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不改变原式的值,将中的减法改成加法,并写成省略加号的形式是( )A、 B、 C、 D、
-
2、下列等式正确的是( )A、 B、 C、 D、
-
3、下面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一列等式:
①;②;③;④
(1)、根据上面等式的规律补全等式:;(2)、用含(为正整数)的式子表示上述第个等式:______;(3)、请证明(2)中等式的正确性;(4)、根据上述等式的规律,直接写出下面算式的计算结果:.
-
4、计算:(1)、;(2)、;
-
5、如图,在中, , 过点作 , 且 , 连接 , 若 , 则的长为 .

-
6、振兴中学数学兴趣小组为测量校内攀岩墙的高度,设计了如下方案:首先找一根长度大于的直杆,使直杆斜靠在墙上,且顶端与点重合,记录直杆与地面的夹角 , 然后使直杆顶端沿墙面竖直缓慢下滑,直到 , 标记此时直杆的底端点 , 最后测得 , 则攀岩墙的高度 .

-
7、分式方程的解为 .
-
8、如图,在中, , , , 为边上的高,点从点出发,在直线上以的速度移动,过点作的垂线交直线于点 , 当点运动( )时, .
A、2 B、6 C、2或6 D、2或5 -
9、若关于的分式方程的解为非负数,则的取值范围是( )A、 B、 C、且 D、且
-
10、如图,两个直角三角形重叠在一起,将其中一个沿点到点的方向平移到的位置, , , 平移距离为 , 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A、 B、 C、 D、 -
11、若 , 则□中的数是( )A、-1 B、-2 C、-3 D、任意实数
-
12、在代数式 , , , , 中,分式的个数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
13、综合实践:怎样才能命中篮筐
活动背景:学校组织班级间篮球比赛,九年级2班仔浩发现自己投篮命中率较低,特请本班数学兴趣小组同学拍摄自己投篮图片(如图),并测量相应的数据进行研究.

模型建立:如图所示,以仔浩的起跳点O为坐标原点,水平方向为x轴,竖直方向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篮球运动轨迹可以看作是抛物线的一部分.

信息整理:
素材1:篮球(P)出手时离地面的高度为c米,篮筐中心离地面的高度米,篮球出手位置与篮筐中心的水平距离米,篮球距地面的最大高度米,此时离篮球出手位置的水平距离米.
素材2:当篮球(P)恰好经过篮筐中心点A时,我们称此次进球为“空心球”;由于篮球的直径大约是篮筐直径的一半,因此当篮球到达篮筐中心的水平位置时,篮球的高度(n米)满足时,篮球即可命中篮筐;篮球运动轨迹抛物线的开口大小由投篮方向和出手速度决定,仔浩在投篮过程中始终保持投篮方向和出手速度不变.
解决问题:在初次投篮时,数学兴趣小组同学测得相关数据为:米,米,米,米.
(1)、写出仔浩初次投篮时篮球的运动轨迹抛物线,并通过计算判断是否能命中篮筐?(2)、该班数学兴趣小组同学对仔浩的初次投篮数据进行研究后,让仔浩同学在原来位置向前走了t米后再次投篮,发现此次正好投进一个“空心球”,求t值(保留根号)(3)、在比赛过程中,仔浩在离篮筐中心的水平距离5米处开始起跳投篮,若保持初次投篮时的出手高度,仔浩此次能否命中篮筐?如果不能,那么要想命中篮筐,则c的取值范围是多少? -
14、已知二次函数(为常数)的图象经过点 , 对称轴为直线 .(1)、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若点向上平移个单位长度,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后,恰好落在的图象上,求的值;(3)、当时,二次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为 , 求的取值范围.
-
15、端午节,妈妈给小明准备了3个粽子,其中豆沙粽、蛋黄粽、肉粽各1个.小明从中任取2个,其中有一个是豆沙粽的概率是多少?(用列表或者树状图解答)
-
16、已知:抛物线 , 经过(1)、求a的值.(2)、求出抛物线与坐标轴的交点坐标.(3)、当x在什么范围内,y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当x在什么范围内,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
-
17、写出二次函数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及顶点坐标.
-
1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开口向上的抛物线与x轴交于点、 , D为抛物线的顶点, , 过A作交抛物线于点C,动直线l过点A,与线段交于点P,设点C,D到直线l的距离分别为、 , 则的最大值为 .

-
19、已知抛物线与x轴有且只有一个交点,则 .
-
20、函数的图象过点 , 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