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从褐铁矿型金-银矿(含Au、Ag、Fe2O3MnO2、CuO、SiO2等)中提取Au、Ag,并回收其它有价金属的一种工艺如下:

    已知:①金-银矿中Cu、Mn元素的含量分别为0.19%、2.35%。

    ②25℃时,Mn(OH)2Ksp1.9×1013

    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Cu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
    (2)、“还原酸浸”时,Mn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浸金银”时,Au溶解涉及的主要反应如下:

    Au+5S2O32+[Cu(NH3)4]2+=[Au(S2O3)2]3+[Cu(S2O3)3]5+4NH3

    4[Cu(S2O3)3]5+16NH3+O2+2H2O=4[Cu(NH3)4]2++4OH+12S2O32

    上述过程中的催化剂为

    (4)、“沉铜”前,“滤液1”多次循环的目的为
    (5)、根据“还原酸浸”“氧化”,推断Fe3+Cu2+MnO2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6)、25℃“沉铁”后,调节“滤液4”的pH至8.0,无Mn(OH)2析出,则c(Mn2+)molL1
    (7)、一种锑锰(Mn3Sb)合金的立方晶胞结构如图。

    ①该晶胞中,每个Sb周围与它最近且相等距离的Mn有个。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晶胞边长为anm,则晶体的密度为gcm3(列出计算式即可)。

  • 2、 甲醛法测定NH4+的反应原理为4NH4++6HCHO=(CH2)6N4H++3H++6H2O。取含NH4Cl的废水浓缩至原体积的110后,移取20.00mL,加入足量甲醛反应后,用0.01000molL1的NaOH标准溶液滴定。滴定曲线如图1,含氮微粒的分布分数δ与pH关系如图2[比如:δ[(CH2)6N4H+]=c[(CH2)6N4H+]c[(CH2)6N4H+]+c[(CH2)6N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废水中NH4+的含量为20.00mgL1 B、c点:c[(CH2)6N4H+]+c(H+)=c(OH) C、a点:c[(CH2)6N4H+]>c(H+)>c(OH)>c[(CH2)6N4] D、(CH2)6N4H+(CH2)6N4+H+的平衡常数K7.3×106
  • 3、 (Li0.45La0.85)ScO3是优良的固态电解质材料,Ce4+取代部分La3+后产生空位,可提升Li+传导性能。取代后材料的晶胞结构示意图(O2未画出)及其作为电解质的电池装置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每个晶胞中O2个数为12 B、该晶胞在yz平面的投影为 C、Ce4+取代后,该电解质的化学式为(Li0.45La0.85yCey)ScO3 D、若只有Li+发生迁移,外电路转移的电子数与通过截面MNPQ的Li+数目相等
  • 4、 Be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Be(OH)2是两性氢氧化物 B、Be2CBeCl2的晶体类型相同 C、Na2[Be(OH)4]中Be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 D、Be2CH2O反应:Be2C+4H2O=2Be(OH)2+CH4
  • 5、 一种用双极膜电渗析法卤水除硼的装置如图所示,双极膜中H2O解离的H+OH在电场作用下向两极迁移。除硼原理:[B(OH)4]+H+=B(OH)3+H2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Pt电极反应:4OH4e=O2+2H2O B、外加电场可促进双极膜中水的电离 C、Ⅲ室中,X膜、Y膜分别为阳离子交换膜和阴离子交换膜 D、Ⅳ室每生成1molNaOH , 同时Ⅱ室最多生成1molB(OH)3
  • 6、 铜催化下,由CO2电合成正丙醇的关键步骤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Ⅰ到Ⅱ的过程中发生氧化反应 B、Ⅱ到Ⅲ的过程中有非极性键生成 C、Ⅳ的示意图为 D、催化剂Cu可降低反应热
  • 7、 钙霞石是一种生产玻璃陶瓷的原料,所含M、Q、R、T、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20号主族元素,M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Q是形成物质种类最多的元素,R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T、X、Y同周期,Q、X均与Y相邻,Z的原子序数等于M、R和T的原子序数之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与Z可形成离子化合物 B、原子半径:R<T<X C、QR2是极性分子 D、电负性:Y<R<Q
  • 8、 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实验装置,通过测定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验证NaNO3固体在酒精灯加热条件下,受热分解的气态产物。

    实验步骤:先缓慢通入Ar气,排尽装置内空气;关闭Ⅰ左侧阀门,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Ⅱ中灼热的铜网变黑,熄灭酒精灯甲;再次缓慢通入Ar气……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步骤中,点燃酒精灯的顺序为甲、乙、丙 B、整个过程中,若Ⅲ中灼热的铜网未变黑,则说明生成的O2在Ⅱ中反应完全 C、实验结束后,若Ⅰ中减少的质量等于Ⅱ中增加的质量,则分解的气态产物只有O2 D、NaNO3应远离热源、可燃物,并与还原性物质分开存放
  • 9、 稻壳制备纳米Si的流程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SiO2可与NaOH溶液反应 B、盐酸在该工艺中体现了还原性 C、高纯Si可用于制造硅太阳能电池 D、制备纳米Si:SiO2+2Mg650__Si+2MgO
  • 10、 化合物Z是某真菌的成分之一,结构如图。下列有关该物质说法错误的是(   )

    A、可形成分子间氢键 B、与乙酸、乙醇均能发生酯化反应 C、能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 D、1molZBr2CCl4溶液反应消耗5molBr2
  • 11、 下列装置(省略部分夹持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   )

    A.制备NH3

    B.配制100mL1.00molL1KCl溶液

    C.探究Na与H2O反应

    D.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A、A B、B C、C D、D
  • 12、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2.4LCH4中原子的数目为5NA B、1mol18O所含中子的数目为10NA C、28gFe粉和足量S完全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1.5NA D、0.1L12molL1盐酸与足量MnO2反应,生成Cl2的数目为0.3NA
  • 13、 下列化学方程式错误的是(   )
    A、煤制水煤气:C+H2O(g)__CO+H2 B、Na2O2供氧:2Na2O2+2CO2=2Na2CO3+O2 C、覆铜板制作印刷电路板:2FeCl3+3Cu=3CuCl2+2Fe D、铅酸蓄电池放电:Pb+PbO2+2H2SO4=2PbSO4+2H2O
  • 14、 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表示正确的是(   )
    A、NH3的VSEPR模型: B、Na2S的电子式: C、Cl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D、Al2(SO4)3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Al2(SO4)32Al3++3SO42
  • 15、 画中有“化”,多彩中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岩彩壁画颜料所用贝壳粉,主要成分属于硅酸盐 B、油画颜料调和剂所用核桃油,属于有机高分子 C、竹胎漆画颜料赭石的主要成分氧化铁,耐酸、碱 D、水墨画墨汁的主要成分碳,常温不易被氧化
  • 16、 CaH2(s)粉末可在较低温度下还原Fe2O3(s)。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一定温度下:

    CaH2(s)+6Fe2O3(s)=Ca(OH)2(s)+4Fe3O4(s)ΔH1=mkJmol1

    2CaH2(s)+Fe3O4(s)=2Ca(OH)2(s)+3Fe(s)ΔH2=nkJmol1

    3CaH2(s)+2Fe2O3(s)=3Ca(OH)2(s)+4Fe(s)ΔH3=kJmol1(用m和n表示)。

    (2)、图1分别是260280300CaH2(s)还原Fe2O3(s)过程中反应体系电阻R(Ω)随反应时间t(h)变化的曲线,可用(填标号)表示反应的快慢。

    a.Rt    b.ΔRt    c.RΔt    d.ΔRΔt

    (3)、图1中曲线(填“Ⅰ”“Ⅱ”或“Ⅲ”)对应反应温度最高。
    (4)、研究发现CaH2(s)Fe2O3(s)的还原性主要来自于其产生的H2。一般认为H2Fe2O3表面被氧化成H2O有两种可能途径,图2是理论计算得到的相对能量变化图,据此推测途径(填“a”或“b”)是主要途径。

    (5)、CaH2(s)产生H2的可能反应:①CaH2(s)=Ca(s)+H2(g)或②CaH2(s)+2H2O(g)=Ca(OH)2(s)+2H2(g)。将CaH2(s)放在含微量水的N2气流中,在200300的升温过程中固体质量一直增加,由此可断定H2的来源之一是反应(填“①”或“②”)。若要判断另一个反应是否是H2的来源,必须进行的实验是
    (6)、已知3H2(g)+Fe2O3(s)3H2O(g)+2Fe(s)。研究表明,在相同温度下,用CaH2(s)还原Fe2O3(s)比直接用H2(g)还原更有优势,从平衡移动原理角度解释原因:
  • 17、 某小组在探究Cu2+的还原产物组成及其形态过程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与理论预测有差异。根据实验描述,回答下列问题:
    (1)、向2mL10%NaOH溶液加入5滴5%CuSO4溶液,振荡后加入2mL10%葡萄糖溶液,加热。

    ①反应产生的砖红色沉淀为(写化学式),葡萄糖表现出(填“氧化”或“还原”)性。

    ②操作时,没有加入葡萄糖溶液就加热,有黑色沉淀生成。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说明该沉淀产生的原因:

    (2)、向20mL0.5molL1CuSO4溶液中加入Zn粉使蓝色完全褪去,再加入盐酸并加热至溶液中无气泡产生为止。过滤得固体,洗涤并真空干燥。

    ①加入盐酸的目的是

    ②同学甲一次性加入1.18gZn粉,得到0.78g红棕色固体,其组成是(填标号)。

    a.Cu    b.Cu包裹Zn    c.CuO    d.CuCu2O

    ③同学乙搅拌下分批加入1.18gZn粉,得到黑色粉末X。分析结果表明,X中不含ZnCu()。关于X的组成提出了三种可能性:Ⅰ CuO;Ⅱ CuOCu;Ⅲ Cu , 开展了下面2个探究实验:

    由实验结果可知,X的组成是(填“Ⅰ”“Ⅱ”或“Ⅲ”)。从物质形态角度分析,X为黑色的原因是

  • 18、 化合物G是某药物的关键原料,合成路线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化合物A分子内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
    (2)、化合物AB的反应类型为反应。B的核磁共振氢谱有组峰。
    (3)、能用于分离化合物B和C的试剂为(填标号)。

    a.NaHCO3水溶液    b.Na2CO3水溶液    c.Na2SO4水溶液

    (4)、CD的反应方程式为。在A的氮原子上引入乙酰基(CH3CO)的作用是
    (5)、化合物D与间的反应方程式:

    用类比法,下列反应中X的结构简式为

    (6)、E存在一种含羰基异构体F,二者处于快速互变平衡。F与HF反应可生成G,写出F的结构简式
  • 19、 氟化钠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氟化试剂,通过以下两种工艺制备:

    已知:室温下,TiO2是难溶酸性氧化物,CaTiO3的溶解度极低。

    20时,NaF的溶解度为4.06g/100g水,温度对其溶解度影响不大。

    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氟离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2)、20时,CaF2饱和溶液的浓度为cmolL1 , 用c表示CaF2的溶度积Ksp=
    (3)、工艺Ⅰ中研磨引发的固相反应为CaF2+2NaOH=Ca(OH)2+2NaF。分析沉淀的成分,测得反应的转化率为78%。水浸分离,NaF的产率仅为8%。

    ①工艺Ⅰ的固相反应(填“正向”或“逆向”)进行程度大。

    ②分析以上产率变化,推测溶解度s(CaF2)s[Ca(OH)2](填“>”或“<”)

    (4)、工艺Ⅱ水浸后NaF的产率可达81%,写出工艺Ⅱ的总化学反应方程式
    (5)、从滤液Ⅱ获取NaF晶体的操作为(填标号)。

    a.蒸发至大量晶体析出,趁热过滤    b.蒸发至有晶膜出现后冷却结晶,过滤

    (6)、研磨能够促进固相反应的原因可能有(填标号)。

    a.增大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    b.破坏反应物的化学键

    c.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d.研钵表面跟反应物更好接触

  • 20、 某电化学制冷系统的装置如图所示。[Fe(H2O)6]3+[Fe(H2O)6]2+在电极上发生相互转化,伴随着热量的吸收或释放,经由泵推动电解质溶液的循环流动()实现制冷。装置只通过热交换区域Ⅰ和Ⅱ与环境进行传热,其他区域绝热。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阴极反应为[Fe(H2O)6]3++e=[Fe(H2O)6]2+ B、已知②处的电解液温度比①处的低,可推断[Fe(H2O)6]2+[Fe(H2O)6]3+稳定 C、多孔隔膜可以阻止阴极区和阳极区间的热交换 D、已知电子转移过程非常快,物质结构来不及改变。热效应主要来自于电子转移后[Fe(H2O)6]2+[Fe(H2O)6]3+离子结构的改变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