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频数

    定义

    数据分组后落在各小组内的数据个数为频数

    结论

    各组频数之和等于总数

    频率

    定义

    每一组数据频数与数据总数的比叫做这一组数据(或事件)的频率

    结论

    各组数据的频率之和等于④

  • 2、下列调查所采用的调查方式,不合适的是(   )
    A、了解楠溪江的水质,采用抽样调查 B、了解浙江省中学生的睡眠时间,采用抽样调查 C、检测祝融号火星探测器的零部件质量,采用抽样调查 D、了解某校九年级数学老师的视力,采用全面调查
  • 3、总体、个体、样本、样本的容量

    总体

    所要考察的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

    个体

    把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个体

    样本

    从总体中取出的一部分个体叫做这个总体的一个样本

    样本的容量

    样本中个体的③叫做样本的容量

  • 4、 调查方式分为两种: ① , ②.
  • 5、如图,已知矩形ABCD,E为 BC边上一点,将△ABE 沿 AE翻折得到△AFE,延长AF 交 BC 于点 G,连结 DG.若 CG=5,cos∠ADG= 513

    (1)、求AB的长;
    (2)、当 BEEG=45时,求证:G是EC 的中点.
  • 6、如图,E 是矩形 ABCD 的边 BC 上一点,沿 AE 折叠,点 B 恰好落在CD 边上的点F处.设 DFFC=x,BEEC=y,则y关于x的函数表达式是.

  • 7、如图,在长方形纸片ABCD中,AB=12,AD=20,折叠纸片,使点 A 落在 BC边上的点 A'处,折痕为 PQ,当点 A'在BC 边上移动时,折痕的端点 P,Q也随之移动.点 P,Q分别在边 AB,AD上移动,则点 A'在BC边上可移动的最大距离为(   )

    A、8 B、10 C、12 D、16
  • 8、如图是一张矩形纸片ABCD,点E,F分别在边AB,BC上,把△BEF 沿直线 EF 折叠,使点 B 落在对角线AC的中点G处.若AB=6,BC=8,则BE=(   )

    A、7 B、4 C、5 D、256
  • 9、如图,已知矩形纸片ABCD,其中AB=3,BC=4,现将纸片进行如下操作:

    第一步,如图①,将纸片对折,使AB与DC 重合,折痕为EF,展开后如图②;

    第二步,再将图②中的纸片沿对角线 BD 折叠,展开后如图③;

    第三步,将图③中的纸片沿过点 E 的直线折叠,使点 C 落在对角线 BD 上的点 H 处,如图④,则 DH 的长为 (   )

    A、32 B、85 C、53 D、95
  • 10、如图,矩形 ABCD 中,点 G,E分别在边BC,DC上,连结AG,EG,AE,将△ABG和△ECG分别沿AG,EG折叠,点B,C恰好落在AE 上的同一点,记为点F.若CE=3,CG=4,则 DE 的长度为(   )

    A、53 B、73 C、3 D、52
  • 11、如图①,在矩形 ABCD 中,AB=3,BC=4,点 P 在 BC上,且不与点 B重合,将△ABP沿AP 折叠,得到△AB'P.

    (1)、如图①,当点 B'落在线段AD 上时,PB的长为
    (2)、如图②,当点 B'落在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MN 上时,连结BB',则BB'的长为
    (3)、如图③,当点 B'落在对角线AC上时,BP的长为
    (4)、如图④,当点 P 与点C 重合时,CB'与AD 交于点E,则 AE的长为
    (5)、如图⑤,当点 P,B',D在同一直线上时,PB的长为
    (6)、如图⑥,当 P 是 BC 的中点时,延长 AB'交 CD 于点 F,求CF的长.
  • 12、 如图,在6×6的方格纸中,点A,B,C均在格点上,试按要求画出相应格点图形.

    (1)、如图①,作一条线段,使它是 AB 向右平移一格后的图形;
    (2)、如图②,作一个轴对称图形,使AB 和AC是它的两条边;
    (3)、如图③,作一个与△ABC相似的三角形,相似比不等于1.
  • 13、图①,图②都是由边长为1的小正三角形构成的网格,每个网格图中有3个小正三角形已涂上阴影.请在余下的空白小正三角形中,分别按下列要求选取 1个涂上阴影:

    (1)、使得 4 个阴影小正三角形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
    (2)、使得 4 个阴影小正三角形组成一个中心对称图形.

    (请将(1)(2)依次作答在图①,图②中,均只需画出符合条件的一种情形)

  • 14、 如图,在 Rt△ABC中,∠BAC=90°,∠ACB=60°,AC=1,点 A1 , B1 为边 AC,BC的中点,连结 A1B1 , 将△A1B1C 绕点 C 逆时针旋转 α0α360.

    (1)、如图①,当α=0°时, BB1AA1=;BB1 , AA1所在直线相交所成的较小夹角的度数是.
    (2)、将△A1B1C绕点 C 逆时针旋转至图②所.示位置时,(1)中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3)、在△A1B1C绕点C 逆时针旋转的过程中,S△ABA1的最大值为.
  • 15、 一副三角板按图①放置,O是边 BC(DF)的中点,BC=12 cm.如图②,将△ABC绕点O顺时针旋转60°,AC 与EF相交于点G,则 FG的长是cm.

  • 16、 如图,在△ABC中,∠BAC=55°,将△ABC绕点A 逆时针旋转α(0°<α<55°)得到△ADE,DE交AC 于点 F.当α=40°时,点 D 恰好落在 BC 上,此时∠AFE 等于

  • 17、如图,把△ABC 以点 A 为中心逆时针旋转得到△ADE,点B,C的对应点分别是点 D,E,且点 E 在 BC 的延长线上,连结BD,则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CAE=∠BED B、AB=AE C、∠ACE=∠ADE D、CE=BD
  • 18、 如图,在△ABC 中,∠ACB=90°,AB=5,BC=3,点 P,D分别是边 AB,AC上的动点,则 PC+PD的最小值为.

  • 19、如图,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8 的菱形,∠ABC=60°,M是对角线 BD上的一个动点.

    (1)、若N是AB 边上一点,AN=2,连结AM,MN,则AM+MN的最小值为
    (2)、变式:若 N是AB 边上一个动点,连结AM,MN,则AM+MN的最小值为.
  • 20、 如图是以点O为圆心,AB为直径的圆形纸片,点C 在⊙O上,将该圆形纸片沿直线 CO对折,点B 落在⊙O上的点D 处(不与点 A 重合),连结CB,CD,AD.设CD 与直径AB 交于点 E.若 AD=ED,AE=1,则 BC的长为    (   )

    A、1+5 B、2+5 C、3+5 D、25
上一页 138 139 140 141 14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