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当下列哪些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表明下述反应:A(s)+2B(g) C(g)+D(g)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①混合气体的压强       ②混合气体的密度        ③各气体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④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⑤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A、②③⑤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⑤
  • 2、莽草酸可作抗病毒、抗癌药物中间体,天然存在于木兰科植物八角等的干燥成熟果实中,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6H6O5 B、在水溶液中,羧基不能电离出H+ C、1mol该有机物能与3molNa发生反应 D、该有机物能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和酯化反应
  • 3、下列对一些实验事实的理论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实验事实

    理论解释

    A

    熔点:碳化硅<金刚石

    C-Si键能小于C-C键能

    B

    酸性:CF3COOH>CCl3COOH

    氟的电负性大于氯的电负性,F-C的极性大于Cl-C的极性,导致CF3COOH羧基中羟基的极性更大,更易电离出H+

    C

    聚四氟乙烯的化学稳定性高于聚乙烯

    C-F的键能比C-H的键能大,键能越大,化学性质越稳定

    D

    对羟基苯甲醛()比邻羟基苯甲醛()的沸点低

    对羟基苯甲醛形成分子内氢键,邻羟基苯甲醛形成分子间氢键

    A、A B、B C、C D、D
  • 4、肉桂硫胺(M)是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潜在用药,其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Ⅰ.

    Ⅱ.

    (1)、A中官能团的名称为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M的分子式为C20H23N2SO B、反应A->B的条件是NaOH水溶液,加热. C、反应E-→F中苯的作用是溶剂 D、F中最多有18个原子共平面
    (3)、G-→H的反应方程式为
    (4)、写出2种符合下列条件的E的同分异构体。

    a.具有两个取代基的芳香族化合物.

    b.能水解,水解产物遇到FeCl3溶液显紫色

    c.核磁共振氢谱显示苯环上有4种化学环境的氢

    (5)、乙酰苯胺结构为()。参照上述合成路线和下面的信息,设计一条由苯和乙酸为起始原料制备乙酰苯胺的合成路线。(无机试剂和有机溶剂任用,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见本题题干)已知:RNO2FeHClRNH2
  • 5、碘化锡(SnI4)是一种非极性分子,主要用于制造有机锡配合物。某小组利用单质锡和碘制备碘化锡,其主要实验流程如下(反应装置见下图,夹持仪器略去);

    已知:

    ①无水碘化锡为橙红色立方晶体,受潮易水解,熔点145.7℃,沸点364.5℃。

    ②碘化锡在丙酮和热的石油醚中溶解度较大,在冷的石油醚中溶解度小。

    ③石油醚的沸点为60~90℃,碘单质的升华温度为45~77℃。

    请回答:

    (1)、反应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是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
    A、将锡片剪成细小碎片、碘磨细的原因是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 B、步骤II可以不转移反应液,直接在原反应装置(圆底烧瓶)中进行后续操作 C、步骤II,圆底烧瓶中还附着四碘化锡晶体,可用热的石油醚洗涤内壁,一起转移到小烧杯中 D、步骤IV采用蒸发结晶比冷却结晶更好
    (3)、产品可以进乙步采用重结晶法提纯。请从下列选项中选择最佳选项并进行排序。取碘化锡样品放入烧杯中→

    a.加入适量的热水        b.加入适量的热的石油醚

    c.用冷水浴冷却结晶        d.趁热过滤

    e.加入适量的冷的石油醚

    (4)、实验结果得到碘化锡产品25.08g,此次实验的实际产率为(保留一位小数)。
    (5)、经测定,查阅文献发现,用乙酸代替石油醚作反应溶剂能得到更高的产率,但需将锡粒处理为极碎的锡箔,若仍然用锡粒,反应引发后很容易停止。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6、将CO2转化成可利用的化学能源的“负碳”技术是减少碳排放的重要途径。

    方法I: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制甲醇CO2(g)+3H2(g)CH3OH(g)+H2O(g)。该反应一般认为通过如下步骤来实现:

    CO2(g)+H2(g)CO(g)+H2O(g) ΔH1=+41kJmol1

    CO(g)+2H2(g)CH3OH(g) ΔH2=99kJmol1

    (1)、总反应的kJmol1
    (2)、反应①的平衡常数为K1 , 反应②的平衡常数为K2 , 则总反应的平衡常数为K=(用含K1K2的式子表示)。
    (3)、下列关于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

    A、图1中能正确反映总反应平衡常数K随温度变化关系的曲线为a B、体系中的CO2平衡转化率(a)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如图2所示,则压强最大的为p1 C、反应达平衡后,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充入一定量的N2 , 体系压强增大,反应速率加快 D、选择合适的催化剂能提高CO2的平衡转化率
    (4)、方法II:CO2电解法制甲醇。利用电解原理,可将CO2转化为CH3OH , 其装置如图3所示:

    TiO2电极上电极反应方程式:

    (5)、方法III:CH4超干重整CO2得到的CO经偶联反应可制得H2C2O4(草酸)。

    在水溶液中H2C2O4HC2O42C2O42物质的量分数pH关系如图4所示,则c点(1、3两条线的交点)溶液pH=

  • 7、以废铜渣(主要成分为Cu、CuO、SiO2和少量铁的氧化物)为原料可制备以下含铜的物质(部分产物已省略)。请回答:

    已知:I.[Cu(NH3)4]2+Cu2++4NH3

    II.步骤⑤中的反应只有--种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1)、步骤①中加入H2O2的作用除了将Fe2+氧化为Fe3+ , 还有
    (2)、写出步骤⑤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固体X的成分是SiO2 B、.上述步骤①④⑤都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C、溶液B通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可得到较纯净的硫酸四氨合铜 D、步骤④中,部分SO2的氧化产物为SO42
    (4)、写出溶液C中除H+外的其他阳离子 , 设计实验验证除H+外的无色阳离子
  • 8、依据物质结构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I.氧族元素在生产生活中有十分重要的应用。

    根据图1所示H2SO4HClO4分子结构,判断沸点:H2SO4HClO4(填“>”、“<”或“=”),请说明理由

    (2)、Se是元素周期表中第34号元素,其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可以推知SeO42-的空间构型为
    (3)、II.铁能形成多种氧化物,其中一种氧化物的晶胞结构如图2所示。

    与铁紧邻且等距离的铁微粒数目为;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 9、已知298K时,Ksp(NiS)=1.0×1021Ksp(NiCO3)=1.0×107p(Ni)=lgc(Ni2+)p(B)=lgc(S2)lgc(CO32)。在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Na2SNa2CO3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i(NO3)2溶液产生两种沉淀,溶液中阳离子、阴离子浓度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常温下NiCO3的溶解度大于NiS的溶解度 B、P为3.5且对应的阴离子是CO32 C、对于曲线Ⅰ,加热b点对应的溶液,b点向c点移动 D、向d点对应的溶液中加入对应阴离子的钠盐,d点向b点移动
  • 10、在某温度下,同时发生反应A(g)B(g)A(g)C(g)。已知A(g)反应生成B(g)C(g)的能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g)C(g)稳定 B、在该温度下,反应刚开始时,产物以B为主;反应足够长时间,产物以C为主 C、反应A(g)B(g)的活化能为(E3E1) D、反应A(g)C(g)ΔH<0ΔS=0
  • 11、工业上主要采用如图1所示的方法制备盐酸羟胺(NH2OHHCl),一种常见的显像剂,性质类似NH4Cl。电池装置中含Fe的催化电极的电极反应机理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t电极作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B、外电路每转移2mol电子,通过氢离子交换膜往左侧迁移的H+2NA C、反应一段时间后,右侧溶液pH减小 D、由图2可知,NO在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NO+3e+3H+=NH2OH
  • 12、一种亲电试剂的结构如图,其中W、X、Y、Z均为同周期短周期元素,且元素的原子序数逐渐增大,X元素的p轨道中有3个电子,阳离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WZ4中W为sp3杂化 B、第一电离能:Z>X>Y C、最简单氢化物的沸点:X<Z<Y D、1molW的最高价含氧酸最多能与3molNaOH反应
  • 13、用下列实验装置和方法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图甲装置制取干燥的氨气 B、用图乙装置配制银氨溶液 C、用图丙装置除去CO2中含有的少量HCl D、用图丁装置吸收NH3 , 并防止倒吸
  • 14、以氯酸钠等为原料制备亚氯酸钠(NaClO2)的工艺流程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母液”中含有大量的Na2SO4 B、溶解时需用盐酸代替硫酸以防止引入硫酸根杂质 C、吸收塔中1mol H2O2失去2NA个电子 D、减压蒸发可降低蒸发温度,防止NaClO2的分解
  • 15、下列表达正确的是(    )
    A、硬脂酸的分子式:C18H34O2 B、用电子式表示HCl的形成过程: C、H2的共价键电子云轮廓图: D、NH3分子的球棍模型:
  • 16、下列中国古乐器中,主要由硅酸盐材料制成的是(    )

    A.九霄环佩木古琴

    B.裴李岗文化骨笛

    C.商朝后期陶埙

    D.曾侯乙青铜编钟

    A、A B、B C、C D、D
  • 17、NDMCA是一种药物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①+CH3COOR'

    ②R-CHO+R'-NH2→R-CH=N-R'NaBH4R-CH2NH-R'

    请回答:

    (1)、化合物A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
    (2)、已知C→D为加成反应,则X物质的结构简式是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
    A、化合物C存在顺反异构体 B、化合物D与稀硫酸反应的产物中最多含3个羧基 C、E→F、H→I的反应类型均为还原反应 D、NDMCA的分子式是C18H31NO2
    (4)、已知D→E的产物中有一种无机正盐,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设计以乙醛为原料合成化合物G的路线(用流程图表示,无机试剂任选)
    (6)、写出3种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化合物B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①分子中没有环状结构;

    ②不与Na反应,1mol分子最多可与2mol NaOH发生水解反应。

    ③分子中共有3种不同化学环境的H。

  • 18、保险粉是一种常用的漂白剂,主要成分为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其性质如下表所示:

    溶解性

    易溶于水,且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难溶于酒精

    稳定性

    酸性条件下易分解

    碱性条件下稳定

    结晶形态

    低于52℃以Na2S2O42H2O形态存在

    高于52℃以无水盐形态存在

    工业上通常以SO2ZnNaOH为原料进行保险粉的制备,实验室模拟流程如下:

    (1)、下图是步骤①的实验装置,装置图中的仪器a名称为 , 虚线方框内仪器的作用是

    (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
    A、步骤①为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中SO2作为氧化剂 B、步骤②中NaOH的唯一作用是使ZnS2O4充分反应生成产物 C、仪器b的作用是维持浓硫酸液面上方的气压,使液体能顺利滴下 D、步骤①的加热温度不宜过高,目的是为了防止产物失去结晶水
    (3)、从下列操作中选择合理操作完成步骤③并排序:

    Na2S2O4溶液→→a→→干燥。

    a.搅拌下通入略高于60℃的水蒸气;

    b.分批逐步加入细食盐粉,搅拌使其结晶,用倾析法除去上层溶液,余少量母液;

    c.趁热过滤;

    d.热酒精水溶液洗涤;

    e.热酒精洗涤;

    f.热水洗涤

    (4)、副产物纯度测定

    副产物Zn(OH)2固体中通常含有ZnSO3杂质,为了测定其纯度,取25.00g产品投入足量稀硫酸中充分溶解,用足量25.00mL 0.5000mol/L的酸性KMnO4溶液充分吸收逸出的气体,并将所得溶液在容量瓶中稀释至250mL,用移液管取10mL至锥形瓶中,使用0.01000mol/L的Na2C2O4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2C2O4标准溶液25.00mL。则产品的纯度为(精确到0.01%)。下列操作会导致测定的纯度偏低的是

    A.装Na2C2O4标准溶液的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没有用标准液润洗

    B.滴定前尖嘴处有气泡,滴定后无气泡

    C.起始读数正确,滴定后俯视读数

    D.滴定时当溶液由紫红色变成无色时立即读数,半分钟后又变回紫红色

  • 19、CO2过度排放会造成气候、环境问题,在特定催化剂下,CO2H2可发生反应生成CH3OHCO , 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反应I:CO2(g)+3H2(g)CH3OH(g)+H2O(g)ΔH=50kJ/mol

    反应II:CO2(g)+H2(g)CO(g)+H2O(g)ΔH=+41.2kJ/mol

    (1)、已知:2CO(g)+O2(g)=2CO2(g)ΔH=566kJ/mol

    H2O(g)=H2O(l)ΔH=44kJ/mol

    写出表示H2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2)、在一定温度下,将1mol CO23mol H2充入体积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容器起始压强为p,仅发生反应I,回答下列问题:

    ①反应I在低温下可自发进行的原因是

    ②已知平衡常数可用反应体系中的气体分压代替浓度表示,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若该反应平衡后混合气体的压强变为0.75p,则该温度下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p。(用含p的计算式化简后表示)

    ③一定温度下H2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1,相应平衡体系中CH3OH的物质的量分数为y,请在下图中绘制y随n变化的示意图

    (3)、有研究表明,5MPa气压下经γ-NiO催化,H2的含水蒸气量与CO2平衡转化率、甲醇平衡产率的关系如图1、图2所示:

    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其他条件不变,增大H2含水蒸气的量一定可以使反应I的平衡逆移,CO2平衡浓度增大

    B.H2中的水蒸气在高温下可以作为反应的热源,有利于反应I的速率加快

    C.图1中450℃下的图像变化说明高温下H2含水蒸气量增大不利于甲醇生成

    D.改用活性更好的催化剂能使图2中各温度下的甲醇产率都增大

    ②图2中260℃时甲醇产率变化趋势与220、240℃时相反,请从温度与水蒸气含量的角度对此作出合理的解释

  • 20、氮气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基础原料,可按如下流程进行转化利用。反应Ⅱ的原子利用率100%,硝酸氯可溶于水,Y是硝酸氯的同分异构体,结构中有一个三元环,氮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 , 盐A是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流程图中的水已省略。

    (1)、化合物X的化学式
    (2)、写出反应Ⅲ的化学方程式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薯片的包装袋中、灯泡中、工业制镁的电解槽中都充入氮气做保护气 B、硝酸氯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 C、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可以加热反应I D、反应Ⅳ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4)、通常情况下硝酸氯与HNO3均为液体,但硝酸氯的沸点明显低于HNO3 , 且比HNO3更易发生分解,试分析原因
    (5)、设计实验验证硝酸氯中的氯元素
上一页 388 389 390 391 39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