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某兴趣小组研究NaClO溶液与KI溶液的反应,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ⅰ.0.5 mL 0.5molL1NaClO溶液

    ⅱ.几滴淀粉溶液

    ⅰ.溶液变为浅黄色

    ⅱ.溶液变蓝

    ⅰ.0.5 mL 0.5molL1KI溶液

    ⅱ.几滴淀粉溶液

    ⅰ.溶液保持无色

    ⅱ.溶液不变蓝,溶液的pH=10

    已知:碘的化合物主要以IIO3的形式存在。酸性条件下IO3不能氧化Cl , 可以氧化I。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Ⅰ中,溶液变为浅黄色的原因是生成了少量的Cl2 B、实验Ⅰ中,变蓝的溶液中再加入足量NaOH溶液,溶液蓝色褪去 C、实验Ⅱ中,溶液不变蓝是因为NaClO具有漂白性 D、实验Ⅱ中,加入过量的HI,溶液仍不会变蓝
  • 2、离子液体被广泛应用于化学研究的各个领域。某种离子液体的结构如图所示,X、Y、Z、Q、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Y、Z、Q、W均位于第二周期,且价电子总数为19。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氢化物的沸点:Z<Q B、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Q<W C、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Y>Z D、电负性:Z>X
  • 3、烟道气中含有SO2 , 通过一系列反应可得重要的硫氮化合物M(SxNx , 相对分子质量为184),M不溶于水,可溶于CS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SO(NH2)2NH3均能与H2O形成氢键 B、SOCl2的空间结构为平面三角形 C、S2Cl2中S的杂化轨道类型为sp3 D、硫氮化合物M(S4N4)为非极性分子
  • 4、白磷(P4)与过量烧碱溶液混合反应生成次磷酸钠(NaH2PO2)和PH3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P4+3NaOH+3H2O=3NaH2PO2+PH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述反应中,当消耗1 mol NaOH时,转移的电子数为3NA B、常温常压下,33.6 L PH3的分子数为1.5NA C、62g P4分子中的σ键数目为2NA D、常温下,1 L pH=9 NaH2PO2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OH数目为105NA
  • 5、下列过程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向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2ClO+CO2+H2O=CO32+2HClO B、向浓氨水中加入少量AgCl粉末:AgCl+NH3H2O=AgOH+NH4++Cl C、同浓度同体积的明矾[KAl(SO4)212H2O]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2Al3++3SO42+3Ba2++6OH=2Al(OH)3+3BaSO4 D、用醋酸和淀粉-KI溶液检验加碘盐中的IO3IO3+5I+6H+=3I2+3H2O
  • 6、醛和胺在过量的甲酸条件下进行还原胺化反应,2-甲基丙醛可发生此类反应,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上述反应中,甲酸作催化剂 B、2-甲基丙醛既能发生氧化反应,又能发生还原反应 C、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 D、的核磁共振氢谱有5组峰
  • 7、利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除去CO2中少量的SO2

    B.比较Fe、Cu的金属活动性

    C.利用铜与浓硫酸反应制SO2

    D.加热AlCl36H2O制无水AlCl3

    A、A B、B C、C D、D
  • 8、铁氰化钾K3[Fe(CN)6]Fe2+会生成KFe[Fe(CN)6]蓝色沉淀,该反应可用于检验Fe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基态Fe2+的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 B、CN的电子式为 C、15N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D、KFe[Fe(CN)6]中阴离子的结构式:
  • 9、我国某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新型原电池,该电池的总反应为2Li+NO2=Li2O+NO。下列有关该原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锂作该原电池的负极 B、为综合利用NO2提供了新思路 C、可用含Li+的乙醇溶液作电解质溶液 D、若电路中转移1 mol电子,参与反应的NO2的质量为23g
  • 10、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卤水点豆腐,是因为卤水中的电解质使蛋白质胶体发生了聚沉 B、SO2能漂白丝绸,是因为其与丝绸中的有色成分发生反应生成无色物质 C、维生素C用作水果罐头的抗氧化剂,是因为其具有氧化性 D、镁棒用于电热水器防腐,是因为镁比铁活泼
  • 11、我国有很多宝贵的文物,下列文物的主要成分为硅酸盐材料的是(  )

    文物

    选项

    A.黄纱地印花敷彩丝绵袍

    B.南朝弦纹三足铜铛

    文物

    选项

    C.明代三彩孩童骑牛陶俑

    D.郑板桥水墨竹石兰图轴

    A、A B、B C、C D、D
  • 12、瑞马唑仑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小分子镇静药物,用于常规胃镜检查,其合成路线如图:

    已知:

    i.RBr+NH3RNH2+HBr

    ii.

    (1)、H分子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
    (2)、A物质能使Br2CCl4溶液褪色,B物质能发生银镜反应,A→B的反应类型是 , B的化学名称是
    (3)、C→D的化学方程式是
    (4)、G的结构简式是
    (5)、D的同分异构体中,能发生水解反应,含有碳碳双键的结构共有种(不含立体异构),其中存在顺反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
    (6)、以甲苯和CH3NH2为原料合成设计合成路线(无机试剂任选)。
  • 13、硫铁矿(主要成分是FeS2 , 含少量Al2O3SiO2Fe3O4)在我国分布广泛,储量丰富。目前一种利用硫铁矿制备新能源汽车电池的电极LiFePO4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已知几种金属离子沉淀的pH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金属氢氧化物

    Fe(OH)3

    Fe(OH)2

    Al(OH)3

    开始沉淀的pH

    2.3

    7.5

    4.0

    完全沉淀的pH

    3.7

    9.7

    5.2

    (1)、基态Fe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2)、SO2的VSEPR模型是
    (3)、“焙烧”时,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从“焙烧”到“氧化”要经历4步,请从下列步骤选择正确的步骤并合理排序

    (5)、“氧化”时,当试剂R为双氧水时的离子方程式是
    (6)、产品纯度的测定。分别取2.000g产品三次,用稀硫酸溶解,滴加二苯胺磺酸钠指示剂,用0.1000molL1K2Cr2O7溶液滴定至溶液由浅绿色变为蓝紫色,平均消耗K2Cr2O7溶液20.00mL,则产品LiFePO4的纯度为。(精确到0.1%)
    (7)、已知新能源汽车的磷酸亚铁锂电池(LiFePO4LixC6)放电时的总反应为:Li1-xFePO4+LixC6=LiFePO4+6C。充电时阳极反应为:
  • 14、研究氮的氧化物的反应对于减少大气污染有重要意义。回答下列问题:

    I.汽车尾气中的NO对人体健康有严重危害,一种新技术用H2还原NO的反应原理为:2H2(g)+2NO(g)N2(g)+2H2O(g)    △H<0.该反应的能量变化过程如图:

    (1)、△H=kJmol1(用图中字母a、b、c、d表示,a、b、c、d均为正值)。该反应在(填“高温”、“低温”或“任意温度”)条件下有利于自发进行。
    (2)、II.汽油燃油车上安装三元催化转化器,可以使CO和NO两种尾气反应生成N2 , 可有效降低汽车尾气污染。已知反应:2NO(g)+2CO(g)N2(g)+2CO2(g)    ΔH=746.5kJmol1。在密闭容器中充入8molNO和10molCO发生反应,平衡时NO的体积分数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

    反应平衡后,改变以下条件能使速率和两种污染气体转化率都增大的是(填标号)。

    a.升高温度 b.压缩容器体积 c.恒压充入氦气 d.加入催化剂

    (3)、反应在D点达到平衡后,若此时升高温度,并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在重新达到平衡过程中,D点会向A~G点中的点方向移动。
    (4)、E点的压强平衡常数Kp=(MPa)1(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该组分物质的量分数)。
    (5)、某研究小组探究温度和催化剂对CO、NO转化率的影响。将CO和NO按物质的量之比1∶1以一定的流速通过催化剂(Cat-1)进行反应,一段时间内测量逸出气体中NO的含量,从而确定尾气脱氮率(即NO的转化率),结果如图所示:催化剂Cat-1条件下,450℃后,脱氮率随温度升高而下降的原因是

    (6)、III.

    采用“联合脱硫脱氮技术”处理烟气(SO2、NO)可获得石膏(CaSO4xH2O)、Ca(NO3)2的副产品,为了测定烟气脱硫所得石膏(CaSO4xH2O)中的x值,做如下实验:将石膏加热使之脱水,加热过程中固体的质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数据表明当固体的质量为2.72g后不再改变。x=

  • 15、实验室可利用正丁醇为原料,与乙炔、CO发生反应合成有机原料丙烯酸丁酯,其合成原理为:。相关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物质

    密度/(gcm3)

    沸点/℃

    部分性质

    正丁醇

    0.80

    117.7

    易溶于丙酮,易燃

    丙烯酸丁酯

    0.89

    145.7

    易溶于丙酮,易燃;温度过高时容易自聚生成聚丙烯酸丁酯

    丙酮

    079

    56

    易燃易爆

    实验过程:

    I.将50mL正丁醇、30mL丙酮以及3g纳米NiO加入装置甲中;

    Ⅱ.使用加热磁力搅拌器加热控制温度在110℃左右;

    Ⅲ.将乙和丙中制备的乙炔与CO气体同时缓缓通入装置甲中,加热回流3小时;

    Ⅳ.将三颈烧瓶中的液体过滤、减压蒸馏,将得到的粗品再纯化,得到丙烯酸丁酯纯品。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丙中,为避免圆底烧瓶直接受热炸裂,需要在其下方垫上的仪器名称是
    (2)、纳米NiO的作用是 , 将其处理成纳米级的目的是
    (3)、装置甲中三颈烧瓶的规格为____(填字母)。
    A、1000mL B、500mL C、200mL D、100mL
    (4)、使用装置乙可制备C2H2 , 同时电石中的CaS、Ca3P2能发生水解反应产生H2SPH3。在试管N中PH3CuSO4反应产生Cu和两种常见的最高价含氧酸,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酸性高锰酸钾也能与H2SPH3反应,但不能用其代替硫酸铜溶液,主要原因是
    (5)、装置丙中草酸晶体(H2C2O42H2O)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步骤Ⅳ获得粗品和粗品纯化均采用减压蒸馏,其优点为:加快蒸馏速率,避免因温度过高而自聚生成聚丙烯酸丁酯;
    (6)、若最后获得的丙烯酸丁酯纯品的质量为32.0g,则该实验的产率为(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16、向AgNO3溶液中滴加NaCl溶液,发生反应Ag++ClAgCl(s)AgCl(s)+Cl[AgCl2]lg[c(M)/(molL1)]lg[c(Cl)/(molL1)]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M代表Ag+[AgCl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Cl)=102.52molL1时,溶液中c(NO3)=2c([AgCl2]) B、c(Cl)=101molL1时,溶液中c(Cl)>c([AgCl2])>c(Ag+) C、Ag++2Cl[AgCl2]的平衡常数K的值为105.04 D、Cl沉淀Ag+ , 溶液中Cl浓度越大,沉淀效果越好
  • 17、科学家使用TiO2/Cu的络合物作催化剂,用多聚物来捕获CO2 , 使CO2H2在催化剂表面生成CH3OHH2O , 反应的历程机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反应过程中存在极性键的断裂和形成 B、Step1和Step3的反应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C、总反应方程式为CO2+3H2CH3OH+H2O D、反应过程中多聚胺中氮元素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 18、氨法烟气脱硫副产环己酮肟工艺如图。已知25℃时,Kb(NH3H2O)=1.7×105Ka1(H2SO3)=1.5×102Ka2(H2SO3)=1.0×107;环己酮肟溶于水,难溶于(NH4)2SO4水溶液。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NH4HSO3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大小顺序为c(NH4+)>c(HSO3)>c(SO32) B、“制备硫酸羟胺”的离子方程式为SO2+HSO3+NO2+2H2O=NH3OH++2SO42+H+ C、“环己酮肟化”过程中环己酮断裂的化学键为C=O键 D、“分离”操作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 19、已知阿仑尼乌斯公式是反应速率常数随温度变化关系的经验公式,可写作Rlnk=EaT+C(k为反应速率常数,Ea为反应活化能,R和C为大于0的常数),为探究m、n两种催化剂对某反应的催化效能,进行了实验探究,依据实验数据获得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m催化剂作用下,该反应的活化能Ea=9.6×104Jmol1 B、对该反应催化效能较高的催化剂是m C、不改变其他条件,升高温度,会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D、可以根据该图像判断升高温度时平衡移动的方向
  • 20、稀磁半导体LixZnyAsz的立方晶胞结构如下图所示,已知晶胞边长为anm,a点原子的分数坐标为(34,14,14) ,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晶体中与Li原子距离最近且相等的Zn原子的个数为6 B、b点原子的分数坐标为(34,34,34) C、晶胞x轴方向的投影图 D、晶体的密度为5.88×1023NA×a3g/cm3
上一页 456 457 458 459 46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