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在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 .
-
2、有一名初中生,前两年学习不够努力.进入初三后,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逐渐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勤奋苦读,成绩突飞猛进.已知他初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成绩为73分,初三第一次和第二次测试成绩均进步明显,第二次成绩为118分.假定两次增长率相同,设每次平均增长率为 , 可列方程为( )A、 B、 C、 D、
-
3、若是某个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则这个方程是( )A、 B、 C、 D、
-
4、已知a、b、c、d是成比例线段,其中 , , , 则线段d的长为( )A、 B、 C、 D、
-
5、下列函数中,表示是的反比例函数的是( )A、 B、 C、 D、
-
6、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为2,则一次项系数是( )A、1 B、4 C、 D、
-
7、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是 , 点P是第一象限内一动点.
(1)、①:如图①.若动点满足 , 且 , 求点B的坐标.②:如图②,在第(1)问的条件下,将逆时针旋转至如图所示位置,求的值.
(2)、如图③,若点A与点关于x轴对称,且 , 若动点P满足 , 问:的值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化,请求出其值. -
8、(1)如图1,在四边形中, , , 点、分别在边、上,若则线段、、间的数量关系是 .
(2)如图2,在四边形中, , , 点、分别在边、上,若 , 探究、、的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3)如图3,在中, , , 是线段上一点, , 且 , 过点作交的延长线于 , 过作交于 , 连接 . 若 , , 求的长.

-
9、已知,在中, , , D为射线上一点,连接 .
(1)、如图1,E为线段上一点,连接 , 若 , , 的度数是 .(2)、如图2,E为线段延长线上一点,过B作垂足为E,连接 , 求的度数.(3)、如图3,D在的延长线上,连接 , 过B作 , 连接 , 若 . 求证: . -
10、如图,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M 是 BC 的中点, FM∥AD 交 BA 的延长线于点 F,交 AC 于点 E.求证:

(1)CE=BF.
(2)AB+AC=2CE.
-
11、如图,点D,E,C,F在一条直线上, , , , 求证: .

-
12、如图,在中,是边上的高,平分 , 若 , 求的度数.

-
13、如图,在四边形中,对角线平分 , , , , 那么的度数为(用含α、β的关系式表示).

-
14、如图,小明从A点出发,沿直线前进10米后向左转36°,再沿直线前进10米,再向左转36°……照这样走下去,他第一次回到出发点A点时,一共走的路程是 米.

-
15、如图,两个三角形全等,则的度数是 .

-
16、如图,△ABC中,∠CAB=∠CBA=48°,点O为△ABC内一点,∠OAB=12°,∠OBC=18°,则∠ACO+∠AOB=( )
A、190° B、195° C、200° D、210° -
17、如图,在四边形中, , , 于点E.若 , , 则的面积是( )
A、60 B、40 C、30 D、20 -
18、如图,在中, , , 垂足为D.若 , , 则的长( )
A、2 B、3 C、4 D、5 -
19、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为 , 则它的底角为( )A、 B、 C、 D、或
-
20、下列哪个图形具有稳定性( )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