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中国近代史上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最直接和赤裸裸的方式是军事侵略。这种军事侵略是一步步逼近的,直到企图共同瓜分全中国。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也是一部中华儿女的血泪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禁烟的消息传到英国后,英国外交大臣帕麦斯顿蛮横地宣称,对付清政府的唯一办法是“先揍它一顿,然后再作解释”。

    ——《中国简史》

    材料二   在北京西北角有一组著名的皇家园林。它规模庞大,气势辉煌,为“万园之园”。然而遗憾的是,这个园林已不复存在。人们对它的记忆,主要来源于历史文献。它毁于两个强盗之手,这是历史事实;只是细节、缘由,可能远超出人们的想象。

    ——马勇《百科知识》

    材料三   历史上的第一次,侵略者要求并获得了在中国开设工厂的权利。这意味着,这样的事实,即资本的出口(投资)作为帝国主义侵略的主要特点,正在取代货物(实物)出口……中国迎头面对的前景是日益逼近被瓜分……

    ——伊斯雷尔·爱泼斯坦著《从鸦片战争到解放》

    材料四   “中国向各国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9.8亿两;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对反帝运动镇压不力的官吏,即行革职,永不叙用。”

    (1)、材料一中英国“揍”清政府是指什么事件?此次事件对中国社会性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材料二中所述的事件发生在哪次战争当中?材料中“两个强盗”分别指哪个国家?“两个强盗”所犯下的最大的罪行是什么?
    (3)、材料三中侵略者“获得了在中国开设工厂的权利”与哪一条约有关?这一条约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4)、材料四的内容出自哪个不平等条约?这一不平等条约的哪一条款体现了清政府已经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 2、胡适认为:“张謇先生在近代中国史上独立开辟了无数新路,做了三十年的开路先锋,造福于一方,而影响及于全国……”张謇被誉为“开路先锋”是因为他(     )
    A、提倡实业救国,推动民族工业发展 B、领导维新变法,积极探索救国道路 C、参加新文化运动,打开了思想闸门 D、致力白话文推广,引领了文学革命
  • 3、国民党敢于发动全面内战,很重要的是依恃美国的支持。毛泽东指出:“蒋介石虽有美国援助,但是人心不顺,士气不高,经济困难,我们虽然无外国援助,但是人心归向,士气高涨,经济亦有办法。因此,我们是能够战胜蒋介石的。”材料中的“经济亦有办法”具体指(     )
    A、打土豪,分田地 B、地主减租减息 C、实行耕者有其田 D、实行垦荒运动
  • 4、史料是历史研究的重要证据,下列可用于研究“虎门销烟”的最可靠的史料是(     )
    A、 B、 C、 D、
  •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棉花输入最变化示意图

    材料二:我要求你们问问你们的父母,请他们描述一下他们记事里的国家是什么模样;他们会告诉你们那时的贫穷程度已超出了他们的想象;住的是茅屋,土地贫瘠……;连人畜糊口都不能保证。

    将这幅图画与我们国家现在的模样比较一下:工人的工资翻来一番;住的是舒适的新房:土地、道路和其他环境都有了令人满意的快速提高。这种令人愉悦的改变源于何时?源于何故?你们首先得和我一样承认这样一个不争的事实:工业是一大好变化的源头。

    ——【美】托马斯·K·麦格劳《现代资本主义——三次工业革命中的成功者》

    材料三:工业革命中心曼彻斯特浓烟滚滚,污水横流,方圆几英里草木不生。纺织厂女工每天干活12-16小时,平均寿命17岁……工人居住在肮脏的棚户区和墙上流着水的地下室里,热病蔓延,贫困和缺乏教育使他们变得自暴自弃,愚昧粗野,酗酒成了唯一的精神安慰。在不到100万人口的伦敦,有小偷1万人,白天乞丐成群,晚上则明火执仗抢劫。

    ——黄正华《世界现代化进程十五讲》

    请探究:

    (1)、分析材料一所示示意图,导致英国棉花输入量迅速变化的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直接原因又是什么?
    (2)、分析材料一所包含的最重要历史信息与材料二、材料三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
    (3)、结合材料二、材料三的内容来分析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的影响分别是什么?
    (4)、根据上述探究,对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封建社会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萌芽,世界在发生剧变。在神学笼罩的黑暗中,思想文化的巨人向愚昧和无知发起了挑战……

    材料二   15—17世纪,由欧洲通往印度新航路的发现、美洲的发现、环球航行的成功以及其他航海探险活动,圆满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使人类对地球的认识产生了飞跃。这些事件被通称为地理大发现。

    材料三   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被消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这些田园诗式的过程是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

    ——[德]马克思

    (1)、根据材料一,“世界在发生剧变”的原因是什么?“思想文化的巨人向愚昧和无知发起了挑战”指哪一思想解放运动?
    (2)、材料一中的思想解放运动与材料二中的地理大发现有怎样的关系?
    (3)、根据材料三归纳材料二“地理大发现”给亚非拉人民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如何理解“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
  • 7、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但凡每一重大历史转折和重大事件出现,人们总是更多地把目光投向马克思主义,着力汲取智慧和教益。“苏东剧变”虽然使现实主义的发展跌入低谷,但国际上对马克思主义的关注热潮却一浪高过一浪:在伦敦、纽约、巴黎等地举办的“马克思主义大会”“世界社会主义大会”“国际马克思大会”等,都吸引高达上千人或数千人与会。材料表明马克思主义(     )
    A、在当代依然有着深刻的影响 B、是当今世界唯一的指导思想 C、可以解决世界上所有的问题 D、消除了世界各国之间的矛盾
  • 8、目录索引是阅读书籍的方法之一。下列标题最适合作下图第六单元标题的是(     )

    第六单元

    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第18课美国的独立

    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A、封建时代的欧洲 B、步入近代 C、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建立 D、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 9、《独立宣言》和1787年宪法的相同之处是(     )
    A、都主张废除奴隶制 B、都存在种族歧视 C、都提出实行三权分立 D、都宣告美国独立
  • 10、1776年在北美殖民地出现的一本50页的小册子《常识》公开提出美国独立问题,这本小册子在北美殖民地引起轰动,三个月内售出十多万册材料,说明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是(     )
    A、北美民众独立愿望强烈 B、英国殖民统治残酷 C、北美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D、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 11、“英国人安东尼·培根是一名奴隶贩子,从1768年开始就从事黑奴贸易……尽管很多黑人死于途中,每趟获利仍高达百分之几百。这样在八年中,他竟赚了76000英镑,这在当时可是笔巨款。他用这笔钱在英国开了一家铁厂,几年以后发展成为英国最大的铁厂之一,他本人也成为著名的企业家。”下列选项对这段材料的认识最准确的是(     )
    A、黑奴贸易使英国商人获利丰厚 B、殖民者从非洲抢夺了大量劳动力 C、黑奴贸易为英国资本原始积累作出了极大贡献 D、黑奴贸易具有血腥性
  • 12、16世纪30年代,尼德兰的安特卫普盛极一时,帆樯如林,万商云集,该市交易所的墙上赫然写着“为了各个国家和操各种语言的商人的利益”。随着贸易范围迅速扩大,商业活动受到许多更复杂因素的制约,如政治局势、海洋气候和海盗活动等,由此经常导致商品价格剧烈波动。上述现象的出现
    A、是由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转移造成的 B、说明尼德兰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 C、证明当时世界经济是密不可分的整体 D、导致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 13、塞缪尔·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中指出:“人类文明的交流可划分为三个时期——1500年以前称之为遭遇时期,1500年至19世纪末称之为冲击时期,而19世纪末到20世纪则是相互作用时期。”使世界不同文明“遭遇”的标志性事件是
    A、新航路开辟 B、文艺复兴 C、垦殖运动 D、“三角贸易”
  • 14、历史事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的反映,历史观点是分析历史事实的看法和状态。下列选项中哪一项属于历史观点(     )
    A、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了《权利法案》 B、美国独立战争期间,乔治·华盛顿被任命为大陆军总司令 C、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D、1804年拿破仑加冕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 15、1633年,贵族巴洛的庄园里有7名租地农场主,租用土地不足三分之一,但是这7名资本家所交地租数额却接近巴洛庄园地租收入总数的二分之一,16年之后,在同一个庄园,租地农场主达到10人,共租用庄园土地42%,所缴纳地租却占总额的67%,而耕种着58%土地的46%户农民,所缴纳贡赋只有29%。上述材料表明(        )
    A、粗地农场发展标志着西欧庄园经济完全衰落 B、租地农场促进了市民阶级的产生 C、农民是租地农场的主要生产者 D、租地农场在农村经济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
  • 16、中国是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名录(部分)

    序号

    项目

    项目简介及入选时间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

    项目简介:位于陕西西安,出土了大量陶制武士俑和兵器、战车,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内涵最丰富的帝王陵墓,充分表现了2000多年前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艺术才能。

    入选时间:1987年。

                

    都江堰

    项目简介:

    入选时间:2000年。

                   

    龙门石窟

    项目简介:

    入选时间:2000年。

                

    良渚古城遗址

    项目简介:

    入选时间:2019年。

    材料二

    (1)、请按照修建的先后顺序,将材料一中的文化遗址进行排序。
    (2)、请在材料一的第2、第3和第4个项目中,任选其中一个,仿照示例,将项目简介补充完整。
    (3)、某班同学准备在寒假期间,从深圳出发,前往以上4处文化遗址参观学习,年前回到深圳。请结合两则材料和所学知识,为他们:①设计一条游学路线,并说明设计理由,相关地址可用表中序号表示;②写一份30字左右的游学心得。
  • 17、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辉煌灿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陶器——中华文明的远古印记】

    江西仙人洞遗址陶罐

    经科学鉴定,江西万年县仙人洞遗址出土的陶片距今超过2万年,是目前已知的世界上最早的陶器。

    材料二   【节气——中华文明的时间尺度】

    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依据我国北方黄河流域的气候、物候建立,人们通过对太阳、月亮、天气、降水、物候的长期观察,于战国末年总结规范,成为历朝历代的通用历法。2016年11月,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摘编自邱丙军《中国人的二十四节气》等

    材料三   【科技——中华文明的世界价值】

    工艺流程

    它的发明在文化的普及和传播上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人民知识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发展进步。12世纪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是中国对世界的一大贡献。

    ——摘编自马克盎《世界文明史》

    材料四   【人物——中华文明的璀璨星光】

    《张仲景》特种邮票

    姓名:张仲景

    朝代:东汉

    行业:医学

    贡献:著有《伤寒杂病论》一书,开创了中医临床理论体系,被称为“医圣”。

    (1)、材料一中的陶罐,属于研究中华文明发展历史的第几手材料?请合理推测该陶罐的用途。
    (2)、根据材料二,指出二十四节气创立的主要依据,并分析二十四节气诞生于黄河流域的原因。
    (3)、材料三展示了中国古代哪一科技发明?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这一发明的世界意义。
    (4)、请你选择一位中国古代的杰出人物(示例除外),仿照示例,给他制作一张名片。
  • 18、公元5世纪末期,北魏墓葬由“平城模式”演变为“洛阳模式”,这反映了(     )

    类别

    平城模式

    洛阳模式

    殉葬牲畜

    牛、羊、马的头骨、肢骨

    猪、狗、鸡等家畜陶器模型

    壁画装饰

    狩猎、宴饮、打场、采桑等

    儒家“孝悌”等

    A、经济发展 B、民族交融 C、人口南迁 D、政权更迭
  • 19、东吴建造的战舰上下有5层,载重万斛,南朝所造大船的载重量可达2万斛;南朝又修建了大量水利工程,如新丰塘、吴兴塘、赤山塘等,每一个都能灌溉耕地成千上万顷。由此可知(     )
    A、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B、南朝军事实力强大 C、江南地区得到发展 D、南方海外贸易发达
  • 20、《九章算术》记载了藤蔓、瓜瓠生长问题,以及田地面积、赋税分配等计算方法:《齐民要术》记载了许多制作和储存食品,以及治理荒地、利用野生植物的方法。这体现了中国古代科技(     )
    A、强调农作物的生长规律 B、注重联系现实生活 C、重视提高农业生产技术 D、丰富民众文化需求
上一页 43 44 45 46 4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