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奎宁酸是一种白色透明结晶,存在于金鸡纳树树皮中,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奎宁酸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式为C7H12O6 B、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C、六元环上的一个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的产物有3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D、一定量的该物质分别与足量NaNaOH反应,消耗二者物质的量之比为5:1
  • 2、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Fe与水蒸气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为3NA B、标准状况下,2.24LSO3中含有原子数为0.4NA C、2L0.5mol/L盐酸中含HCl分子数为NA D、足量MnO2与含4molHCl的浓盐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所得Cl2分子数小于NA
  • 3、糖类、蛋白质、油脂是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合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糖类、蛋白质、油脂均能发生水解反应,但水解产物不相同 B、成熟苹果的汁液中含葡萄糖,可在一定的条件下和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 C、温度越高,酶的催化效率越高 D、检验淀粉是否水解完全的方法:在水解液中先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然后滴加碘水,若溶液未变蓝,则说明已水解完全
  • 4、科学生产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劳动项目与所述的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煮豆浆点卤水制作豆腐

    胶体聚沉

    B

    盐碱地(含较多Na2CO3等)施用适量石膏,降低土壤的碱性

    盐与盐发生复分解反应

    C

    利用铝热法焊接钢轨

    铝与氧化铁反应,且放出大量的热

    D

    用75%酒精杀菌消毒

    酒精具有还原性

    A、A B、B C、C D、D
  • 5、化学反应中常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某气体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不一定需要加热 B、△H=E2-E1 C、该反应的反应物一定比生成物稳定 D、该反应断开所有反应物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所有生成物化学键所释放的能量
  • 6、银饰用久了表面会有一层Ag2S而发黑,将银饰与Al片接触并加入NaCl溶液,发生原电池反应可以除去银饰表面的Ag2S。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l片作原电池的负极 B、溶液中钠离子向银饰极移动 C、电子由负极经NaCl溶液流向正极 D、Ag2S表面发生反应:Ag2S+2e=2Ag+S2
  • 7、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pH=1的溶液中:NO3、SO42、K+、Cl- B、无色透明的溶液中:K+、SO42、Na+、MnO4 C、遇石蕊变蓝的溶液中:H+、Na+、Al3+、K+ D、含大量NO3的溶液中:H+、Mg2+、S2-、NH4+
  • 8、下列物品主要成分是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

    物品

    选项

    A.玉器

    B.丝绸

    C.铁器

    D.纸张

    A、A B、B C、C D、D
  • 9、关于实验室安全,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BaSO4等钡的化合物均有毒,相关废弃物应进行无害化处理 B、观察烧杯中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时,不能近距离俯视 C、具有标识的化学品为易燃类物质,应注意防火 D、硝酸具有腐蚀性和挥发性,使用时应注意防护和通风
  • 10、化合物X是由细菌与真菌共培养得到的一种天然产物,结构简式如图。下列相关表述错误的是

    A、可与Br2发生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 B、可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C、含有4种含氧官能团 D、存在顺反异构
  • 11、高分子材料在生产、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线型聚乙烯塑料为长链高分子,受热易软化 B、聚四氟乙烯由四氟乙烯加聚合成,受热易分解 C、尼龙66由己二酸和己二胺缩聚合成,强度高、韧性好 D、聚甲基丙烯酸酯(有机玻璃)由甲基丙烯酸酯加聚合成,透明度高
  • 12、化合物H是合成某一天然产物的重要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回答下列问题:

    (1)、化合物C的官能团名称是
    (2)、化合物A的结构简式是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联氨N2H4的碱性弱于化合物A

    B.化合物H与足量氢气充分加成后,每个分子中存在3个手性碳原子

    C.化合物B→C的转化过程中,DMP试剂作氧化剂

    D.化合物E中,氨基的反应活性:<

    E.化合物E→F的转化过程中,CbzCl试剂起到保护氨基的作用

    (4)、化合物D→E的转化过程中两种产物均含两个六元环,写出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5)、有机物X()是一种医药中间体,设计以苯乙烯()和光气COCl2为原料合成有机物X的路线(用流程图表示,无机试剂任选)
    (6)、写出4种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化合物E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1HNMR谱和R谱检测表明:分子中共有5种氢原子;

    ②除了苯环外无其他环,可以发生银镜反应

  • 13、

    “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地球上的生物圈、岩石圈、水圈及大气圈中交换,并随地球的运动循环不止的现象。请回答:

    I.通过捕捉工业废气中的CO2 , 再将其合成甲醇,这种甲醇被称为零碳燃料。其合成甲醇的反应为:CO2(g)+3H2(g)CH3OH(g)+H2O(g)

    (1)该反应正反应活化能Ea1比逆反应活化能Ea2(填“大”、“小”或“无法确定”),理由是

    (2)一定温度下,向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CO25molH2 , 初始压强为P0 , 体系达到平衡状态时CO2的体积分数为20%。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衡时,CO2气体的转化率为80%

    B.升高体系温度,导致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

    C.当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时,无法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

    D.为提高甲醇的产率与反应速率,可通过选择性分离膜不断分离甲醇来实现

    ②对于气体参与的反应表示平衡常数Kp时用气体组分B的平衡压强PB代替该气体物质的量浓度cB。在温度下,合成甲醇反应的平衡常数K=

    Ⅱ.“碳循环”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氮循环”。其中铵盐是一类重要的含氮化合物,应用广泛。如NH4AlSO42可用作净水剂、食品添加剂;NH4HSO4用于定量分析医药和电子产业中。

    (3)在25下,0.1mol/LNH4AlSO42溶液中cNH4+=amol/L,0.1mol/LNH4HSO4溶液中cNH4+=bmol/L , 则ab(填“>”、“<”或“=”)。

    (4)如图是0.1mol/L的几种电解质溶液的pH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在25下,0.1mol/LNH4AlSO42溶液中2cSO42cNH4+3cAl3+=mol/L(填准确值)

  • 14、矿物资源的综合利用有多种方法,硅镀钇矿Y2FeBe2Si2O10是一种含钇族稀土元素和氧化铍为主的主要矿物,该矿石中含稀土元素约35%,含氧化铍约5%,如图是利用硅铍钇矿生产氧化铍与稀土产品的转化过程:

    已知:过程I中未有电子转移,且物质X由多种氧化物混合而成。请回答:

    (1)、写出物质X中的所有氧化物(填化学式);步骤III中,加入NH4Cl的作用是。步骤II中存在氧化还原过程,设计实验验证含铍溶液中的阳离子(除Na+Be2+以外)
    (2)、已知:铍元素和铝元素处于第二周期和第三周期的对角线位置,化学性质相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
    A、Be(OH)2是两性氢氧化物,能与强酸、强碱反应 B、Al2Cl6沸点低于相似结构的Be2Cl4 C、为得到无水BeCl2 , 可通过SOCl2BeCl26H2O混合并加热制得 D、Be的第一电离能大于B的第一电离能的主要原因是电子排布为半充满,较为稳定
    (3)、某化学科研工作者对复盐沉淀进行精密分析,最终确认其化学式为Y2SO43Na2SO42H2O

    ①向复盐沉淀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Y(OH)3 ,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检验氢氧化钇是否洗涤干净的操作方法为

  • 15、C、Si元素是构成物质世界的基本元素。请回答:
    (1)、尿素CONH22是无色或白色针状晶体,该晶体属于四方晶系,晶胞参数anmbnmcnm(a=bc),α=β=γ=90° , 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其中所有分子均在棱上。

    ①按照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对组成元素排序

    ②该晶体的密度为gcm3

    (2)、C60在超导、强磁性、耐高压等方面有优异的性能,其晶体采用面心立方堆积方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60晶体特征符合分子密堆积

    B.C60中的碳原子的杂化方式有sp2sp3

    C.能量最低的激发态C原子的电子排布式:1s22s22px12pz1

    D.C60能与杯酚通过共价键相结合,经过尺寸匹配实现“分子识别”

    E.C60晶体中分子的配位数为12

    (3)、已知:乙二酸分子内脱水可生成C2O3。芳香族化合物C12O9也可用于类似原理生成,核磁共振谱显示该分子中仅存在两种化学环境不同的碳原子,则C12O9的结构简式为
    (4)、物质的微观结构决定其宏观性质,进而影响其用途。

    ①氢氟酸(HF的水溶液)能与二氧化硅反应,工业常常通过此方法来生成磨砂玻璃。其反应能进行的原因除了氟的电负性比氧大,能够更强烈地吸引电子对,导致SiO键易断裂以外,请从化学反应的进行角度解释能够发生的原因

    ②白磷P4为正四面体构型(如图),其中每个P均以sp3杂化,请从物质结构角度解释白磷易自燃的原因

  • 16、为探究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观察到相关现象。其中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影响因素

    方案设计

    现象

    结论

    A

    浓度

    1mol/LFeCl3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反应达到平衡后继续滴加KSCN溶液

    溶液颜色变深

    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

    压强

    一定温度下,压缩装有NO2N2O4容器的体积

    气体颜色变浅

    对于反应前后气体总体积会变化的可逆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

    温度

    分别向盛有5mL0.1mol/LNa2S2O3溶液的两支试管中同时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硫酸,混合后再分别放入冷水和热水中

    热水中的试管先出现浑浊和气泡

    升高温度,可加快反应速率

    D

    催化剂

    Zn和稀硫酸正在反应的溶液中滴加少量CuSO4溶液

    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气体增多

    使用合适的催化剂可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A、A B、B C、C D、D
  • 17、硫化氢(H2S)是二元弱酸。某小组做如下两组实验:

    实验Ⅰ:往20mL0.10mol/LNaHS溶液中滴加0.1mol/LNaOH溶液;

    实验Ⅱ:往20mL0.10mol/LNaHS溶液中滴加0.1mol/LAgNO3溶液。

    [已知:H2S的电离平衡常数Ka1=1.1×107,Ka2=1.3×1013,KspAg2S=6.3×1050Ag++2NH3AgNH32+K=1.0×107.23 , 溶液混合后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I可选用甲基橙(变色的pH范围3.1~4.4)作指示剂,指示反应终点 B、实验I中V(NaOH)=10mL时,存在cNa+>cHS>cS2 C、实验Ⅱ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为2Ag++HS=Ag2S+4H+ D、往实验Ⅱ反应产生的黑色沉淀中加入0.10mol/L氨水,黑色沉淀溶解,产生AgNH32+
  • 18、2023年诺贝尔化学奖颁发给量子点的发现与研究。其中巯基乙酸HSCH2COOH是量子点合成过程中的一种保护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亲水性:羧基(COOH)>巯基(SH) B、酸性:巯基乙酸HSCH2COOH>乙酸CH3COOH C、与量子点上的过渡金属离子配位的原子是S,结合后水溶性降低 D、与水分子形成的氢键强度:HSCH2COOH>HSCH2CSOH>HSCH2CSeOH
  • 19、根据图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该装置为原电池模型 B、过一段时间,左侧溶液的pH升高 C、该体系中,Fe优先于Cl参与反应 D、腐蚀速率:左侧Fe电极>右侧Fe电极
  • 20、氢是清洁能源,硼氢化钠NaBH4是一种环境友好的固体储氢材料,其水解生氢反应机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过程的反应说明B的电负性大于H的电负性 B、若用NaBD4代替NaBH4 , 至多生成3种气体产物 C、已知反应过程中会发出大量的热,可推测出该反应需在低温条件才可自发进行 D、该反应比较缓慢,可通过升高溶液温度、加入硼酸溶液来加快反应速率
上一页 256 257 258 259 26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