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必修3 第一章 算法初步 1.3算法案例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必修3 第一章 算法初步 1.2.3循环语句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必修3 第一章 算法初步 1.2.1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必修3 第一章 算法初步 1.1算法与程序框图(包括1.1.1算法的概念,1.1.2程序框图与算法的基本逻辑结构)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必修3 第三章 概率 3.3几何概型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必修3 第三章 概率 3.2古典概型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 必修3 第三章 概率 3.1.3概率的基本性质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必修3 第三章 概率 3.1.1随机事件的概率,3.1.2概率的意义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必修3 第二章 统计 2.3变量间的相关关系(包括2.3.1变量间的相关关系,2.3.2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必修3 第二章 统计 2.2.2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
-
1、已知x,y均为正实数,且 ,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B、 C、 D、
-
2、下列函数中,与函数不是同一个函数的是( )A、 B、 C、 D、
-
3、荀子《劝学》中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所以说学习是日积月累的过程,每天进步一点点,前进不止一小点.我们可以把看作是每天的“进步”率都是 , 一年后是;而把看作是每天“退步”率都是 , 一年后是若“进步”的值是“退步”的值的100倍,大约经过参考数据: , ( )天.A、200天 B、210天 C、220天 D、230天
-
4、若函数 , 则的值为( )A、1 B、 C、 D、
-
5、集合或 , , 若(R为实数集),则a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
6、已知双曲线的两条渐近线分别为和 , 右焦点坐标为 , 为坐标原点.(1)、求双曲线C的标准方程;(2)、设M,N是双曲线C上不同的两点,Q是MN的中点,直线MN、OQ的斜率分别为 , 证明:为定值;(3)、直线y=4x-6与双曲线的右支交于点(在的上方),过点分别作的平行线,交于点 , 过点且斜率为4的直线与双曲线交于点(在的上方),再过点分别作的平行线,交于点 , ⋯,这样一直操作下去,可以得到一列点 . 证明:共线.
-
7、如图,是以为直径的圆上一点, , 等腰梯形所在的平面垂直于所在的平面,且.(1)、求与所成的角:(2)、若异面直线和所成的角为 , 求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正切值.
-
8、数列满足 , .(1)、求、、 ;(2)、是否存在一个实数 , 使此数列为等差数列?若存在求出的值及;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
9、已知抛物线的焦点为 , 斜率为的直线与的交点为 , 与轴的交点为.(1)、若 , 求直线的方程;(2)、若 , 求.
-
10、如图,在四棱柱中,四边形是正方形, , , 设 , , .(1)、若底面 , 试用 , , 表示出空间的一个单位正交基底;(无需写出过程)(2)、若是的中点,且 , 求线段的长.
-
11、如图,在边长为的正内部的两圆,与外切,且与两边相切,与两边相切,则两圆的半径之和的最小值为.
-
12、如图,AB为圆柱下底面圆O的直径,C是下底面圆周上一点,已知 , , 圆柱的高为若点D在圆柱表面上运动,且满足 , 则点D的轨迹所围成图形的面积为.
-
13、若直线被两条直线与所截得的线段的长为 , 则的倾斜角可以是.
-
14、如图,棱长为2的正方体中,为的中点,动点在平面内的轨迹为曲线.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当时,是一个点 B、当平面时,是一条线段 C、当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为时,是圆 D、当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为时,是双曲线
-
15、已知四边形是等腰梯形(如图1), , , , .将沿折起,使得(如图2),连结 , , 设是的中点,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 B、点到平面的距离为 C、平面 D、四面体的外接球的体积为
-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向量共线,则与所在直线平行 B、“”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C、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点关于面的对称点坐标为 D、已知空间向量 , 则对于空间中任意一个向量总存在实数 , 使得
-
17、已知椭圆的焦距为 , 左、右焦点分别为 , 右顶点为 , 上顶点为.点为椭圆上的动点,若 , 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成等差数列 B、椭圆的离心率 C、以为圆心,为半径的圆与椭圆有3个交点 D、的外接圆半径的最小值为
-
18、已知圆与轴交于两点,点在直线上,过圆上的任意两点分别向作垂线,垂足为 ,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的最大值为 B、当为直径时,四边形面积的最大值为16 C、的最小值为 D、为定值
-
19、已知动点到定点的距离之和为4,直线与动点的轨迹有交点,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A、 B、 C、 D、
-
20、已知抛物线的焦点到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的距离为 , 则该双曲线的方程为( )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