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文艺复兴期间,工匠不再受到鄙视,人们重视纺织、制陶、制玻璃以及冶金方面的实用技术。这一现象(     )
    A、改变了农村的土地关系 B、体现对人的价值的尊重 C、导致了欧洲城市的衰落 D、推动了启蒙思想的兴起
  • 2、研究文艺复兴,可以参阅下列文艺作品中的(     )
    A、但丁的《神曲》 B、巴尔扎克的《高老头》 C、托尔斯泰的《复活》 D、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
  • 3、13、14世纪,富裕农民、骑士等成为欧洲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这反映了欧洲(     )
    A、农村社会结构发生变化 B、农村思想文化逐渐僵化 C、农村外交领域走向开放 D、农村政治制度趋向专制
  • 4、16世纪在英国流传着一首歌谣:“一屋宽且长,织机二百张,织工二百人,排列成长行。……列坐检细毛,不敢辞劳苦。自晨至深夜,各得一便士。……染工八十人,齐将颜色陈。二十扦制匠,将呢折成匹。……”歌谣透露的信息是英国(     )
    A、棉纺织业的兴起 B、手工工场的发展 C、机器工厂的景象 D、农场生活的惬意
  • 5、11世纪以后,欧洲各地纷纷开展垦殖运动,新开垦的土地应该归(     )
    A、国王分配 B、集体共有 C、相邻庄园的领主 D、垦殖者
  • 6、下图中的数字在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运用相当广泛,它的发明者和传播者分别是(     )

    A、古代印度人、巴比伦人 B、古代阿拉伯人、罗马人 C、古代印度人、阿拉伯人 D、古代埃及人、阿拉伯人
  • 7、据某文献记载:千余年来,朝觐圣地的制度几乎使每个有能力的穆斯林,平生都做一次长途旅行。这里的“圣地”是指(     )
    A、玻利维亚 B、大马士革 C、麦加 D、开罗
  • 8、拜占庭帝国自14世纪初开始面临来自亚洲的新威胁,这里的“新威胁”是指(     )
    A、马其顿王国 B、东哥特王国 C、查理曼帝国 D、奥斯曼帝国
  • 9、下列选项中,与欧洲中世纪被称为教育“最美好的花朵”无关的是(     )
    A、国王与教皇的支持 B、法学、医学为专业课程 C、选拔官吏的需要 D、教师行会的出现
  • 10、“份地”是西欧庄园中佃户的生活来源。佃户取得“份地”的条件是(     )
    A、义务耕种庄园的“共用地” B、义务耕种领主的“自营地” C、有偿耕种领主的“自营地” D、无条件耕种自己的“份地”
  • 11、西欧中世纪的庄园有住房、作坊、耕地、草地……以农业为主,食物均可自给;鞋帽衣服也可自给,很多庄园还有铁匠、金银匠等。这反映了西欧中世纪庄园(     )
    A、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 B、领主可以随意增加税收 C、是独立自主的政治单位 D、领主完全依靠租金生活
  • 12、萨克森伯爵每周都去教堂做礼拜或祈祷,聆听牧师讲解《圣经》,向上帝忏悔。他所信仰的宗教产生于(     )
    A、巴基斯坦 B、巴黎 C、巴勒斯坦 D、亚述
  • 13、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一书中说:“现在人们对希腊这一黑暗时代(指古代希腊遭受蛮族入侵)的了解要比印度遭受蛮族入侵时期的了解详尽得多,这主要应归功希腊人自己留下的宝贵遗产。”他在这里说的宝贵遗产主要是指(     )
    A、《荷马史诗》 B、《天方夜谭》 C、《马可·波罗行纪》 D、《竹书纪年》
  • 14、如图是某学生在复习古代某国发展历程这一专题时所绘制的年代尺(BC指公元前,AD指公元)请你判断,图中③处的帝国名称应为(     )

    A、大秦帝国 B、蒙古帝国 C、东罗马帝国 D、西罗马帝国
  • 15、他从未当上过皇帝,却被人尊称为大帝;他生活在共和制度之下,最终却成为了独裁者;他戎马一生,战功彪炳,给后人留下了影响千年的历法,为后世铭记。他是(     )
    A、大流士 B、屋大维 C、凯撒 D、苏格拉底
  • 16、考古学家从一处遗址清理出一幅马赛克镶嵌画,画面表现了公元前333年伊苏斯会战中一位统帅奋勇冲进波斯军阵的场景。这位统帅是(     )
    A、西塞罗 B、亚历山大 C、德谟克利特 D、斯巴达克
  • 17、下表所示内容体现古代希腊城邦的特点是(     )

    城邦

    面积(平方千米)

    人口(万人)

    雅典

    2500

    约30

    斯巴达

    8400

    约40

    A、小国寡民 B、等级森严 C、军事独裁 D、小农经济
  • 18、九年级某学生在学习世界历史时,写下了“乔达摩·悉达多”“众生平等”等课堂笔记。他正在学习的内容最有可能是(     )
    A、东正教 B、佛教 C、天主教 D、道教
  • 19、“每当法老去世,工匠们都会欢呼雀跃。因为他们相信自己正在为能决定所有人共同幸福的神建造宅邸。”“宅邸”是指(     )
    A、金字塔 B、帕特农神庙 C、凯旋门 D、大竞技场
  • 2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3年是辛亥革命爆发112周年,又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辰157周年。缅怀孙中山及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功绩,对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材料二:1912.年2月孙中山说:“帝制从此不存留于中国之内,民国的目的亦已达到。”

    (1)、结合材料一回答,辛亥革命中辛亥年是指哪一年?辛亥革命的第一枪是在哪里打响的?
    (2)、孙中山建立的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什么?该革命政党的革命纲领是什么?
    (3)、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4)、材料二中的“帝制从此不存留于中国之内”是什么意思?
上一页 45 46 47 48 4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