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海南省2025年中考物理真题
- 2025年秋-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六单元《质量与密度》基础卷
- 2025年秋-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五单元《物态变化》提升卷
- 2025年秋-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五单元《物态变化》基础卷
- 2025年秋-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四单元《光的世界》提升卷
- 2025年秋-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四单元《光的世界》基础卷
-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5-2026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5-2026上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物理试卷
- 2025年秋-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五单元《物体的运动》提升卷
- 2025年秋-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五单元《物体的运动》基础卷
-
1、下列关于做功的几个判断中,错误的是( ).A、起重机将货物吊起时,起重机的拉力对货物做了功 B、人用力托着一箱货物站着不动时,人没有对货物做功 C、汽车载着货物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时,汽车的牵引力做了功 D、某个人将铅球推出,铅球在空中运动时,推力对铅球做功
-
2、一个人先后用同样大小的两个力沿水平方向拉木箱,使木箱分别在光滑和粗糙的两个不同的水平地面上前进相同的距离,关于拉力所做的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粗糙的地面上做功多 B、在光滑的地面上做功多 C、两次做功一样多 D、条件不够,无法比较两次做功的多少
-
3、一位同学正在进行投掷实心球的训练,以下情景中,他对球做功的是( ).A、手拿球静止 B、手托球水平匀速直线运动 C、将球举起 D、抛出后球在空中继续运动
-
4、如图所示,体积相同的甲、乙、丙三个物体浸没在水中.甲上浮、乙悬浮、丙下沉,在甲露出水面之前,关于它们所受浮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受到的浮力大 B、乙受到的浮力大 C、丙受到的浮力大 D、甲、乙、丙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
5、如图是我国自主研制的首款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某次执行任务时它的质量为38 t,当它停在水面上时,排开水的体积是m3 , 受到的浮力为 N(g取

-
6、一盛有水的长方体容器置于水平面上,现将内部含有一合金球的冰球投入容器中,冰球漂浮在水面上,刚投入时,冰球的体积(含合金球)为1 200 cm3 , 冰球露出水面的体积为79 cm3 , 当冰全部熔化后,合金球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0.4N.已知冰的密度为 则合金球的密度为( )(g 取10 N/ kg).A、 B、 C、 D、
-
7、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个圆柱体M,让M从盛有水的容器上方逐渐竖直浸入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随圆柱体下表面在水中深度的变化关系如图,则圆柱体M的底面积为(ρ水 = 1.0 × 1 03k g / m3 , 取10 N/ kg).;

-
8、晓雯学习了浮力知识后进一步思考:浮力是液体对物体向上的托力,而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物体对液体一定有向下的压力,那么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对液体压力的大小有什么关系呢?
(1)、晓雯利用烧杯、水、天平、金属圆柱体、细线和测力计,进行了如下探究:①在烧杯中盛适量的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
②用测力计测出固体圆柱体的重力(
③如图所示,将圆柱体部分浸入水中,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则圆柱体所受水的浮力为;保持圆柱体浸入水中的部分不变,向天平的右盘加上适量的砝码,使天平重新平衡,记下天平的读数 , 则圆柱体对水的压力为.
(2)、下表为晓雯记录的实验数据(表中圆柱体的位置
测力计的示数F/N
圆柱体浸入后天平的读数m2/g
圆柱体部分浸入
0.44
146
圆柱体浸没深度h1
0.34
156
圆柱体浸没深度h2
0.34
156
通过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得出:浮力的大小物体对液体压力的大小;你还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写出一条即可).
-
9、如图甲,一个质量为270g的铝块悬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铝块的下表面刚好接触某未知液体的液面.将铝块缓慢浸入液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随浸入深度的变化如图乙.则铝块浸没时所受的浮力为N,液体的密度为 kg/m3(g取10N/kg,

-
10、如图所示,先将溢水杯装满水,然后用测力计拉着重为4 N、体积为100 cm3的石块,缓慢浸没在水中,溢出的水全部收集到小空桶中,桶中水重为N,石块静止时,测力计示数为N 取10 N/ kg).

-
11、将一实心圆柱体悬挂于弹簧测力计下,物体下表面刚好与水面接触,从此处匀速下放物体,直至浸没(物体未与容器底接触)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物体下表面浸入水中深度h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重力为40 N B、物体浸没时受到的浮力为15 N C、物体的密度为 D、物体刚好浸没时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为800 Pa -
12、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下端悬挂一高度为l、质量为m的圆柱体,它在水中受到的最大浮力为 , 圆柱体下表面刚刚与水面接触到全部浸没后,测力计示数F段及圆柱体所受的浮力F浮分别与浸入水中深度h关系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
13、在“探讨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的猜想:
A.可能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
B.可能与物体的密度有关;
C.可能与物体的体积有关;
D.可能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
E.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小明利用下列器材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体积相等的铁块、铜块,弹簧测力计,一杯水,一杯盐水,细绳.
(1)、分析比较实验③④,可以验证猜想是正确的;分析比较实验④⑤,可以验证猜想是错误的.(2)、分析比较实验①⑤与②⑥,可以验证猜想是错误的.(3)、分析比较实验可得: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4)、该实验探究主要运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 -
14、小敏对“物体在水中浸没前受到的浮力是否与浸入深度有关”进行了研究.
(1)、将一长方体金属块横放,部分体积浸入水中时,在液面所对的烧杯壁作一标记线,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φ(如图甲)为N;再把金属块竖放浸入同一杯水中,当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 Fz(如图乙).比较发现. , 小敏得出:浸没前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浸入深度无关.(2)、在图中两种状态下,金属块底部受到水的压强p甲(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p乙. -
15、一个充气的气球下面挂一个金属块,把它们放入水中某处恰能静止,如图所示.如果把金属块及气球的位置轻轻上移一些,则金属块和气球( ).
A、仍能静止 B、向下运动 C、向上运动 D、上下晃动 -
16、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着底面积相同、质量相同的甲、乙两容器,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大于乙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 B、甲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等于乙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 C、甲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等于乙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 D、甲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小于乙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 -
17、张老师在研究浮力产生原因时,做了如下实验,如图是由容器A和B构成的连通器,B容器底的中间部分有一个面积为( 的方形孔,将密度为( 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木块放在B容器中,且把容器底的正方形孔密合覆盖,然后向 B容器缓慢注入15cm深的水,发现木块没有上浮,静止在B容器底部.
(1)、则B容器中水对木块压力的大小为N(g=10 N/ kg).(2)、为使B容器中的木块上浮,至少需要在A 容器中注入距离B容器底cm深的水. -
18、甲、乙两个薄壁圆柱形容器(容器足够高)置于水平地面上,甲容器底面积为 盛有质量为8kg的水.乙容器盛有深度为0.1m、质量为2kg的水.(1)、求乙容器中水的体积 Vz.(2)、求乙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p乙.(3)、现从甲容器中抽取部分水注入乙容器后,甲、乙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相同.求抽水前后甲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变化量△p甲.
-
19、下列设备没有利用连通器原理的是( ).A、茶壶
B、船闸
C、橡皮膜向外凸出
D、下水道存水管
-
20、三峡船闸是世界上最大的人造连通器,如图所示是轮船通过船闸的示意图.此时上游阀门A打开,下游阀门B关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闸室和上游水道构成连通器,当水不流动时,水对阀门A 两侧的压力相等 B、闸室和上游水道构成连通器,当水不流动时,水对阀门A右侧的压力大于左侧的压力 C、闸室和下游水道构成连通器,当水不流动时,水对阀门 B右侧的压力大于左侧的压力 D、闸室和下游水道构成连通器,当水不流动时,水对阀门B两侧的压力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