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以下是某人民法院判决书的片段。

    判决书(摘要)

    本院认为,被告人王某多次诈骗他人财物……据此,依照……之规定,判决如下:被告人王某犯诈骗罪,判处拘役5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3000元。

    对该判决书解读正确的是(   )

    A、被告人王某受到相应的民事处罚 B、拘役和罚金均属于刑罚的附加刑 C、判决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D、王某的多次诈骗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 2、某科技公司成功研发了一项具有突破性的AI图像识别技术方案,显著提升了识别精度和效率。该公司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了专利申请,并最终获得了授权。该公司申请并获得专利授权表明(   )

    ①我国法律保护权利人对其发明创造享有权利

    ②任何人可利用该智力成果,获取更多社会财富

    ③若私自使用了该智力成果,属侵犯商标权行为

    ④专利法的实施有利于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和创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3、小王公开发表一篇署名文章,小李未经小王同意在某网站转载了该文章,并未标明出处。小王发现后,要求小李公开道歉,并进行相应赔偿,但遭拒绝。此事曝光后,小李遭到网友的人肉搜索,正常生活遭受困扰。据此,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

    ①小李侵犯了小王的著作权,须承担法律责任

    ②网友侵犯了小李的隐私权,须承担法律责任

    ③小李只要删除转载文章,就无需承担法律责任

    ④小李有错在先,理应承担遭受困扰的结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4、民法典是一部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下列属于民法典调整范围的有(   )

    ①居民高空抛掷物品,致使楼下行人被砸伤

    ②买家全额支付货款,卖家却不按约定发货

    ③市民非法搜集并传播军事情报,涉嫌犯罪

    ④有关部门对制假售假企业处以10万元罚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5、《广州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促进条例》明确规定,学校可以禁止学生携带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进入学校或者在校园内使用;对经允许带入的,应当统一管理,除教学需要外严禁带入课堂。这一规定(   )

    ①有利于维护学校教学秩序,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②使手机管理有章可循,彰显了法律的规范作用

    ③可以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手机,促进其健康成长

    ④禁止学生使用手机,规范校园内手机使用场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6、18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曾指出:  “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这要求我们(   )

    ①加强立法,推动法律体系日益完善

    ②借助行政手段,维护法律的权威

    ③拥护法律,信仰法律的力量和价值

    ④做到崇尚法律,遵守和捍卫法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7、高中生郭某在地震发生的危难之时,义无反顾地返回教室背起一位行动不便的同学一起逃生避险。郭某的行为传递了(   )

    ①见义勇为的传统美德    ②脚踏实地的思想理念

    ③珍爱生命的价值观念    ④扶危济困的道德品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8、钱伟长是我国杰出科学家、教育家。1931年,他满分考入清华,打算读文史专业,但因“九一八”事变,毅然弃文从理,走上了科学报国的道路。他用毕生践行科教兴国,赤子丹心铸就科研丰碑。钱伟长是一个(   )

    ①爱国敬业的人  ②孝老爱亲的人  ③自强不息的人  ④安于现状的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9、从《国语》 “和实生物”、  《易经》 “保合太和”、  《论语》 “和为贵”,到现实社会倡导家风家教“和睦和美”、人际交往“心平气和”、解决矛盾“以和为贵”、办企经商“和气生财”……一个“和”字(   )

    ①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久弥新

    ②彰显了促进社会和谐的思想文化

    ③确定了判断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④展示了中华民族对崇正义的坚守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0、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节气是古代中国人认知时令、气候等变化规律形成的知识体系,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   )

    ①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邃博大

    ②彰显“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③可用于指导农事生产活动,应该全部传承

    ④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具有当代价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1、 “全国自强模范”王俊7岁失明,克服困难钻研中医推拿,夺得了国际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按摩项目首金;双腿残疾的陈敏仪,经十余年拼搏,在残奥会、亚残运会等赛事斩获多枚射箭金牌。他们用行动生动诠释了(   )

    ①自强是一种不断超越自我的人生追求

    ②自强的人洋溢着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

    ③自强是无需他人帮助,仅靠自力更生

    ④自强能点亮生命之光,助力个人成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2、下列做法能助力我们进入右图的良性循环的是(   )

    A、逃避新的尝试 B、无视成功价值 C、建立自信认知 D、陷入消极悲观
  • 13、北宋政治家范仲淹自幼家境贫寒,他在醴泉寺读书时,每日只煮一锅粥,冷却后划成四块,早晚各吃两块,刻苦攻读却从不羡慕富贵子弟的奢华生活。步入仕途后,范仲淹依然清心洁行,时刻忧国忧民。从中,启示我们要(   )

    ①与时俱进,摒弃传统节俭的生活作风

    ②坚持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

    ③不断磨砺意志,增强自我约束的能力

    ④树立正确价值观,传承重民本的思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4、网友看到右边外卖订单的备注信息纷纷点赞。他们点赞的原因是(   )

    A、顾客会换位思考,尊重他人 B、顾客真诚地欣赏和赞美他人 C、外卖小哥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 D、外卖小哥文明有礼,举止端庄
  • 15、某校七年级学生开展“爱心图书捐赠,点亮知识梦想”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积极收集各类优质图书,捐赠给偏远山区学校,并与山区学生书信交流分享阅读感悟。参加该实践活动,有利于我们(   )

    ①从平凡小事做起,提炼内在修养

    ②在奉献中将情感升华为高尚情操

    ③摆脱和消除学习带来的消极情感

    ④传递美好,在实践中提升情感境界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 16、 “情绪价值”是对人际关系的描述,是指一个人影响他人情绪的能力。 一个人给他人带来舒服、愉悦和稳定的情绪越多,其“情绪价值”就越高。让自己“情绪价值”更高,我们应该(   )

    ①迎合他人喜好,避免冲突发生

    ②学会共情,理解并照顾他人感受

    ③理性表达情绪,做“情绪的稳定器”

    ④掌握情绪调节方法,帮助他人改善情绪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7、右图是小彤同学一天的情绪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小彤的情绪受多方面因素影响

    ②上艺术课使小彤产生了消极情绪

    ③老师的表扬使小彤产生了积极情绪

    ④要有意识地增加自己的积极情绪体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18、青春,带着一份特殊的邀约,让我们在这一趟珍贵的旅程中探索青春期身心的变化,把握与异性交往的尺度,筑牢成长的安全防线。据此回答问题。
    (1)、进入青春期,小晨因身高比同学矮小而苦恼,心理上既渴望自主又依赖父母,与人交往时不愿表露内心却盼望得到别人理解。面对身心变化,小晨可以(   )

    ①压抑自我,回避困惑

    ②融入集体,接纳自己

    ③学会调整,成就自我

    ④妄自菲薄,转移自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世间万物各有时节,过早地成熟,就会过早地凋谢。我们既然是在春天,就不要去做秋天的事。”这启示我们,在青春期与异性交往应该(   )
    A、把握交往尺度,尽量避免与异性交往 B、放任内心冲动,享受青春的自由随性 C、保持自重自爱,理智对待朦胧的情感 D、积极表现自我,追求得到异性的赞美
    (3)、隔空猥亵是指行为人以互联网为媒介,诱骗、胁迫未成年人进行“裸聊”,或发送“裸照”“裸体视频”等的违法犯罪行为。防范该类行为的正确做法是(   )

    ①增强防范意识,学会辨别和抵制侵害行为

    ②只要没越过身体的警戒线,就无需太在意

    ③依法维护自身权益,保存聊天记录等证据

    ④拒绝不良诱惑,做到不在网络上与人聊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9、八(2)班“学宪法·讲宪法”法治小课堂正在进行中,邀请你一起参与学习。

    【学法思辨】

    学习任务:
    (1)运用“公民的基本权利”的相关知识,完成填空。
    (2)联系“探究与分享”,指出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了什么职权并说明其意义。
    【与法同行】

    学习任务:

    (3)请以上述两位同学的发言为示例,分享你在生活中遵守和维护宪法的具体做法。

  • 20、2025年5月20日,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式施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

    立法原因:探索法律背后的初心
    ◈    2012年到2023年, 民营企业占全国企业总量由79.4%提高至92.3%, 达5300余万户。民         营企业进出口额年均增长11.1%,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比重由30%左右增长至50%以上;           民营经济吸纳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

    ◈    当前,民营经济发展仍面临一些问题,如民营企业发展面临着市场竞争不公平、人才短缺           和政策落实不到位等诸多障碍。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原因。
    (2)、

    立法流程:见证法律的诞生之旅

          ①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

          ②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对草案进行了审议。随后,草案在中国人大网公布并征求公众意见。

          ③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公布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自2025年5月20日起施行。

          ④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

    请按照我国立法活动的法定流程,对上述内容进行合理排序。  (写序号)
    (3)、
    法律实施:浙江的践行与经验
          浙江省政府积极应对问题,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〇建设公平竞争审查智能平台,保障民营企业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〇强化人才和用工需求保障,支持民营企业与院校开展技能人才订单培养、联合培养。
          〇完善行政处罚程序规定,规范办案流程,保障经营者免受恶意索赔行为干扰。
          ……
    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分析浙江省政府相关举措的合理性。
上一页 110 111 112 113 11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