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现有下列物质:①NaHCO3固体、②KHSO4固体、③稀HNO3、④铜、⑤CO2、⑥熔融MgCl2、⑦CaCO3、⑧蔗糖晶体、⑨Ba(OH)2固体。请填空:
    (1)、上述状态下可导电的物质是(填标号,下同),属于电解质的是
    (2)、①②溶于水时的电离方程式为
    (3)、②与⑨的水溶液混合后,溶液恰好呈中性,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写出③和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写出⑥和⑨的水溶液的离子方程式
    (5)、③可与④发生反应:___________Cu+___________HNO3(稀)=___________Cu(NO3)2+___________NO↑+___________H2O;

    a.该反应的氧化剂是;还原剂是;氧化产物是;还原产物是。氧化剂和还原剂的个数比为

    b.配平上述反应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HNO3在该反应中表现出(填标号)。

    A.只有酸性     B.只有氧化性     C.酸性和氧化性   D.酸性和还原性

  • 2、某小组在实验室中探究金属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选用如图所示装置及药品制取CO2 , 打开弹簧夹,制取CO2。为了得到干燥、纯净的CO2 , 产生的气流应依次通过盛有的洗气瓶(填试剂名称)。反应结束后,关闭弹簧夹,可观察到的现象是;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其原因是

    (2)、金属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实验步骤及现象如下表:

    步骤

    现象

    将一小块金属钠在燃烧匙中点燃,迅速伸入盛有CO2的集气瓶中,充分反应,放置冷却

    产生大量白烟,集气瓶底部有黑色固体产生,瓶壁上有白色物质产生

    在集气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振荡、过滤

    滤纸上留下黑色固体,滤液为无色溶液

    ①为检验集气瓶瓶壁上白色物质的成分,取适量滤液于2支试管中,向一支试管中滴加1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向第二支试管中滴加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据此推断,白色物质的主要成分是(填标号)。

    A.Na2O       B.Na2O2       C.NaOH        D.Na2CO3

    ②本实验中金属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某课外活动小组为了探究钠与MgSO4溶液的反应,设计如图装置(夹持装置省略)。首先在U形管内加入少量煤油和几粒金属钠,再从U形管左端加入MgSO4溶液,一段时间后加热铜丝。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的钠保存在中,从试剂瓶取出后剩余的Na能否放回原试剂瓶?(填“能”或“否”)。
    (2)、U形管中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有气泡生成,钠熔化成小球 B、钠在煤油面上四处游动 C、溶液中有银白色金属生成 D、溶液变浑浊
    (3)、写出钠与Mg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铜丝的变化现象是
  • 4、今有下列三个氧化还原反应:

    2FeCl3+2KI=2FeCl2+2KCl+I2

    2FeCl2+Cl2=2FeCl3

    2KMnO4+16HCl=2KCl+2MnCl2+8H2O+SCl2

    某溶液中含有I-Fe2+Cl- , 欲加入以下试剂只除去其中的I- , 其中最合适的是

    A、Cl2 B、KMnO4 C、FeCl3 D、HCl
  • 5、下列有关Na2CO3与NaHCO3叙述中错误的是
    A、相同状况下,等质量的NaHCO3和Na2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Na2CO3产生的CO2气体体积小于NaHCO3 B、向Na2CO3固体中加少量的水,Na2CO3结块并伴随吸热现象 C、选用NaHCO3而不选择Na2CO3治疗胃酸过多,其原因为Na2CO3的碱性太强 D、Na2CO3溶液中混有少量NaHCO3杂质,可加入适量NaOH除去
  • 6、某课外小组为了鉴别Na2CO3和NaHCO3两种白色固体,设计了如下几种实验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装置Ⅰ中的Na2CO3和NaHCO3均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速率快的是NaHCO3 B、当稀盐酸足量时,装置Ⅰ中气球鼓起体积较小的是NaHCO3 C、加热装置Ⅱ,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一侧的白色固体是NaHCO3 D、装置Ⅲ也可以鉴别Na2CO3和NaHCO3
  • 7、在室温下,发生下列几种反应:

    ①16H+10Z-+2XO4=2X2+5Z2+8H2O

    ②2A2+B2=2A3+2B-                            

    ③2B-+Z2=B2+2Z-

    根据上述反应,判断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还原性强弱顺序为A2>B->Z->X2 B、要除去含有A2、Z-和B-混合溶液中的A2 , 而不氧化Z-和B- , 应加入B2 C、X2是XO4的还原产物,B2是B-的氧化产物 D、在溶液中不可能发生反应:8H+5A2+XO4=X2+5A3+4H2O
  • 8、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NaHCO3溶液中加入稀盐酸:CO32-+2H+=CO2↑+H2O B、碳酸钠溶液与硫酸反应:CO32-+2H+=CO2+H2O C、碳酸氢钾溶液中滴少量氢氧化钡溶液:Ba2++HCO3+OH-=BaCO3↓+H2O D、碳酸氢钠溶液中滴足量氢氧化钙溶液:Ca2++2HCO3+2OH-=CaCO3↓+CO32+2H2O
  • 9、磷酸(H3PO4)、次磷酸(H3PO2)是精细磷化工产品,均属于中强酸,磷酸为三元酸,而次磷酸为一元酸。从物质的分类来看,NaH2PO2不属于
    A、正盐 B、酸式盐 C、钠盐 D、电解质
  • 10、下列关于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金属钠和氧气反应,条件不同,产物则不同 B、钠投入到酸中先与H反应再与H2O反应 C、钠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少量的钠可以保存在煤油中 D、由于钠比较活泼,所以它能从盐溶液中置换出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钠后面的金属
  • 11、如图表示的一些物质或概念间的从属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选项

    X

    Y

    Z

    A

    氧化物

    化合物

    纯净物

    B

    胶体

    分散系

    混合物

    C

    强碱

    化合物

    D

    酸性氧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

    氧化物

    A、A B、B C、C D、D
  • 12、[Co(NH3)5Cl]Cl2是一种易溶于热水,微溶于冷水,难溶于乙醇的紫红色晶体,可利用如图装置制备。

    已知:①CoNH362+具有较强还原性,Co2+不易被氧化;

    CoNH35H2OCl3为深红色晶体;

    KspAgCl=1.56×1010KspAgSCN=1.0×1012

    具体实验步骤如下:

    Ⅰ.在锥形瓶中,将12.5gNH4Cl溶于50mL水中,加热至沸,加入25.0g研细的CoCl2•6H2O晶体,溶解得到混合溶液;

    Ⅱ.将上述混合液倒入仪器A中,用冰水浴冷却,利用仪器B分批次加入75mL试剂X,并充分搅拌,无沉淀析出;

    Ⅲ.再利用仪器C逐滴加入20mL试剂Y,水浴加热至50~60℃,不断搅拌溶液,直到气泡终止放出,溶液变为深红色;

    Ⅳ.再换另一个仪器C慢慢注入75mL浓盐酸,50~60℃水浴加热20min,再用冰水浴冷却至室温,便有大量紫红色晶体析出,最后转移至布氏漏斗中减压过滤;

    Ⅴ.依次用不同试剂洗涤晶体,再将晶体转移至烘箱中干燥1小时,最终得到m g产品。

    回答下列问题:

    (1)、研细CoCl2•6H2O晶体的仪器名称为 , 图示装置存在的一处缺陷是
    (2)、步骤Ⅱ、步骤Ⅲ中使用试剂X和试剂Y分别为(填标号),步骤Ⅲ中20mL试剂Y需逐滴滴加的目的是

    ①NaOH溶液 ②浓氨水 ③30%双氧水 ④KMnO4溶液

    (3)、写出步骤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步骤V中使用的洗涤试剂有冰水、乙醇、冷的盐酸,最后洗涤使用的洗涤剂为
    (5)、最终获得产品会含少量杂质CoNH34Cl2ClCoNH36Cl3 , 产品组成可表示为CoNH3xClyClz , 通过测定z值可进一步测定产品纯度,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I:称取一定质量的产品溶解后,加入几滴K2CrO4溶液作指示剂,用cmol/LAgNO3标准溶液滴定达终点时,消耗V1mL。

    实验Ⅱ:另取相同质量的产品,加入V2mL稍过量cmol/LAgNO3标准溶液,加热至沸使钴配合物分解,加入硝基苯静置、分层,将白色沉淀完全包裹,再加入几滴Fe(NO3)3溶液作指示剂,用cmol/LKSCN标准溶液滴定剩余的AgNO3 , 达终点时消耗V3mL。

    计算y=(用V1、V2和V3表示);若实验Ⅱ中加入硝基苯的量太少,会导致x值(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 13、“碳达峰”“碳中和”是近年来的热门话题,以二氧化氮和氢气为原料反应时,通常存在以下几个反应:

    I.CO2g+H2gCOg+H2Og   ΔH1=+41.2KJmol1

    II.CO2g+3H2gCH3OHg+H2Og   ΔH2=48.8KJmol1

    III.2CO2g+6H2gCH3OCH3g+3H2Og   ΔH3=123.2KJmol1

    IV.2CH3OHgCH3OCH3g+H2Og   ΔH4

    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①ΔH4=

    LL1,L2、X分别代表温度或压强,如图表示不同L下,反应III中二甲醚的平衡产率随X变化的关系,判断L1 , L2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2)、假设只发生反应I、反应II,一定条件下,向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1molCO24molH2发生反应,初始压强为2.5Kpa , 达到平衡时,CO2的转化率为80%CO浓度为0.3molL1 , 则反应I的Kp=
    (3)、有科学家提出利用CO2CH4制备合成气(H2CO),发生的反应为CO2g+CH4g2COg+2H2g。在体积为3L的密闭容器甲和乙中,向甲充入1molCO21molCH4 , 向乙中充入3molCO23molCH4

    ①下列说法能表示甲中反应达到平衡的是

    A.反应速率:vCO2=vH2

    B.同时断裂4molCH键和生成2molHH

    C.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压强保持不变

    D.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②在相同温度下达到平衡状态时,CO2的转化率α(甲)α(乙)(填“>”“<”或“=”,下同);达到平衡所需时间t(甲)t(乙)

    (4)、可将反应制得的甲醇设计成如图所示的燃料电池,其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若该燃料电池消耗16.0g甲醇,U形管内溶液体积为1L,则溶液中cCO32=(忽略溶液体积变化)。

  • 14、以黄铜矿(主要成分为CuFeS2 , 含少量SiO2)为原料,相关转化关系如下。

    已知:①反应1中Fe不变价,且固体A为单一化合物;

    Cu2OH3Cl具有疏松结构。

    (1)、固体A的化学式为SOCl2的电子式为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CuCl不溶于水,但溶于稀硝酸 B、Cu在该环境生锈后,铜锈可隔绝空气,减缓生锈速度 C、气体B具有还原性所以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D、SOCl2AlCl36H2O混合共热可制得无水AlCl3
    (3)、反应2的化学方程式为
    (4)、①反应4生成的物质D难溶于水,同时生成两种酸性气体,则反应4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设计实验验证物质D中的氯元素

  • 15、铑(Rh)和铱(Ir)形成的材料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如铑(Rh)膦络合物常用作催化剂,二氧化铱(IrO2)可用作电生理学研究中的微电极。请回答:
    (1)、铱(Ir)的原子序数为77,其价电子排布式为 , 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区。
    (2)、固体铑(Rh)膦缘金催化剂(Ph为苯基)的结构如图所示,分子中P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 1mol该物质中含有的σ键的数目为

    (3)、在有机合成中C-H键和C-C键是非常难断裂的键,C-H键活化曾被称为有机化学中的“圣杯”,铑、铱复合催化剂在C→H和C-C插入反应中表现出了很好的催化活性。某一种铑、铱复合催化剂晶体的四方晶胞如图所示,晶胞参数为anm、anm、cnm,晶胞中Ir、Rh分别形成的八面体的微粒带两个和三个负电荷,则该晶胞的化学式为

    (4)、均为平面结构的吡咯()和吡啶()在盐酸中溶解度较大的为 , 原因是
  • 16、室温下,将Na2CO3溶液与过量CaSO4固体混合,溶液pH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已知:KspCaSO4=4.9×105KspCaCO3=3.4×109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室温下,反应CaSO4s+CO32aqCaCO3s+SO42aqK1.4×104 B、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pH下降的原因是CO32+H2OHCO3-+OH-逆向移动 C、0~600s内上层清液中存在:cNa++2cCa2+>cHCO3-+2cCO32+2cSO42 D、反应过程中,溶液中始终存在:cNa+=2cCO32+2cHCO3+2cH2CO3
  • 17、某新型可连续工作的锂液流电池,其工作原理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左侧Li+浓度基本不变 B、充电时,电极B发生的反应:2I32e=3I2 C、当外电路电流为0时,再向储液罐中注入FeCl3/HCl , 电池可快速充电,重新工作 D、充电时,电极A质量增加ag时,右侧共有a7molK+转移至左侧
  • 18、乙酸铜常用作有机合成的催化剂或氧化剂。实验室中制备乙酸铜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中双氧水起催化作用 B、为提高化学反应速率,反应①反应温度越高越好 C、步骤Ⅱ和步骤Ⅲ存在相同的操作 D、反应③碱式碳酸铜固体中加入的试剂X为冰醋酸
  • 19、下列反应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硫酸铜溶液中加足量氨水:Cu2++4NH3H2O=CuNH342++4H2O B、用铜作电极电解NaCl溶液:2Cl-+2H2O电解__H2↑+Cl2↑+2OH- C、SO2气体通入足量NaClO溶液中:SO2+H2O+3ClO=Cl+SO42+2HClO D、等物质的量的Ba(OH)2NH4HSO4在稀溶液中反应:Ba2++2OH+NH4++H++SO42=BaSO4+H2O+NH3H2O
  • 20、现有6种短周期主族元素:X、Y、Z、M、R和Q,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最高化合价和最低化合价代数和为零;Y和R位于同一主族;Z是周期表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M是同周期中简单离子的半径最小的元素;R的单质为淡黄色粉末,可用于杀菌消毒。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RY2的水溶液能与Q的单质发生反应 B、XYQ2能与水反应产生两种酸性的气体 C、M、Z能形成以离子键为主的八面体构型的MZ63微粒 D、Q单质能从R的简单氢化物中置换出R
上一页 264 265 266 267 26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