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四校普通高中教学质量检测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5-10-16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4分。第1~10小题,每小题2分;第11~16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下列在广东发掘的珍贵文物中有一个材质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A.台山红绿彩瓷片
B.南海I号印花陶罐


C.博罗横岭山青铜鼎
D.五华狮雄山琉璃瓦当
A、A B、B C、C D、D2. 2024年9月2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成功发射一枚洲际弹道导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中国早期的弹道导弹弹头陀螺仪用到的金属铍遇水会剧烈反应 B、导弹天线罩所用树脂材料聚四氟乙烯具备耐热、耐冲击等功能 C、导弹固体推进剂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可反应产生高温高压气体 D、导弹弹体的燃气舵用到的钨、钼等金属可经受高温喷焰的冲刷3. 下列化学用语说法正确的是A、硫酸铝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 B、2-甲基-1-丁烯的键线式:
C、基态Fe2+的价层电子排布图:
D、NH3的VSEPR模型:
4. 劳动是“知行合一”有力的手段。下列劳动项目与所述化学知识存在关联的是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家务劳动:食醋清除水壶中的少量水垢
醋酸的酸性比碳酸强
B
农业生产:石膏改良盐碱土壤
硫酸钙显酸性
C
水厂帮工:用Na2S除去废水中Cu2+和Hg2+
Na2S具有还原性
D
船厂研学:轮船船体镶嵌镁合金
主要是镁有导电性
A、A B、B C、C D、D5. 磷酸奥司他韦是临床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常用于甲型和乙型流感治疗。其中间体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12H14NO3 B、碳原子有两种杂化方式 C、所有碳原子能共平面 D、该有机物不能与盐酸反应6. 下列实验操作能够达到目的的是

A.石油的分馏
B.比较MnO2和Fe2O3对H2O2的催化效果


C.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
D.进行酸碱中和滴定
A、A B、B C、C D、D7. 下列工业制备流程中涉及的物质转化关系均可一步实现的是A、海水中提取镁:Mg(OH)2MgCl2(aq)Mg B、工业制硫酸:SSO3H2SO4 C、侯氏制碱法:NaCl溶液NaHCO3Na2CO3 D、工业制备烧碱:饱和NaCl溶液NaOH溶液→NaOH固体8. 化合物M常用于检验Ni2+。在稀氨水中,M与Ni2+反应生成鲜红色沉淀,其结构如下图。已知R、W、X、Y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它们的原子序数之和为22,则
A、该结构中存在的化学键有极性键、配位键和氢键 B、分子式为W2R4Y的有机物一定能发生银镜反应 C、第一电离能:W<X<Y D、键角:XR3>R2Y9. 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又称保险粉,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其水溶液能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Na2S2O4+O2+H2O=NaHSO3+NaHSO4 , 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消耗22.4 LO2 , 转移的电子数为 B、64 gCu与S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C、pH=3的NaHSO4溶液中,H+数目为 D、1 molNaHSO3溶液中含有的数目为10. 部分含Mg或Al或Fe物质的分类与相应化合价关系如图。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A、若a在沸水中可生成e,则a→f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B、饱和C溶液和稀氨水反应,生成物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C、在g→f→e→d转化过程中,一定存在物质颜色的变化 D、若b和d均能与同一物质反应生成c,则组成a的元素一定位于周期表p区11.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向Na2SO3中滴加稀HNO3溶液: B、溶液滴入FeCl2溶液中: C、FeBr2溶液中通入过量Cl2: D、过量SO2与0.1 mol·L-1Na2S的溶液反应:12. 已知二氧化氯(ClO2)为新型绿色消毒剂,沸点为9.9℃,可溶于水、有毒,浓度较高时易发生爆炸。利用ClO2与H2O2在碱性条件下制备少量NaClO2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中通入CO2气体的速率应尽可能慢,使反应充分 B、装置乙中应使用热水浴,以加快反应速率 C、为配制分液漏斗中的混合液,应将浓硫酸倒入甲醇溶液中边加边振荡 D、若装置甲烧瓶内氧化产物为HCOOH,则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13. 下列陈述I与陈述Ⅱ均正确,且具有因果关系的是选项
陈述I
陈述Ⅱ
A
氨气易液化
氨分子间形成氢键
B
存在稳定的H2、HCl,不存在H3、H2Cl
共价键具有方向性
C
工业用电解熔融AlCl3制取Al
金属铝的还原性很强,需电解法制备
D
溶解度:O2<O3
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
A、A B、B C、C D、D14. 某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 , 发生下列反应:、 , 测得各气体浓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反应进程示意图符合题意的是
A、
B、
C、
D、
15. 我国科研人员提出了由和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的催化反应历程。该历程示意图如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为正四面体构型 B、①→②的过程要释放能量 C、反应过程中只存在极性键的断裂和形成 D、生成的总反应原子利用率为100%16. 拟利用下列实验原理回收利用工业废气中的、和 , 双极膜可将膜内的水分子解离成和 , 二者分别向两极移动,已知:装置a中盛放饱和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装置a中溶液显碱性的原因是的水解程度小于的电离程度 B、装置a中溶液的作用是吸收废气中的、和 C、装置b中双极膜的左侧为阳离子交换膜 D、装置b中的总反应为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6分。
-
17.
I.配制100mL0.05mol·L-1Fe2(SO4)3溶液。
(1)该实验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
(2)为了防止Fe2(SO4)3水解,在配置过程中可以加入少量。
Ⅱ.探究Fe2(SO4)3与Cu的反应。
原理预测:
(3)请写出Fe2(SO4)3与Cu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开展实验并观察现象:
某实验小组在进行Fe2(SO4)3与Cu的反应时观察到了异常现象,决定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探究。
实验I:
提出问题:
(4)实验前,小组同学预测步骤2后溶液不会变为红色,原因是。
查阅文献:i.CuSCN为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ii.SCN-被称为拟卤素离子,性质与卤素离子相似。
提出猜想:经过实验测定白色固体为CuSCN,查阅资料后小组同学猜测CuSCN的生成有如下两种可能。
猜测1:Cu2+与KSCN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猜测2:亚铁离子将其还原 , 。
(5)猜测1的离子方程式为。
设计实验:
实验序号
对比实验及试剂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Ⅱ
A试管
2 mL 0.1 mol/LFeSO4溶液
加入1mL0.4mol·L-1KSCN溶液
开始时溶液的上方变为红色,一段时间后红色向下蔓延,最后充满整支试管
B试管
2mL0.1mol/LCuSO4溶液
加入1mL0.4mol·L-1KSCN溶液
溶液变成绿色
Ⅲ
C试管
2mL0.1mol/LFeSO4溶液
加入2mL0.1mol·L-1CuSO4溶液
溶液变为淡蓝色
再加1mL0.4mol·L-1KSCN溶液
溶液的上层变为红色,有白色沉淀产生,一段时间后整支试管溶液呈深红色
得出结论:
(6)实验Ⅱ中试管(填字母)中的现象可以证实猜测1不成立。
(7)Fe3+的氧化性本应强于Cu2+ , 结合实验Ⅲ中的现象解释能正向发生的原因:。
18. 铟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太阳能等领域。以某炼锌废渣(主要含ZnO、In2O3 , 还含少量SnO2、PbO、SiO2等物质)为原料,制备粗铟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In(铟)与Al是同主族元素,Sn(锡)是第ⅣA族元素;
②H2A2为萃取剂,萃取In3+原理为:In3+(水相)+3H2A2(有机相)InA3·3HA(有机相)+3H+(水相)
(1)、In元素位于第五周期,基态In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2)、“酸浸”中滤渣的主要成分是。(3)、“反萃取”中,溶液M是_____。A、硫酸 B、盐酸 C、硝酸 D、氢氧化钠溶液(4)、“沉铟”中,转化为。①的立体构型为;
②写出该步转化的离子方程式。
(5)、“酸溶”后,铟主要以NaInCl4形式存在溶液中;加入锌粉制得粗铟,同时还生成一种还原性的气体,该气体和生成In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写出“还原”步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6)、一种铜铟硒晶体(化学式为CuInSe2)的晶胞结构如图,晶胞中In和Se未标明,用A或B代替。
①推断In是(填“A”或“B”)。
②晶体中一个Cu周围与它最近且等距离的B粒子的个数为。
19. 煤气中主要的含硫杂质有H2S以及CS2、COS等有机硫煤气中的湿法脱硫的原理是利用Na2CO3溶液吸收H2S生成NaHS,再进一步被空气氧化成Na2S2O3.请回答下列问题:(1)、脱除煤气中COS的方法有Br2的KOH溶液氧化法、H2还原法以及水解法等。①COS的分子结构与CO2相似,COS的电子式为。
②Br2的KOH溶液将COS氧化为硫酸盐和碳酸盐的离子方程式为。
③已知断裂1 mol化学键所需的能量如下:
化学键
H-H
C=O
C=S
H-S
CO
E/kJ·mol-1
436
745
577
339
1072
H2还原COS发生的反应为H2(g)+COS(g)=H2S(g)+CO(g),该反应的ΔH=kJ·mol-1。
④用活性α-Al2O3催化COS水解的反应为 , 相同投料比、相同流量且在催化剂表面停留相同时间时,在相同的时间内测得不同温度下COS的转化率(未达平衡)如图1所示;某温度下,COS的平衡转化率与的关系如图2所示。

由图1可知,催化剂活性最大时的温度约为;由图2可知,P点时平衡常数K=(保留2位有效数字)。
(2)、回收处理燃煤烟气中SO2的方法之一是用氨水先将SO2转化为NH4HSO3 , 再通入空气将其氧化成(NH4)2SO4.能提高燃煤烟气中SO2去除率的措施有(填字母)。a.增大氨水浓度 b.增大燃煤烟气的流速 c.升高温度 d.增大压强
(3)、某的甲酸可与其他有机酸混合作清洗剂,研究混合酸中的微粒数量关系有意义。25℃时,相同浓度甲酸、丙酸(C2H5COOH)及某羧酸R1COOH的水溶液中,酸分子的分布分数随pH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
①往HCOOH和C2H5COOH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OH至pH=7,(填“>”“=”或“<”)。
②将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HCOOH和R1COONa混合充分,发生的反应为: , 求平衡时HCOOH的转化率。
20. 有机化合物的提取与合成极大地促进了化学科学的发展;药物化学是重要的有机化学分支之一,合成某药物中间体G的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乙酸酐为2分子乙酸脱水得到,结构简式为
。(1)、化合物分子A的名称为。(2)、化合物C中除羟基外的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化合物C的某同分异构体含有苯环,在核磁共振氢谱图上只有4组峰,且能够发生银镜反应,其结构简式为。(任意写一种)(3)、对化合物D,分析预测其可能的化学性质,完成下表。序号
反应试剂、条件
反应形成的新结构
反应类型
①
H2 , 钯催化
②
-COOCH3
(4)、以下关于物质E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A、分子中不存在手性碳原子 B、可以发生缩聚反应形成聚酯 C、可以和FeCl3发生显色反应 D、1 molE与足量NaHCO3反应产生1 molCO2(5)、以对甲基苯酚为有机原料,合成
。基于你设计的合成路线,回答下列问题:①第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第一步含苯环产物与足量的NaOH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目标产物被酸性KMnO4氧化后的产物的结构简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