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关于非金属含氧酸及其盐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u与浓硝酸反应比与稀硝酸反应快,所以实验室通常用浓硝酸洗涤附着在试管内壁上的银镜 B、加热浓硫酸与NaCl固体的混合物可制备HCl,说明浓硫酸酸性强于HCl C、将CO2通入Ba(NO3):溶液无明显现象,则将SO2通入Ba(NO32溶液也无明显现象 D、向NaClO溶液中滴加酚酞试剂,先变红后褪色,证明NaClO在溶液中发生了水解反应
  • 2、用下列实验装置和方法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可用装置①测量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 B、可用装置②分离NH4Cl和NaCl C、可用装置③除去甲烷中混有的乙烯 D、可用装置④证明氯化银溶解度大于硫化银
  • 3、有机化合物M和N是合成英菲替尼的中间体,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M分子中含有两种官能团 B、除氢原子外,M分子中其他原子可能共平面 C、1molN分子最多能与4molH2发生还原反应 D、N分子中的碳原子和氮原子均有2种杂化方式
  • 4、含有未成对电子的物质具有顺磁性。下列物质一定具有顺磁性的是(    )
    A、[Cu(NH3)4] B、TiCl4 C、[Cu(NH3)2]Cl D、K4[Fe(CN)6]
  • 5、酸性高锰酸钾氧化H2O2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4+(2x+5)H2O2+6H+===2Mn2++(x+5)O2+(2x+8)H2O。与该反应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H2O2的球棍模型为 B、O2的电子式为::O····:O····: C、基态Mn2+价电子的轨道表示式为 D、标准状况下收集到56LO2时,最多消耗1molMnO4
  • 6、实验室中,下列事故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
    A、苯酚不慎沾到皮肤上,先用抹布擦拭,再用65℃水冲洗 B、若不慎打破水银温度计,应立即开窗通风并用硫磺粉末覆盖 C、金属钾燃烧起火,用干砂灭火 D、乙酸乙酯燃烧起火,用灭火毯(或湿抹布)灭火
  • 7、高中生应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下列劳动项目与所述的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    )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烹饪活动:向沸汤中加入蛋液做蛋花汤

    加热使蛋白质变性

    B

    烘焙活动:碳酸钠可以用来调节面团的酸度

    Na2CO3能与酸反应

    C

    家务活动:擦干已洗净铁锅表面的水,以防生锈

    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Fe3O4

    D

    学农活动:施肥时铵态氮肥和草木灰不能同时使用

    NH4+CO32在一定条件反应

    A、A B、B C、C D、D
  • 8、钒铬还原渣是钠化提钒过程的固体废弃物,其中钒是钒铬还原渣中最有价值的元素,其主要成分为VO2xH2OCr(OH)3及少量的SiO2。一种初步分离钒铬还原渣中钒铬并获得Na2Cr2O7的工艺流程如下图。

    已知:①“酸浸”后VO2xH2O转化为VO2+

    ②常温下,Cr(OH)3Ksp近似为1×1030

    ③有关物质的溶解度(g/100gH2O)如下表所示。

    温度/℃

    20

    40

    60

    80

    100

    Na2Cr2O7

    183.6

    215.1

    269.2

    376.4

    415.0

    Na2SO4

    19.5

    48.8

    45.3

    43.7

    42.5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滤渣”的一种用途 , “氧化”生成VO2+ , 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常温下,若“含Cr3+净化液”中c(Cr3+)=1mol/L , 则“水解沉钒”调pH的范围是2.5~
    (3)、“溶液1”中含CrO2 , 加入H2O2后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4)、“溶液2调pH”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多步操作”包括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等步骤。
    (6)、研究温度对Na2S2O8H2O2的氧化-水解沉钒率的影响,得到如图所示结果。钒铬还原渣酸浸液初始温度在90℃左右,降低温度能耗增加。由图可知,分别采用Na2S2O8H2O2进行“氧化”时,应选择的适宜温度是 , 在“氧化”工序中不采用H2O2氧化的原因是(写出一点即可)。

  • 9、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乙烯的产量可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研究工业制取乙烯有重要的意义。
    (1)、Ⅰ.工业用H2CO2在一定条件下合成乙烯:

    6H2(g)+2CO2(g)CH2=CH2(g)+4H2O(g) ΔH1

    已知:①2H2(g)+O2(g)2H2O(g) ΔH2=571.4kJmol1

    CH2=CH2(g)+3O2(g)2CO2(g)+2H2O(g) ΔH3=1411kJmol1

    ΔH1=kJmol1
    (2)、在刚性密闭容器中充入体积比为3:1H2CO2 , 在一定条件下模拟工业合成乙烯,不同温度对CO2的平衡转化率和催化剂催化效率的影响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

    A、平衡常数:KM>KN B、消耗H2的速率:v(M)可能小于v(N) C、为了提高CO2的平衡转化率,选择温度越低越好 D、M点时的压强一定小于N点时的压强
    (3)、Ⅱ.工业用甲烷催化法制取乙烯:2CH4(g)C2H4(g)+2H2(g) ΔH>0 , T℃时,向3L的恒容反应器中充入6molCH4 , 仅发生上述反应,反应过程中CH4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实验测得v=kc2(CH4)v=kc(C2H4)c2(H2)kk为速率常数,只与温度有关,T℃时,平衡时容器内CH4的物质的量为amol , 则kk的比值为(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若将温度降低,速率常数减少的倍数:k(填“>”、“=”或“<”)k

    (4)、Ⅲ.乙烷裂解制乙烯:C2H6(g)C2H4(g)+H2(g)

    T℃时,将乙烷与氦气体积比3:1混合后,通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平衡时容器压强为p0kPa , 若乙烷的平衡转化率为80%,反应的平衡常数Kp=kPa(用分压表示,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5)、Ⅳ.电解法还原二氧化碳制乙烯原理如图所示(AB表示直流电源)。

    阴极电极反应式为

  • 10、一种银铟矿主要成分为AuAg2SCuSZnSPbSFeSIn2O3Ga2O3等物质,从该矿获得稀有金属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该工艺条件下,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pH如表:

    金属离子

    Fe3+

    In3+

    Ga3+

    Cu2+

    Zn2+

    Pb2+

    开始沉淀的pH

    2.2

    2.1

    2.6

    4.6

    6.24

    7.1

    完全沉淀(c=1.0×105mol/L)的pH

    3.2

    3.4

    4.3

    6.6

    8.24

    9.1

    (1)、“浸出”过程中金、银、铜分别转化为AuCl4AgCl2CuCl2进入溶液,同时生成硫,写出CuS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高温水蒸气除铁利用了FeCl3易水解的性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二次还原”得到的滤渣主要成分(填化学式)。
    (4)、“二次中和”得到的滤渣除少量Fe(OH)3外,主要成分还有(填化学式)。
    (5)、“分铅锌”步骤中,维持H2S饱和水溶液的浓度为0.01mol/L,为使Zn2+沉淀完全(沉淀完全是指离子浓度小于或等于1.0×105mol/L),需控制溶液的pH不小于

    已知lg3=0.48Ksp(ZnS)=3.0×1025Ka1(H2S)=1.0×107Ka2(H2S)=1.0×1013

    (6)、一种铜铟硒晶体(化学式为CuInSe2)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晶胞中InSe未标明,用A或者B代替。

    推断In(填“A”或“B”),晶体中一个Cu周围与它最近且等距离的A粒子的个数为

  • 11、硫代尿素[(NH2)2CS]在工业上常用作还原剂,该物质易溶于水,温度较高时易发生异构化,实验室合成少量硫代尿素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装置B中盛放的是(填写试剂名称),其作用是
    (3)、实验开始时,先让A中反应一段时间,以便排出装置中的空气。当D中(填写实验现象),则证明装置中的空气被排出。
    (4)、将蒸馏水滴入中(填写仪器C的名称),同时开启磁力搅拌器,H2SCaCN2的水溶液反应生成硫代尿素。
    (5)、C中反应结束后,将混合物过滤,将滤液减压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低温烘干得到产品。蒸发浓缩时需要在减压条件下进行,其目的是
    (6)、取2.0g制得的产品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量取25.00mL溶液,用0.50mol/L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滴定,滴定至终点消耗酸性高锰酸钾溶液28.00mL,则产品的纯度为%。(已知滴定反应:5(NH2)2CS+14MnO4+32H+__14Mn2++5CO2+5SO42+26H2O
  • 12、实验室模拟工业处理含铬废水,操作及现象如图1,反应过程中铬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如图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 图2

    已知:深蓝色溶液中生成了CrO5

    A、实验开始至5s,铬元素被氧化 B、实验开始至30s,溶液中生成Cr3+的总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r2O72+3H2O2+8H+__2Cr3++7H2O+3O2 C、30s至80s的过程,一定是氧气氧化了Cr3+ D、80s时,溶液中又生成了Cr2O72 , 颜色相比于开始时浅,是水稀释所致
  • 13、乙醛酸(OHCCOOH)用作调香剂、香料等,还用作医药、染料、塑料和农药的中间体。利用双极膜(由阴离子交换膜和阳离子交换膜组成,双极膜中间层中的水解离成H+OH , 并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分别向两极迁移)技术电解制备乙醛酸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Pb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B、OH通过b膜向石墨电极迁移 C、石墨电极反应式为:OHCCHO+2OH2e__OHCCOOH+H2O D、电路中转移2mole , 理论上可得到2molOHCCOOH
  • 14、配离子的稳定性可用K衡量,如[Ag(NH3)2]+K=c(Ag+)c2(NH3)c([Ag(NH3)2]+)。—定温度下,向0.1mol/L硝酸银溶液中滴入稀氨水,发生反应Ag++2NH3[Ag(NH3)2]+ , 溶液pNH3中与δ(X)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pNH3=lgc(NH3)δ(X)=n(X)n(Ag+)+n([Ag(NH3)2]+)X代表Ag+[Ag(NH3)2]+。已知该温度下Ksp(AgCl)=1.6×1010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δ2代表的是δ(Ag+) B、该溶液中c(Ag+)+c([Ag(NH3)2]+)+c(NH4+)=c(NO3) C、向该溶液中滴入稀硝酸,δ([Ag(NH3)2]+)增大 D、AgCl溶于氨水时AgCl+2NH3[Ag(NH3)2]++Cl平衡常数为K=1.6×1027
  • 15、一定条件下,银催化剂表面上存在反应:Ag2O(s)2Ag(s)+12O2(g) ΔH>0 , 起始状态Ⅰ中有Ag2OAgO2 , 经下列过程达到各平衡状态(已知状态Ⅰ和Ⅲ的固体质量相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从Ⅰ到Ⅱ的过程ΔS>0 B、反应的平衡压强:p()>p() C、平衡常数:K()=K() D、若体积V()=2V() , 则Q()=2K()
  • 16、一种利用废旧镀锌铁皮制备磁性Fe3O4纳米粒子的工艺流程如图,已知:

    Zn+2NaOH+2H2O__Na2[Zn(OH)4]+H2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氧化”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O+2H+__2Fe3++Cl+H2O B、“氧化”后的溶液中金属阳离子主要有:Fe2+Fe3+Na+ C、用激光笔照射“加热沉铁”后所得分散系,产生丁达尔效应 D、“分离”时采用的方法是过滤
  • 17、前四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与W同族,X、Y、Z的原子序数之和为24。Z是其所在周期主族元素基态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原子。物质M是一种复合肥,其结构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电负性:Y>X>W B、1molM最多可消耗2molNaOH C、元素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强酸 D、化合物WX中X具有比较强的还原性
  • 18、元素周期表中某些过渡元素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n可形成Mn2+Mn3+两种简单离子,稳定性Mn2+<Mn3+ B、基态Ti原子核外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有22种 C、基态Cu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Ar]3d94 s2 D、基态Fe2+Fe3+中未成对的电子数之比为4:5
  • 19、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装置(加热和夹持装置已省略)正确且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A、装置丙是模拟侯氏制碱法的部分装置,则从a口通入的气体为NH3 B、用18mol/L浓硫酸配制100mL1mol/L稀硫酸会涉及图乙所示操作 C、实验室可用浓盐酸和MnO2制备氯气,用装置甲作为发生装置,其优点是随关随停 D、检验装置丁的气密性:关闭止水夹a,打开活塞b,水能持续顺利流下,则表示装置气密性不好
  • 20、基于非金属原子嵌入石墨烯三嗪基C3N4中,用于催化一氧化碳加氢生成甲醇的反应历程如图,其中吸附在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整个反应历程中有四个基元反应 B、过渡态相对能量:TS55>TS44>TS77 C、物种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过程为吸热过程 D、反应决速步的活化能为0.95eV
上一页 555 556 557 558 55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