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若函数fx=ax+a-1,x>0,-x2-a-2x,x0R上的单调递增函数,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2、我国汉代数学家赵爽为了证明勾股定理,创制了一副“勾股圆方图”,后人称其为“赵爽弦图”.如图,大正方形ABCD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与一个小正方形拼成,其中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E为DF的中点,则(       )

    A、cosEAD=255 B、AD+AE=17 C、AE=45AD+25AB D、ABAE=85
  • 3、在ΔABC中, , 若O为ΔABC内部的一点,且满足OA+OB+OC=0 , 则AOBC=
    A、12 B、25 C、13 D、14
  • 4、已知平面向量ab的夹角为2π3 , 若b=3a+b=13 , 则a=(       )
    A、2 B、3 C、23 D、4
  • 5、数学美的表现形式不同于自然美或艺术美那样直观,它蕴藏于特有的抽象概念、公式符号、推理论证、思维方法等之中,揭示了规律性,是一种科学的真实美.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曲线C:x2+y2=2x+2y就是一条形状优美的曲线,对于此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曲线C围成的图形有6条对称轴 B、曲线C围成的图形的周长是42π C、Ta,b是曲线C上任意一点,4a+3b18的最小值是1152 D、曲线C上的任意两点间的距离不超过6
  • 6、已知函数fx=xlnxax+1 , 则(       )
    A、a=0时,函数fx的最小值为11e B、a=1时,函数fx的极大值点为x=1 C、存在实数a使得函数fx在定义域上单调递增 D、fx0恒成立,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a1
  • 7、已知椭圆C:x2a2+y2b2=1(a>b>0)过点A2,2 , 且C的右焦点为F2,0
    (1)、求C的方程:
    (2)、设过点4,0的一条直线与C交于P,Q两点,且与线段AF交于点S.

    (i)若AS=FS , 求PQ

    (ii)若APS的面积与FQS的面积相等,求点Q的坐标.

  • 8、已知函数fx=x1exa2x1b , 其中a,b是实数.
    (1)、若a=0 , 求fx的单调区间;
    (2)、若函数fx不具有单调性,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3)、若fx0恒成立,求a+b的最小值.
  • 9、如图,在四棱台ABCDA1B1C1D1中,A1 B1=12AB , 底面ABCD是边长为2的菱形,DAB=π3 , 平面BDD1B1平面ABCD,点O1 , O分别为B1D1 , BD的中点,O1B=1A1ABO1BO均为锐角.

       

    (1)、求证:ACBB1
    (2)、若顶点A1到底面ABCD的距离为32 , 求二面角BAA1C的平面角的余弦值.
  • 10、求适合下列条件的椭圆的标准方程:
    (1)、长轴长为4,短轴长为2,焦点在y轴上;
    (2)、过点3,0 , 离心率e=63
  • 11、在正方形ABCD中,EF分别为线段ABBC的中点,连接DEDFEF , 将ADECDFBEF分别沿DEDFEF折起,使ABC三点重合,得到三棱锥ODEF , 则该三棱锥的外接球半径R与内切球半径r的比值为.
  • 12、若直线m+1x+my2m1=0与圆x2+y2=3交于MN两点,则弦长MN的取值范围为.
  • 13、若椭圆C:x24+y23=1 , 则该椭圆的焦点到短轴端点的距离为.
  • 14、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点Q为线段BB1的中点,动点P满足AP=λAC+μAD1 , 其中λ0,1,μ0,1 , 则(     )
    A、APB1D B、平面A1BC1//平面ACP C、存在点P , 使得DP=12 D、λ+μ=1时,平面QCP截正方体的截面积为98
  • 15、已知圆C:x22+y2=1 , 点P是直线l:x+y=0上一动点,过点P作圆的切线PAPB , 切点分别是AB ,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C上恰有一个点到直线l的距离为12 B、切线PA长的最小值为1 C、四边形ACBP面积的最小值为2 D、直线AB恒过定点32,12
  • 16、已知椭圆C:x2a2+y2b2=1(a>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 , 过F1作直线l与椭圆相交于MN两点,MF2N=90 , 且4F2N=3F2M , 则椭圆的离心率为(       )
    A、13 B、12 C、33 D、55
  • 17、某圆锥母线长为6 , 底面半径为2,则过该圆锥顶点的平面截此圆锥所得截面的面积最大时,此截面将底面圆周所分成的两段弧长之比(较短弧与较长弧之比)为(       )
    A、1:1 B、1:2 C、1:3 D、1:5
  • 18、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边长为a的正方形,PA平面ABCD . 若PA=a , 则直线PB与平面PCD所成的角的大小为(       )

    A、π6 B、π4 C、π3 D、π2
  • 19、已知点A0,1B1,1 , 设过点P0,1的直线lAOB的边AB交于点M(其中点M异于AB两点),与边OB交于N(其中点N异于OB两点),若设直线l的斜率为k.
    (1)、试用k来表示点MN的坐标;
    (2)、求OMN的面积S关于直线l的斜率k的函数关系式;
    (3)、当k为何值时,S取得最大值?并求此最大值.
  • 20、如图,在直四棱柱ABCDA1B1C1D1中,AB=BC=2AA1=2CD=2A1C=3AB//CD

    (1)、求证:BC平面ABB1A1
    (2)、求平面AA1D与平面A1DC夹角的余弦值.
上一页 521 522 523 524 52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