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按要求完成下列内容(1)、下列物质中:①稀硫酸、②液态氯化氢、③二氧化碳、④乙醇、⑤NH3·H2O、⑥BaSO4、⑦石墨、⑧无水醋酸
属于强电解质的有(填序号,下同);弱电解质有;属于非电解质的有。
(2)、请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①NaHCO3 ;
②NH3·H2O ;
③Na2CO3;
④Ca(OH)2 。
(3)、请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①盐酸去除铁锈(主要成分为氧化铁):
②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O2气体出现白色沉淀:
③胃舒平[主要成分为Al(OH)3]治疗胃酸过多:
④用适量澄清石灰水除去NaOH中的少量Na2CO3:
-
2、无机化合物可根据其组成和性质进行分类
(1)图中所示的物质分类方法的名称是。
(2)以Na、K、H、O、S、N中任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合适的物质,分别填在下表中②③⑥后面。
物质类别
强酸
强碱
盐
氧化物
氢化物
化学式
①HCl
②
③
④Ba(OH)2
⑤Na2CO3
⑥
⑦CO2
⑧Na2O
⑨NH3
⑩H2O2
(3)书写出②④⑤的电离方程式、、
(4)写出⑦转化为⑤的离子方程式。
(5)写出实验室制备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6)写出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 B、氢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 C、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 D、稀盐酸除铁锈:
-
4、我们可根据事物的某些相似性质类推,并预测类似的可能性。以下推论正确的是
实际事实
类推结果
A
硫酸、碳酸都含有氧元素
酸中都含有氧元素
B
CO2通入C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
CO2通入BaCl2溶液也无明显现象
C
H2SO4分子中含有2个氢,属于二元酸
H3PO2分子中含有3个氢,属于三元酸
D
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A、A B、B C、C D、D -
5、下列各组的两种物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A、氢氧化钠与盐酸;氢氧化钾与碳酸 B、氯化钡溶液与硫酸钠溶液;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溶液 C、碳酸钠溶液与盐酸;碳酸钾溶液与硝酸 D、氧化钠与稀盐酸混合;氧化铜与稀盐酸混合
-
6、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A、使无色酚酞试液呈红色的溶液中:、、、 B、无色透明的溶液中:、、、、 C、含有大量的溶液中:、、、 D、使紫色石蕊试液呈红色的溶液中:、、、
-
7、下列现象能用胶体的性质解释的是
①用石膏或盐卤点制豆腐
②利用活性炭净水
③向FeCl3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产生沉淀
④工厂中利用静电除尘
⑤清晨的阳光穿过茂密的林木枝叶产生美丽的光圈
A、①②⑤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①③⑤ -
8、美国科学家用某有机分子和球形笼状分子C60制成了“纳米车”(如图所示),每辆“纳米车”是由一个有机分子和4个C60分子构成,直径约6到9纳米。 “纳米车”可以用来运输单个的有机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们用肉眼可以清晰看到“纳米车”的运动 B、C60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C、C60与石墨不是同素异形体 D、用激光笔照射该物质分散在蒸馏水中形成的分散系,光线通过时出现明亮的光路
-
9、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且在给定条件下不能导电的是A、液态氟化氢 B、熔融氯化钾 C、稀硝酸 D、三氧化硫固体
-
10、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曝光了河北省一些明胶企业将皮革废料熬制成工业明胶,出售给浙江绍兴某些制药企业,最终变成药用胶囊。由工业明胶制成的胶囊往往含有超标的重金属铬,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明胶是水溶性蛋白质混合物,溶于水形成胶体。(1)、已知中铬元素是+3价,则其中铁元素是价;是一种酸根离子,则属于(填“酸”、“碱”、“盐”或“氧化物”)。(2)、区分明胶的水溶液和溶液的方法是。(3)、已知胶体的分散质不能透过半透膜,但水分子等小分子或离子能透过半透膜。提纯明胶的装置是下列中的(填序号)。
A.
B.
C.
(4)、已知铜在常温下能被稀硝酸溶解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①用双线桥法表示上述反应中电子得失的方向和数目:。
②氧化剂和还原剂的个数比为 , 硝酸体现的性质:。(填选项)
A.只体现酸性 B.只体现氧化性 C.既体现酸性又体现氧化性
-
11、某食品膨松剂起作用物质为 , 某兴趣小组研究加热情况下该膨松剂放出气体的量,设计实验的装置图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A装置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除去空气中的 , C装置内所盛试剂是 , E装置的作用是 , 若没有E装置,测定的结果(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2)、分解产物是重要化工原料,研究其性质:分别取少量溶液。①与碱反应:滴加澄清石灰水,现象为。
②与盐反应:滴加X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X可能为(写其中一种的名称)。
③与酸反应:滴加盐酸,开始没有气泡,反应产生两种盐,推测两种盐的化学式。
-
12、现有下列物质:①;②医用酒精;③;④胶体;⑤液态氯化氢; ⑥澄清石灰水;⑦;⑧金属钠;⑨氨水;⑩。
回答下列问题:
(1)、一小组成员将②④⑥⑨归为一类,他的分类依据是。A.都是混合物 B.都是溶液
(2)、以上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填序号,下同),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属于盐的是。(3)、写出物质③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4)、向③的溶液中滴加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13、将稀硝酸加入到锌粒中可发生如下反应: ,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也是置换反应 B、氧化剂和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5∶2 C、是还原产物,是氧化产物 D、该反应理论上有20%的硝酸被还原
-
14、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可能是化合反应,也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 B、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且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 C、该反应可能是 D、该反应可能是
-
15、常温下,可以发生下列三个反应:①2W-+X2=2X-+W2;②2Y-+W2=2W-+Y2;③2X-+Z2=2Z-+X2 , 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X-、Y-、Z-、W-中Z-还原性最强 B、X2、Y2、Z2、W2中Z2氧化性最弱 C、反应2Z-+Y2=2Y-+Z2不能发生 D、还原性:X->Y-
-
16、如图是电解质导电实验装置,接通电源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图中s指固态)。A、向NaCl粉末中加入适量水,灯泡会亮起来 B、、NaCl均为电解质 C、NaCl的电离方程式: D、向NaCl粉末中加入适量水,灯泡变亮,向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灯泡明显变暗
-
17、用下列装置或操作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操作
目的
A.称取一定质量的固体
B.验证和水反应是否为放热反应
操作
目的
C.除去中的气体
D.比较的稳定性
A、A B、B C、C D、D -
18、向一定体积的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H2SO4 , 测得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B段溶液的导电能力不断减弱,说明BaSO4不是电解质 B、B处溶液的导电能力约为0,说明溶液中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C、a时刻Ba(OH)2溶液和稀H2SO4溶液恰好完全中和 D、BC段溶液的导电能力不断增强,主要是过量H2SO4电离出的离子导电
-
19、现代生活需要人们有一定的科学素养,下列有关化学的科学常识说法正确的是A、碳酸钠俗名小苏打,可用作糕点膨松剂 B、为防止馅饼等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常在包装袋中放入生石灰 C、榨苹果汁时加入维生素C,可减缓其在空气中发生颜色变化 D、钢铁腐蚀、胶体的制备都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
-
20、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5 L的密闭容器中,A、B、C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n(mol)随时间t(min)的变化如图1所示。已知达平衡后,降低温度,A的体积分数将减小。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该反应的反应速率v随时间t的关系如上图2所示:
①根据上图判断,在t3时刻改变的外界条件是。
②a、b、c三点中,C的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③各阶段的平衡常数如下表所示:
t2~t3
t4~t5
t5~t6
K1
K2
K3
K1、K2、K3之间的大小关系为(用“>”、“<”或“=”连接)。
Ⅱ.在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H2S,发生反应2H2S(g)2H2(g)+S2(g) ΔH,如图所示为H2S气体分解生成H2(g)和S2(g)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
(1)△H (填“>”“<”或“ = ”)0。
(2)图中压强(p1、p2、p3)的大小顺序为。
(3)图中M点的平衡常数Kp =MPa(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