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秋-教科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第一单元《走进实验室》A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5-08-22 类型:单元试卷
一、选择题
-
1. 点燃和熄灭酒精灯的不同方法分别如图(1)、(2)、(3)、(4)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A、图(1)和图(3)所示的方法 B、图(2)和图(4)所示的方法 C、图(1)和图(4)所示的方法 D、图(2)和图(3)所示的方法2. 描述空间尺度的物理量是A、质量 B、温度 C、长度 D、密度3. 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4. 以下说法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一支新粉笔的长度是1.0cm B、普通课桌的高度约是800mm C、中学生百米赛跑的成绩约是8s D、播放一首国歌的时间是46min5. 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A、
B、
C、
D、
6. 图为某同学用麦杆做的《千里江山图》,请你估测该作品的长度约为( )A、100cm B、20mm C、20cm D、5cm7. 小栗路过操场,她想试着测量操场一圈的长度,她应该使用哪种测量方式更加适合( )A、化曲为直法 B、卡尺法 C、滚轮法 D、累积法8. 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70( )A、mm B、cm C、m D、km9. 正确的姿态不仅影响外在形象,更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整体健康,正确坐姿距离要求“一尺一寸一拳头”,如图所示,眼睛到书本的距离约为( )A、35cm B、100mm C、8dm D、20m10. 关于误差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误差是测量时未遵循操作规则而引起的 B、只要测量方法正确就不会产生误差 C、选用精密测量仪器可以减小误差 D、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消除误差11. 下图中,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操作正确的是( )A、B、
C、
D、
12. 下面哪个部位最接近1cm( )A、成人食指指甲的宽度 B、成人拳头的宽度 C、成人裤带的宽度 D、成人眉毛的长度13. 如图所示,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根据图片提供的信息,下列对返回舱的高度估测合理的是( )A、1.5m B、2.5m C、4.5m D、5.5m14. 小雷身高约 , 为了准确测量两手伸开的臂展长度,应选用的刻度尺是( )A、量程 , 分度值 B、量程 , 分度值 C、量程 , 分度值 D、量程 , 分度值15. 用甲、乙两把刻度尺分别测量同一木块的长度(如图),关于木块长度的读数,正确的一组是( )A、5.2cm,5.18cm B、3.2cm,3.18cm C、3.20cm,3.18cm D、3.2cm,3.2cm二、填空与作图题
-
16. 在做“测平均速度”的实验时,停表如图所示,该停表所示的时间为min s.17. 将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20圈,如图所示是其剖面图,请你用分度值为毫米的刻度尺进行测量,线圈的总长度是cm,细铜丝的直径是cm(直径保留3位小数).18. 如图甲所示,1元硬币直径的测量值是cm;如图乙所示,圆锥体的高h为 cm.19. 如图所示是测量乒乓球直径的一种方法,该乒乓球是第46届“世乒赛”使用的大球,它的直径是cm.20. 如图所示,物体A的长度为cm, 停表的读数为s
21. 在实验室里,需要对一个物体进行精确测量长度,有同学用同一刻度尺进行了五次测量读数分别为:3.80cm、3.79cm、3.81cm、3.92cm、3.82cm,则该同学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 物块的长度为。22. 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需要多次测量,多次测量的目的是。有四名同学先后对同一物体进行四次精确测量,记录结果如下:14.72cm,14.71cm、14.82cm、14.73cm,其中记录结果错误的是cm,物体的长度应为cm。三、实验探究题
-
23. 小明家书房台式电脑的一只头戴式耳机外罩坏了,他想制作一个防噪声的耳罩,通过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来选择一种隔音性能好的材料作耳罩的填充物。实验材料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还有:音叉、手机闹铃、鞋盒。(1)、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2)、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以下A、B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 ____方案。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的距离处,比较所听到的声音的响度 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到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3)、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下表所示,待测材料中隔音性能最好的是 。
A方案
B方案
材料
衣服
锡箔纸
泡沫塑料
材料
衣服
锡箔纸
泡沫塑料
响度
很响
较响
弱
距离
18m
10m
6m
(4)、当妈妈在客厅看电视时,小明在书房戴上制作好的防噪声耳罩进行英语听力训练时,在一旁看书的爸爸几乎听不到耳机发出的声音。小明听力训练时,客厅电视的声音是 (选填“噪声”或“乐音”),爸爸看书时,防噪声耳罩相当于在处减弱噪声。24. 小明想制作一个隔音耳罩,但不知道哪种材料隔音性能好。于是找来报纸、羽绒、薄塑料袋、泡沫板进行探究。他把正在发声的手机放进鞋盒,然后在手机的周围塞满某种待测材料,以控制各材料的厚度相同。随后将鞋盒放在桌面上,他一边听声音,一边远离桌子,直至刚好听不到手机声为止,记下此时所处位置到鞋盒的距离。然后更换待测材料,重复上述步骤。实验记录的数据如表。请你解答:材料
纸
塑料
泡沫
羽绒
人刚好听不到声音的距离
(1)、实验中手机播放声音的方式最合理的是填序号;A.循环播放同一首歌
B.录制一次的敲桌声并循环播放
C.随机播放多首不同的歌(2)、实验中通过反映材料隔音性能的好坏;
(3)、选择作为隔音耳罩的填充物效果最好。25. 跨学科实践活动:甲、乙两组同学比较不同材料的隔声性能。表一
材料
棉花
泡沫
报纸
塑料袋
最大可听距离/m
2.2
1.8
3.7
3.0
表二
材料
棉花
泡沫
报纸
塑料袋
响度/____
(1)、甲组,实验原理:响度的大小与有关,因为声能在传播过程中会损耗,所以响度逐渐变小。材料:闹钟,鞋盒,卷尺,泡沫,报纸,棉花,塑料袋。步骤1:聆听闹钟走动时的咔嚓声,注意它的和音调。
步骤2:铺一些棉花在鞋盒底部,把闹钟平放进去,将其余棉花填满鞋盒,盖上盒盖。
步骤3:从声源处逐渐远离,直至 , 记录此时人离声源的最大距离。换其他测试材料,重复上述步骤。记录数据如表一。
(2)、乙组,利用手机软件“噪声监测仪”进行测量。步骤1、2与甲组同学相同。步骤3:。
(3)、表二中填入的单位是。(4)、根据甲组同学数据,预估手机监测到响度最大时,填充的材料是。26. 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一片完整树叶的长度,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mm。要准确测量树叶的长度,还需要使用一个常见的学习用具,它是 , 请在图中画出所用学习用具的放置方法;测得树叶的长度为cm,其中准确值是。27. 如图所示是停表指针位置放大图,分钟指针(选填“超过了”或“没超过”)“3、4”之间的半格,停表读数是s。28. 小华设计了探究材料的隔音性能实验,请阅读并回答下列问题,实验步骤如下:①先搜集各种材料,如衣服、报纸、平装书、塑料袋、袜子;
②把闹钟放到一个鞋盒里,将衣服盖在鞋盒上方,然后逐渐远离盒子直到听不见滴答声,记下此时人离盒子的距离;
③分别将各种材料盖在鞋盒上方,重复以上实验,得到如下表的数据:
材料
衣服
报纸
平装书
塑料袋
袜子
听不见滴答声的实际距离/m
2.1
2.8
3.7
5.2
1.2
(1)、小华设计的实验利用了离声源越远,听到声音的响度越的原理;根据实验数据,上述材料中隔音性能最好的是;(2)、根据小华所得数据可知粗糙的材料比平滑材料隔音性能;(3)、如果再给你一块海绵材料,你认为其隔声性能与报纸相比,隔声性能好一点;(4)、上述“隔音”方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这是有效减弱噪声的方法之一。四、综合与计算题
-
29. 甲、乙两卷粗细不同的细铜线,甲铜线标签上注明直径是 , 乙铜线的标签已经模糊不清了,身边只有铅笔,不用刻度尺,你用什么简易办法可以求出乙铜线的直径?(写出主要的实验步骤和乙铜线直径与的关系式)30. 某同学四次测得同一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分别是50.1mm、50.3mm 、50.2mm 、50.3mm,则他的测量结果应为多少?31. 实验室准备的待测物体和测量工具分成下面两列,请根据实际测量要求把待测物体和适用的测量工具用直线连接起来。
课桌的长度 分度值是分米的卷尺
一本书的厚度 分度值是厘米的卷尺
排球场的长度 分度值是毫米的三角尺
32. 为了测量一根粗细均匀的细铜丝的直径,小雨同学将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32圈,然后他再用标准的刻度尺来进行相关的测量,如图所示,则:(1)、细铜丝的直径是多少cm?(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小雨同学改变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的圈数后,再测量线圈的长度,记录数据分别为:L1=7.81cm、L2=7.8cm、L3=7.82cm、L4=7.28cm、L5=7.82cm、L6=7.821cm、L7=7.82cm。线圈的长度是多少?33. 小辉同学用一把刻度尺测一块泡沫塑料板的长度,五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15.80cm、15.82cm.15.81cm、15.58cm、15.79cm。(1)、请写出他测量错误的数据;(2)、泡沫塑料板的长度应为多少?(写出计算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