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海南省2025年中考物理真题
- 2025年秋-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六单元《质量与密度》基础卷
- 2025年秋-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五单元《物态变化》提升卷
- 2025年秋-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五单元《物态变化》基础卷
- 2025年秋-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四单元《光的世界》提升卷
- 2025年秋-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四单元《光的世界》基础卷
-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5-2026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5-2026上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物理试卷
- 2025年秋-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五单元《物体的运动》提升卷
- 2025年秋-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五单元《物体的运动》基础卷
-
1、一根细长绳的下端系一金属小球,上端固定,制成一个摆,把小球拉离竖直位置松手,让它摆动起来,如图所示,可以观察到小球摆动过程中摆动的幅度会逐渐减小,最终停下来.对于小球在摆动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情况,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小球从高处向低处摆动过程中,势能部分转化为动能 B、小球从低处向高处摆动过程中,动能部分转化为势能 C、小球摆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D、小球依次经过最低点时,动能会逐渐减小 -
2、如图所示,粗糙程度相同的斜面与水平面在a点相连,弹簧左端固定在竖直墙壁上,弹簧处于自由状态时右端在b点,小物块从斜面的c点由静止自由滑下,与弹簧碰撞后又返回到斜面上,最高到达d 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弹性势能最小 B、小物块从c向a 运动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小 C、小物块从b向a运动的过程中,动能增加 D、小物块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
3、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从静止下落,落在与A点等高处、竖直放置静止的轻弹簧上,到达与 B点等高处时小球重力与弹簧的弹力大小相等,图中与C点等高处是小球到达的最低点(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下落过程中,小球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小球与弹簧机械能不守恒 B、下落过程中,小球重力势能一直减小,动能先增大后减小,小球与弹簧机械能守恒 C、到达C点时,小球的动能为0,受到的重力大于弹簧的弹力 D、从B到C,小球重力势能与动能都减小,转化成弹性势能 -
4、下列有关机械能及其转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弯弓射箭,箭的动能转化为弓的弹性势能 B、拦河大坝使上游的水位升高,提高了水的重力势能 C、蹦床运动员从高处落下,其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D、人造卫星从近地点飞向远地点时势能减小,动能增大
-
5、小江同学利用一个弹珠、三根材料和厚度相同、长宽不同的橡皮条,探究“橡皮条的弹性势能与长度、宽度的关系”.他依次将橡皮条固定在弹弓上,如图所示,在弹性范围内,拉伸相同的伸长量,将弹珠在同一位置沿水平方向弹射出去,测得弹射水平距离的数据如下表:

次序
橡皮条
橡皮条宽/cm
橡皮条长/cm
弹射的水平距离/m
1
a
0.50
20.00
10.10
2
b
0.50
30.00
8.20
3
c
1.00
20.00
14.00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实验中,是通过比较来间接反映橡皮条的弹性势能大小.(2)、比较第1次和第2次实验可知,拉伸相同的伸长量,橡皮条的弹性势能与橡皮条的有关.(3)、比较第1次和第3次实验可知,拉伸相同的伸长量,橡皮条的弹性势能还与橡皮条的有关.(4)、用同种材料、同厚度的橡皮条,拉伸相同的伸长量,弹性势能最大的橡皮条是( ).A、窄而长的 B、宽而长的 C、窄而短的 D、宽而短的 -
6、如图,小海在研究“物体的动能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将质量为m的小钢球从斜槽的某高度h 处由静止释放,钢球运动到水平面时,将水平面上静止的木块撞出一段距离s.小海的部分实验数据和现象记录如下:

实验次数
1
2
3
钢球质量m/g
20
40
60
钢球下落高度h/cm
20
20
20
木块滑行距离s
近
较远
远
(1)、上述3次实验中,第次实验钢球滑到斜槽底端时动能最大.(2)、上述实验数据表明:当速度一定时,钢球的质量越大,动能越 , 这个结论可用于解释汽车(填“超速”或“超载”)带来的危害. -
7、如图1是“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图,其中,
(1)、实验中,探究的动能是指____(填序号).A、小球在斜面上的动能 B、小球撞击木块时的动能 C、小球撞击木块后的动能 D、木块被小球撞击的动能(2)、使质量相同的小球从斜面上不同高度处自由滚下,是为了研究动能大小与的关系.(3)、在做了“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后,有些同学对“质量不同的小球从同一光滑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刚到达底部时的速度大小相等”有疑惑,小明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让质量不同的小球A、C同时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沿光滑斜面滚下,观察和比较两球相对运动情况,若C球相对于A 球(填“运动”或“静止”),就可以说明任一时刻两球的速度大小相等.表面
毛巾
棉布
木板
摩擦力
最大
较大
最小
小车运动距离
最近
较远
最远
(4)、完成实验后,同学们还联想到以前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也用到了斜面: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在三个不同的表面上能滑行的距离不同(如上表),小车在这三个表面上滑行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填“相等”或“不相等”). -
8、观察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运动的子弹能击穿水果,运动的子弹对水果;被压弯的跳板将运动员弹起,跳板对运动员;被举高的重锤落下来把桩打进地里,重锤对桩(均填“做功”或“不做功”).(2)、运动的物体、处在高处的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都能对别的物体做功,这种物体就具有.一个物体能够对外做的功越多,具有的能量就越.(3)、正在做功的物体具有能量,具有能量的物体在做功(均填“一定”或“不一定”). -
9、一个重为600N的大人和一个重为400N的小孩进行爬楼比赛,他们同时从底层出发,结果小孩比大人先到达六楼,那么( ).A、小孩的功率一定大 B、大人的功率一定大 C、小孩做功一定多 D、大人做功一定多
-
10、某型号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4×104 W,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是1600 N.在额定功率下,当汽车匀速直线行驶时,求:(1)、发动机所提供的牵引力大小.(2)、汽车行驶10min牵引力所做的功.(3)、汽车行驶 10 min驶过的路程.
-
11、“塔吊”是修建高层建筑常见的起重设备,又名“塔式起重机”.某“塔吊”以恒定功率24 kW将质量为2 t的重物从静止开始竖直向上提升45 s,全程的 vt关系如图. g取10 N/ kg.
(1)、求t=30s时重物所受的拉力.(2)、求整个过程中重物的最大速度.(3)、若重物上升的总高度为60m,则最后12s拉力的平均功率为多大? -
12、在学习了功率的知识后,三位同学想比较爬楼时谁的功率大.以下是他们讨论后得出的三种方案,其中可行的是( ).
①用相同的时间爬楼,测量出各自的体重和爬上楼的高度,即可比较功率大小;
②都爬到楼顶,测量出各自的体重和爬楼用的时间,即可比较功率大小;
③爬楼后,测量出各自的体重、爬楼用的时间和爬上楼的高度,算出功率进行比较.
A、只有③ B、①② C、①③ D、①②③ -
13、学校新购了一箱物理实验器材,小云将它从一楼搬到三楼,小彬想测定小云搬运器材过程中对箱子做功的功率,请帮他完成以下问题.(1)、实验器材:、、.(2)、小彬设计的测量步骤如下,其中多余的是.
A.测出箱子的质量m
B.测出楼梯的总长度L
C.测出一楼到三楼的竖直高度h
D.测出小云上楼所用的时间t
E.算出小云搬运箱子的功率 P
(3)、小云搬运器材过程中对箱子做功的功率的表达式是 P=.(4)、请你帮小彬设计一个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
14、如图是小明和小亮利用闪光照相机拍摄纸锥竖直下落时的照片,下列关于纸锥在竖直下落过程中重力做功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
15、下列关于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功率大的机械比功率小的做功多 B、功率大的机械比功率小的做功快 C、做功时间越长,功率越大 D、做功时间越短,功率越大
-
16、关于机器的功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机器的功率越小,做功越慢 B、机器的功率越大,做功越多 C、机器的功率越小,机械做功越少 D、机器的功率越大,做的有用功越多
-
17、图中是一个两面光滑的斜面,∠β大于∠α,同一个物体分别在AC和BC 斜面受拉力匀速运动到C点,所需拉力分别为 FA、FB , 所做的功分别为WA、WB , 则( ).
A、 B、 C、 D、 -
18、倒链(又称神仙葫芦)是一种简单的起重工具.它由滑轮组组成(如图所示),A、B为同轴并一起转动的定滑轮,半径分别为R1和R2 , R1稍大于R2;C为动滑轮,其半径为r.它们之间用铁链按如图所示的方式联结起来.当用力 F拉一侧链使定滑轮转动时,套在A上的铁链使挂在C上的重物上升,与此同时,套在B上的铁链被放下,使重物下降(图中虚线箭头表示铁链运动方向).转动一周时,其总效果使重物上升的距离为多少?若重物所受重力为G,则使重物缓慢匀速上升时,拉力 F的大小至少应为多少?

-
19、如图,在一次推铅球运动中,手臂长约0.6m 的某同学将质量为5kg 的铅球用600 N的力推出后,成绩为8 m,则这个同学的推力对铅球做的功约为( ).
A、30J B、360 J C、400 J D、4 800 J -
20、下列情景中,重力对物体做功的是( ).A、从高处下落的篮球 B、悬挂在天花板上的照明灯 C、沿水平轨道匀速运动的小车 D、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课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