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练习精编】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第二课 第二框 创新永无止境
- 【练习精编】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第二课 第一框 创新改变生活
- 【练习精编】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第一课 第二框 走向共同富裕
- 【练习精编】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第三课 第一框 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
- 【练习精编】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第四课 第二框 凝聚法治共识
- 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四中2025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期中考试
-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外国语学校(集团)2025-2026学年上学期期中学情调研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
-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外国语学校(集团)2025-2026学年上学期期中学情调研九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
-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外国语学校(集团)2025-2026学年上学期期中学情调研八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
- 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
-
1、关于在“没有人看见的情况下,要不要遵守交通规则”的讨论,同学们发表的观点正确的是( )A、只要不被发现,偶尔违反一次交通规则也没关系 B、交警在的时候就遵守,其他时候按照自己习惯来 C、没人看见且不妨碍他人情况下可以突破交规限制 D、无论有无监督,都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和社会公德
-
2、“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这是建设法治社会的要求。以下公民的行为与这一要求相符合的是( )A、张某因楼上邻居噪音扰民,就安装震楼器以牙还牙 B、王某发现公司拖欠工资后,召集同事集体罢工抗议 C、李某网购到劣质商品,与商家协商无果后向消协投诉 D、赵某在交通违法被罚款后,找熟人托关系取消处罚
-
3、我们要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
-
4、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
-
5、建设法治社会,只要执法人员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就能实现( )
-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结合材料“云上生活”,说说网络在哪些方面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2)、网络推动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请结合材料“智慧茶园”简要论证这一观点。(3)、根据材料“智能服务”,简析网络在社会治理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
7、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下列事例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公安机关加大对贩卖个人信息违法的打击力度 B、网民通过互联网开展“我为灾区献爱心”募捐 C、执法人员对网络表演市场进行专项清理与整治 D、政府通过微信公众号向市民征集民生实事项目
-
8、如果要给右侧漫画起一个标题,以下恰当是( )
A、人际交往新方式 B、乡村振兴新产业 C、社会治理新渠道 D、资金流动新模式 -
9、为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小乐同学从网上收集到以下两则资料,根据资料内容可以推断他学习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5G+远程会诊技术打破了地域限制,让偏远地区的患者也能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AI智能语音助手逐步深入家庭场景,可以管理日程、生成旅行攻略甚至调解家庭矛盾。
A、网络赋能智能新生活 B、网络保障公民参与权 C、网络创造经济新业态 D、网络推动信息大联通 -
10、下侧漫画中的这种“不见面政务服务”之所以能得到了社会公众的广泛好评,是因为政府有关部门借助网络( )

①提升了社会治理水平
②避免了与群众面对面
③扩大了公民基本权利
④提高了政府工作效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1、打开手机软件,系统自动读屏,并一一给出语音提示;看新闻,靠文字识别技术“读”出资讯;想购物,图片转语音“描绘”商品详情……。信息无障碍技术为视障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这说明( )A、网络让世界变成了地球村 B、网络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 C、视障者更适合用网络产品 D、网络保障视障者的知情权
-
1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网络时代让唐代诗人王勃对朋友交往的期盼变成了现实。这得益于网络( )A、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 B、拓展了不同民族文化交流的内容 C、促进了人才、资金、技术的流动 D、畅通了人们参与社会治理的渠道
-
13、缴纳水费电费、办理转账汇款、看病预约挂号⋯⋯,现在人们足不出户,借助一部智能手机就能方便快捷地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这主要表明互联网( )A、加速了各种创新资源的汇聚 B、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C、有力推动传统行业转型升级 D、提高了人们政治参与的热情
-
14、小张通过网络平台提出的有关城市道路绿化的建议被采纳,这体现了网络促进民主政治进步。( )
-
15、智慧农业的兴起和发展充分说明网络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
-
16、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使人际交往更加便捷。( )
-
17、某校开展了一次研学实践活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研有所备】
活动前,学校德育副校长在动员准备时强调:开展本次活动的目的是让同学们亲近自然、放松身心,同时也希望同学们在实践中培养互助品质、关注关心社会发展……
结合本框所学,根据动员内容为本次活动拟定一个主题。
(2)、【研有所思】同学们来到当地一个被授予“新时代文明实践点”称号的青少年实践营地,营地组织同学们参加了以下实践活动:

运用亲社会行为的知识,说说营地组织同学们参加上述实践活动的必要性。
(3)、【研有所获】研学实践活动结束后,同学们在班会课上分享了自己的收获,班主任对此次活动进行了总结。
请你为班主任写一段简要的总结语。(要求:观点正确,条理清晰,内容包括回顾过程、活动启示,字数不少于50字。)
-
18、从抗战时期为国捐躯的杨靖宇,到新中国建设时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雷锋,再到帮助贫困山区女孩圆梦大学的“时代楷模”张桂梅……一直以来,党和政府积极褒扬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这是为了( )
①向社会积极传递正确的价值观 ②通过突出个人主义塑造英雄形象
③证明亲社会行为定会获得褒扬 ④激励我们奉献社会、增添正能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9、感动中国人物刘玲琍扎根特教讲台30多年,坚持做一件事,就是让听障孩子在有爱的环境中,学习开口说话,一步步实现自己的梦想,改写自己的人生。刘玲琍的感人事迹启示我们养成亲社会行为需要我们( )
①以聪明才智贡献国家 ②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③以开拓进取服务社会 ④从事与众不同的职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20、人们常说:“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在社区志愿服务中,中学生小敏主动教老人使用智能手机,老人们学会后连连道谢,小敏也感到由衷的快乐。这一事例最能体现亲社会行为( )A、促进个人精神成长 B、推动科学技术进步 C、提升物质生活水平 D、改变人际交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