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氨基酸通过缩合聚合反应生成多肽 B、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C、酸雨是指pH小于7的降水 D、ATP分子中磷酸与磷酸之间形成磷酯键
-
2、关于反应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Zn在反应过程中被还原 B、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之比为 D、每生成1 molZnO共转移2mol电子
-
3、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3-甲基-1,3-戊二烯的键线式:
B、P4(正四面体结构)的键角大小:109°28' C、甲酸甲酯的结构简式:CH3OCHO D、淀粉的分子式:(C6H12O6)n
-
4、下列物质溶于水能导电的非电解质是A、 B、 C、 D、
-
5、某药物由X、Y、Z、W、M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组成,原子序数依次递增。X存在不含中子的核素,基态Y原子s轨道电子总数是p轨道电子总数的4倍,基态Z、W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相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M原子半径最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第一电离能: B、简单离子半径: C、简单氢化物沸点: D、X与Z形成的化合物易溶于水
-
6、氯雷他定(G)是临床抗过敏药物,同时也是合成第三代抗组胺药物地氯雷他定和卢帕他定的重要医药化工中间体,以下是一条条件温和的氯雷他定合成工艺,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i:
;Et代表。
(1)、试剂系统命名法为。(2)、该工艺中设计反应①③的目的是。(3)、根据氯雷他定G的结构特征,分析预测其可能的化学性质,完成下表。结构特征
反应的试剂、条件
反应形成的新结构
反应类型
加成反应
—COOEt
NaOH溶液,加热
(4)、B→C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5)、A→B发生了(填反应类型)、互变异构的转化。(6)、有机物M()经氢氧化钠溶液一定条件下水解、酸化后得到N(分子式为),N的同分异构体中能使FeCl3溶液显紫色的有(不包括M)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4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的是。(任写1个)
(7)、在工业生产中,乙二醇可以通过环氧乙烷与水直接化合的方法合成。利用这种方法以为原料制备, 请写出最后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注明反应条件);与其他方法相比,这种方法的优点是。
-
7、铜及其化合物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1)、写出的核外电子排布式。(2)、将氨水逐滴加入到CuSO4溶液中,先产生蓝色沉淀,后沉淀溶解,溶液变为深蓝色。
①写出蓝色沉淀溶解的离子方程式 , 配位能力NH3H2O。
②离子中含有键mol。
③向上述溶液中加入(填试剂)并用玻璃棒摩擦试管内壁,则析出深蓝色晶体。
(3)、离子型配合物中,的空间构型为 , 配体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4)、溴化亚铜(CuBr)常用作有机合成原料和反应催化剂,其晶胞结构如下图所示。已知①、②号铜原子坐标依次为、 , 则③号溴原子的坐标为。设CuBr的密度为 , ,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Cu原子与Br原子的核间距离为nm(用含a、d、的代数式表示)。
-
8、氧缺位体是热化学循环分解水制氢的催化剂。一种以黄铜矿(主要成分是CuFeS2 , 含Al2O3、SiO2等杂质)为原料制备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①酸浸后溶液中的金属离子有、、和。
②25℃时已知几种金属离子沉淀的pH如表所示:
金属氢氧化物
开始沉淀的pH
1.9
3.4
6.4
7.0
完全沉淀的pH
3.2
4.7
7.6
9.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焙烧产物中的在有氧条件下利用石灰石浆液吸收可制得一种副产品。(填化学式)(2)、流程中,若无“还原”工序,造成的后果是。(3)、流程中,调pH这一步,需要调节溶液的pH范围为。(4)、“灼烧”工序的化学方程式是 , “煅烧”时通入N2的作用是。(5)、“煅烧”CuFe2O4得到氧缺位体时,不同温度范围内,发生变价的金属元素不同,某温度下制得的氧缺位体质量为原质量的99%,则。(6)、氧缺位体催化分解水制氢可分为两步:第一步:(完成方程式);
第二步:。
-
9、
为研究FeCl3溶液的性质,某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
Ⅰ.配制FeCl3溶液
(1)FeCl3溶液的配制:取FeCl3固体溶于 , 再稀释至指定浓度。
(2)将溶液稀释成溶液,稀释过程中一定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有(填仪器名称)。
Ⅱ.FeCl3溶液与锌粉反应的探究
小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探究,操作及现象如下:
操作
现象
向反应瓶中加入过量锌粉,然后加入的FeCl3溶液,搅拌,充分反应
一段时间后有气泡产生,反应缓慢,pH逐渐增大,产生了大量红褐色沉淀后,无气泡冒出,此时溶液pH为3~4
收集检验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气体
集气管口靠近火焰,有爆鸣声
(3)结合实验现象和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出现红褐色沉淀的原因。
(4)取实验后的溶液,滴加溶液,证明有生成,依据的现象是 , 原体系中生成的离子方程式:。
(5)分离出固体,甲同学提出固体中除了有 , 可能还有铁单质,于是设计下列实验检验固体的成分:
i.用蒸馏水洗涤固体后、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并加热,产生气泡,固体全部溶解。
ii.向i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无变化。
由此甲同学得出结论,一定含有铁单质。但乙同学认为不严谨,他的理由是:。乙同学用很简单的方法证明了沉淀中不含铁单质,方法是:。
(6)针对原实验中为何没有产生铁单质查阅资料,得知可能是产生的红褐色沉淀包裹在Zn粉上,阻碍了Zn与的反应。实验证实了Zn粉被包裹。资料:开始沉淀的pH约为1.2,完全沉淀的pH约为3。于是重新做实验,当溶液pH为3~4时,不取出固体,向固-液混合物中持续加入盐酸,控制pH<1.2,(填实验操作和现象),停止加入盐酸,待pH为3~4时,取出固体,固体中检测到Fe单质。
(7)写出FeCl3在生活或生产中的一种应用:。
-
10、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①使用聚乳酸与聚氯乙烯制造的包装材料,均会导致白色污染
②化工工程师利用碳碳双键可打开与硫形成二硫键,进行顺丁橡胶硫化
③花生油属于芳香烃,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④在一定条件下,醇都可以发生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
⑤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⑥饱和硫酸钠溶液或硫酸铜溶液均可使蛋白质溶液产生沉淀,原理相同
⑦戊烷的一氯取代和丁烷的二氯取代,同分异构体数目相同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
11、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铜与稀硝酸: B、碘化亚铁溶液与等物质的量的氯气: C、碳酸氢钠溶液与足量澄清石灰水: D、向次氯酸钠溶液通入少量二氧化硫:
-
12、部分含铁或铝或铜物质的分类与相应化合价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合理的是A、可能存在a→e→d的转化 B、a遇冷的浓硫酸一定发生钝化 C、将葡萄糖与新制的d混合后加热,可能制得b D、若g遇KSCN溶液变红,则a与g可反应生成f
-
13、下列陈述Ⅰ和陈述Ⅱ均正确,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陈述Ⅰ
陈述Ⅱ
A
某冠醚与能形成超分子,与则不能
与的离子半径不同
B
NaHCO3能与碱反应
NaHCO3可用于焙制糕点
C
丙三醇用于配制化妆品
丙三醇能与高级脂肪酸反应生成酯
D
工业用电解熔融AlCl3制取
金属铝金属铝的还原性很强
A、A B、B C、C D、D -
14、短周期主族元素X、Y、Z、M、N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基态Y原子s能级电子数是p能级电子数的两倍,Z和M位于同一主族,由上述五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作离子导体,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原子半径:M>Y>Z B、简单氢化物的沸点:M>Z>Y C、同周期中第一电离能小于Z的元素有五种 D、YX4与的空间结构相同
-
15、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1mol
含键的数目为 B、94g苯酚与足量NaHCO3溶液反应生成的气体分子数为 C、标准状况下,22.4L乙醇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 D、30g由葡萄糖与2,3-二羟基丙醛(
)组成的混合物中含碳原子数为
-
16、某化学兴趣小组采用次氯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并探究了氯气的性质。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g处变为橙色,h处变为黄色,说明氧化性; B、湿润的pH试纸先变红后褪色,说明Cl2有酸性和漂白性 C、f处变红,是因为被还原为 , 遇KSCN溶液变红 D、b试管中的离子方程式为:
-
17、劳动成就梦想。下列劳动项目与所述的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工厂实践:用溶液作腐蚀液制作印刷电路板
金属铁的还原性比金属铜强
B
自主探究:腌制咸鸭蛋
半透膜渗析原理
C
学农活动:用厨余垃圾制肥料
厨余垃圾含N、P、K等元素
D
家务劳动:用含过碳酸钠的“爆炸盐”洗涤衣物
其水溶液既有碱性又有强氧化性
A、A B、B C、C D、D -
18、下列实验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由海水制取蒸馏水
B由制取无水固体
.
C.分离粗盐中的不溶物
D.萃取碘水中的碘
A、A B、B C、C D、D -
19、炒过菜的铁锅洗净后残留水渍,不久便会因被腐蚀而出现红褐色锈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铁锅表面加聚四氟乙烯涂层可有效保护铁锅不被腐蚀 B、水渍边缘腐蚀程度最严重 C、铁锅生锈属于化学腐蚀 D、腐蚀过程中铁做负极
-
20、NCl3极易水解:。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A、键角:NCl3大于NH3 B、基态Cl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图:
C、HClO的电子式:
D、H2O的VSEPR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