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第15周)教研联盟测试试卷
-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第15周)教研联盟测试试卷
- 2015年广西柳州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 2015年广西桂林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 山东省巨野县太平镇第一中学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山东省聊城市2017-2018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2017届山东省临清、高唐两地中考历史模拟考试试卷(二)
- 2017届湖南省祁阳县九年级历史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
- 2017届湖南省江华县水口中学江华县九年级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
-
1、深夜,起义的新军和市民,摧毁了湖广总督府门前的大炮,正向总督府里冲去。总督府的牌子,被打断在阶前;撕碎了的清朝的龙旗,被践踏在地下。材料所描述的是( )A、二次革命 B、武昌起义 C、护国战争 D、广州起义
-
2、《中华民国史》写道:“他提议将分散的革命组织(合)成一个大团体,协力从事反清革命。这个建议获得一致赞成。”合成的这个“大团体”是( )A、华兴会 B、兴中会 C、中国同盟会 D、光复会
-
3、下列资本主义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中,英国参与的是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③④ D、①③④ -
4、“(故宫)那些太和殿前永存的铜缸记录着中国人在20世纪第一年所遭受的国耻,一缕缕刀痕割出千百万同胞的血泪,牢牢刻在中华民族的记忆深处。”《复兴之路》这段解说词中的“国耻”指的是(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马关条约》的签订 C、八国联军占领北京 D、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
5、某学者评论义和团运动时写道:“义和团成员视死如归,其悲壮程度空前绝后,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骨子里的爱国情怀,并震惊了列强,让列强知道灭绝中华民族是不可能的。”这表明义和团运动( )A、实施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B、抵制了列强的资本输出 C、打击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D、激发了国人的爱国热情
-
6、以下可以作为研究戊戌变法的一手(直接)史料是( )A、电影《戊戌风云》 B、报刊《国闻报》 C、书籍《再说戊戌变法》 D、历史教科书
-
7、旅顺港1894年为日寇侵占,在沙俄联合德、法等列强佯作干涉下,日寇被迫退还。继而被沙俄强行“租借”达七年之久。德国因参与干涉还辽,就向清朝政府索得在天津和汉口的二块租界地作为“报酬”。由此分析甲午战争的影响是( )A、刺激了列强的侵华野心,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B、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使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 D、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
8、甲午战争中中国惨败,日本借机从我国获得了诸多权益,其中要求:“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由此可以得出( )A、甲午战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加速发展 B、《马关条约》之后列强停止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C、《马关条约》让列强开始获得贸易和投资特权 D、列强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
-
9、下表是某中学八年级历史社团编演的五部历史课本剧。结合所学知识,推断它们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第一部:林则徐——虎门销烟显意志
第二部:陈化成——抗英斗争展丹心
第三部:左宗棠——收复新疆固边防
第四部:邓世昌——黄海海战壮军威
第五部:冯子材——镇南大捷震敌胆
A、反抗列强侵略 B、推翻封建统治 C、学习西方制度 D、进行民主革命 -
10、自强运动最大的动……祖制所无,但也……被逼出来的。此外的所有改革都是在原有的皇朝体制和结构之中采取的修补性措施,具有明显的保守性。材料旨在说明洋务运动( )A、旨在学习西方先进的制度 B、没有触动封建统治的根基 C、是不得已的措施 D、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
11、有学者认为,太平天国运动使清政府统治阶层加深了自己的危亡意识,一些有见识的清王朝皇室成员和重要的大臣开始奋发图强,寻求各种救亡图存的改革措施。为此,清政府( )A、签订了《天津条约》 B、发起了新文化运动 C、领导了五四运动 D、掀起了洋务运动
-
12、这一运动是鸦片战争的回响,它曾打下了清王朝的大半江山,建立政权,却因领导者内讧,加之清政府的围剿,最终以失败告终。材料描述的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戊戌变法 C、义和团反帝斗争 D、武昌起义
-
13、瓦德西在给德皇的信中写道:“所有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但为数必极重大无疑……无故放火等事,为数极属不少。”该信件( )A、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B、揭露了西方列强的侵华罪行 C、反映了清政府的腐朽统治 D、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
14、《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发了疯似的”“只要中国人每年需用一顶棉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从材料中可见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A、挽回鸦片销毁的损失 B、割占香港岛 C、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 D、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
15、城市是历史的缩影。这座城市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见证了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也见证了近代若干政权定都于此。“这座城市”是( )A、上海 B、北京 C、南京 D、天津
-
16、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
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屈辱史、抗争史,还是各阶级、各阶层人士寻求救国真理、改造中国、发展中国的探索史。
材料
裱糊匠李鸿章
李鸿章对自己的作为作出以下总结:“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尤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居然成一间净室,虽明知为纸片糊裱,然究竟决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
——摘编自梁启超《李鸿章传》
变法者康有为
1884—1885年中法战争期间,康有为便酝酿变法思想。1888年他第一次上书光绪帝,提出变法改良主张,因受阻未上达。之后,他在广州万木草堂讲学,著《新学伪经考》,宣传变法思想;1898年甲午中日战争失败,他和梁启超联合赶考书生发动公车上书;8月组织强学会、创办《万国公报》,后续成《孔子改制考》,宣传变法思想。1897年德国强占股州湾,康有为第五次上书光绪帝,呼吁变法救国;1898年他第六次上书光绪帝,成立保国会,参与百日维新。
——摘编自《中国史纲要》等
革命者孙中山
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联合华侨,成立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的宗旨。随后,民主革命团体纷纷出现。为了集中革命力量,1905年8月,孙中山联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的成员,在日本东京成立了统一的革命组织。
(1)、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与以上三人直接相关的重大史实,并指出三人所处时代中国面临的共同问题。(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李鸿章这位“裱糊匠”是如何对“破屋”“东补西贴”的。比较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与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在救国方案上的不同之处。(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归纳材料中的三人对中国发展的共同作用。 -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与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材料二 19世纪末,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深,中国人民斗争的矛头开始指向帝国主义,提出了“保护中原,驱逐洋寇”“扶清灭洋,替天行道,出力于国家而安于社稷,佑民于农夫而护村坊”等口号。但这一斗争最后在清政府和八国联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了。随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不平等条约,这一条约的主要内容是: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三次灾难性战争”中对中国产生的危害和社会影响最大的是哪次战争。列举中国人民“反入侵”斗争的代表人物两位。(2)、据材料二,写出“驱逐洋寇”“扶清灭洋”指的是中国人民抗击外国侵略的哪一次斗争。材料二所述“不平等条约”的名称是什么?此条约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危害?(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谈谈你对近代中国入侵与反入侵斗争的感想。 -
18、《申报》时评栏目曾这样评述:“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期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这反映的时局是( )A、民主发展之路艰难曲折 B、北洋军阀割据混战 C、资产阶级内部争权夺利 D、帝国主义在华矛盾加剧
-
19、从下列两幅形势图中可以得出的正确信息是( )A、革命运动都从南到北席卷全国 B、革命中首先宣布独立的省区完全相同 C、都反对的是袁世凯的称帝行径 D、革命党人为维护共和展开了不懈斗争
-
20、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其中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这一规定的实质意义是( )A、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确定了民主共和的基本原则 C、使人民翻身成为国家主人 D、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