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类最早的文明是在大河流域产生的。下列文明成果与下图古代文明示意图有关的是(   )

    A、狮身人面像 B、大竞技场 C、阿拉伯数字 D、伊斯兰教
  • 2、邓小平曾说:“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下列人物为此作出杰出贡献的是(   )
    A、钱学森 B、王进喜 C、袁隆平 D、屠呦呦
  • 3、历史影片能艺术再现重大历史事件,爱国主义影片《上甘岭》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西藏和平解放 B、抗美援朝 C、土地改革 D、三大改造
  • 4、金冲及在论及某历史事件时提到,“一场疾风暴雨式的群众运动的冲刷,可以使大群大群人们短时间内在思想上发生剧烈而巨大的变动”。此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 5、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这场战争迫使清政府(   )
    A、签约承认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B、赋予了英国片面最惠国待遇 C、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开设工厂 D、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 6、在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有一些地名、庙宇是以“三宝”命名的,如马来西亚有“三宝镇”泰国育“三宝塔寺”,等。下列与这种命名相关的史实是(   )
    A、卫温船队到夷洲 B、郑和下西洋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戚继光抗倭
  • 7、唐太宗认为“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他的认识主要源于(   )
    A、西汉末王莽夺权 B、东汉的宦官专权 C、西晋的八王之乱 D、隋朝的暴政而亡
  • 8、“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主要是(   )
    A、天下为家 B、封邦建国 C、诸侯争霸 D、战国七雄
  • 9、原始农业为我国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下列工具中可视为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重要标志的是(   )
    A、打制石器 B、磨制石器 C、汉代耧车 D、宋代秧马
  •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32年,乔治•华盛顿出生于北美弗吉尼亚州种植园主家庭; 
    1774年,被选为弗吉尼亚州的代表,参加第一届大陆会议; 
    1775年,在第二届大陆会议上,被任命为大陆军总司令; 
    1781年,接受英将康华利的投降; 
    1783年,领导美国独立战争取得胜利; 
    1787年,主持召开制宪会议,通过1787年美国宪法; 
    1789年,当选美国第一任总统; 
    1799年,逝世。次年,首都华盛顿以他的名字命名。 

    ——摘编自【美】约瑟夫•J•埃利斯著,陈继静译《华盛顿传》

    材料二: 
    1866年,孙中山出生于广东香山县农民家庭; 
    1892年,开始行医; 
    1894年,成立兴中会; 
    1905年,成立同盟会,创办《民报》; 
    1912年,1月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3月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7年,开展护法运动; 
    1924年,1月主持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5月创办“黄埔军校”; 
    1925年,3月病逝于北京,4月香山县改为中山县; 
    1983年,中山县改为中山市。
    ——摘编自李菁《天下为公:孙中山传》

    (1)、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华盛顿在美国独立战争前后的主要活动。
    (2)、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的革命活动。
    (3)、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孙中山和华盛顿的共同之处。
  •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文献材料

    出处

    (隋文帝)仁寿三年,秋七月丁卯,诏曰:“……方今区宇(天下)一家,烟火万里,百姓乂(太平)安,四夷宾服(归顺),岂是人功,实乃天意。”

    《隋书》

    有唐以来,出身入仕者,著令(在法令中明确规定的)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书算

    《旧唐书》

    至(贞观)八年、九年,频至丰稔(丰收),米斗四五钱,马牛布野,外户(家门)动则数月不闭。至十五年,米每斗值两钱

    《通典》

    天宝初……(李白)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诗歌)至甫(杜甫),浑涵汪茫(雄浑开阔,无比深广),千汇万状,兼古今而有之……故元稹谓:“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

    《新唐书》

    贞元二十年,(日本)遣使来朝,留学生橘逸势(人名),学问僧空海;元和元年,日本国使判官高阶真人(人名)上言:“前件(提到的)学生,艺业稍成,愿归本国,便请与臣同归。”

    《旧唐书》

    (1)、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从制度创新、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对外交流等方面,归纳隋唐时期的重要成就。
    (2)、 请为该组材料拟定一个主题。
  • 12、下面这组图片是某同学假期完成跨学科主题学习时搜集的素材,其探究的课题应该是(  )

    远古人装饰品

    镶松石金耳环

    塑料发夹

    合成钻手镯

    A、从饰品材质看生产力不断发展 B、从考古发现看审美观念的产生
    C、从物种交流看世界经济全球化 D、从技术发展看传统手艺的革新
  • 13、如表是世界银行对1998年美国、中国、日本等国GDP占世界GDP百分比的数据统计。据此可知(  )

    国家

    美国

    中国

    日本

    德国

    法国

    英国

    意大利

    俄罗斯

    占世界GDP的百分比(%)

    30.1

    3.4

    13.4

    7.2

    4.9

    4.8

    4.0

    0.9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 B、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瓦解
    C、美苏两大集团全面冷战对峙 D、世界呈现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 14、1848年《共产党宣言》在伦敦出版发行,到19世纪60年代,法国、德国、美国、意大利等国工人相继罢工,工人政治组织纷纷建立,1871年3月,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诞生。以上史实可以用来说明(  )
    A、资本主义社会必将被共产主义社会取代 B、马克思主义传播推动国际工人运动发展
    C、社会主义理论实现从空想到科学的跨越 D、社会主义制度从一国实践到多国的发展
  • 15、15世纪以前,苏美尔人关于洪水和方舟的传说,影响到希伯来人;希腊人学习了埃及人的几何、医药和占卜;阿拉伯人改造了印度人从0到9的计数法,形成现在使用的“阿拉伯数字”。这反映了(  )
    A、古代文明之间存在交流互鉴 B、拜占庭文化为文艺复兴提供精神营养
    C、希腊罗马古典文明向外扩散 D、阿拉伯人担当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
  • 16、中华民族向来倡导睦邻友好关系,如“远亲不如近邻”,在对外交往上也根据“以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原则,处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下列史实能够体现该原则的是(  )
    A、1964年中国与法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2001年中国推动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建立了上海合作组织
    D、截止2025年3月中国共参加29项安理会授权的联合国维和行动
  • 17、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昆曲、秦腔、皮影戏、糖画、相声等地方特色文化逐渐得到国家的重视和保护。其关键因素在于(  )
    A、土地改革运动逐步开展 B、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C、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D、对外文化交流的增多
  • 18、如图是中国版画家力群创作于1944年的作品《给老百姓修纺车》。该作品可以用来说明(  )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B、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
    C、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展壮大 D、中国人民抗战胜利的原因
  • 19、“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20世纪30年代毛泽东创作《清平乐•六盘山》的背景是中国共产党(  )
    A、领导全国工人运动快速发展 B、独立领导革命军队夺取政权
    C、突破敌军围堵长征胜利在望 D、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
  • 20、如图是1926年6月和1927年6月部分省区农民参加革命运动,成为农会会员所占比例统计图。历时一年,这些省区农会会员比例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民主科学思想传播 B、共产国际有力帮助 C、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D、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上一页 42 43 44 45 4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