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895年,康有为上书痛陈,值此千年变局,“病症已变而犹用旧方”,未有不危者。为此,康有为开出的“新方”是 (     )
    A、师夷长技 B、自强求富 C、维新变法 D、实业救国
  • 2、戊戌变法失败后,京师大学堂得以保留下来,后改名为北京大学,原师范馆发展为北京师范大学。(     )
  • 3、为探索国家的出路,戊戌变法和洋务运动都主张向西方学习。(   )
  • 4、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拉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  )
  • 5、诏令、奏折是研究历史的重要史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咸丰皇帝在诏令一中提到的“商船被扣”是指什么事件?该事件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有何联系?
    (2)、从诏令一到诏令二,咸丰皇帝对英法入侵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一变化在当年带来了什么结果?
    (3)、奏折一体现出俄国侵占中国土地的方式有哪些?“黑龙江以北土地”结果如何?请运用相关史实予以说明。
    (4)、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奏折二中“三千年未有之危局”的理解。
  • 6、《剑桥中国晚清史》中写道:“1860 年的和解……进一步缩小了中国主权的范围。优越的外国力量,……将带着破坏性的力量日益加紧向中国传统的社会、政治和文化进行冲击。”这表明第二次鸦片战争使(    )
    A、中国的小农经济开始遭到破坏 B、中国主权的完整性开始遭到破坏 C、清政府签订《勘分西北界约记》 D、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 7、下侧是近代中国某一时期主要通商口岸与周边城市贸易往来示意图,下列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有(    )

    ①该现象最早出现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

    ②东南沿海通商口岸贸易网络最为密集

    ③天津被开放为商埠源于《天津条约》

    ④西方侵略势力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8、恩格斯在评论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指出:“这次战争不是对英国和法国有利,而是对俄国有利。”恩格斯如此评论的依据是俄国(    )
    A、获得中国巨额战争赔款 B、参与签订《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C、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D、在圆明园中攫取大量奇珍异宝
  • 9、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从地理中读出历史。对于图中遗址,我们可以读到的历史是(    )

    A、鸦片战争的永久创伤 B、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城 C、美国、俄国成为帮凶 D、外国公使已进驻北京
  • 10、有史学家指出:“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的社会中枢。”下列能佐证该观点的是(    )
    A、列强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 B、英法联军攻陷广州并实施军事管制 C、清政府割让九龙司给英国 D、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控制北京城
  • 11、这次战役是鸦片战争以来清军抗击外来侵略取得的第一次胜利,也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唯一的一次胜仗。“这次战役”是指(    )
    A、广州城战役 B、第一次大沽保卫战 C、北京保卫战 D、第二次大沽保卫战
  • 12、1871年,我国近代实业家、思想家郑观应说:“今长江二千数百里有奇,洋船往来,实获厚利,喧宾夺主,殊抱杞忧。”这种现象最早出现在⋯⋯)
    A、《南京条约》签订之后 B、《天津条约》签订之后 C、《北京条约》签订之后 D、《瑷珲条约》签订之后
  • 13、1854年,英国外交大臣克勒拉德恩说: “自从条约缔结以来,因我们对华通商的扩展有限而感到许多失望,……届时我们当有权要求中英条约修订。”据此可知,西方列强要求修约的真实意图是 (     )
    A、进一步扩大在华权益 B、推动中西方的友好往来 C、推翻中国的封建制度 D、制造改变现状的“纠纷”
  • 14、如图为法国政府颁发的奖章,奖章正面刻有拿破仑三世像,背面刻有塘沽(位于天津)、北京等重要战役的地点,正反面均缝有“北京”字样,环绕文字为“中国远征,1860年”。与该奖章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15、1860年,英国依据《北京条约》强占九龙半岛南端。(  )
  • 16、1860年,北京居民看到仓皇出逃的清朝皇帝是道光皇帝。(    )
  • 17、1858年,清政府被迫在《天津条约》中承认鸦片贸易合法。(      )
  •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如图所示的文物铭文记载了一次重大战役:“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后世学者考证出这次战役发生在公元前1046年。

                             利簋及铭文拓片

    (1)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一中“战役”的名称。出土文物往往具有很高的价值,这件文物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哪一方面?

    材料二   西周王朝建立后,历经周公东征、昭王南征,成功打击控制了殷商残余势力,巩固并加强了统治。除了开展军事行动,周王朝还实施了行政地理规划:在北部、东部、南部疆域封同姓及联姻贵族为诸侯,建立各区域统治据点,以加快对广大疆域内部的基层管理。“周有天下,载祀八百(年)”,统治非常久。周王朝在政治统治上的成功,既得益于直接继承殷文明的成功经验,又源于周人善于发扬自身文化优势,对殷制加以改造。

    ——摘编自中国历史研究院主编《中华文明史简明读本》

    (2)根据材料二,概括西周巩固统治的措施。

    (3)根据材料二,指出周王朝政治统治上取得成功的因素有哪些?

  •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中学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在暑假里进行研学活动,参观了位于邯郸武安市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磁山文化遗址博物馆。

    材料一   1972年冬,磁山村民意外发现该遗址,后被命名为磁山文化,距今约为1万年。出土了家畜家禽的骨骸,黍、粟等农作物的遗存,以及陶器、石器、骨器、蚌器等约6000余种。

    磁山遗址出土的石器类别包括磨盘、磨棒、石斧、石铲、石镰、石凿等,其中粮食加工工具鞋底状四足石磨盘、磨棒、生产工具舌状石铲、石斧为磁山文化典型器物,也是磁山文化石器的主要器类。

    磁山文化遗址发现的房子为椭圆形和圆形两种,半地穴,深约1.2米,长3米,宽2米,前有一坡道或台阶。窖穴以长方形为最多,粮食窖穴形状多长方形,深度在3—6米之间,底部有腐朽的粟灰堆积,厚度一般在0.5—2.5米之间。

    材料二   以下是磁山遗址出土的部分物品。

    (1)、结合所学,写出中国磁山文化遗址博物馆位于哪个省?
    (2)、阅读上述相关史料,我们可以获得磁山文化遗址的哪些有效信息?写出我们获得这些信息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3)、请你为磁山文化遗址博物馆编写一句推介语。
  •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遗址位于浙江余杭,距今约5300—4300年。古城由宫殿区、内城和外城组成,规模在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城的北部和西北部有一个复杂的水利系统,由人工修建的水坝和自然山体组成,是同时期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内城中部,有一个人工堆筑的高台,上面建有大型广场和多组高等级建筑,附近还发现了约20万千克炭化稻谷。城内外的贵族墓地里,随葬有数十件至上百件精美的玉器,包括祭祀用的玉琮、玉璧和象征军事指挥权的玉钺,这和城外随葬品稀少的普通墓地对比鲜明。该古城的考古发现证实,距今约5000年,长江下游地区已经出现早期国家。

    材料二   遗址位于山西襄汾,距今约4300—4000年。古城面积达280万平方米,城内有围墙环绕的宫城。宫城内有多处高等级建筑基址,以及陶质的建筑材料。城内有多处墓地,大型墓葬集中分布,墓中往往随葬陶鼓、石磬、玉钺、陶盘等器物,表明墓主人的尊贵身份。很多小型墓没有任何随葬品,大型墓葬的随葬品来源十分广泛,反映出各地文化因素汇聚中原。城内还出土了小件青铜器和带有书写符号的陶壶,发现了有可能是观象台的遗迹。该古城遗址的发现,表明当时黄河中游地区已经出现了早期国家。

    ——以上均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

    (1)、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材料一、二所述的是哪一古城遗址。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这两处古城遗址的共同点。
    (3)、综上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感悟。
上一页 25 26 27 28 2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