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史料可以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下列可以作为研究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第一手史料的是(     )
    A、电影《火烧圆明园》 B、《百家讲坛》相关讲述 C、圆明园大水法遗址 D、现代专著《圆明园劫难》
  • 2、黄河电视台制作了一部“某历史人物”的纪录片,解说词中有“两次受命钦差大臣”“民族英雄”“也是因为禁烟和抗英,他遭受了五年悲壮的流放生活”。这位历史人物是(     )
    A、魏源 B、林则徐 C、洪秀全 D、左宗棠
  • 3、香港回归祖国不仅洗雪了中国百年国耻,更促进了香港的持续稳定、繁荣。香港岛被帝国主义割占开始于(     )
    A、《南京条约》 B、《虎门条约》 C、《望厦条约》 D、《黄埔条约》
  • 4、洪仁玕提出向西方学习的作品是(     )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大明历》 D、《兰亭集序》
  • 5、19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俄国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     )
    A、140多万平方千米 B、150多万平方千米 C、160多万平方千米 D、170多万平方千米
  • 6、某校学生在表演中国近代历史剧时,有这样的旁白:“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夏宫,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放火。”该历史剧揭露的罪行是(     )
    A、法国军队攻陷北京城 B、英国向中国走私大量的鸦片 C、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D、俄国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 7、19世纪洋人觉得“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好的食物:米,最好的饮料:茶,最好的衣物:棉花、丝绸等”,苦于找不到改变贸易困境的商品,幸运的是一种新的商品出现了。文中“新的商品”是(     )
    A、棉纺织品 B、机器 C、鸦片 D、枪炮
  • 8、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提出“有田同耕,有饭同食”;1859年洪仁玕拟定《资政新篇》,主张学习西方科技、兴办工厂、发展工商业。这两份纲领的差异本质上反映了(       )
    A、农民阶级对土地诉求的变化 B、太平天国从反封建转向反侵略 C、中国开始向先进的西方学习 D、传统农耕文明与近代工业文明的碰撞
  • 9、“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此条款出自(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 10、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九年级同学以“文明之光”为主题开展项目化学习,下面是各小组承担的不同任务,请你参与完成。

    任务一【展示文献——认识古代法制文明】

    (1)第一组同学向大家展示了《汉谟拉比法典》和《十二铜表法》的部分内容。这两部法律分别出自哪个国家?概括这两部法律的相同之处。

    法典规定:拐带奴隶、帮助奴隶逃跑或窝藏奴隶者,都要被处以死刑。男性家长对奴隶有生杀予夺之权,对妻子儿女有绝对权威,在欠债时甚至可以将妻儿送去抵债。

    ——《汉谟拉比法典》

    债务法规定债权人可以拘禁不能按期还债的债务人,甚至将其变卖为奴或处死。家庭法给予了家长对其家庭成员的绝对权力,可把子女出卖为奴。该法典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十二铜表法》

    任务二【呈现地图——了解古代文明交流】

    (2)第二组同学呈现了如下两幅地图,分别指出图一、图二反映的文明交流方式,并结合图中信息简述相关历史事件对文明交流的影响。

           图一 亚历山大东征示意图                                                                 图二阿拉伯数字与造纸术的传播示意图

    任务三【明晰制度——阐述古代政治文明】

    (3)第三组同学整理了古代史上的制度建设。请你从下面的制度中任选三例,以《制度建设·见证国家治理》为题,写一篇不少于100字的小短文。

    中央集权制   民主政治   庄园制度   封君封臣制   日本天皇制

  •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果奴隶告其主人云:‘你非吾之主人’,则主人应证实其为自己的奴隶,而后其主人得割其耳。”

    ——《汉谟拉比法典》第282条

    材料二   (乔达摩·悉达多)认为世间万物发展都有因果缘由,人生老病死都是苦的,人必须消灭欲望,刻苦修行,才能到达“极乐世界”。

    ——摘编自课本

    材料三   下图是古代亚非文明区域分布图。

    (1)、材料一中的法典出自哪一文明古国?根据材料一,概括该法典的实质。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宗教的教义?该宗教的创立在当时是针对哪一社会制度提出的?
    (3)、结合材料三的地图和所学知识,分析亚非文明古国为什么都诞生于大河流域?
  • 12、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和火药等,是由阿拉伯人首先学会使用,然后经过他们传入欧洲。阿拉伯的医学,主要来源于希腊医学,一部分则来源于波斯医学。材料说明(     )
    A、阿拉伯帝国是当时疆域最大的国家 B、阿拉伯文化成为西方文明的源头 C、阿拉伯人保存并传播了东西方文化 D、阿拉伯帝国统治者重视文化教育
  • 13、日本著名学者上山春平说,今天的日本文化表面上有浓厚的“欧洲色彩”,剥去这一层,下一层是中国文化色彩很强的“农业社会”文化……这层中国文化色彩从制度上主要来源于一次模仿。这次“模仿”指的是(     )
    A、幕府统治 B、天皇统治 C、大化改新 D、鉴真东渡
  • 14、查士丁尼一生充满着传奇,他试图恢复古罗马帝国的荣光,打下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疆域。但是,他留给后世的最宝贵的遗产有(     )

    ①《法学汇纂》   ②《汉谟拉比法典》   ③《新法典》   ④《十二铜表法》   ⑤《法理概要》

    A、①②③⑤ B、①②③ C、②③④⑤ D、①③⑤
  • 15、博洛尼亚大学处于意大利北部,11世纪时此处过往商旅络绎不绝,商业纠纷时有发生,诉讼案件不断,所以该校一直以研究法学著称,学校内还形成了“法科大学”;此后该校还经常与市政当局和其他市民接触,成立了市民团体。这段材料意在强调中世纪的大学(     )
    A、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B、得到了封建统治者的支持 C、推动了市民阶层的出现 D、具有较大的自治权
  • 16、某学者认为:“西欧中世纪城市是靠工商业维持生存,争取自治权利的努力使其自身成为新的共同体,并从内部生发出新的社会元素”。这里“新的社会元素”主要指(     )
    A、自由农民 B、早期资产阶级 C、封建领主 D、工人阶级
  • 17、下列对西欧封建庄园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B、庄园领主的主要收入来源于对外贸易 C、庄园里的农民可以自由离开庄园 D、庄园法庭只维护领主的利益,对农民毫无用处
  • 18、中世纪的西欧,国王的加冕典礼必须由教皇主持。这一现象从本质上反映出当时的欧洲(     )
    A、王权神圣不可侵犯 B、王权受到教权的制约 C、教皇的权力高于一切 D、教会主宰精神世界
  • 19、法兰克人原本只是日耳曼诸蛮族中从人数到文明程度都不起眼的一个族群,在“他”出色领导下,王国成为高卢大地的统治者,“他”皈依基督教得到了教会的支持。“他”是(     )
    A、凯撒 B、查理·马特 C、克洛维 D、查理
  • 20、古希腊作家将商人和探险家列入英雄行列,这在其他地方是无法想象的事,例如,同时代的中国他们更重视农民、士兵与学者。造成希腊和中国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传统民族习惯 B、社会政治制度 C、文化学识修养 D、自然地理环境
上一页 47 48 49 50 5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