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科学研究人员提出在有机碳源和微生物的作用下,可以实现大气中的氮循环(如图所示),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H4+转化成NO2属于氮的固定 B、温度越高,越有利于N2转化为NH4+ C、转化过程中NO3CH3OH氧化为N2 D、NH4+转化为NO2过程中每消耗33.6L(标准状况下)O2则有1mol NO2生成
  • 2、如图,锥形瓶内盛有气体X , 滴管内盛有液体Y。若挤压胶头滴管,使液体Y滴入瓶中,振荡,过一会可见小气球a鼓起。气体X和液体Y不可能是(  )

    A、XNH3Y是水溶液 B、XCl2Y是饱和NaCl溶液 C、XNO2 , 是NaOH溶液 D、XSO2YNaOH溶液
  • 3、如图是锌-铜原电池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Zn作原电池的负极 B、Cu电极上有气泡冒出 C、溶液中的SO42Zn电极方向移动 D、每生成2g H2就有2mol电子从Zn经导线流向Cu再经溶液流回Zn
  • 4、X(g)+3Y(g)2Z(g) △H=-a kJ/mol(a>0)。一定条件下,将1 molX和3molY通入2L的恒容密闭容器,反应10 min,测得Y的物质的量为2.4 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0min内,Y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3 mol/(L·s) B、10 min内,消耗0.2 molX,生成0.4 molZ C、第10 min时,X的反应速率为0.01 mol/(L·min) D、10min内,X和Y反应吸收的热量为0.2a kJ
  • 5、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方程式的是(  )
    A、向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SO2气体:Ca2++SO2=CaSO3 B、单质硅溶于烧碱溶液中:Si+2OH+H2O=SiO32+2H2 C、NH3的催化氧化反应:4NH3+7O2=4NO2+6H2O D、向氢硫酸(H2S)中通入氯气:S2+Cl2=S+2Cl
  • 6、NH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人类制备各种含氮化合物的基础原料。下列有关NH3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氨气与浓硫酸相遇会产生大量白烟 B、氨水能导电,所以氨水是一种常见的电解质 C、液氨汽化时会吸收大量的热,故液氨常用作制冷剂 D、检查输送氨气的管道是否漏气,可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若试纸变红则漏气
  • 7、如图所示各图中,表示化学反应:CaCO3CaO+CO2能量变化的是(  )
    A、 B、 C、 D、
  • 8、下列关于硫及其化合物叙述正确的是(  )
    A、硫单质在空气中燃烧可生成SO3 B、空气中排放过量SO2会形成酸雨,酸雨是指pH<7的雨水 C、足量铜粉与1molH2SO4溶液反应,可生成标准状况下为22.4LH2 D、将浓硫酸加入滴有几滴水的蔗糖中,蔗糖逐渐变黑形成“黑面包”,产生有刺激性气体,体现浓硫酸的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 9、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食物放进冰箱里可以减缓食物变质速率 B、面团加酵母粉后放在温度越高的地方发酵越快 C、石英玻璃、碳化硅陶瓷、水泥、石墨烯都是硅酸盐材料 D、半导体行业中有一句话:“从沙滩到用户”,计算机芯片的材料是二氧化硅
  • 10、利用金属矿渣(含有FeS2、SiO2及Cu2O)制备FeCO3的实验流程如下。已知煅烧过程中FeS2和Cu2O转化为Fe2O3和CuO。

    (1)、滤渣1的主要成分为:(写化学式),该物质是工业制备高纯度硅的原料,写出硅与氯化氢在高温条件下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2)、FeS2在空气中煅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3)、在“还原”步骤,在向酸浸后溶液加入过量铁屑,除了能将Fe3+转化为Fe2+外,还能。若将6 g铁粉加入200 mL Fe2(SO4)3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得到200 mL 0.5molL1 FeSO4溶液和5.2 g固体沉淀物。

    ①5.2 g固体沉淀物的成分为(写化学式)。

    ②原Fe2(SO4)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4)、检验Fe3+是否完全被还原的实验操作是
    (5)、制备FeCO3 , 写出“沉铁”步骤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11、二氧化硫是最常见、最简单、有刺激性的硫氧化物,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火山爆发时会喷出该气体,在许多工业过程中也会产生二氧化硫。SO2在生活、生产中有重要用途,使用不当会造成环境污染。
    (1)、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二氧化硫的性质。

    ①仪器b的名称为 , 加入药品前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②装有Na2S溶液的球形干燥管中出现淡黄色浑浊,说明二氧化硫具有性,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装置c中的溶液(填能或不能)用澄清石灰水替换,理由是

    (2)、某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某硫酸厂附近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

    当注入标准状况下200mL空气时,酸性KMnO4溶液恰好褪色,停止实验。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该空气中二氧化硫的体积分数为

  • 12、
    (1)、I.在一定温度下,4L密闭容器内某一反应中气体M、气体N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

    比较t2时刻,正逆反应速率大小v v。(填“>”“=”或“<”)
    (2)、若t2=2min , 计算反应开始至t2时刻用M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
    (3)、t3时刻化学反应达到平衡,反应物的转化率为
    (4)、如果升高温度,则v(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5)、II.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探究影响锌与稀硫酸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序号

    纯锌粉/g

    2.0molL1硫酸溶液/mL

    温度/℃

    硫酸铜固体/g

    加入蒸馏水/mL

    2.0

    50.0

    25

    0

    0

    2.0

    40.0

    25

    0

    10.0

    2.0

    50.0

    25

    0.2

    0

    2.0

    50.0

    25

    4.0

    0

    ①本实验待测数据可以是 , 实验Ⅰ和实验Ⅱ可以探究对锌与稀硫酸反应速率的影响。

    ②实验Ⅲ和实验Ⅳ的目的是 。

    (6)、Ⅲ.氢气燃料电池在北京冬奥会上得到广泛应用,下图是一种氢气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b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a电极若该极改为通入CH4 , 其电极反应式为

  • 13、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如图所示,其中每一个序号分别代表一种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为(填化学式),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2)、①和②形成的一种常温下极易溶于水且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的电子式为 。
    (3)、③和④相比较,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较强的是(填化学式),简单离子半径:⑤(填“>”、“<”或“=”)⑦。
    (4)、⑤和⑧相比较,金属性较强的是(填元素符号),下列表述中,能证明这一事实的是(填标号)。

    A.⑤单质密度比⑧单质的大

    B.⑧单质与水反应比⑤单质与水反应剧烈

    C.⑤单质的熔点比⑧单质的高

  • 14、将9.6gCu和一定量的浓HNO3反应,当Cu反应完全时,共收集到气体4.48LNO2和NO(标准状况,不考虑NO2转化为N2O4),则反应中消耗HNO3的物质的量为( )
    A、0.22mol B、0.24mol C、0.3mol D、0.5mol
  • 15、通过化学实验现象得出相应的结论是探究物质性质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或结论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向包有足量过氧化钠粉末的脱脂棉上滴加几滴水,脱脂棉燃烧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放热

    B

    向某未知溶液(不含SO42-)中加入足量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无气体产生,但有白色沉淀出现

    一定不含CO32-HCO3-

    C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瓶口上方出现白雾

    氯化氢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而呈现雾状

    D

    将金属Na投入硫酸铜溶液中,有紫红色固体产生

    说明NaCu活泼

    A、A B、B C、C D、D
  • 16、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6,Y的单质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3倍,W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Z2俗称干冰,分子间存在氢键 B、原子半径:r(W)>r(X)>r(Y)>r(Z) C、X、Y、Z的非金属性依次减弱  D、由Z和W组成的化合物只有一种
  • 17、科学生产中蕴藏着丰富的科学知识。化学改善人类生活,创造美好世界。下列生产、生活情境中涉及的原理不正确的是( )
    A、太阳能电池板广泛应用在航天器上,利用的是SiO2的光电性质 B、葡萄酒中通常添加少量SO2SO2既可以杀菌又可以防止营养成分被氧化 C、华为麒麟芯片的主要成分是硅 D、中国天眼FAST用到的SiC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 18、“盐水动力”玩具车的电池以镁片、活性炭为电极,向极板上滴加食盐水后电池便可工作,电池反应为2Mg+O2+2H2O=2Mg(OH)2 . 下列关于该电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镁片作为负极 B、电池工作时实现了化学能向电能的转化 C、由池工作时镁片逐渐被消耗 D、食盐水作为电解质溶液,且Cl向炭电极移动
  • 19、按下图制取氯气,并检验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烧瓶内的反应中,盐酸只表现出还原性 B、紫色的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C、湿润的红布条褪色证明Cl2具有漂白性 D、NaOH溶液改为澄清石灰水,可制备漂白粉
  • 20、自然界中的氮循环部分过程如图所示,有关循环过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硝化过程的反应物中,NH3属于盐 B、氮元素可通过氨化过程从无机物转移到有机物中 C、固氮过程中,N2可能做还原剂 D、反硝化过程中,必须有O2的参与
上一页 490 491 492 493 49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