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先化简,再求值:(13x+2)÷x2x24 , 其中x=2+1.
  • 2、解不等式组{13(x+4)x2x7<3(x2) , 并写出所有的非负整数解.
  • 3、如图,在ABCD中,连接AC,将△ACD绕点A顺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得到△AEF,点C,D分别旋转到了点E,F.已知点E在边BC上,AD=5,EF=213 , BE=3,则AE的长为.

  • 4、如图,小明沿一个正多边形广场周围的小路按顺时针方向跑步,从点O出发,前进10米后向右转30°,再前进10米后又向右转30°……这样一直跑下去,直到他第一次回到出发点O为止,则这个正多边形的周长为米.

  • 5、如图,直线y=kx+b(k<0)与直线y=x相交于点P(1,1),当kx+b<x时,x的取值范围为.

  • 6、已知正方形的面积为x2+4x+4(x>0),则正方形的边长为(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
  • 7、当x=时(填写一个满足题意的数即可),分式1x²9有意义.
  • 8、如图,点P是AOB的平分线上一点,PCOAPDOB , 垂足分别为C,D,若OP=6PC=4 , 则CD长为(    )

    A、5 B、25 C、453 D、853
  • 9、粤港澳大湾区拥有密集的交通网络,如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虎门大桥等.一辆跨境货车从珠海前往香港,通过港珠澳大桥(全长约55公里),若货车的平均速度提高10km/h,则通行时间可减少0.1小时.设货车原来的平均速度为xkm/h,则可列方程为(    )
    A、55x10+55x=0.1 B、55x+1055x=0.1 C、55x+55x+10=0.1 D、55x55x+10=0.1
  • 10、实数a与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若bx>ax,则x取值可能为(    )

    A、-1 B、0 C、1 D、2
  • 11、如图,A,B两地被房子隔开,小明通过下面的方法估测A,B间的距离:先在AB外选一点C,然后步测出AC,BC的中点M,N,并步测出MN长约为42米,由此可知A,B间的距离约为(    )米

    A、21 B、42 C、84 D、90
  • 12、如图是一个三叶吊扇的图片,吊扇正常工作(运转)时,其叶片的转动可以看成是一个旋转运动,当第一个叶片转动到第二个叶片的位置时,它转过了(    )度

    A、300 B、240 C、120 D、60
  • 13、如图,在△ABC中,AB=AC,BD=CD,∠BAC=106°,则∠BAD的度数为(    )

    A、37 B、45° C、53° D、60
  • 14、下列大写英文字母中,为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 15、多项式ma2-mb2的公因式是(    )
    A、m B、m2 C、ma D、mb
  • 16、几何探究:

    已知:ABD 和 AEC 都是等边三角形,连接 CD,BE 交于点 P.

    (1)、 如图 1,①判断 BE 与 DC 的数量关系:BPD°

    ② 连接 AP,APD 与 APE 的数量关系是:

    (2)、 如图 2,H,G 分别是 DC,BE 的中点,

    ① 当 BAC=60° 时,AGH=  ▲ °

    ② 当 BAC 发生变化时,请探究 AGH 的度数是否发生变化,并说明理由;

    (3)、 连接 AP,求 PB+PC+2PAPD+PE 的值.
  • 17、综合实践:数学课上,王老师以“两条线段和的最小值”为题,把“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以及“垂线段最短”两个知识融合在一起展开一节探究活动课.

    【活动一】 情境再现,明晰原理

    示例 1:将最短路径问题(有人称“将军饮马”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如图 1①. 用直线l 表示河岸,将军从山脚下的点A出发,到达河岸点C 饮马后回到点B 宿营,怎样走使他每天所走路程的和最短?

    作法是:如图 1②,作点B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B',连接AB'与直线l交于点C,则点C 即为饮马的地方,此时将军从点A走到点C,再回到点B所走的总路程最短.

    (1)、示例 2,如图 1③,要在河岸l上建一座水泵房Q,修建引水渠PQ,使得Q到村庄P的距离最短.施工人员的做法是:过点P作PQl于点Q,将水泵房建在Q处,这样修建引水渠PQ最短,即省人力又省物力.示例 1 中所蕴含的数学原理是(    )
    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B、垂线段最短
    (2)、【活动二】 感悟方法,尝试应用

    如图 2,在等边三角形ABC中,AD是ABC的中线.

    ① 直接写出BD与AB的数量关系

    ② 若AD=4 , 点E为AB边的中点,点F为AD上一点,当BF+EF的值最小时,在图2上标注点F的位置,并求出BF+EF的最小值;

    (3)、【活动三】 迁移拓展,综合应用

    如图 3,在RtABC中,B=30° , 点D在斜边BC上,且BC=4CD=4 , AE是BAC的角平分线,点F,点G分别为AC,AE上一点,求DG+FG的最小值.

  • 18、《几何原本》是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的一部数学巨著,他在第二卷“几何与代数”中,阐述了数与形是一家,即通过“以数解形”和“以形助数”,可以把代数公式与几何图形相互转化.

    (1)、 观察图 1,它所对应的公式为.(填写对应公式的序号)

    ① (x+y)2=(xy)2+4xy

    ② (x+y)2=x2+2xy+y2

    ③ x2y2=(x+y)(xy).

    (2)、 如图 2,边长为 a, b 的长方形,它的周长为 12,面积为 5,求 (a+1)(b+1) 的值;
    (3)、 将正方形 ABCD 与正方形 AEFG 如图 3 摆放,当正方形 ABCD 与正方形 AEFG 面积和为 74,BE=2 , 求图中阴影部分面积和.
  • 19、 小深同学趁假期与朋友去登山.早上8:00,他们从山脚出发,经过40分钟到达山腰休息平台,休息了10分钟后继续前行登上山顶,在山顶停留了半小时后原路下山.如图是他们出发后的时长x(分钟)与他们离山脚的相对高度y(米)之间的关系示意图.请根据图示信息,解答以下问题:

    (1)、 该问题情境中,自变量是 , 因变量是
    (2)、 在山腰休息平台休息qù他们的相对高度平均变化速度是米/分;他们下山的相对高度平均变化速度是米/分;
    (3)、 将下表信息补充完整:

    出发后时长x(分钟)

    20

    45

    90

    110

    高山脚的相对高度y(米)

        ▲  

    600

    800

         ▲   
    (4)、 他们出发后分钟,高山脚的相对高度是700米.
  • 20、 已知,如图,AD,CE相交于点G , 且ADCE.

    (1)、尺规作图:作线段AD的垂直平分线,垂足为点H , 交AE的延长线于点B , 交CD于点F;(保留作图痕迹,不写做法,作图请用黑色字迹的笔描黑)
    (2)、若C=ABF , 求证:ABHDFH
上一页 190 191 192 193 19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