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化学反应表示不正确的是A、黄铁矿的燃烧: B、十水碳酸钠与硝酸铵反应: C、酸性溶液测定空气中含量: D、氟磺酸与足量溶液反应:
-
2、有机物A经元素分析仪测得只含碳、氢、氧3种元素,红外光谱显示A分子中存在醚键,质谱和核磁共振氢谱示意图如下。下列关于A的说法正确的是A、不能使酸性溶液褪色 B、能与反应生成1-丁醛 C、能与发生酯化反应 D、能与反应生成
-
3、根据材料的组成和结构变化可推测其性能变化,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材料
组成和结构变化
性能变化
A
硫化橡胶
添加炭黑
耐磨性提高
B
用、O取代部分、N
用于制作发光材料
C
石墨
掺杂
电池稳定性增强
D
水泥
加入石膏
调节硬化速率
A、A B、B C、C D、D -
4、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其分子结构为
)中共价键的数目为 B、中的的数目为 C、与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的分子数小于 D、中存在键
-
5、下列有关实验说法正确的是A、对于含重金属(如铅、汞或镉等)离子的废液,可用或进行沉淀化处理 B、如果不慎将苯酚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用的溶液冲洗 C、向溶液中滴加氨水至难溶物溶解得深蓝色溶液,再加入乙醇,无明显现象 D、滴定用的锥形瓶装待测液前需要保持干燥,并用待测液润洗次
-
6、下列表示不正确的是A、的空间填充模型:
B、乙炔的结构简式: C、的水溶液中主要存在的氢键:
D、易燃类物质的标识:
-
7、下列关于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说法不正确的是A、与铝粉反应会释放出大量气体,可作管道疏通剂 B、具有氧化性,可作暂时性漂白剂 C、酸性比柠檬酸弱,能除去水垢(主要成分为) D、具有腐蚀性和挥发性,使用时应注意防护和通风
-
8、下列物质中属于两性化合物的是A、 B、 C、 D、
-
9、某化合物由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Q组成(结构如图)。X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内层电子数,Y是有机物分子骨架元素,Q和W能形成两种室温下常见的液态化合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第一电离能: B、该化合物中Q和W之间可形成氢键 C、X与Al元素有相似的性质 D、W、Z、Q三种元素可形成离子化合物
-
10、由O、F、I组成化学式为的化合物,能体现其成键结构的片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O代表F原子 B、该化合物中存在过氧键 C、该化合物中I原子存在孤对电子 D、该化合物中所有碘氧键键长相等
-
11、
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实验对硫酸。 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进行了验证和总结,如图所示“——”表示物质两两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请据图回答问题。
总结一:硫酸的化学性质
(1)写出氧化铁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请补充一个实验,完善硫酸的化学性质,X可以是(用化学式表示)。
(3)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总结二: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
(已知:CaCl2溶液呈中性,CaCl2+Na2CO3=CaCO3↓+2NaCl)
(4)乙同学将酚酞试液滴入氢氧化钙溶液中,观察到溶液变红,得出结论:氢氧化钙溶液呈(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5)丙同学将过量的稀盐酸加入乙同学所得溶液中,观察到红色褪去,此时所得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酸碱指示剂除外) , 请设计实验证明盐酸过量:。
(6)丁同学将碳酸钠溶液加入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钙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观察到的现象为;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有。
-
12、填空题:(1)、画原子结构示意图:C;Al。(2)、画离子结构示意图:;Na+。(3)、写化学式 :硫酸铝;碳酸氢钙。
-
13、将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分类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银、二氧化硫、硫酸、烧碱、大理石 B、碘酒、冰、硫酸氢钠、烧碱、碳酸钙 C、氢气、干冰、硝酸、烧碱、硝酸钾 D、铜、氧化铜、醋酸、石灰水、碳酸氢钠
-
14、下列各化合物中Mn呈最高价的是A、MnO2 B、MnSO4 C、K2MnO4 D、KMnO4
-
15、航天科学技术测得三氧化二碳(C2O3)是金星大气层的成分之一、下列有关C2O3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C2O3和CO2都属于非金属氧化物 B、C2O3和CO的完全燃烧产物都是CO2 C、C2O3和CO都是碱性氧化物 D、C2O3中C的化合价为+3
-
16、工业生产高纯硅涉及的化学方程之一为 , 该反应属于A、置换反应 B、分解反应 C、化合反应 D、复分解反应
-
17、2023年冬天,哈尔滨冻梨红透了大江南北,以下关于冻梨说法错误的是A、使冻梨特别甜的果糖与蔗糖是同分异构体 B、冻梨黑不溜秋的颜色变化是因为梨子皮的植物多酚转化为醌类物质的过程,该过程涉及化学变化 C、当梨子被冷冻时,液泡中的水分冻结成冰,体积会变大 D、冻梨中的葡萄糖具有还原性,能发生银镜反应,可用于工业制镜
-
18、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H2C2O4溶液和酸性KMn04溶液之间的反应来探究“外界条件改变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如下:
实验序号
实验温度
/K
参加反应的物质
溶液颜色褪至无色时所需时间/s
KMn04溶液(含硫酸)
H2C2O4溶液
H2O
V/mL
c/mol/L
V/mL
c/mol/L
V/mL
A
293
2
0.02
4
0.1
0
t1
B
T1
2
0.02
3
0.1
V1
8
C
313
2
0.02
V2
0.1
0
t2
(1)、通过实验A、B,可探究的改变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其中V1= , T1=;通过实验(填序号)可探究出温度变化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2)、若t1<8,则由此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3)、在实验中发现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和草酸溶液反应时,开始一段时间反应较慢,溶液变色不明显;但不久突然褪色,反应明显加快。某同学认为是反应放热导致溶液温度升高所致,重做B组实验,测定反应过程中不同时间溶液的温度,结果如表:时间/s
0
2
4
6
8
10
温度/℃
20
21
21
21.5
22
22
①结合实验目的与表中数据,你得出的结论是。
②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看,你认为还可能是的影响。若用实验证明你的猜想,除了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草酸溶液外,还需要选择的试剂最合理的是(填字母)。
A.硫酸钾 B.水 C.二氧化锰 D.硫酸锰
-
19、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中和反应反应热,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药品:50mL0.5mol/L盐酸、50mL0.55mol/L氢氧化钠溶液
已知:①理论上稀强酸、稀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57.3kJ的热量。
②弱酸弱碱电离是一个吸热过程。
(1)、从实验装置上看,还缺少。(2)、假设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密度都是1g·cm-3 , 又知中和反应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J·g-1·℃-1。为了计算中和热,某学生实验记录数据如下:实验序号
起始温度t1/℃
终止温度t2/℃
盐酸
氢氧化钠溶液
混合溶液
1
20.0
20.1
23.2
2
20.2
20.4
23.4
3
20.5
20.6
23.6
①依据该实验数据计算,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H=(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②通过上述实验测得中和热数值与57.3kJ/mol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填字母)。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配制0.55mol/LNaOH溶液时俯视刻度线读数
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内简中
d.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硫酸溶液的温度
e.用量筒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3)、若实验中改用60mL0.5mol/L的盐酸与60mL0.55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填“相等”“不相等”),若实验操作均准确,则所求中和热(填“相等”“不相等”)。若将一定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稀氢氧化钙溶液、稀氨水分别和1L1mol/L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其反应热分别为∆H1、∆H2、∆H3 , 则∆H1、∆H2、∆H3的大小关系为。 -
20、研究化学反应速率对促进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1)、在新型RuO2催化剂作用下,使HCl转化为Cl2的反应为2HCl(g)+O2(g)=H2O(g)+Cl2(g)。一定条件下在1L密闭容器中测得反应过程中n(Cl2)的数据如下:
t/min
0
2
4
6
8
n(Cl2)/10-3mol
0
1.8
3.7
5.4
7.2
计算2-6min内以HCl表示的反应速率是mol·L-1·min-1。
(2)、一定条件下铁可以和CO2发生反应:Fe(s)+CO2(g)FeO(s)+CO(g),该反应为放热反应。一定温度下,向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铁粉并充入一定量的CO2气体,下列条件的改变能减慢该反应的反应速率的是(填字母)。a.降低温度
b.减少铁粉的质量
c.保持压强不变,充入He使容器的体积增大
d.保持体积不变,充入He使体系压强增大
(3)、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A(g)+2B(g)=3C(g)+xD(g),开始时通入4molA和6molB,5min末时测得C的物质的量为3mol,v(D)为0.2mol·L-1·min-1。计算:①5min末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1。
②前5min内v(B)为mol·L-1·min-1。
③化学方程式中x的值为。
④此反应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如下所示,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填字母)。
A.v(A)=0.4mol·L-1·min-1 B.v(B)=0.005mol·L-1·min-1
C.v(C)=0.3mol·L-1·min-1 D.v(D)=0.002mol·L-1·min-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