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家规是指一个家庭的行为规范,一般是一个家族传承下来的教育、规范后代子孙的准则。很多传承下来的家规对我们现在的生活依然具有重要意义。对此,我们应该(    )

    ①淘汰落后文化,坚持与时俱进②传承优秀文化,坚守文化基因③践行传统美德,提高自我修养④树立家国情怀,肩负历史使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2、我们小时候听家长说在海上或者沙漠中会看到海市蜃楼,觉得很神奇。在中学课上,我们了解到这一自然现象是由于光的折射和全反射而形成的,不禁为大自然的神奇所折服。这说明(    )
    A、只有在学校才能获得知识 B、学习可以增强我们的能力,增长我们的智慧 C、学校里能解答宇宙中的所有奥秘 D、学习能解决我们生活中所有的疑问
  • 3、刚进入中学的小菲为了丰富校园生活,取得各方面进步,自己规划每科学习时间、学习要求、锻炼身体时间、休息时间等,并严格执行。这表明小菲同学(   )
    A、能够做好初中生活规划 B、注意摸索科学的学习方法 C、学习成绩优秀 D、善于与同学交往
  • 4、钱学森说:“六年的师大附中学习生活对我的教育很深,对我的一生、对我的知识和人生观起了很大的作用。”这句话告诉我们(   )
    A、中学时代要有天真无邪、美丽可爱的愿望 B、中学时代是我们重塑最完美形象的新开始 C、中学时代是为人生奠定重要基础的新阶段 D、中学时代是孝亲敬长、尊敬老师的新阶段
  •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漫画《“通行证”》

    材料二   小福同学经常以网上学习为由,瞒着父母用手机玩暴力游戏;在班级举行线上检测时,用手机作弊并向老师谎报考试成绩;偶尔还在班级群里散布谣言,转发网上的一些虚假信息。小福的行为一次次触碰到做人做事底线……

    (1)、材料一的漫画“通行证”寓指什么?请谈谈它的价值。
    (2)、运用第一、第二单元的相关知识,谈谈材料二小福的行为给我们哪些警示?(至少两方面)
  • 6、阅读漫画,回答问题

    (1)、图一、图二分别反映了网络生活中的哪些不良现象?
    (2)、我们应该怎样合理使用网络?
  • 7、以下有关青少年和违法犯罪做斗争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包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B、未成年人,体力不具优势,心智尚未成然,如果鲁莽行事,自己极易受到伤害 C、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英勇斗争,不给犯罪分子留余地 D、我们要敢于斗争,更要善于斗争
  • 8、预防违法犯罪,要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下列最能符合这一意思的是(     )
    A、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B、罪孽本自微未始,陷身囹圄悔方迟 C、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 D、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 9、对图中未成年人刑责年龄的调整,理解正确的是(     )

    ①刑事年龄调整能避免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发生

    ②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体现了对规则的改进

    ③有利于警示未成年人自觉守法,保护受害人合法权益

    ④是确保刑罚成为规范青少年行为的唯一手段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 10、乐乐勤奋好学,但个性强,爱耍小性子,与同学相处时斤斤计较,说话做事也不顾及别人的感受,因此,没有几个同学愿意与他交往。为此,乐乐内心很苦恼。为帮助乐乐摆脱苦恼,你给他的建议是(     )

    ①宽以待人,心中有他人②我行我素,一切顺其自然

    ③积极关注、重视他人④学会换位思考,体会他人的感受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 11、某班同学对课本中的名言警句进行了下列解读,你认为正确的是(     )

    序号

    名言警句

    解读

    敬人者,人恒敬之

    尊敬他人就会永远受人尊敬

    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

    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诚者,天之道也;忍诚者,人之遠也

    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要善于发现他人的潜质和特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2、下列关系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①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②生活离不开秩序

    ③规则离不开人们自觉地遵守④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A、②→④→①→③ B、②→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②→④
  • 13、杭州亚运会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来宾,面对文化差异,“小青荷”们正确做法有(     )

    ①不卑不亢,以礼相待   ②尊重差异,增进了解

    ③减少差异,消除隔阂   ④探索技巧,积极沟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4、亚运会上随处可见“小青荷”志愿者们奔波的身影。如语言翻译、交通引导、应急救助、维持秩序……他们用真诚与汗水为亚运会增添光彩。这启示我们要(     )
    A、承担社会责任,履行个人权利 B、投身社会活动,收获更多荣誉 C、热心公益活动,积极服务社会 D、耗费全部精力,倾力奉献社会
  • 1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让革命文物在党史学习教育发挥重要作用。

    【用好红色资源,感受岁月峥嵘】近两年,国家中宣部等4部门公布两批37个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覆盖1433个县区。目前,全国有不可移动革命文物3.6万多处,国有馆藏可移动革命文物超过100万件/套,如渡江战役用的“小木船”、长征路上的“扁担”……面对类型多样、数量众多的革命文物资源,怎样发挥它们对青少年的教育作用,值得我们思考。

    (1)通过哪些方法可以增强革命文物对青少年的吸引力?

    【不忘来路艰辛,体验美好生活】 2023年的假期,很多家长带着孩子外出旅游,纪念馆、名人故居、烈士陵园、革命遗址遗迹等红色景点逐渐成为孩子们寓学于游的课堂。在旅游中,孩子们感悟到一代代革命者为国为民的情怀、爱党爱国的豪情壮志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

    (2)结合材料,谈谈红色旅游对于青少年品格塑造的意义。

    【穿越时空对话,展现青春风华】 60年来,红色文物《雷锋日记》中的名句脍炙人口。在日记中,雷锋同志以“一滴水”“一颗最小的螺丝钉”发出“七问”审视自己。今天的我们应该如何回答雷锋之问?

    雷锋七问(节选)

    对话雷锋

           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

    如果你要告诉我们什么思想,你是否在日夜宣扬那最美丽的理想?

    你既然活着,你又是否为未来的人类的生活付出你的劳动,使世界一天天变得更美丽?

    我想问你,为未来带来了什么?

    示例:我们要发扬实干精神,做到求真务实,锲而不舍,用辛勤的劳动创造美好的生活。

    (3)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根据示例,对话雷锋。
  •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乡村现代化。在班级时政热点分析会上,同学们展示两则关于乡村振兴的材料,请你一起阅读分析问题。

    材料一   我国乡村振兴推进路径示意图如下:

    材料二   2022年福建省龙岩市与广州建立对口合作关系。2023年4月,福建省出台《支持穗龙对口合作加快龙岩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其中部分内容为:加快龙岩新机场建设,推动两地之间铁路武平至梅州段加快开工建设;支持龙岩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建设绿色食品规模生产基地;建设就业技术培训基地,建立个人创业激励机制;政府牵头推广特色产业,鼓励企业研发......该措施进一步推动穗龙对口合作走深走实,造福于民。

    (1)、从材料一的“乡村振兴推进路径”示意图中,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2)、结合材料二,分析上述措施如何造福于民?
  • 17、下面图例显示了相关概念及其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 18、围绕日本政府向海洋排放核污染水(注:核污染水中主要含有氚、碘-129、碳-14、锶-90、铯-137等等放射性核素)事件,小粤结合右图作出了相关的推导,其中正确的是(     )

    ①核污染水中放射性物质随着海洋环流扩散到全球→导致海洋生物变异→破坏海洋生态平衡

    ②食用受污染海产品→放射性物质引发癌症、基因突变等疾病→人类将面临长期的健康风险

    ③核污染水扩散到全球→影响全球渔业和沿海地区旅游业→严重了制约所有国家的经济发展

    ④日本错误处理核污染水→引起人们对核处理的担忧→各国很重视传统化石能源开发和利用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 19、社会关系依据其建立的基础可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下列诗句与其所体现的社会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
    A、“同是长干人,自小不相识”——业缘关系 B、“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业缘关系 C、“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地缘关系 D、“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血缘关系
  • 2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某学校九年级学生学习兴趣小组对“中国式现代化”这个问题进行探究活动,请你参与他们的活动。

    【探究一】归纳材料

    2024年2月2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下列是公报内容的两幅统计图。

    (1)上述两幅图分别提供了哪些信息?

    【探究二】分析问题

    2024年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国务院李强总理《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聚焦群众关切,办好民生实事:高度重视稳就业,出台支持企业稳岗拓岗政策,加强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促进服务,脱贫人口务工规模超过3300万;强化义务教育薄弱环节建设,做好“双减”工作,国家助学贷款提标降息惠及1100多万学生……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聚焦群众关切,办好民生实事”的依据。

    【探究三】明确方向

    高水平推进广东现代化建设,必须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要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实践要求,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抓工作,苦干实干、能干善干,勃发新气象、展现新作为.

    ----2024年1月12日广东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节选(删减)

    (3)结合材料,说说青少年怎样为高水平推进广东省现代化建设助力。

上一页 118 119 120 121 12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