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由于殖民统治和传染病致使殖民地内的印第安人几乎灭绝,西方国家开始从非洲贩卖黑人到美洲做奴隶。在贩卖的过程中,千千万万的黑人或死于炎炎烈日之下,或死于瘟疫,或葬身鱼腹。材料体现了(     )
    A、世界各地的隔绝状态开始被打破 B、非洲黑人反抗斗争的重大胜利 C、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性和血腥性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
  • 2、中世纪西欧受基督教的影响,儿童需要学习宗教入门书。文艺复兴时期,西欧教育以培养具备身心健康、行为举止得体及睿智的绅士为主要目标。这一变化反映了西欧(     )
    A、资产阶级统治地位确立 B、自由主义成为社会共识 C、教育摆脱了宗教的束缚 D、思想解放促进教育变革
  • 3、16世纪,原产于美洲的番茄、马铃薯、玉米的形象被广泛绘制。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三角贸易 B、新航路的开辟 C、文艺复兴 D、欧洲宗教改革
  • 4、藤田是生活在孝德天皇统治中期的农民,在他的生活中可能有的体验是(     )
    A、因国、邵、里赋税不一而深感苦不堪言 B、耕地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 C、成为某贵族的私有民,地位近似于奴隶 D、身穿西洋大礼服,饮用着葡萄酒
  • 5、李华同学在复习“封建时代的欧洲”这一单元时,绘制了下面的结构图,你认为下图①处可填写的文明古国是(     )

    A、古希腊 B、古罗马 C、法兰克王国 D、拜占庭帝国
  • 6、公元前5世纪末期,罗马的某法官接了一个案件:商人马库斯借给朋友卢修斯一笔钱,约定一年后归还,但卢修斯到期未还款。法庭审理后,判决卢修斯必须归还借款,并支付相应利息,若仍不履行判决,将被处以罚款,甚至可能被卖为奴。法官判定的依据是(     )
    A、习惯法 B、《十二铜表法》 C、《罗马民法大全》 D、《民法典》
  • 7、古埃及人在莎草制成的莎草纸上面书写文字,创造了象形文字;苏美尔人用泥土制作软泥板并在上面书写文字,创造了楔形文字;殷商时期中国人将文字刻在牛胛骨、鹿头骨、龟甲上,创造了甲骨文(见下图)。这说明(     )

    A、文明具有多元特点 B、亚非文化交流加强 C、地域决定文化发展 D、西亚科技文化繁荣
  • 8、某校开展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

    【校本课程】

    某校开设了校本课程“历史文化名城(镇)”,并设置了如下主题,请将下列主题与城市相搭配。

    A.遵义市   B.井冈山   C.西安市   D.南昌市

    (1)①                                                    

    【图片印证】


           上海街景                                               1927年在上海举行的一场婚礼

    (2)观察图片,你能看出近代以来上海市民社会生活发生了的变化。请至少写出两方面。

    【红色记忆】

    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大事年表(部分)

    1921年7月

    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2年7月

    中共二大的召开

    1935年1月

    遵义会议

    1936年10月

    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1936年12月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1945年4月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1949年4月23日

    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结束

    1949年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

    (3)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结合所学,说说你对“开天辟地”大事的理解。

    (4)阅读大事年表,指出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并于1945年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理论成果。

    (5)综上所述,指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

  • 9、

    勿忘历史,崇尚英雄;逐梦前行,开创未来。2021年暑假小明同学走访了巴中的革命老战士,透过镜头和英雄事迹让我们领略英雄们无私奉献、精神不老的风采,以此向最可爱的人致敬!

    材料一:如图是老战士王少莲,巴州区鼎山镇人士。13岁随母亲、哥哥于1933年春参加红军,在长征的一次战斗中哥哥牺牲,定为烈士。她和母亲因负伤,历经艰辛、几经辗转回到家乡安享政府优待。

    (1)红军长征是国共关系破裂后被迫进行的,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是什么?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进行的军事行动是什么?
    (2)从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中,共产党意识到独立掌握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性。1927年,南昌起义有何意义?哪一次会议上决定在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

    材料二:如图是老战士邱仕荣,巴州区离休干部。参加过淮海战役,解放南京、解放上海和抗美援朝等战役,头部受重伤,身体多处受伤,先后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三等功各3次,曾作为英模代表出席华东英模代表大会。

    (3)日本入侵使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加速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为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实行的土地政策是什么?
    (4)解放战争中,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的事件是什么?材料二中的解放南京是哪年?
  • 10、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     )
    A、国共两党的合作 B、世界人民的支持 C、中国共产党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D、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用
  • 11、2020年8月,电影《八佰》热映.它讲述了1937年8月中国军队将领谢晋元率部坚守苏州河北岸四行仓库,与日军展开四天四夜血战.在上海英勇抗击日军的故事。这个故事发生于中国军队正面战场的哪次会战(     )
    A、淞沪会战 B、武汉会战 C、第二次长沙会战 D、徐州会战
  • 12、按照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对下列抗战中的重大历史事件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②③④① D、④③②①
  • 13、如表为不同报刊对西安事变的报道。据此可知(     )   

    报刊

    标题内容

    《西北文化日报》

    争取中华民族生存,张杨昨发动对蒋兵谏

    《东京日日新闻》

    匪贼张学良等……两京政府紧急会议决定

    《大公报》

    张学良竟率部叛变,蒋委员长被留西安

    A、张杨“兵谏”得到全国认可 B、日本的报道更为可信 C、西安事变扭转时局 D、报道叙述受立场影响
  • 14、北伐战争初期的主要战场在(       )
    A、湖南、湖北 B、广东、广西 C、山东、山西 D、江西、江苏
  • 15、某学校历史展板中有这样一段解说词:它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由此可知,该历史展板的主题是(     )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土地革命 D、一二•九运动
  • 16、孙中山在一次演讲中说到,近代欧美各国工商业发达,却出现“富者敌国,贫者无立锥之地”的现象,因此中国必须“未雨绸缪,赶紧设法,免得再蹈覆辙”。他将这一观点纳入了自己的革命纲领,该纲领具体解释为(     )
    A、平等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族主义 D、民生主义
  • 17、图片也是记载历史的一种方式。下图反映出中国学习西方的历程是(     )

             

    A、学制度→学技术→学思想 B、学思想→学制度→学技术 C、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 D、学制度→学思想→学技术
  • 18、为加强对我国东南边防的管理,1885年清政府建立了(       )
    A、台湾行省 B、广东行省 C、新疆行省 D、海南行省
  • 19、1853年,《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1854年,石达开、杨秀清等人向洪秀全报告:士兵日益增多,应设法解决军粮问题,要求“照旧交粮纳税”。洪秀全同意了他们的奏请。这说明(     )
    A、先进领导人向西方寻求真理 B、平均分配土地原则被放弃 C、旧有封建土地所有制被废除 D、太平军抗击清军斗志昂扬
  • 20、电影(十二生肖)精彩纷呈,票房大卖,遗失在海外的“圆明园十二生肖”中最后四个兽首终于回到祖国(电影剧情)。这些兽首铜像遗失于(     )
    A、1842年 B、1856年 C、1860年 D、1858年
上一页 27 28 29 30 3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