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秋-人教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一单元《机械运动》A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5-08-22 类型:单元试卷

一、选择题

  • 1. 下列有关测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测量中的误差是由于没有遵守操作规则引起的 B、常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小误差 C、测量物理课本一张纸的厚度,可以用刻度尺直接测量 D、为了方便,可将装有液体的量筒直接放置在托盘天平上测量质量
  • 2. 对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v=st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通过的路程s越长 B、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所用的时间t越少 C、物体运动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D、v的大小不变,与s、t的大小无关
  • 3. 忙碌的生活使许多人已经离不开外卖了,如图所示,外卖小哥正骑着电动车穿行于大街小巷,相对于什么参照物而言,可以认为他是静止的(  )

    A、他所骑的电动车 B、迎面而来的车辆 C、来来往往的行人 D、街道两边的房屋
  • 4. 人正常呼吸一次的时间约为(  )
    A、0.5s B、4s C、10s D、60s
  • 5. 在电视连续剧《西游记》里,常常能见到孙悟空“腾云驾雾”的镜头,这通常是采用“背景拍摄法”,让“孙悟空”站在平台上,做着飞行的动作,在他的背后展现出蓝天和急速飘动的白云,同时加上烟雾效果,摄影师把人物动作、飘动的白云,以及下面的烟雾一起摄入镜头。放映时,观众就感觉到孙悟空在白云中穿行,在这里,观众所选的参照物是(  )
    A、孙悟空 B、平台 C、飘动的白云 D、摄影师
  • 6. 下列长度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3.8km=3.8km×103m=3800m B、2.4×107nm=2.4×107×10-6m=24m C、23.5m=23.5×1000cm=2.35×104cm D、0.603mm=0.603×10-3m=6.03×10-4m
  • 7.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是唐代诗人李白《早发白帝城》中的诗句,诗中描绘的意境如图所示。从物理学的角度看,我们说舟中人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

    A、白帝城 B、轻舟 C、两岸 D、江陵
  • 8. 现要测量某圆柱体的直径,如图所示的几种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 9. 2012年国际田联110m栏比赛中,刘翔以12秒97破赛会记录夺得冠军.如图所示是刘翔在跨栏时的情景,若说赛场的主席台是运动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

    A、刘翔 B、看台上坐着的观众 C、地面 D、刘翔前方立着的栏
  • 10. 中国是掌握空中加油技术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如图所示,加油过程中加油机身、受油机沿同一方向以相同的速度水平飞行,这时候以下面的哪一物体为参照物,认为加油机是运动的(     )

    A、受油机 B、加油机里端坐的飞行员 C、大地 D、受油机里端坐的飞行员
  • 11. 在运动会100m的决赛中,中间过程小明落后于小亮,冲刺阶段小明加速追赶,结果他们同时到达终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明的平均速度比小亮的平均速度大 B、小明的平均速度比小亮的平均速度小 C、二者的平均速度相等 D、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无法比较
  • 12. 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经过6秒,两车的位置关系是(  )

    A、甲在乙前面0.6米处 B、甲在乙前面1.2米处 C、乙在甲前面0.6米处 D、乙在甲前面1.2米处
  • 13. 汽车速度是36km/h,短跑运动员速度是12m/s,自行车1min通过0.6km的路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行车的速度最大 B、短跑运动员速度最大 C、汽车速度最大 D、自行车比汽车的速度小
  • 14. 涪江河畔景色宜人,每天都有大量市民到河边散步,卓同初二年级甲、乙两名同学周末在河边绿道上沿同一条直线向东运动,他们相对同一参考点O的距离s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全程相遇4次 B、在6.5s时,v<v C、在8~19s内,甲相对于乙向西运动 D、19s~30s内,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
  • 15. 甲、乙、丙三人各乘一辆直升机,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乙看到甲机匀速上升,丙看到乙机匀速下降,甲看到丙艇匀速上升,则甲、乙、丙机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
    A、甲和乙匀速下降,且v<v , 丙静止 B、甲和乙匀速下降,且v>v , 丙匀速上升 C、甲和乙匀速下降,且v<v , 丙匀速下降 D、甲匀速下降,乙匀速上升,丙静止不动

二、填空与作图题

  • 16. 如图是小王观察老李在平直路面上运动的情况并绘制了某一时间段的路程与时间关系图像。根据图像可以判断2~5s老李保持(选填“变速”“静止”或“匀速”)运动状态;2~7s的平均速度为m/s。

  • 17. 如图,圆筒的直径d 为 cm,秒表的读数为s。

  • 18. 如图所示,是某实验小组做“测平均速度”实验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数字钟的时间格式是“时:分:秒”,则小车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cm/s.

  • 19. 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为了研究蜗牛的运动情况,将蜗牛放在刻度尺上让其沿刻度尺爬行,并每隔10s拍摄记录蜗牛的位置,拼成如图所示的图片.

    同学们依据此图片获得数据,列表如下:

    照片序号

    1

    2

    3

    4

    5

    6

    时间t/s

    0

    10

    20

    30

    50

    路程s/ mm

    0

    12.0

    22.2

     

    48.9

     

    请你根据图中的情景,把表格中的内容补充完整.

  • 20. 测量水龙头打开后的流量

    流量(Q)是单位时间内通过某横截面的体积.如图所示,水从 B 端流到A 端所用时间为t,水流速度为 v,管内横截面积为S.根据流量的定义,Q=.(要求在“S”“v”“t”中选择所需字母组成表达式).

  • 21. 图中秒表的读数是 s。

  • 22. 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中,人眼所在位置正确的是(A/B),刻度尺的分度值是cm,该物体的长度是cm。

三、实验探究题

  • 23. 小明要测量自己50m 跑的平均速度和后 30m的平均速度,他请来甲乙丙三位同学协助,按以下步骤进行测量:

    ①在操场上量出50m 的直线路程:

    ②请甲、乙同学做计时员,分别站在距离起点 50m处和____m处:

    ③请丙同学站在起点处做发令员、当丙大声喊“预备一一跑”的同时迅速向下挥动小红旗表示跑步开始:

    ④小明跑完全程,两位计时员从听到“跑”声开始计时,分别用秒表记下小明跑到自己所站位置的时间。

    (1)、步骤①中,要在操场上量出 50m 的路程,下列选项中最合适的测量工具是____。
    A、量程20cm分度值 1mm 的塑料直尺 B、量程1m 分度值 1cm 的木尺 C、量程5m分度值1mm 的钢卷尺 D、量程100m 分度值 1cm 的皮卷尺
    (2)、步骤②的空格处应当填上的数据是m。
    (3)、有同学提醒小明,步骤④的操作方法不当,你的改进建议:
    (4)、下表是小明设计的实验数据表格,请你帮他填写表格中第一行所缺的内容。

    前20m所用的时间t1/s

    全程50m 所用的时间 t/s

    所用的时间 t2/s

    全程50m的平均速度v/m·s-1






  • 24.  如图所示,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1)、 该实验原理是 
    (2)、 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刻度尺和
    (3)、 小车通过AB 段时测得时间 tAB=1.6s,则小车在 AB段的平均速度 vAB=_m/s;
    (4)、在测量 AB段的平均速度时,如果小车过了B 点才停止计时,则vʌB会。(选填“偏大”或“偏小”)
  • 25. 如图是“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装置。

    (1)、该实验的原理是
    (2)、为便于测量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时间,应使斜面保持的坡度(选填“较大”、“较小”),便于准确测量小车下滑的时间。
    (3)、B为AC中点,sAC=1m , 两次实验小车都从A点由静止下滑,到达C点所用时间为2.8s,到达B点所用时间为2s,则小车通过AB段的平均速度为m/s。
    (4)、下列能够正确反映小车从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运动情况的图像是

  • 26.  在测量项目化学习中,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1)、如图甲所示,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所测圆柱体的直径为  cm。
    (2)、 如图乙所示,秒表所表示的时间是 s。
    (3)、 在测量物理课本内一张纸的厚度时,采用了如下步骤:

    ①用刻度尺刻出一本物理课本的厚度(除去封皮),记为L;

    ②翻看物理课本最后一页的页码,记为n;

    ③ Ln表示或追误本内每张纸的厚度,记为d

    上述操作中第③步出现错误,应改为:

  • 27. 如图是一水滴下落过程的示意图,水滴通过ABBE所用时间均为0.1s

    (1)、水滴下落过程中AE段的平均速度是m/s
    (2)、该水滴下落过程是运动;(选填“匀速直线”或“变速直线”)
    (3)、水滴下落过程中经过AB段的平均速度为v1 , 经过BC段的平均速度为v2 , 则v1v2(选填“>”、“=”或“<”)。

四、综合计算题

  • 28. 暑假,小燕到佛山探亲。小燕上车后,坐在车厢内向外观望,她发现对面并排停放着一列列的火车,忽然她觉得自己的列车缓慢地前进了,但是“驶过”对面的列车尾部才发现,实际她所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而对面的列车却向相反方向开走了。请分析小燕为什么会有这种“错觉”。(提示:从参照物选择的角度作答)
  • 29. 小明乘车行至某隧道入口,看到路边如图所示信息。据此可知,根据交通规则,车通过隧道的时间最短是多少?(车长可忽略)

  • 30. 小明驾车从A地到C地旅游,汽车以90km/h的平均速度行驶0.5 h到达B地,休息30 min后,再以80 km/h的平均速度行驶80 km到C地。求

    (1)从A地到B地,汽车行驶的路程;

    (2)从B地到C地,汽车行驶的时间;

    (3)从A地到C地,汽车的平均速度。

  • 31.
    (1)、小明早上7点骑自行车去学校,全程的平均速度是3m/s,家到学校的距离是4500m,学校7点半上课,小明会迟到吗?
    (2)、若小明改乘校车去学校,该校车以36km/h的速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0.25h,通过的路程是多少km?
  • 32. 甲、乙两小车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同时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求:

    (1)在0~2s内,乙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2)在0~6s内,甲物体通过的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