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明治政府一度把政府投资的官营企业廉价处理给三井、三菱、川崎、古河等特权大资本家,使这些企业在技术改造后迅速盈利。这一政策的目的是(       )
    A、加强中央集权 B、促进农业发展 C、实现文明西化 D、推动近代工业
  • 2、罗马法规定:“若有人在公共道路上放置障碍物,致使他人受伤或财产受损,放置者需承担赔偿责任。”这一规定主要体现了罗马法(       )
    A、维护奴隶主利益 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重视契约和程序 D、重视保护私有财产
  • 3、下表反映了我国粮食产量变化情况,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时间

    1978年

    1996年

    2012年

    2018年

    粮食产量

    6000亿斤

    10000亿斤

    12000亿斤

    13157.8亿斤

    A、土地改革的实行 B、农业生产合作社组织的建立 C、人民公社的成立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进
  • 4、延安杨家岭革命旧址中的中央大礼堂仍保留着党的某次大会的原貌,因为在这次大会上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在党的历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这次会议是(       )
    A、中共七大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八大
  • 5、小明在笔记本中画下了这幅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状况示意图,并补充了各阶段发展的主要原因。以下说法可以与“短暂春天”对应的是(       )

    A、政府为扩大税源放宽民间设厂限制 B、欧洲列强因一战暂时无暇东顾 C、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D、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合理调整
  • 6、主持修建了京张铁路等工程的“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曾是清政府组织的第一批赴美幼童留学生。促成其人生此段经历的历史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清末新政 D、辛亥革命
  • 7、某历史文化展览中展出了一本古籍,旁边的介绍词为:“本书系统地涵盖了农业和手工业各领域的生产工艺,享有‘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美誉。”该古籍是(       )
    A、《齐民要术》 B、《本草纲目》 C、《天工开物》 D、《农政全书》
  • 8、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的短衣、裤褶被中原汉族军民采用并改良。同时,少数民族贵族在正式场合穿融入汉族冕服元素的服饰。这反映出当时(       )
    A、文化多元格局下的民族心理认同 B、政治局势对服饰交流起决定影响 C、汉族服饰在交流中丧失主导地位 D、少数民族服饰全面取代汉族服饰
  • 9、据《汉书》记载,有人献千里马给汉文帝,文帝却以“我自己乘上千里马,独自能跑到哪里去呢”为由,推辞不受,并下诏禁止各地进献奇珍异物。这体现了汉文帝的执政理念是(       )
    A、重视农业,劝课农桑 B、克己节用,不事奢华 C、虚心纳谏,广开言路 D、轻徭薄赋,与民休息
  • 10、下图为海域仙人洞遗址出土的穿孔项链,现陈列于辽宁省博物馆中。此文物的发现,可以直接证明当时居民(       )

    A、具备了较高的审美水平 B、已掌握磨制和钻孔技术 C、主要以采集和狩猎为生 D、已经形成了等级的观念
  • 11、全球化是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不断加深的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世纪初国际贸易状况示意图

    材料二:世界人口统计(单位:百万)

    年份

    1650

    1750

    1800

    1850

    1900

    1950

    非洲

    100

    95

    90

    95

    120

    198

    亚洲(苏联除外)

    327

    475

    597

    741

    915

    1320

    拉丁美洲

    12

    11

    19

    33

    63

    162

    北美洲

    1

    1

    6

    26

    81

    168

    欧洲与苏联

    103

    144

    192

    274

    423

    593

    大洋洲

    2

    2

    2

    2

    6

    13

    总计

    545

    728

    906

    1171

    1608

    2454

    ——摘自艾尔弗雷德·W.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1492年以后的生物影响和文化冲击》

    (1)、根据材料一,指出A、B区域依次代表的大洲名称,并分析18世纪初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17世纪以来人口增长倍数最大的区域,并结合史实分析该区域人口增长迅速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另举一例呈现世界各地区间的互动交流。
  •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20年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在澳门开设一家眼科诊所,随后政府和民间人士相继开办了数目可观的新式医院,到1920年,大城市新式医院已成为医疗机构的主体部分。在工作效率上,近代医院制度借助科学化的医疗器械和严密的病理分析,使医生的专业化水平大为提高。在医疗行政方面,1905年清政府开始设巡警部(兼管卫生事务),1912年,南京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设卫生司,医院不再是传统的专侍皇宫的太医院,它的服务对象是京城官吏和居民,开始呈现社会化、大众化趋势。

    ——摘编自马伯英《中外医学文化交流史》

    材料二   中华民国时期,政府在乡村卫生方面的工作流于形式。红军在部分条件具备的根据地对部分民众实行“医费免除,药费自理”的政策。新中国初期,建立在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基础上的合作化医疗成为农村医疗体制化的显著特点。截止到1956年,我国农村长期“缺医少药”的情况得到初步改观。

    ——摘编自曹普等《新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史》

    材料三   中国的医疗体系从建国后到1978年改革之前,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30年内将人均预期寿命提高了30岁。这归功于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医疗体系:城市中有覆盖面非常广的公费医疗:农村有三级医疗预防保健体系、合作医疗、赤脚医生三方而互为补充。这种医疗体系在1978年被世界卫生组织作为先进经验介绍给其他发展中国家。

    ——摘编自林毅夫《中国医疗体系的发展历程与改革探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述中国近代前期医疗发展概况,并分析其原因。
    (2)、综合以上材料,从中提炼一个观点,并运用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进行合理解和(要求:观点明确、完整;史论结合,逻辑清晰;仅就一个材料提炼观点不得分。)
  • 13、博物馆承载着历史,凝结着记忆,是看得见的民族精气神,是摸得到的文明根与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名称

    良渚博物院

    河南博物院

    南越王博物院

    汕头市博物馆

    部分

    展览

    设置

    水乡泽国

    文明圣地

    玉魂国魄

    泱泱华夏,择中建都

    丹淅吉金——中原楚国青铜艺术

    巧工遗珍——院藏明清珍宝展

    岭南开发第一人——赵佗与南越国文物展

    花样年华——南越国宫署遗址出土文物纹饰专题展

    字里春秋——南越国时期文字文物特展

    粤东藏珍——馆藏文物精品陈列

    江河入海流——汕头历史陈列

    南海遗珍——“南澳Ⅰ号”出水文物精品陈列


    镇馆之宝

    A


    神人兽面纹玉琮,祭祀礼器,内圆外方,象征王权。

    B

    汝窑天蓝釉刻花鹅颈瓶,反映了宋人对“道法自然”的追求,堪称“中国之冠”。

    C


    “蕃禺”铜鼎,得名于鼎身的铭文,见证了广州城市发展史。

    D


    金漆木雕人物博古纹神椟,采用多层次镂通雕,寄托潮人情思

    (1)、归纳以上博物馆展览设置的特点。
    (2)、任选至少两件镇馆之宝,设计一个展览,自拟展览主题。

    示例:展览文物:AD   主题:古代中国的精神信仰(照抄示例不得分)

    (3)、任选镇馆之宝A、B、C中的一件,为其编写解说词。(提示:可从文物的来历、形状、颜色、材质、纹饰等提取信息,说明其艺术、技术、历史价值)

    示例:(照抄示例不得分)

    这件金漆木雕人物博古纹神椟是清朝年间的物件,多层次镂通雕的技法和金漆装饰展现了当时高超的工艺水平。形象各异的雕刻图案,既有自然美感又有文化内涵。神椟作为存放祖先牌位或遗物的容器,是展现清代潮人社会风貌的一手(实物)史料,可用于研究家族的根脉传承及古代的祭祀文化。

  • 14、以下是某学习小组收集的两张漫画,其研究的主题可能是(     )

            

    A、计算机网络与现代社会生活 B、全球人口与生态问题 C、全球化浪潮下的机遇与挑战 D、西方资本扩张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努力
  • 15、二战结束后,反殖民化浪潮席卷全球。巴拿马人民为收回运河区主权坚持了20年的和平抗议,1964年以后演变为暴力抗争。1974年美国为稳住拉美局势不得不同意“迅速结束”对运河的管辖权。1999年巴拿马正式收回运河区主权。这一胜利的取得主要由于(     )
    A、斗争策略灵活多样 B、世界局势的变化 C、反殖斗争的正义性 D、国家实力的增强
  • 16、下图是小张同学在复习时绘制的资本主义发展各个重要阶段的示意图。下列属于矛盾与调整阶段的是(     )

    A、工业革命 B、法国大革命 C、明治维新 D、罗斯福新政
  • 17、电影《还有明天》讲述了战后的意大利处于艰难的恢复和重建阶段,一个普通女性迪莉娅从家庭束缚走向社会觉醒的历程,其中1946年6月,意大利首次赋予女性投票权,一张选民证成为她命运的转折点。该影片(     )
    A、塑造了工人阶级英雄形象 B、推动了女性积极参与政治 C、展现妇女取得与男性平权 D、反映了二战后的社会重构
  • 18、1929年后,各国之间货币战、贸易战和关税大战愈演愈烈,几年间先后有40个国家实行外汇管制,56个国家实行货币贬值,76个国家提高关税率,还出现了各种货币集团和经济集团。这说明了(     )
    A、苏联模式的弊端 B、世界市场的无序 C、工业经济的滞涨 D、市场调节的失灵
  • 19、18世纪英国工厂引入机械钟表,将工人劳动时间精确到分秒。19世纪铁路网扩张催生格林尼治标准时间,统一全球时区确保运输协调。这体现了(     )
    A、技术进步重塑了人类社会 B、科技革命限制了民主自由 C、时间意识推动了历法改革 D、阶级压迫根植于工业迭代
  • 20、1801年12月6日,英国海军“调查者”号战舰首次抵达了澳大利亚西南部最南端的卢因角,之后完成绕澳环行,最终确认澳大利亚是一片完整的大陆。此次航行(     )
    A、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 B、奠定英国世界霸主地位 C、开启地理大发现进程 D、确立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上一页 45 46 47 48 4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