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右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人站在竖直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移动,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1)人在蜡烛A的同侧看到烛焰的像是光的(填“反射”或“折射”)现象形成的.

    (2)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放一光屏,光屏上不能呈现蜡烛A的像,说明

    (3)实验时,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它的像将(填“远离”或“靠近”)玻璃板,像的大小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2、小明和小红在探究“电压一定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时,设计的电路图如图甲所示.

    (1)根据甲图所示的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乙图中的实物连接完整.

    (2)小明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移动变阻器的滑片,电压表示数始终接近电源电压.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选填序号).

    ①电流表坏了                 ②变阻器短路                 ③电阻处断路            ④电阻短路

    (3)排除电路故障,闭合开关进行实验,多次改变R的阻值,调节变阻器的滑片,保持电压表示数不变,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其中第5次实验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其读数为A.

    实验次数

    1

    2

    3

    4

    5

    电阻R/Ω

    5

    10

    15

    20

    25

    电流I/A

    0.6

    0.3

    0.2

    0.15

    (4)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初步得到结论为:

    (5)【拓展】:实验结束后,老师提出只给一个电压表、一个已知阻值的电阻R0、待测电阻Rx、两个开关S和S1、电源和导线若干,要求他们测出电阻Rx的阻值.

    请你将实验设计方案补充完整.

    , 用电压表测出待测电阻Rx两端的电压为Ux

    , 用电压表测出电源的电压U;

    表达式Rx(用测量量和已知量表示).

  • 3、现有一个阻值为20Ω的定值电阻R0 , 一个电压约为15V的电源,一个量程为0~1A的电流表,一个单刀双掷开关及导线若干.请你利用上述器材设计实验,测出约为10Ω的未知电阻Rx的阻值;

    ①小明设计如图所示的电路,但没有标明定值电阻和待测电阻,则干路上的电阻是(R0或R1).

    ②先把开关与1相触,测出此时的电流是I1

    ③再把开关与2相触,测出此时的电流是I2

    ④则Rx的阻值是Rx

  • 4、家用轿车上的倒车雷达是利用(选填“电磁波”或“超声波”)工作的.核能属于(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核电站是利用(选填“核裂变”或“核聚变”)来获得核能的.
  • 5、有质量为5kg,初温为15℃的水,吸热后温度升高到95℃,则需吸收的热量为J;如果这些热量由天然气燃烧来提供,则至少需要燃烧热值为4.0×107J/m3的天然气m3。(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 6、小敏家的电热水壶铭牌已模糊不清,他想估测其功率,把家里所有用电器关闭,只让该电热水壶工作1min,其铭牌上标有“3000R/kW·h”的电能表刚好转30转,则功率为W;若他家平均每天要用该电热水壶烧水约0.5h,则一个月(30天)电热水壶将耗电度。
  • 7、爱米做如图所示的实验时,观察到试管中的水蒸气把橡胶塞弹出,此过程水蒸气对橡胶塞做功,将水蒸气的 能转化成了橡胶塞的机械能.这基本展示了 机的工作原理.

  • 8、微波炉利用(选填“电磁波”或“超声波”)加热食物,食物的分子在微波的作用下强烈振动,使内能(选填“增加”或“减小”),温度升高.
  • 9、根据生活经验,你认为下列数据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5g B、自行车正常行驶的速度约为18km/h C、人体的安全电压为36V D、人洗澡最适宜的温度是50℃
  • 10、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后,下列关于电压表示数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滑片P向右移动,V1表示数变大,V2表示数不变 B、滑片P向右移动,V1表示数变小,V2表示数变大 C、滑片P向左移动,V1表示数不变,V2表示数变大 D、滑片P向左移动,V1表示数变大,V2表示数不变
  • 11、科研人员设计了如图所示一种“能量采集船”,在船的两侧附着可触及水面的旋转“工作臂”,每只“工作臂”的底端装有一只手掌状的,紧贴水面的浮标。当波浪引起浮标上下浮动时,工作臂就前后移动,获得电能储存起来。下列电器设备与“能量采集船”获得能量原理相同的是(  )

    A、 B、 C、 D、
  • 12、有一种学生用饭卡,卡内置有铜线圈,芯片、天线,当卡靠近刷卡仪器时,仪器产生的磁场会使饭卡内产生瞬时电流,饭卡再将自身编码等信息通过饭卡内置天线发送给刷卡机.有关饭卡工作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刷卡过程中,发生了电磁感应现象 B、刷卡过程中,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C、刷卡过程中,刷卡机相当于一个无线电接收台 D、刷卡过程中,信息是通过电磁波发射出去的
  • 13、首先发现电流热效应的科学家是
    A、法拉第 B、安培 C、奥斯特 D、焦耳
  • 14、在室温下,用绷紧的橡皮膜把一空锥形瓶的瓶口封上,然后把瓶子放入热水中,橡皮膜会向外凸,下列关于瓶内气体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会加剧 B、内能会增大 C、质量会不变 D、压强会减小
  • 15、为了测试一个直流充电桩对某辆电动汽车的充电性能。设测试中充电桩输出的电能全部转化为电池的储能。充电前,电池的储能SOC为30%,充电桩显示屏中充电时长、充电度数、充电费用示数均为0。开始充电后,P与SOC的关系如图所示。充满后,立即停止充电。当SOC达到70%时,充电桩显示屏的部分即时信息如下表所示。

    充电电压/V

    充电电流/A

    充电时长/min

    充电度数/(kW·h)

    充电费用/元

    400

     

    45

    24.0

    28.80

    (1)、在SOC从30%增至70%的过程中,充电功率大致的变化规律是。当SOC为70%时,充电电流为A;
    (2)、若充电过程中充电电费单价不变,则测试全过程的充电费用为多少元
    (3)、设SOC从70%增至80%所需时间为t1 , 从80%增至90%所需时间为t2 , 且t1 t2=2 3 , 求测试全过程的充电总时间
  • 16、如图是一种电压力锅的简易原理图。S1为电源开关,R1为加热电阻,其阻值为44Ω,L为指示灯,R2为保温电阻,保温时,S2接b,此保温电路的功率为100 W。

    (1)、已知锅内水为3L,初温为25℃,烧开时水温为100℃,求水吸收的热量[c=4.2×103J/kg°Cρ=1.0×103kg/m3];
    (2)、电压力锅处于加热状态时,通过R1的电流是多少?电压力锅加热10 min,消耗的电能是多少?
  • 17、物理课上,同学们分成若干小组完成“伏安法测电阻”实验,有如下器材:电压表、电流表、开关、电压为6V的电源、“3.8V 0.4A”的小灯泡若干、未知阻值的定值电阻若干、标有“20Ω 1.5A”的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

    (1)潘建奇同学用小灯泡作为待测导体,接好最后一根导线,灯泡立即发出耀眼的光并很快熄灭,则他一定是将导线接在了如图甲中滑动变阻器的(选填“A”或“B”)接线柱上了;

    (2)苏雅善同学,按如图乙所示的实验电路图正确连接电路,进行实验,某次实验中电压表示数、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则此次测量被测电阻Rx=

    (3)叶哲轩同学,按照如图乙所示电路正确连接电路,进行多次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根据实验数据判断哲轩选择的待测导体是(选填“定值电阻”或“小灯泡”);

    实验次数

    1

    2

    3

    4

    电压/V

    0.5

    1

    1.5

    2

    电流/A

    0.1

    0.18

    0.28

    0.4

    电阻/Ω

    5

    5.6

    5.4

    5

    (4)黄心悦同学的电流表坏了无法读数,她设计了如图丁所示的电路测量未知电阻Rx的大小(R0阻值已知);下面是她的实验过程,请你帮她完成实验;

    ①闭合开关S和S2 , 断开S1 , 读出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1

    ②闭合开关S和S1 , 断开S2 , 读出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2

    ③未知电阻阻值的表达式为:Rx=(用R0、U1、U2表示)。

  • 18、小成和小珍同学用下图的器材一起做“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请完成下列操作过程。

    (1)、安装完实验器材后,小珍发现U形管两侧液面出现如图甲所示情况,接下来小珍要怎样操作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2)、小成通过比较丙、丁两图得出结论:同种液体, , 压强越大;
    (3)、小成继续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于是他向图丁烧杯中多次加盐水,发现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不断增大,于是得出“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的结论,小珍认为他的操作得出的结论是错误的,你认为小珍判断的理由是:
    (4)、实验结束后,小珍用身边的刻度尺测出图丙中探头在水中的深度为4.50cm,请你计算该处水的压强为Pa。(ρ=1.0×103kg/m3
  • 19、在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的实验中,实验中记录的数据如表所示。

    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

    甲的温度℃

    40

    44

    48

    52

    56

    乙的温度℃

    20

    32

    44

    56

    68

    (1)、实验中取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分别倒入相同的烧杯中;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加热过程中甲、乙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是通过来判断的;通过来比较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
    (2)、根据表中数据若两种物质是比热容较大的水和另一种液体,则是水,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则另一种液体的比热容为J/(kg·℃)。
  • 20、
    (1)、请根据如图所示的实物图,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2)、如图所示,物块漂浮在水面上,请画出物块所受浮力的示意图。

上一页 481 482 483 484 48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