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第15周)教研联盟测试试卷
-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第15周)教研联盟测试试卷
- 2015年广西柳州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 2015年广西桂林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 山东省巨野县太平镇第一中学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山东省聊城市2017-2018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2017届山东省临清、高唐两地中考历史模拟考试试卷(二)
- 2017届湖南省祁阳县九年级历史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
- 2017届湖南省江华县水口中学江华县九年级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
-
1、2世纪的演说家阿利斯提德宣称:“所有的货物,所有现存的和曾经存在的东西,贸易、航海、农业、金属加工,任何曾经创造出来或者生长出来的东西,都在这里(指罗马)汇合。”这段材料反映了罗马帝国( )A、商业空前繁荣 B、农耕技术发达 C、文化广泛传播 D、社会陷入危机
-
2、独立培育出马铃薯、玉米、番茄和花生等农作物的是( )A、古巴比伦人 B、古印度人 C、古埃及人 D、印第安人
-
3、欧洲文明历史悠久,它的发展跌宕起伏,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思想意识的觉醒)
材料一 意大利是一个富裕的国家,它的城市佛罗伦萨是当时世界有名的工业中心,水上城市威尼斯连接着东西方的航运,这些都为文艺复兴提供了一方沃土,让它的萌芽可以在这里汲取营养、茁壮成长。从此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到来了,人文主义开路、自然科学和文化艺术相继取得了璀璨而辉煌的成就,群星闪烁,耀眼夺目,灿若霓虹。
——摘编自《文艺复兴:中世纪的觉醒》
(世界地理的发现)
材料二
(殖民扩张的罪恶)
材料三 17世纪到19世纪,美洲大陆黑人奴隶的价格从400美元上涨到2000美元,奴隶贩子从中获得巨额利润;同时,他们又从美洲将大量的黄金、白银以及糖、烟草、棉花源源不断地运回欧洲。这些不义之财成为奴隶贩子创办企业的重要资本来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文艺复兴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人文主义具有怎样的内涵?列举一例该时期取得的文化艺术成就。(2)、根据材料二,指出“发现新大陆”和“实现环球航行”是哪两条航线?(字母表示);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航路的开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的主要依据。(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与材料三所反映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 -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谟拉比法典》石柱上部(图1):太阳神、正义神沙马什授予汉谟拉比象征王权的权标的浮雕;下部(图2):法典具体条文。
材料二 法典对奴隶主、自由民、奴隶有着不同的规定:如果奴隶主把一个自由民的眼睛弄瞎,只要拿出一定数量的银子就可了事。如果被弄瞎眼睛的是奴隶,就不用任何赔偿。
——杨红林《历史上的大法典》
材料三 著名的埃及胡夫金字塔上有一段令人生畏的铭文:“不论是谁骚扰了法老的安宁,死神之翼将在他的头上降临。”在宗教上,法老被认为是“神之子”,具有无上的权威。
——部编版教材《九年级历史上册》
材料四 我们可以这样说,正是由于占有总人口1/6的人享有了民主权利,才使雅典国家与古代其他国家特别是东方国家严格区别开来……它已在思想和传统上为后来所有类型的西方民主和法治奠定了基石。
——张中秋《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古代两河流域除《汉谟拉比法典》外的另一主要文明成果。(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制定《汉谟拉比法典》的目的。(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埃及法老当年修建金字塔的目的。(4)、据材料一和材料三,概括古巴比伦王国与古代埃及君主统治的共同特征。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上古时代东西方政治制度不同之处。 -
5、依据下列三幅油画中历史人物的人生经历,概括的主题应是( )A、人性之光一文艺与人的解放 B、寻梦东方一艰难的探险之路 C、问道政治一不同选择的革命 D、技术创新一机器生产的时代
-
6、李文同学在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收集了以下史实,据此判断,她研究的主题是( )
《汉谟拉比法典》
《韩非子》
《十二铜表法》
《罗马民法大全》
A、文明多样性 B、古代法治建设成就 C、文明交流互鉴 D、东西方文明的比较 -
7、小历同学进行“古代世界文明”的研究性学习,图7是他整理的学习笔记据此推测他研究的是( )A、古埃及文明 B、古巴比伦文明 C、古希腊文明 D、古罗马文明
-
8、下图是二战中规模最大的两栖登陆作战的示意图,该图所示的军事行动是( )A、莫斯科保卫战 B、斯大林格勒战役 C、诺曼底登陆 D、柏林攻坚战
-
9、某同学在历史事件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找到了以下图片,下列最符合他研究主题的是( )A、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 B、殖民体系的建立 C、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D、资本主义的曙光
-
10、下面是19世纪无产阶级斗争历程图,其中“革命理论”诞生的标志是(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资本论》的发表 C、《权利请愿书》的发表 D、《大宪章》的颁布
-
11、1914年秋,当更多的欧洲国家被卷入一战时,英国外交大臣格雷评论道:“灯光正在整个欧洲熄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14年以来的几十年中,西方一面在衰落一面又在获得成功。实际上,这两种表面矛盾的趋势是互相加强的。全球前所未有的体化,导致了西方的技术,观念和制度正以加速度扩散。但是反过来,也正是这种扩散削弱了1914年之前似乎不可侵犯的西方的全球霸权。诸殖民地民族正在有选择地采纳西方文明来对西方进行更有效的抵抗。因此,1914年以来的世界历史既是西方成功的历史,又是西方衰落的历史。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世界两极格局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在世界棋盘上纵横捭阖,以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声音,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
——布热津斯基《大棋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具体说明1914年以来的世界历史“是西方衰落的历史”。(2)、根据材料二,指出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什么变动?请运用史实证明资本主义国家在这新的政治格局下,是如何用“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声音,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 -
12、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历史传承的重要载体。围绕“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推动历史发展进程”文化长廊主题,请你完成下列相关学习任务
篇章
内容
文物篇
北京人制作的石器
刻有文字的甲骨
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农具
秦“半两”
制度篇
分封制
郡县制
中央集权制度
科举制度
科技篇
司南(模型)
造纸术
印刷术
火药
建筑篇
都江堰
长城
大运河
大明宫
外交人物篇
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图(敦煌壁画)
甘英出使大秦
玄奘西行求法
鉴真东渡日本
(1)、文物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请从“文物篇”中任选一个,描述该文物所蕴含的历史信息。(2)、根据以上某些篇章,提炼出如下观点:观点一:不断演进的制度建设,利于国家统一社会发展
观点二:弘扬中国先进科技文化,坚定中华民族文化自信
观点三:汲取中国传统建筑精粹,建设和谐美丽中国家园
观点四:兼收并蓄创造优秀文化,中外交流推动发展进程
请你从中选取一个观点,结合相关篇章内容提取至少三个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史论结合,条理清楚,符合逻辑。)
-
13、1930年美国国会通过法令,对各种进口商品的税率平均提高约40%,这一法令的实施,遭到许多国家采取报复措施,引发关税大战。由此产生的影响是( )A、解决了生产的相对过剩 B、加剧了各国的经济危机 C、使各国渡过了经济危机 D、激起殖民地的强烈反抗
-
14、“它为美国北部赢得了有利的国际环境,使早在1833年就宣布废除奴隶制的英国很难继续支持南部。”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D、《宅地法》
-
15、下表反映了1947-1952年中国新、老解放区农村土地所有权情况,出现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时间
地区
农民土地占有情况
1948年
冀中区、北岳区
90%以上的地区达到了土地大体平分
热河
80%的地区农民共分得土地240万亩
1952年
全国
农民所得到的土地占总面积95%
A、减租减息 B、土地改革 C、三大改造 D、改革开放 -
16、科技革命往往会改变历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世界历史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主要事件
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
英国工业革命,瓦特改进的蒸汽机
1914—1918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
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垄断组织出现
1919年—1922年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
1939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944年
诺曼底登陆
1945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联合国成立
1947年
杜鲁门主义出台
1949年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1955年
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上下册》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改变历史发展进程的动力机器的名称各一例。(2)、根据材料写出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战役名称及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性事件。(3)、根据材料找出相互关联的事件,围绕“科技革命与世界发展”这一主题,自拟一个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意大利文中的‘1400’,意指时代进入1400年之后,这一百年间人文、科学和艺术全面的兴盛现象;这一百年,产生了伟大的政治家、哲学家,产生了伟大的文学作品;这一百年间,激发出了拥有惊人创作力的人物……为西方艺术创作奠定了永恒的基础。
——蒋勋(中国台湾)
(1)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结合所学,列举“拥有惊人创作力”的一个人物及其代表作品一例。材料二
材料三 欧洲的海外扩张和陆上扩张,使人类的眼界前所未有地扩大了,逐渐形成了新的全球性视野;欧洲人的发现还导致新的全球性种族分布,人类种族的混合必然伴随着动植物的相应混合,整个世界都卷入了这种交流;全球性的经济关系开始形成,世界各地都不自觉地成为整体的一部分。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材料二和材料三共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举出该事件中的一个代表人物。依据材料三,说说这一历史事件在思想观念方面对人类带来的影响。(3)依据以上材料,概括上述两个历史事件对欧洲资本主义起到的共同作用。 -
18、14—16世纪,世界发生巨变,西欧进入了“人被发现”“世界被发展”的时代。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 文艺复兴挣脱了神的统治,确立了人的尊严。但是那时的教会势力仍很强大,人们是不敢公开提出反对基督教、否定上帝的口号的。所以马克思说,人们只能“战战兢兢地请出古代的幽灵”,来为自己壮胆。
——《叶廷芳:18世纪欧洲文化思潮中的“中国风”》
材料二 一位航海家在航海日记中写道: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在此以后,我回到长斯提尔,觐见王上,而王上依据我的陈述,命令我进行第二次航行,以求在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主宰赐福,我在那绵延600英里的小西班牙岛屿得告成功。我征服该岛,并使它的居民纳贡。
材料三 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
——《共产党宣言》
(1)、根据材料一,分析人们只能“战战兢兢地请出古代的幽灵”来为自己壮胆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和实质分别是什么?(2)、材料二中的这位航海家是谁?其航海日记关于地理位置的记载有一处错误,请予以指正。(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
19、“巴黎人民表达如下呼声:彻底改造社会,废除现存一切法律关系和社会关系,取消一切特权和剥削,以劳动世界来取代资本统治,就是用劳动者自己的力量来解救自己!”材料所述事件( )A、标志无产阶级斗争有了科学理论指导 B、使人类社会分裂为两大阵营 C、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D、给中国送来了新的革命理论
-
20、下图所示的是英国棉纺织手织工场、棉纺织厂工人人数变化情况。据此可知,工业革命( )A、开始于棉纺织业 B、推动了生产变革 C、改变了社会观念 D、引发了工人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