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78gC6H6和苯乙烯C8H8的混合物中含有的碳氢键数一定为6NA B、过量铜与含0.4molHNO3的浓硝酸反应,则反应中电子转移数为0.2NA C、0.1molCl2完全溶于水中,所得溶液中Cl2ClHClOClO的粒子数之和为0.1NA D、2C+SiO2__2CO+Si , 则每生成4.48LCO时转移电子0.4NA
  • 2、下列化学反应与方程式不相符的是
    A、黑火药爆炸:S+2KNO3+3C__K2S+N2+3CO2 B、向红色FeSCN3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至溶液浅绿色:2Fe3++Fe=3Fe2+ C、黄铁矿的燃烧:4FeS2+11O2__2Fe2O3+8SO2 D、以水杨酸为原料生产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
  • 3、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下列事实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物质的性质

    解释

    A

    沸点:乙醇>乙烷

    乙醇分子间形成氢键而乙烷不能

    B

    N2可用作反应的保护气

    N2中N≡N键能大

    C

    用浸泡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吸收乙烯,保鲜水果

    C2H4分子中含碳碳双键,易发生加成反应

    D

    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稳定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达到稳定结构

    A、A B、B C、C D、D
  • 4、在密闭容器中,反应Ag+3BgCg   ΔH分别在三种不同实验条件下进行,它们的起始浓度均为cA=0.100molL1cB=0.300molL1cC=0;②、③与①比较只有一个实验条件不同。反应物A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与实验①相比,实验②可能使用了催化剂 B、实验③进行10s后,用A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A=0 C、实验②平衡时B的转化率为40% D、该反应的ΔH<0
  • 5、二氧化硫在食品工业中可用作漂白剂、防腐剂、抗氧化剂等。某研究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并检验SO2的部分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装置甲中常用0.01molL1的稀硫酸溶液 B、装置乙中溶液颜色变化:先变红后褪色 C、装置丙中发生的最终总反应为:5SO2+2S2+2H2O=3S+4HSO3 D、装置丁中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原理与SO2用于食品漂白剂的原理相同
  • 6、对反应S(g)T(g)(I为中间产物),相同条件下:①加入催化剂,反应达到平衡所需时间大幅缩短;②提高反应温度,c(S)/c(T)增大,c(S)/c(Ⅰ)减小

    。基于以上事实,可能的反应历程示意图(——为无催化剂,------为有催化剂)为

    A、 B、 C、 D、
  • 7、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H+ClNO3K+ B、H+Na+CrO42NO3 C、K+Na+ClS2O32 D、ISCNK+NH4+
  • 8、下列实验装置正确且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装置A用于实验室制备NH3 B、装置B可验证非金属性S>C>Si C、装置C可制取氢氧化铁胶体 D、装置D可用于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
  • 9、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甲烷的分子结构模型: B、S2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C、羟基的电子式: D、醛基:-COH
  •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观察烧杯中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时,不能近距离俯视 B、混凝剂聚合氯化铝可使污水中的细小悬浮物等聚集成较大的颗粒 C、甲醛水溶液具有杀菌防腐性质,可用于制作生物标本 D、HClO溶液比NaClO溶液稳定
  • 11、下列材料中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
    A、光学玻璃 B、储氢合金 C、光导纤维 D、聚氯乙烯塑料
  • 12、一种新型的有机合成方法如图所示(部分反应条件略去),请你回答以下问题。

    已知:

    (1)、化合物I的分子式为 , 化合物Ⅱ中的含氧官能团名称为
    (2)、化合物Ⅲ的名称为。反应②为原子利用率100%的反应,化合物X的结构简式为
    (3)、根据化合物Ⅳ的结构特征,分析其可能的化学性质,完成表格。

    序号

    反应试剂、条件

    反应形成的新结构

    反应类型

    a

    取代反应

    b

    H2、催化剂,加热

    (4)、关于上述示意图中的相关物质及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
    A、化合物I中C原子的杂化方式均为sp3 B、反应③过程中有肩并肩重叠的π键形成 C、反应③的另一种产物为V形非极性分子 D、化合物Ⅶ中含有手性碳原子
    (5)、化合物Y比化合物Ⅲ的相对分子质量大14,写出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Y的结构简式

    ①可使FeCl3溶液显紫色;②核磁共振氢谱有5组峰。

    (6)、根据反应⑤的原理,以2-丙醇为原料,合成2,3-二甲基-2-丁醇,基于你设计的合成路线,回答下列问题:

    ①第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写一个即可,注明反应条件)

    ②最后一步反应中,与Ⅵ具有相同官能团的反应物为。(写结构简式)

  • 13、请应用化学反应原理的相关知识解决下列问题:

    (1)已知NaCl的溶解过程:NaCl(s)=Na(aq)+Cl(aq)   ΔH=+3.8kJ/mol

    Na(s)-e=Na(aq)   ΔH=-240kJ/mol,

    12Cl2(g)+e=Cl(aq)   ΔH=-167kJ/mol,写出钠在氯气中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2)一定条件下,在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5molCO2和3molH2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图是反应体系中CO2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曲线。已知在温度为500K的条件下,该反应10min达到平衡;

    ①该反应是(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②在0~10min时段反应速率v(H2)为

    ③若改充入2molCO2和3molH2 , 图中的曲线会(填“上移”或“下移”)。

    (3)根据表数据回答问题:

    表1 25℃时浓度为0.1mol/L两种溶液的pH

    溶质

    NaClO

    Na2CO3

    pH

    9.7

    11.6

    表2 25℃时两种酸的电离平衡常数

     

    Ka1

    Ka2

    H2SO3

    1.3×102

    6.3×108

    H2CO3

    4.2×107

    5.6×1011

    ①根据表1能不能判断出H2CO3与HClO酸性强弱?(填“能”或“不能”)。

    ②0.10mol·L-1Na2SO3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③H2SO3溶液和NaHC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已知:t℃时,Ksp(AgCl)=1.5×1010、Ksp(Ag2CrO4)=2.0×1012;AgCl为白色沉淀,Ag2CrO4为砖红色沉淀,t℃时,向ClCrO42-浓度均为0.1mol/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AgNO3溶液至过量且不断搅拌,实验现象为

  • 14、铟(In)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高科技领域的稀有金属。一种以锌冶炼废渣(主要含有ZnO、PbO以及Fe、In的氧化物)为原料进行铟的富集与回收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①常温下,一些金属离子开始沉淀与完全沉淀时的pH:(生成氢氧化物沉淀)

     

    Zn2+

    Fe2+

    Fe3+

    In3+

    Pb2+

    开始沉淀

    5.4

    7.1

    1.7

    3.5

    7.2

    完全沉淀

    6.4

    8.9

    2.8

    4.8

    8.7

    ②“萃取”原理可表示为:In3+(aq)+3[H2A2](有机相)[InA3•3HA](有机相)+3H+(aq)

    回答下列问题:

    (1)、滤渣1的主要成分为(写化学式),“氧化”步骤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常温下“调pH”时,应控制范围为
    (3)、若滤液1的主要成分为ZnCl2 , 则试剂X应使用(写试剂名称)。
    (4)、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为
    (5)、“置换”步骤使用锌粉而不用锌片,其原因为
    (6)、铟可与砷(As)形成一种光纤通信晶体材料,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①该晶体中,铟原子的配位数为

    ②已知晶胞参数为an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则晶体密度为g•cm-3

  • 15、

    含氯漂白剂在生活中有重要的应用。兴趣小组对其展开了一系列的实验探究。

    I.18世纪70年代,舍勒使用软锰矿时偶然发现氯气。目前,很多自来水厂用氯气来杀菌、消毒。

    (1)氯气是一种有毒气体,需控制用量使水中的余氯的含量(以Cl2计)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甲同学欲测定自来水样品中余氯的含量,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实验方案:移取50.00mL自来水样,加入足量KI溶液,加入淀粉作为指示剂,用0.0100mol•L-1的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发生反应:I2+2Na2S2O3=2NaI+Na2S4O6),耗Na2S2O3溶液5.00mL。

    ①上述滴定操作用到的仪器有

    A.          B.        C.          D.

    ②该自来水样品中余氯的含量为g/L。

    II.1784年,舍勒与贝托莱关于氯水中漂白性的成分发生争论。

    (2)将Cl2通入水中,所得溶液中具有漂白性的含氯粒子有(写化学式)。
    (3)最初,人们直接用氯水作漂白剂,但因氯气在水中溶解度不大,而且HClO不稳定,使用起来很不方便。为验证HClO光照分解产物,乙同学将pH传感器、压强传感器与计算机连接后插入盛有新制氯水的广口瓶中,用强光照射新制氯水,收集数据如图。

    ①实验过程中压强变化为曲线(填“a”或“b”)。

    ②实验过程中pH变化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III.1798年,泰纳把氯气溶解在石灰乳中,制成了漂白粉。

    (4)漂白粉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容易变质,兴趣小组继续探究变质原理及产物。

    提出假设漂白粉的有效成分Ca(ClO)2能与空气中的CO2和水蒸气发生反应,丙同学对漂白粉变质后的固体产物成分提出如下猜想:

    假设1:固体产物中有CaCO3

    假设2:固体产物中有Ca(HCO3)2

    初步实验为验证假设丙同学设计如下方案,进行实验。

    实验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i

    取少量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的漂白粉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蒸馏水

    假设1成立,假设2不成立

    ii

    取实验i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

    溶液不变浑浊

     

    (5)查阅资料:Ca(ClO)2与CO2发生反应的产物与溶液pH有关。

    优化实验为验证猜想,将15.0g漂白粉配成饱和溶液,按如表配制总体积相同的系列溶液后,缓缓通入CO2 , 记录出现浑浊的时间。

    试管编号

    饱和漂白粉溶液/mL

    0.01mol•L-1盐酸/mL

    蒸馏水/mL

    混合后溶液pH

    出现浑浊的时间/s

    1

    5.0

    0.0

    0.5

    12.6

    0.2

    2

    5.0

    0.2

    x

    9.5

    2.1

    3

    5.0

    0.4

    0.1

    8.0

    无沉淀

    实验小结

    ①根据表中信息,补充数据x=

    ②由试管1~3出现浑浊的时间可知,溶液pH越大,出现浑浊的速率越快,请解释其原因

  • 16、我国科学家研究发明了电化学“大气固碳”方法,相关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电极A为负极,该电极可选用含水电解液 B、放电时,电极B上发生的反应是:3CO2+4e-+4Li+=2Li2CO3+C C、充电时,Li+从电极A移向电极B D、充电时,外电路中每通过1mol电子,正极区质量增加33g
  • 17、在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0molNO和2.0molSO2 ,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NO(g)+2SO2(g)N2(g)+2SO3(g),测得平衡体系中NO、SO3的物质的量分数(x%)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正反应的活化能大于逆反应的活化能 B、T1时,当2v(SO2)=v(N2)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T2时,若反应经ts达到平衡,则v(N2)=13tmol•L-1•s-1 D、b点时,往容器中再充入NO、SO2各1.0mol,再次平衡时x%(N2)减小
  • 18、室温下,用0.1mol•L-1的一水合二甲胺[(CH3)2NH•H2O]溶液(一水合二甲胺在水中的电离与一水合氨相似)滴定10.00mL0.1mol•L-1盐酸溶液。溶液pH随加入一水合二甲胺溶液体积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忽略溶液混合时的体积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本实验应该选择酚酞作指示剂 B、x>1,y<7 C、a、b两点的溶液中,Kw不相等 D、b点溶液中存在:2c(Cl-)=c[(CH3)2NH2+]+c[(CH3)2NH•H2O]
  • 19、某种天然沸石的化学式为W[Z2R3Y10]•3X2Y,其中元素X、Y、Z、R、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占据四个不同周期。Y的基态原子p轨道的电子总数等于s轨道的电子总数,R的晶体是半导体芯片的核心材料,基态W原子的核外电子恰好填满10个原子轨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电离能:Z<R B、简单离子半径:Y<Z C、最简单氢化物稳定性:Y<R D、X2Y中X-Y-X的键角>109°28'
  • 20、下列实验目的对应的实验方案、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现象和结论

    A

    探究金属钠在氧气中燃烧所得固体粉末的成分

    取少量固体粉末,加入2~3mL蒸馏水

    有气体生成,说明固体粉末为Na2O2

    B

    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将装有NO2气体的密闭烧瓶放入热水浴中

    气体颜色变深,说明升温使平衡向生成NO2的方向移动

    C

    探究BaSO4是否属于强电解质

    向稀硫酸中滴加等浓度等体积的Ba(OH)2溶液,同时测定溶液电导率变化

    电导率下降,说明BaSO4为弱电解质

    D

    探究菠菜中Fe元素的价态

    将菠菜研磨后加入稀硝酸,过滤后取滤液加入KSCN溶液

    溶液变为红色,说明菠菜中Fe元素为+3价

    A、A B、B C、C D、D
上一页 269 270 271 272 27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