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第15周)教研联盟测试试卷
-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第15周)教研联盟测试试卷
- 2015年广西柳州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 2015年广西桂林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 山东省巨野县太平镇第一中学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山东省聊城市2017-2018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2017届山东省临清、高唐两地中考历史模拟考试试卷(二)
- 2017届湖南省祁阳县九年级历史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
- 2017届湖南省江华县水口中学江华县九年级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
-
1、《元史·琉球传》记载:“琉球在南海之东,漳、泉、兴、福四州界内。澎湖诸岛与琉球相对。”后来,为管辖这一地区设置的机构是( )A、安西都护府 B、澎湖巡检司 C、宣政院 D、伊犁将军
-
2、题图示意的地方管理制度盛行于( )A、秦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
3、“和议成,立盟书,约以淮水中流画疆……岁奉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材料中签署“盟约”的两个政权分别是( )A、北宋和金 B、北宋和辽 C、南宋和辽 D、南宋和金
-
4、北宋与辽、西夏的战争,其结局都是订立和约,北宋每年送给辽、西夏大量钱物以换取和平。针对这种“以钱物换和平”的做法,南宋李焘指出,“虽每岁赠遗,较于用兵之费,不及百分之一”。李焘认为“以钱财换和平”( )A、有可取之处 B、符合人民意愿 C、是屈辱行为 D、导致北宋灭亡
-
5、题图的两枚货币反映出,契丹和西夏都( )A、建立政权于我国东北 B、与南宋政府形成对峙 C、仿效中原的制度文化 D、与宋朝经济形成隔绝
-
6、宋太宗时期,有宰相九人,但在实际政治运作过程中,有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等五十多人参与这个宰相群体。该举措( )A、提高了行政效率 B、加强君权分割相权 C、形成了三权分立 D、导致政权动荡局面
-
7、唐朝有“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名句,宋代却出现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说法,这一变化反映了宋代( )A、强干弱枝 B、尊崇儒术 C、用人唯才 D、崇文抑武
-
8、宋太祖曾说:“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下列措施中最符合这一治国理念的是( )A、派文臣担任地方知州 B、在边境重地设立藩镇节度使 C、分化相权,强化君权 D、地方精锐选入禁军强干弱枝
-
9、对于题表解读准确的是( )
唐朝诗人
出身
李白
未参加科举考试
杜甫
参与科考,未中
柳宗元
贞元九年中进士
白居易
贞元十六年中进士
李商隐
开成二年中进士
A、唐代诗歌发展达到顶峰 B、科举考试与唐代诗歌兴盛有一定关联 C、唐代诗人大多为平民出身 D、唐朝著名诗人都通过了科举考试选拔 -
10、《唐大和上东征传》记载:“日本国长屋王崇敬佛法,(造)千袈裟,(来施)此国大德众僧,其袈裟(缘)上绣着四句曰: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以下能够体现唐朝时中日“共结来缘”的史实是( )A、玄奘西行 B、文成公主入藏 C、鉴真东渡 D、郑和下西洋
-
11、“天可汗”不仅是一种荣誉,更具有实质意义,它的目的是使许多弱小邻国或民族可以和平相处共存共荣。据此分析,唐太宗被拥戴为“天可汗”的原因是( )A、轻赋省刑 B、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广开言路 D、提高政府的行政效能
-
12、学者吕思勉认为“唐代天宝之乱,原因孔多,边兵之重,要为其大者”。该学者认为安史之乱爆发的主要原因是( )A、出现外重内轻局面 B、君主专制遭到严重削弱 C、藩镇割据局面形成 D、地方完全脱离中央管控
-
13、题表案例表明,历史研究( )
材料类型
名称
内容
结论
诗歌
《忆昔》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唐朝处于
繁盛时期
文献
《通典•食货典》
天宝八年官仓存粮相当于
国家4年粮食收入。
A、主要依据文献记载 B、必须摒弃文学作品 C、完全凭借考古发掘 D、应该重视史料互证 -
14、唐朝的纺织业品种繁多,其中蜀锦以色彩艳丽、纹饰精美冠于全国;越窑的青瓷如冰如玉;造船业、矿冶业、造纸业等都颇具规模。材料直接反映出唐朝( )A、文学艺术的兴盛 B、手工业水平的高超 C、社会风气的开放 D、商业贸易往来频繁
-
15、题表可用来说明唐朝的兴盛得益于( )
时期
政治措施
唐太宗时期
完善三省六部制
武则天时期
创立殿试制度
唐玄宗时期
改革税制和兵制
A、皇权的平稳更替 B、选官方式的调整 C、制度的创新发展 D、开放的社会风气 -
16、学者毛汉光根据中国古代正史所载官员的出身背景资料,对统治阶层的社会成分进行了统计分析,其中“寒素”(门第寒微)类官员的比例在东晋后期、隋朝和唐朝初期分别为6.1%、17.3%和28.4%。这一变化有利于( )A、提高基层官员政治地位 B、建立清廉的官僚队伍 C、保证选拔程序公平公正 D、推动社会阶层的流动
-
17、题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
记述
出处
“秦王(李世民)与薛举大战于泾州,我师败绩。”
《旧唐书·高祖本纪》
“薛举寇泾州,太宗(李世民)率众讨之,不利而旋。”
《旧唐书·太宗本纪》
“秦王世民为西讨元帅……刘文静(唐朝将领)及薛举战于泾州,败绩。”
《新唐书·高祖本纪》
“薛举寇泾州,太宗为西讨元帅,进位雍州牧。七月,太宗有疾,诸将为举所败。”
《新唐书·太宗本纪》
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 B、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 C、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 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 -
18、题表为中国古代一位历史人物年谱(部分),对此历史人物的补充说明正确的是( )
公元626年
公元630年
公元641年
公元649年
即皇帝位
征突厥,俘颉利可汗,后被尊为“天可汗”
遣文成公主远嫁吐蕃
崩,葬昭陵
A、建隋朝,灭南陈,结束长期分裂局面 B、创科举,开运河,加强南北经济联系 C、轻徭薄赋,虚心纳谏,成就贞观之治 D、励精图治,整顿吏治,铸就开元盛世 -
19、题表中可以比较出长城和大运河的共同点为( )
长城
大运河
秦汉时期,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保护了中原北部地区的农业生产的人民生活。
隋唐时期,成为联系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加强了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
A、抵御了匈奴侵扰 B、削弱诸侯国势力 C、促进了南北交流 D、有利于巩固统一 -
20、《百家讲坛》中在介绍隋朝最重要的贡献时曾评价道:“可以毫不夸张地讲,隋文帝也罢,隋朝也罢,一半的功业就在于此。”该贡献是指( )A、确立了选拔人才的察举制度 B、结束长期分裂统一全国 C、建立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 D、开凿灵渠促进南北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