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许倬云在《万古江河》中写道:“他们清明的理性,为人类社会提出许多至今仍有待实现的理想。科学的探讨与实证代养了过去神学的教条与武断……从此以后,一般平民尝试用选票决定如何治理国家。”文中的“他们”(     )
    A、开启了人文主义思想的先河 B、打破了民众对宗教的信仰 C、恢复了被基督教泯灭的人性 D、开辟了启蒙运动的新时代
  • 2、"1600年,在法国和苏格兰,每6个成年人中仅有一个略微识字……到1850 年,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60%以上的成年人能够读书写字。"这种转变源于(     )
    A、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工业化发展的需要 C、贫富分化日益加剧 D、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 3、下列有关美国独立战争意义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冲击了欧洲各国的封建制度   ②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③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赢得了国家的独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4、下列是某同学在学习世界近代史时制作的时间轴。它反映的学习课题是(       )

    A、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C、欧洲封建制度的瓦解 D、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断扩展
  • 5、这场运动充分地肯定了人的价值,重视人性,成为人们冲破中世纪层层纱幕的有力号召。下列对“这场运动”意义表述正确的是(     )
    A、启蒙运动用理性之光驱散愚昧的黑暗 B、新航路开辟促使世界的观念逐步确立 C、古希腊哲学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 D、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了人们思想大解放
  • 6、14世纪中叶以后,一些欧洲农村的富裕农民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进行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这一现象出现在(     )
    A、庄园 B、手工工场 C、租地农场 D、奴隶制种植园
  •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华夏民族,非一族而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材料二     《北魏帝王出御图》

    ——以上材料摘编自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根据材料一、说说华夏民族是如何形成的?(不能照抄原文)。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古代一个少数民族服饰的重大变化,这种服饰的变化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除了服饰变化,这一事件还使这个民族哪些方面发生变化?
    (3)、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各民族交流交融的主要方式。(至少写出两种方式)。
  •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七年级(1)班的同学们在学习完西汉历史后,对汉初的经济、政治、对外交往等进行了探讨,同学们设计了下面的问题,请你和他们共同回答。

    (1)、面对汉初社会残破局面,汉高祖采取了怎样的政策?到文帝、景帝统治时期,经济恢复发展,这一统治局面史称什么?
    (2)、针对地方封国势力膨胀,有识之士纷纷提出削弱地方封国的策略。汉武帝时期的大臣主父偃为皇帝提出了什么建议?这一建议的实践效果怎样?
    (3)、同学们查阅资料,在《汉书·张骞传》中看到:“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材料中“骞凿空”是指哪一历史事件?你认为“骞凿空”这一事件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4)、西汉从建立初期到汉武帝时期,国家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变化?
  •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农业是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基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对政治、社会、文化变革都起到推动作用。

    材料一   在《国语·齐语》中,记载着管仲对齐桓公说的一句话:“美金(青铜)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铁)以铸鉏、夷、斤、厮(鉏、夷、斤、厮是不同农具的名称),试诸壤土。”

                     春秋时期的铁农具

    材料二   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是北朝贾思勰撰写的《齐民要术》。《齐民要术》一书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内容十分丰富。贾思勰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种植农作物必须因地制宜,不误农时;要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

                   《齐民要术》书影

    ——摘自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材料一反映了春秋时期经济发展的哪一现象?结合所学知识,说说齐桓公大力发展经济的主要目的。
    (2)、材料二反映了农业发展对哪一领域起到推动作用?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贾思勰撰写《齐民要术》的历史背景。
    (3)、结合所学知识,任选材料中的一个史实,说明农业进步对中华民族发展的积极作用。
  •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部分)

    二十六年(前221年)

    “为始皇帝……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二十七年

    巡陇西、北地……治驰道

    二十八年

    器械一量,书同文字

    三十二年

    乃使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人北击胡(匈奴),略取河南地

    三十三年

    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

    (1)、给材料一中图三命名;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图一到图三的发展趋势。
    (2)、根据材料二、概括秦始皇采取的主要措施,并分析这些措施的主要影响。(至少写出2点措施及相应的影响)
  • 11、祖冲之运用三国时期数学家刘徽的方法进行计算,又借助中国人发明的一种古老的计算工具—算筹,终于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即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说明祖冲之的成就(     )
    A、领先世界近千年 B、是刻苦钻研的结果 C、促进了历法的推算 D、是在继承中创新发展
  • 12、河南洛阳牡丹花雍容华贵,被誉为“国色天香”。到洛阳除了赏花外,还可以观看(     )
    A、秦始皇陵兵马俑 B、云冈石窟 C、龙门石窟 D、都江堰
  • 13、从西晋永嘉(307—313年)年间到刘宋末,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陆续南下到巴蜀和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就有70万人,形成北方民众纷纷南下的浪潮。这一“浪潮”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
    A、破坏了南方的环境和农业发展 B、加剧了南北矛盾和割据状态 C、完成了中国经济中心的南移 D、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和民族交往
  • 1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陆续内迁,其中,至今在中华民族56个民族中,还存在的少数民族是(     )
    A、匈奴族 B、鲜卑族 C、羌族 D、氐族
  • 15、《三国演义》是我国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书中描写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错综复杂的政治与军事斗争。其中的“三国”是指(     )
    A、魏、蜀汉、吴 B、韩、赵、魏 C、宋、齐、梁 D、魏、西晋、东晋
  • 16、以下示意图中①的时代特征是(     )

    A、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B、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 17、《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下列史事在该书中年可以查阅到的是(     )
    A、河姆渡居民栽培水稻 B、秦灭六国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 18、他是东汉名医,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写成了《伤寒杂病论》一书,他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被后世成为“医圣”。他是(     )
    A、扁鹊 B、张仲景 C、华佗 D、张角
  • 19、蔡伦被誉为“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之一”,这是因为他(     )
    A、教民耕种 B、创造文字 C、发明“麻沸散” D、改进造纸术
  • 20、“九月,赤眉入长安,更始降,旋为赤眉所杀。光武则乘机南下,攻下洛阳,并定都于此。”后世称“光武”所建的政权为
    A、西汉 B、东汉 C、蜀汉 D、西晋
上一页 40 41 42 43 4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