600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