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2024)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
-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2024)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追求美好人生》基础达标卷
-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2024)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追求美好人生》能力提升卷
- 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提升卷
- 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基础卷
- 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提升卷
- 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基础卷
-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2024)第三单元《 珍爱我们的生命》能力提升卷
-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2024)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珍爱我们的生命》基础达标卷
- 广东省东莞市东华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
1、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位老师每逢节气都会给学生写寄语,这些是其中的一部分:5月5日立夏:立夏当立志,奋斗正当时。5月21日小满:将满未满,人生可追。6月6日芒种:忙有所获,不负耕耘。此举体现了( )
①一丝不苟,不近人情
②文以载道,以文化人
③因循守旧,固守传统
④循循善诱,诲人不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2、在2025年的春晚舞台上,李子柒身着融合植物染、青神竹编等13项非遗技艺的服饰惊艳亮相。短短5秒,这些珍贵非遗便展现在全球观众眼前。她不仅亲力亲为参与服饰设计,还深入走访了湖北、江苏、四川等8省市,拜访了100多位非遗传承人,潜心学习。以下对李子柒的行为理解正确的是( )
①借春晚展示非遗,能让中华文化引领世界文化潮流
②融合多项非遗技艺,为文化自信提供强大精神滋养
③亲力亲为参与设计,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全面继承
④走访学习非遗,践行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担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3、在古代,中国工匠凭借自强不息的精神,创造出了如万里长城、都江堰等举世瞩目的伟大工程,展现了强大的民族创造力。在当代,面对复杂的国际科技竞争,中国科研人员秉持自强精神,在芯片研发、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奋力突破,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这表明( )A、自强精神主要体现在工程建设和科技研发领域,对其他领域作用较小 B、古代的自强精神是为了满足统治阶级需求,与当代自强精神本质不同 C、只要有先进的科技,民族就能实现发展,自强精神不再重要 D、自强精神在不同时代通过不同形式展现,持续推动着中华民族的发展进步
-
4、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我国发展具有“五个战略性有利条件”的重大论断,其中重要一条就是“有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下列诗句中最能体现自信自强精神的是( )
①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③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5、在学校运动会上,男生凭借较强的体力和爆发力,在短跑、长跑、投掷等项目中往往能取得好成绩;在文艺表演中,一些女生凭借出色的语言表达和表演能力、灵活柔软的舞姿,常常在舞台上大放异彩,将角色演绎得十分生动,男生女生共同为班级争光添彩。这说明男生女生( )
①各具特点,各有优势
②应保持优势,互不往来
③差异明显,无法调和
④应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6、 【崇尚法治 守护公平】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为牵引,以落实司法责任制为抓手,推进公正司法取得新成效,为改革发展稳定营造良好法治环境,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更高需求。新征程上,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下,找准司法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结合点、着力点,主动融入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确保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让公平正义之光普照,必将助力“中国号”巨轮行稳致远。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请你为司法机关维护公平正义提三点建议。(2)、作为中学生,我们应为维护公平正义做些什么? -
7、nbsp;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见到一些“任性”的行为:自习课上,有的同学乱喊乱叫,影响他人学习;电影院里,有的观众不断谈论电影情节,干扰他人观影;动车上,有的乘客播放手机视频音量过大,妨碍他人休息……这些“任性”的行为与我们文明大国的形象格格不入。
从权利和义务的关系角度,谈谈你对材料中这些“任性”的行为的看法。
-
8、 材料一 我国宪法第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此外,我国宪法还对国家的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职权等作出明确规定。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条规定,为了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根据宪法,结合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具体经验及实际情况,制定本法。
材料三 我国宪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法律和其他议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
材料四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1)、三则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2)、结合材料四,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的理论依据。 -
9、 AI换脸技术能让人们在社交媒体上替换脸部图像。但这一技术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起人们对隐私和网络安全的担忧。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A、个人有权自由使用AI换脸技术,不受任何限制 B、法律应完全禁止AI换脸技术,以保障公民权利 C、网络无边际,自由有界限,我们应依法行使权利 D、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AI换脸已构成违法犯罪
-
10、2025年2月21日,最高法发布人民陪审员工作情况。人民陪审员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在审判中充分采纳人民陪审员的意见,是人民法院在司法工作中坚持群众路线、广泛吸纳民意的生动体现,对于保障公民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的民主权利有重要意义。让人民陪审员参与法庭审判( )A、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本保证 B、是人民当家作主在司法领域的重要体现 C、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D、有利于协助法院追诉犯罪,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
11、2025年1月24日下午,四川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后在成都闭幕。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四川省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5年计划的决议等。由此可以推断出( )A、全国人大行使国家立法权 B、地方人大行使地方立法权和任免权 C、全国人大行使国家决定权 D、地方人大行使地方决定权和监督权
-
12、2025年3月全国“两会”上,某国家机关所作报告中指出:预安排37个监督项目。检查工会法、节约能源法、森林法、食品安全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等5件法律的实施情况。据此,可以推断这个国家机关是( )A、最高人民法院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最高人民检察院 D、国务院
-
13、2025年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这是因为( )
①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②我国不动摇巩固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③民营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
14、2024年9月20日,习近平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更加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的显著政治优势,不断巩固发展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75年来,人民政协( )
①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职能
②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
③作为国家的行政机关积极行使职权
④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对人大负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5、 下列行为能体现公民积极履行基本义务的是( )A、奶奶退休后,每月都能领到退休金 B、妈妈每月准时到税务机关缴纳税款 C、爸爸参加新一届区人大代表的选举 D、小国撰写的科幻小说在网络上发表
-
16、 截至2024年,已有10批、近1.2万名干部人才支援西藏。“十三五”期间,17个省市规划安排援藏项目达1260个,完成总投资200亿元。对口援藏工作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西藏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上述材料说明了( )A、西藏事业蓬勃发展完全依靠外省市支援 B、国家大力支持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C、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 D、国家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
-
17、2024年1月,某景区内两名男子装扮成孙悟空,拉着游客合影后再向游客强行索要合影费用。游客对此感到气愤,于是报了警。民警经调查取证,认定两名男子的行为违法,对其予以行政拘留处罚。该案例启示我们( )
①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②要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③报警是维权的最后屏障
④拘留是刑事处罚中的主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 )A、人民当家作主 B、中国共产党领导 C、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D、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19、 备案审查是保障宪法法律实施、维护国家法制统一的重要制度。为规范法规规章备案审查工作,国务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有关规定,制定《法规规章备案审查条例》,该条例自2024年11月1日起施行。可见( )A、《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B、国务院有监督宪法实施,推进备案审查工作的职责 C、制定该条例确保了各类法规规章都符合宪法、法律 D、备案审查保障宪法法律实施,维护宪法至高无上的权威
-
20、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
作为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民法典颁布五年来已融入14亿人的日常生活。
【德润·典·章】
最高人民法院自2025年5月25日起陆续发布实施民法典系列典型案例。
案例一 高小某系高某甲独子,三十余年未尽赡养义务。高某甲夫妇去世后,高小某以继承人身份领取高某甲剩余存款,被照顾高某甲夫妇的高某乙诉至法院要求剥夺其继承权。
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高小某三十余年未尽赡养义务,已经构成遗弃,丧失继承权,其已取存款应由尽孝亲属高某乙继承。
案例二 柴某在乘坐电动扶梯时因救助向后摔倒的顾某而受伤,请求判令顾某赔偿医药费等损失。
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原告柴某没有法定或约定的义务,为保护被告顾某民事权益而受伤,构成见义勇为。因没有侵权人,故作为受益人的被告顾某应当给予原告适当补偿。
【用·典·护航】
同学们在学习了解相关法律案例时发现,近年来因未成年人参加具有竞技性课外活动受伤引发的赔偿案件备受社会关注。
案例回放:吴小某(9岁)系某体育俱乐部学员,在教练指导下与张小某(11岁)进行跆拳道对打训练时,未佩戴防护器材,不慎被张小某摔伤导致左肱骨骨折。吴小某监护人吴某曾多次在学员群里要求俱乐部赔偿损失。俱乐部对其提出的赔偿要求不予回应,双方因赔偿问题诉至法院,吴某要求俱乐部因未履行安全保障义务承担赔偿责任。
俱乐部则认为,吴小某经其监护人同意自愿报名参加有一定风险的跆拳道训练,受伤后应自行承担损失;吴某在学员群里发表的言论造成众多学员要求退费,影响后续招生,严重侵害了俱乐部的名誉权,应赔偿俱乐部因此造成的经济损失。
【法条链接】
《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五条规定:行为人为公共利益实施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等行为,影响他人名誉的,不承担民事责任,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捏造、歪曲事实;(二)对他人提供的严重失实内容未尽到合理核实义务;(三)使用侮辱性言辞等贬损他人名誉。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六条规定:自愿参加具有一定风险的文体活动,因其他参加者的行为受到损害的,受害人不得请求其他参加者承担侵权责任;但是,其他参加者对损害的发生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除外。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九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不承担侵权责任。
【与法同行】
(1)、围绕“践行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的角度,提炼两则案例中蕴含的价值导向。(2)、结合法条链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你是否认同俱乐部的主张并说明理由。(3)、“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对这一观点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