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沪粤版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分层练习-4.5《水循环与水资源》(培优版)
- 沪粤版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分层练习-4.5 《水循环与水资源》(基础版)
- 沪粤版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分层练习-4.4 《升华和凝华》(培优版)
- 沪粤版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分层练习-4.4 《升华和凝华》(基础版)
- 沪粤版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分层练习-4.3 《熔化和凝固》(培优版)
- 沪粤版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分层练习-4.3 《熔化和凝固》(基础版)
- 沪粤版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分层练习-4.2 《汽化和液化》(培优版)
- 沪粤版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分层练习-4.2 《汽化和液化》(基础版)
- 沪粤版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分层练习-《跨学科实践 当地产生“热岛效应”的原因调查》
- 沪粤版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分层练习-4.1《从全球变暖谈起》(培优版)
-
1、现有两个不同材料制成的、粗细相同的圆柱形长导体,它们的电阻均会随温度变化而发生变化.下表列出了两个导体在不同温度时的电阻.试问:怎样利用这两个导体(可以截取导体的一部分或使用导体的全部)制成一个阻值最大、但不随温度变化的电阻?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导体1
4Ω
3.68Ω
3.36Ω
3.04Ω
2.72Ω
2.40Ω
导体2
1.0×10-2Ω
1.06×10-2Ω
1.12×10-2Ω
1.18×10-2Ω
1.24×10-2Ω
1.30×10-2Ω
-
2、研究表明,导体的电阻随温度t变化的规律为 , 其中α称为电阻温度系数.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α是与温度无关的常量.金属的电阻一般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具有正温度系数;而某些非金属如碳等则相反,具有负温度系数.利用具有正负电阻温度系数的两种材料,可以制成阻值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不随温度变化的电阻.现将横截面积相同的铜棒和碳棒串接成1.0m长的导体,要求其阻值在( 附近不随温度变化,求所需碳棒的长度.已知在0℃附近,铜的电阻温度系数为 该铜棒每米长的电阻为 碳的电阻温度系数为 该碳棒每米长的电阻为 铜棒与碳棒的尺寸随温度的变化可忽略.
-
3、如图所示,有一个半径为r、总电阻为 R的均匀导体圆环,环上放置两根平行直导线a,b,直导线电阻不计,直导线间的距离等于圆半径r.现将直导线a,b在环上自由移动,移动过程中a,b导线始终保持相互平行,距离仍为r,并始终与导体环有良好接触,则a,b间电阻的最小值与最大值分别是( )
A、 B、 C、 D、 -
4、2n+1个阻值均为R的电阻通过导线首尾连成一圆环,相邻的两个电阻之间均可引出一接线柱,从而构成一变阻器,则利用该变阻器可获得的不同阻值的个数为 个,最大阻值为.

-
5、已知.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 P 自左端向右端滑时,A,B间的总电阻将( )
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
6、某精密电子仪器为了便于调节电路中的电流,其调节部分往往使用两个变阻器,如图所示,其中 R1 的总电阻是100Ω,R2的总电阻是2000Ω,开始时两变阻器都处于最大阻值,正确的调节方法是( )
A、先调节R1 , 使电流表指针指到要求位置附近,再调节R2 B、先调节R2 , 使电流表指针指到要求位置附近,再调节R1 C、同时调节R1和R2 , 使电流表指针指到要求位置 D、交替、反复调节R1 和R2 , 使电流表指针指到要求位置 -
7、某工厂要研发一种新型材料,要求对该材料所能承受的撞击力进行测试,测试电路如图(a)所示.在测试时将材料样品(不计质量)平放在压力传感器上,闭合开关S,从一定高度由静止自由释放20kg的重物,经撞击后样品材料仍完好无损,最后重物静止在样品上.从重物开始下落到静止的过程中,电流表的示数Ⅰ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b)所示,压力传感器的电阻R 随压力 F变化的关系如图(c)所示.电源的电压恒为24V,定值电阻 R0为10Ω.
(1)、重物未下落时,压力传感器的电阻是多少?(2)、在撞击过程中,样品受到的最大撞击力是多少?(3)、求图(b)中x的值. -
8、如图所示,变阻器的电阻丝M,N间的总电阻为R,滑片P从M 点向右移动到N 的过程中,a,b两点间的电阻的变化情况是( )
A、电阻由0增大到R B、电阻由0增大到 C、电阻由0增大到 , 再减小到0,最大值为 D、电阻由0增大到 , 再减小到0,最大值为 -
9、2021个阻值为R的电阻通过导线首尾相连组成一圆环,如图所示,相邻的两个电阻之间均可引出一接线柱,任意两个接线柱之间可以构成一个电阻,利用这种方法获得的不同阻值的个数为个,其中最大阻值为。

-
10、修理家用电器时需要一个4.75kΩ的电阻,但手头只有10kΩ,8kΩ,500Ω,300Ω的电阻各两个.请从现有的电阻中选择若干电阻得到最接近所需要的电阻值.在虚线框中画出电路图,并标明各电阻的阻值.得到的电阻阻值为.

-
11、如图所示,将一根电阻为6R 的粗细均匀的镍铬合金线做成一个环,在环上6个对称的点上,焊接6个不计电阻的导线,并与接线柱连接,现有一根不计电阻的导线将6个接线柱中的任意两个相连接,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在其他各接线柱之间获得的不同阻值(不含零电阻)的总个数和最大电阻值分别是 ( )
A、9个,1.5R B、12个,2.0R C、15个,2.5R D、18个,3.0R -
12、现有三个电阻,它们的阻值分别是 R1 , R2 , R3 , 且. .若将它们连接起来后(允许部分电阻被短路),最多能得到的不同的总电阻值(不包括0欧姆)的个数是( )A、6个 B、10个 C、12个 D、20个
-
13、如图所示,把6个阻值均为 R 的相同电阻连接成一个正六边形的电阻器,这个六边形的每个顶点都有一个接线柱,其中1,4接线柱用导线相连.则利用这个电阻器可获得的不同电阻值(不包括零欧姆)的总个数和最大电阻值分别是 ( )
A、2个,4R3 B、3个,2R3 C、4个,3R2 D、5个,6R -
14、现有阻值为4Ω的电阻若干个,如要得到阻值为3Ω的电阻,则至少需要上述电阻( )A、3个 B、4个 C、8个 D、12个
-
15、图中是用均匀电阻丝组成的正六边形,关于a,b,c,d任两点间电阻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Rab最大 B、Rab最小 C、 D、 -
16、将一个阻值为6R 的电阻丝围成一个等边三角形ABC,D,E,F分别为三条边的中点,它们与A,B,C三个顶点共同构成6个接线柱,其中 D,F接线柱用导线短接,从而构成一电阻器.则利用该电阻器可获得不同的电阻值(不包括零电阻),其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是 ( )
A、 B、 C、3R,R2 D、3R, -
17、有R1 , R2 , R3三个电阻,把 R1 , R2连接起来能得到的最大电阻是9Ω,最小电阻是2Ω;把三个电阻连接起来,能得到的最小电阻是1.5Ω.若不考虑短路的情况,则三个电阻连接后可能得到的总电阻值有 ( )A、3个 B、4个 C、6个 D、8个
-
18、如图所示,六根完全一样的电阻丝,电阻值均为R,依次连结构成一个正六边形,连接处接触良好并形成六个接线柱.任意两个接线柱之间都可以构成一个电阻.现在给你一根电阻值忽略不计的导线,要求你每次将其中的任意两个接线柱短接,在各种情况下,利用上述方法能得到的所有电阻中,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是(不包括零电阻)( )
A、R, B、R, C、 D、 -
19、20个相同的电阻r按如图所示连接,求AB间的等效电阻.

-
20、如图是由 12根电阻均为 R 的导线组成的立方网络,求 的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