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21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日前,多位中国驻外大使在驻外国媒体发表署名文章,向世界宣介中国”新征程”发展蓝图。向世界宣介中国“新征程”发展蓝图( )
①能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蓝图的了解
②体现出中国改革开放的日益成熟与自信
③有利于全体国人能够早日实现同步小康
④有利于让中国发展得到世界支持和认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2、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首次提出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作为远景目标。这启示我们( )
①实现共同富裕关键在明确目标 ②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③须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 ④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
3、初中生赖禹晨在校园角落里发现了因误食灭鼠药而丧生的小鸟,从而萌生了发明一款既能护鸟又能灭鼠的装置的想法。他的发明作品《防鸟误食灭鼠投饵生态监测装置》在第123届巴黎国际发明展览会斩获金奖。这启示我们( )
①创新不唯年龄,每个人都可以是创新者
②要培养质疑精神,质疑一切
③万众创新理念已经深入所有青少年心中
④创新源于生活,创新改变生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4、“国之称富者,在乎丰民。”共同富裕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美好期盼,也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关于实现共同富裕,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需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B、需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改善民生,改变分配制度 C、需要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分配差距等问题,保障同步富裕 D、需要通过高速发展尽快地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
5、习近平主席近日向2024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致贺信,宣布中国扩大服务贸易高水平开放的重要举措,指出中国愿同世界各国一道,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增进各国人民福祉贡献力量。这表明( )A、改革开放极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充分显示了中国力量 B、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不仅深刻影响了中国,也深刻改变着世界 C、改革开放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彰显鲜明的时代特色 D、过去发展依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
-
6、《“科学家(精神)进校园行动”实施方案》强调:将科学家精神从抽象符号转化为生动的科学家故事,引导广大中小学生走近科学家,了解科学家精神,立志为党成才、为国奉献。该方案的实施( )
①有利于树立榜样,增强科学探索的好奇心
②有助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型人才
③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④表明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唯一出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7、当前我国仍存在城乡差距、区域差距等问题。这说明( )A、共同富裕无法实现 B、必须持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C、应停止经济发展以追求公平 D、差距是正常现象,无需干预
-
8、2025年3月16日,2025年全国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春季专场活动启动仪式暨“百万英才汇南粤”春季大型综合招聘会在广交会展馆举行,上千家单位提供5万多个岗位,其中面向博士、博士后的岗位近1万个。广东推出政策包,高校毕业生到粤东粤西粤北就业,最高可获万元补贴等。广东这样做是因为( )A、人才是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 B、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根本途径 C、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D、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和人才的竞争
-
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深圳,这座兼具创新活力与文化底蕴的城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这里如春风化雨,浸润着每个人的生活。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我们也不断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撞个满怀”。请结合以下情境,完成相关问题。
【校园里的“文化微光”】
清晨的校园,阳光透过树叶洒在课桌上。
➢学习委员小深总会提前到班,工整地在黑板写下古诗词或名人名言。墨香氤氲间,字句悄然浸润同学们求知的心灵,激励着同学们奋勇向前。
➢在小组讨论中,小圳始终保持专注,他人发言时,他耐心聆听,不急于反驳。即便观点不一也能包容接纳,巧妙融合各方见解。
➢中午吃饭时,小林根据自己的食量合理打餐,在餐后主动将餐盘分类放好,保持餐桌整洁。
(1)我们可以从这些温馨片段中的同学身上学习到哪些“中华人文精神”?【荧屏中的“善意絮语”】
公益广告用简短的画面传递着核心思想理念,于无声处浸润心灵、指引行动。
公益广告
体现的核心思想理念
启示
《你的诚信呢》
有人以堵车为借口爽约;有人将已损坏的衣服谎称没穿过要求退货;有人在购买橘子时声称已扫码付款,实际并未到账。
示例:守诚信
示例:我们应当树立诚信意识,做诚实守信的人。
《大自然在说话》
借“大自然不需要人类,人类需要大自然”的核心观点,呼吁人们保护环境。
①
②
《妈妈,洗脚》
年轻妈妈给儿子洗脚时讲小鸭子故事,画面温馨。随后她又去给婆婆洗脚。小孩看在眼里,等妈妈忙完,吃力端来一盆水,尽管水溅到身上,仍认真说:“妈妈,我也给你讲小鸭子的故事”。
③
④
《一带一路,共创繁荣》
以多国孩子于中玩具为引,通过玩具与中欧班列、货轮、能源设施等实景的创意转换,展现沿线国家在交通、贸易、能源合作,穿插民众文化交流画面,以玩具轨道相连象征携手共荣,诠释“一带一路”合作理念。
⑤
⑥
(2)请结合所学知识和公益广告的内容,根据示例,完成表格。【街巷间的“美德力量”】
某个寻常的放学时刻,深圳福田区街头,一名中学生突然停下脚步——他发现路边老人脸色苍白瘫坐在地,立即拨打120,同时向路人借来温水,轻声安抚老人;无独有偶,山东日照的三名初中生,在打球时听见急促的呼救声,并破窗救下被困汽车的幼儿。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一谈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应该如何以实际行动做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 -
1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尊法崇德】德,引导人向善;法,制止人作恶。社会生活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材料一 小力的家庭富有,祖父母对他很宠爱。进入中学后,他总是向同学们炫耀他的限量款球鞋及新款文具;在宿舍里,打扫卫生、开窗通风等日常事务他从不参与,觉得这些都是别人应该为他做的,还随手乱丢垃圾;在班级经常给同学起难听的绰号,同学很反感;未经同意,把不少同学的家庭住址、电话号码发在班级微信群里。渐渐地,同学们都不愿意与他交往了。
(1)结合材料,运用“人贵自尊”的知识,分析同学们不愿意与小力交往的原因。【直面青春困惑筑牢成长阶梯】
某校设置了一个“心灵治愈驿站”,同学们可以发送信件,诉说内心的烦恼,以下是驿站收到的部分信件。
信件一
我是个男生,我总是与同桌小美一起讨论学习上的问题,可时间久了,我发现有同学在我们背后指手画脚,说我们对彼此“有意思”,为了避免大家误会,我们就不再一起讨论问题了,彼此疏远了,我也逐渐只和男同学交往。我很困惑,我到底该如何正确与异性交往呢?
(2)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请你为该同学正确与异性交往出谋划策。信件二
在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中,我因发挥失常而落选了。我心情十分低落,一直沉浸在难过的情绪中,吃不好饭,睡不着觉,感觉都要生病了。
(3)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请你为该同学提供一些调节情绪的金点子。 -
1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美好生活,开启新视野】
我们的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而美好的生活与社会的美好紧密相连,我们要主动去发现,感受社会生活的美好,亲近社会,利用社会给我们提供的条件,不断进取,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1)运用所学知识,我们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文化润心助成长,馆校协同育情怀】
2024年,为了感受山西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我校开展了“走进博物馆”系列研学活动。李进同学在临汾市博物馆目睹了巧夺天工的青铜锻造技艺;在陶寺遗址博物馆感受了最初中国华夏的脉搏,在古城墙和宫殿遗址中寻觅掩映的国家雏形,在文艺作品展感受了博大精深的山西文化,心中无比激动和骄傲。
李进认为:“我们要有意识地增加自己的积极情感体验,远离消极情感。”
(2)结合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对李进的观点进行评析。
-
12、小安的爸爸参加“慈善助学·金秋圆梦”贫困学生捐助活动并捐赠了3000元。小安的爸爸行使了对财产的( )A、占有权 B、使用权 C、收益权 D、处分权
-
13、下面提供了15周岁的李某因违法而受到法律惩处的相关信息。据此推断李某的行为可能是( )
?
(李某的违法行为)
民法典
(违反的法律法规)
返还财产
(承担的法律责任)
A、无故旷课,沉迷游戏 B、捡到钱包,拒绝归还 C、谎报险情,扰乱治安 D、聚众斗殴,重伤他人 -
14、丁爷爷的儿子长期在外地工作,从未关心过他,于是丁爷爷立下遗嘱,将自己仅有的一套住房留给悉心照顾自己的女儿。丁爷爷过世后,他儿子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平分房产。人民法院驳回其诉求。人民法院的判决依据是( )
①丁爷爷的儿子并不在法定继承人范围之内
②丁爷爷的儿子长期在外地工作
③丁爷爷的遗嘱合法有效,优先于法定继承
④丁爷爷的儿子未尽到赡养义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5、阅读下图,下列选项与图中信息一致的是( )
孩子满六周岁了,得送你去接受义务教育啦。
喝酒不开车,违法又危险。我送你去吧!
我经营网店,生意不错,得按规定纳税。
A、国家已通过立法使社会生活方方面面都实现了有法可依 B、法律为青少年的成长营造了文明有序、和谐自由的环境 C、法治社会中人们都发自内心地对法律认可、遵守和服从 D、法律为人们生活提供方向指引,实现社会生活的法治化 -
16、以下是某人民法院判决书的片段。
判决书(摘要)
本院认为,被告人王某多次诈骗他人财物……据此,依照……之规定,判决如下:被告人王某犯诈骗罪,判处拘役5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3000元。
对该判决书解读正确的是( )
A、拘役和罚金是主刑,也是附加刑 B、王某的行为属于行政违法行为 C、王某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D、人民法院是依据民法典判决的 -
17、下列概念间的关系可以用下图表示的是( )A、①主刑②管制 B、①犯罪②违法 C、①情绪②情感 D、①法治②德治
-
18、下面是15岁中学生陈某走上犯罪道路的过程。
对该事件认识正确的是( )
A、所有违法者最后都会被依法判刑 B、生活中,只有法律能规范人们的行为 C、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 D、其违法行为应由监护人承担法律责任 -
19、2024年12月2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发布官方吉祥物形象“巳升升”。其设计灵感来自甲骨文中的“巳”字,头部轮廓与脸颊上的螺旋形状源于陕西扶风法门寺唐代地宫出土的银质鎏金如意,从头部的蝙蝠装饰到尾巴点缀的寿字盘长结,通身典故寓意着“福从头起,尾随如意”。“巳升升”这一形象体现了(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B、中华文化的自信源于媒体宣传 C、中华文化启迪我们走好人生道路 D、中华文化要求我们坚守民族大义
-
20、人类共处一个地球,各国人民命运与共。“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的思想理念是( )A、求大同 B、讲仁爱 C、验真伪 D、辨善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