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因式分解:.
-
2、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同学们用一条宽度相等且足够长的纸条打一个结如图1所示,然后轻轻拉紧、压平,就得到如图2所示的正五边形ABCDE,则∠CAE=.
-
3、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如题14图所示,则不等式kx+b≤2的解集是.
-
4、如图,在△ABC中,∠A=51°,将△ABC绕点B逆时针旋转,得到∠DBE,且点D恰好落在AC的延长线上,则旋转角的度数是.
-
5、若分式的值为0,则x的值为.
-
6、2x2与6xy的公因式是.
-
7、若实数a,b,c是△ABC的三边长,则(a-b)2-c2的结果( )A、大于0 B、等于0 C、小于0 D、无法确定
-
8、若在一个顶点周围用两个正方形和n个正三角形恰好可以进行平面镶嵌,则n的值是( )A、2 B、3 C、4 D、5
-
9、如图,在□ABCD中,AD=6,E,F分别是BD,CD的中点,则EF的长为( )A、2 B、3 C、4 D、5
-
10、如图,射线OC平分∠AOB,点P在OC上,过点P作PD⊥OB于点D,若PD=3,则点P到OA的距离是( )A、4 B、3 C、2 D、1
-
11、如图,已知△DEF由△ABC平移后得到,则边EF对应的边为( )A、AB B、AC C、AD D、BC
-
12、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A、
B、
C、
D、
-
13、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可变形为( )A、 B、 C、 D、
-
14、如图,能用“HL”判定Rt△ABC和Rt△A'B'C'全等的条件是( )A、AC=A'C',AB=A'B' B、∠A=∠A',AB=A'B' C、AC=A'C',BC=B'C' D、∠B=∠B',BC=B'C'
-
15、若a>b,则在下列式子中,正确的是( )A、3a<3b B、-2a>-2b C、a-2<b-2 D、1-a<1-b
-
16、我国古代数学有着辉煌的成就,下列与我国古代数学成就的相关的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
17、如图,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 , , 点P为射线BC上一动点,连接AP,在直线AB的左上方作 , 且 , 连接CQ交射线AB于点M。(1)、如图1,当点P在线段BC上时,过点Q作于点H,则QHAB,QHCM;(填“=”、“>”或“<”)(2)、如图2,当点P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时,线段QM与CM的上述数量关系还成立吗?如果成立,请给出证明,如果不成立,请写出你的理由;(3)、在(2)的条件下,若 , 求的值。
-
18、折纸中的数学
【知识背景】我们在第五章《图形的轴对称》中学习了角的平分线,并会用折纸的方法作角平分线。
如图、将纸片折叠使QP与QR重合,得到折痕QM,此时∠PQM与∠RQM重合:即∠PQM=∠RQM、所以射线QM是∠PQR的平分线。
(1)、【知识初探】如图1.小明发现通过折纸的方法可以得到两条互相垂的线段(长方形自有的直角的两边除外),他的做法是将长方形纸片ABCD分别沿射线PN,PM折叠成如图所示的样子.此时点B,C,D分别落在点B' , C' , D'处,且PB'和PC'在同一条夏线上,这样就得到了两条相互垂真的线段。请你写出这两条互相垂直的线段,并说明理由:
(2)、【类比再探】如图2,在四边形ABCD的纸片中,∠A=∠C=90°,AB=AD,CD=5,连接BD,小亮将四边形ABCD的纸片进行折叠,首先折出了∠ABD的角平分线BE,又将△BCD沿BD折叠,点C的对应点C'恰好落在射线BE上,求线段BE的长度。
-
19、某校”书法社“和”音乐社“两个社团开展课外实践活动。“书法社”网学自行车从中央广场出发前往社区文化站参加书法展,“音乐社”同学坐小型新能源旅游观光车从区少年宫出发。途经社区文化站后前往中央广场参加活动(两个社团在社区文化站与中央广场之间沿同一路段行映),两个社团同时出发且匀速行驶。已知旅游观光车的速度是自行车度的3倍,如图(右图)表示的是两个社团离社区文化站的距离y(km)与行驶时间t(min)之间的关系图象。观察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求出”书法社”骑自行车的速度:(2)、确定图象中a与b的值(3)、请说明点P表示的实际意义。
-
20、如图、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1)、在图1中,仅用无刻度的直尺和圆规究成以下作图作出BC边上的高AH(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如图2.在(1)的条件下,点E为边AC上一点(不与增点型合),射线ED⊥BC于点D、直线MN分别与射线ED、边AB交于点M、N.若∠EMN=∠HAE.
求证:MN//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