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第15周)教研联盟测试试卷
-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第15周)教研联盟测试试卷
- 2015年广西柳州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 2015年广西桂林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 山东省巨野县太平镇第一中学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山东省聊城市2017-2018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2017届山东省临清、高唐两地中考历史模拟考试试卷(二)
- 2017届湖南省祁阳县九年级历史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
- 2017届湖南省江华县水口中学江华县九年级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
-
1、如表格中,历史史实与历史解释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选项
历史史实
历史解释
A
大运河的开通
加强了我国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B
唐蕃和亲
促进了西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C
澶渊之盟
促进了辽与北宋之间的和平发展
D
南宋灭亡
1276年成吉思汗率元军攻入南宋都城临安
A、A B、B C、C D、D -
2、时间轴是培养历史学科时空观念的重要途径之一,如图为中国古代时间轴图,其中③表示的阶段特征是(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B、繁荣与开放的封建时代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D、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
3、不论以魏为正统,或以蜀为正统,从来没有人把另外两国排斥在中国之外;当宋、辽、西夏或宋、金、西夏并存时,虽互为敌国,但也并不把对方排除在中国之外。这一观点意在强调( )A、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B、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C、儒家思想的正统性 D、民族隔阁完全消失
-
4、七年级某班学生在进行“中华英雄谱”的项目学习中整理了如下笔记。该班学生从学习中能感悟的是( )
•“文臣不爱钱,武将不惜死,天下便可太平”
•他领导的部队纪律严明,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
•他一生廉洁正直,最终被奸臣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
A、文天祥大义凛然的气概 B、辛弃疾诚挚无私的情怀 C、戚继光守家卫国的抱负 D、岳飞精忠报国的精神 -
5、南宋陆游在《诉衷情•当年万里觅诸侯》一词中写道:“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这里的“胡”适指( )A、匈奴 B、党项 C、契丹 D、女真
-
6、如图表内容说明王安石变法涉及的领域主要是( )
熙宁二年(1069年)七月
实行“均输法”
熙宁二年(1069年)九月
实行“青苗法”
熙宁二年(1069年)十一月
实行“农田(水利)利害条约”
熙宁二年(1069年)十二月
实行“募役法”(即免役法)
熙宁三年(1070年)十二月
实行“保甲法”
A、经济、政治 B、经济、军事 C、文化、教育 D、吏治、军事 -
7、如图示意图反映的是北宋福建进士录取情况。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B、考试内容来自“四书”“五经” C、增加科举考试科目 D、大量增加科举取士名额
-
8、唐懿宗和唐僖宗(二者皆为唐朝末年的皇帝)奢侈无度,统治时期无官不贪、无吏不污。咸通年间关东水旱连年,人们食蓬实槐叶,但官府依旧催逼粮税,起义便爆发了。起义军在黄巢带领下转战南北。这反映的是黄巢起义的( )A、过程 B、背景 C、影响 D、局限性
-
9、唐诗的文学与史学价值并举。下列诗句蕴含唐朝中外交往盛况信息的是( )A、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B、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C、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D、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
10、如表为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表。导致表中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朝代
曹魏
西晋
东晋
隋朝
唐朝
北宋
比例
26%
15%
4%
17.2%
24.5%
46.1%
A、民族政权并立 B、选官制度变革 C、重文轻武政策 D、经济重心南移 -
11、在历史学习中,图片往往隐含着大量的有效信息。从《隋朝大运河示意图》中,我们可以得到的信息是( )
①它的南北两端分别是涿郡和余杭
②它为隋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③它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④它有效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的进攻
A、②③ B、①③ C、③④ D、①② -
12、他结束了自西晋末年到隋统一前近300年的分裂割据状态,实现了自秦汉以来中国又一次统一、励精图治,获得了“开皇之治”的赞誉。统一全国后他采取的措施有( )A、灭掉陈朝 B、创办科举制 C、加强中央集权 D、修筑长城和驰道
-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朕今选文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纵皆贪浊,亦不及武臣一人也。”
——宋太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宋太祖实行的政策的特点。(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实行这种政策的利和弊。 -
14、宋太祖取得政权的方式是 ( )A、割据军阀叛乱 B、少数民族入主中原 C、大将发动兵变 D、皇族内部争夺皇位
-
15、遣唐使还将中国的风俗习惯传到日本,如五月初五的“端午(阳)节”、七月初七的“七夕节”、七月十五的“中元节”、九月初九的“重阳节”等,就是那时从中国传去的,有些节日一直流传至今。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A、唐朝的制度传播到日本 B、唐朝时期中日交流密切 C、日本仿唐制建立了国家 D、很多日本人定居在中国
-
16、公元10世纪到13世纪,是中国历史上的两宋时期。中华大地呈现出民族政权并立的特征。下列政权中曾与南宋形成对峙局面的是( )A、辽 B、西夏 C、金 D、北宋
-
17、从唐初至开元年间,劳动人民开辟出大量荒地,大大扩大了垦田面积,农业生产出现一派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下列不能反映这一时期唐朝农业繁荣发展的是( )A、修建很多水利工程 B、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 C、小麦的种植推广到江南 D、垦田面积逐渐扩大
-
18、“唐朝时,一些妇女受过文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喜好骑马、打球、拔河、射箭、弈棋等活动。唐代女性流行着男装,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方面多受西北少数民族习俗的影响。”上述这段话说明了唐朝时期( )A、民族交往与交融 B、文学艺术的丰富 C、社会风气的开放 D、妇女地位的提高
-
19、能够为“自古以来,台湾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提供依据的史实为( )A、北庭都元帅府等机构的设立 B、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的设立 C、澎湖巡检司的设置 D、四等人制的实施
-
20、下列历史事件与隋炀帝杨广有关的是( )
①建立隋朝 ②设置进士科 ③下令开凿大运河 ④灭掉陈朝,实现统一
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②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