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解方程组:(1)、;(2)、 .
-
2、计算:(1)、;(2)、 .
-
3、已知甲、乙两个长方形,它们的边长如图为正整数 , 甲、乙的面积分别为 , .(1)、与的大小关系为:;用“”、“”、“”填空(2)、若满足条件的整数有且只有个,则的值为 .
-
4、关于 , 的方程组的解满足 , 则的值为 .
-
5、如图,直线 , 将直角三角板按如图方式放置,直角顶点在上,若 , 则 .
-
6、某班进行体育中考模拟测试,按测试成绩将人分成个小组,第组的频率是 , 则第小组有名同学.
-
7、折纸不仅具有艺术审美价值,还蕴含着许多数学知识如图,一张长方形纸片 , 点 , 分别是线段 , 上的点,先将纸片沿折叠,点 , 的对应点分别为点 , , 与线段交于点 , 点是线段上一点,再将纸片沿折叠,点的对应点为点 , 点恰好在上,若测得 , 则的度数是( )A、 B、 C、 D、
-
8、如图所示,下列推理不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
9、根据下列运算结果,实数 , , , 中最大的是( )A、 B、 C、 D、
-
10、《算法统宗》中有这样一个问题如图 , 其大意为:有一群人分银子,如果每人分七两,则剩余四两;如果每人分九两,则还差八两请问:所分的银子共有多少两?注:明代时斤两,故有“半斤八两”这个成语设有个人,两银子,根据题意可以列方程组为( )A、 B、 C、 D、
-
11、下列调查适合做抽样调查的是( )A、对搭乘高铁的乘客进行安全检查 B、审核书稿中的错别字 C、调查一批节能灯管的使用寿命 D、对七班同学的视力情况进行调查
-
12、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是( )A、 B、 C、 D、
-
13、计算的结果是( )A、 B、 C、 D、
-
14、【图形感知】
如图 , 在四边形中,已知 , , .
(1)、求的长;(2)、【探究发现】老师指导同学们对图所示的纸片进行了折叠探究.
在线段上取一点 , 连接将四边形沿翻折得到四边形 , 其中 , 分别是 , 的对应点.
其中甲、乙两位同学的折叠情况如下:
甲:点恰好落在边上,延长交于点 , 如图判断四边形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乙:点恰好落在边上,如图求的长;
(3)、如图 , 连接交于点 , 连接当点在线段上运动时,线段是否存在最小值?若存在,直接写出;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
15、已知二次函数 , 其中 , 为两个不相等的实数.(1)、当、时,求此函数图象的对称轴;(2)、当时,若该函数在时,随的增大而减小;在时,随的增大而增大,求的取值范围;(3)、若点 , , 均在该函数的图象上,是否存在常数 , 使得?若存在,求出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
16、【问题情境】
年月日“天问二号”成功发射,开启了小行星伴飞取样探测的新篇章.某校航天兴趣小组受到鼓舞,制作了一个航天器模型,其中某个部件使用打印完成,如图 .
【问题提出】
部件主视图如图所示,由于的尺寸不易直接测量,需要设计一个可以得到的长度的方案,以检测该部件中的长度是否符合要求.
【方案设计】
兴趣小组通过查阅文献,提出了钢柱测量法.
测量工具:游标卡尺、若干个底面圆半径相同的钢柱圆柱 .
操作步骤:如图 , 将两个钢柱平行放在部件合适位置,使得钢柱与部件紧密贴合.示意图如图 , 分别与 , 相切于点 , 用游标卡尺测量出的长度 .
【问题解决】
已知 , 的长度要求是 .
(1)、求的度数;(2)、已知钢柱的底面圆半径为 , 现测得根据以上信息,通过计算说明该部件的长度是否符合要求.参考数据:(3)、【结果反思】本次实践过程借助圆柱将不可测量的长度转化为可测量的长度,能将圆柱换成其他几何体吗?如果能,写出一个;如果不能,说明理由. -
17、如图,在中,点在上,边交于点 , 于点 . 是的平分线.(1)、求证:为的切线;(2)、若的半径为 , , 求的长.
-
18、在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期间,某校科技小组对甲、乙两个水产养殖基地水体的值进行了检测,并对一天小时内每小时的值进行了整理、描述及分析.
【收集数据】
甲基地水体的值数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乙基地水体的值数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整理数据】
甲
乙
【描述数据】
【分析数据】
平均数
众数
中位数
方差
甲
乙
根据以上信息解决下列问题:
(1)、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2)、填空: , ;(3)、请判断甲、乙哪个基地水体的值更稳定,并说明理由;(4)、已知两基地对水体值的日变化量值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要求为 , 分别判断并说明该日两基地的值是否符合要求. -
19、山东省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过程中,探索出一条“以储调绿”的能源转型路径.某地结合实际情况,建立了一座圆柱形蓄水池,通过蓄水发电实现低峰蓄能、高峰释能,助力能源转型.
已知本次注水前蓄水池的水位高度为米,注水时水位高度每小时上升米.
(1)、请写出本次注水过程中,蓄水池的水位高度米与注水时间小时之间的关系式;(2)、已知蓄水池的底面积为万平方米,每立方米的水可供发电千瓦时,求注水多长时间可供发电万千瓦时? -
20、在中, , , 的平分线交于点 .
如图 .
(1)、求的度数;(2)、已知 , 分别以 , 为圆心,以大于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 , , 作直线交于点 , 交的延长线于点如图 , 求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