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第15周)教研联盟测试试卷
-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第15周)教研联盟测试试卷
- 2015年广西柳州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 2015年广西桂林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 山东省巨野县太平镇第一中学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山东省聊城市2017-2018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2017届山东省临清、高唐两地中考历史模拟考试试卷(二)
- 2017届湖南省祁阳县九年级历史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
- 2017届湖南省江华县水口中学江华县九年级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
- 
                            1、太平天国宣传带有基督教义的书籍,如《劝世良言》,洪秀全在发行前又作了大量修改,用中国的传统文化对其进行诠释,使之中国化了。洪秀全的这些举措 ( )A、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 B、目的是扩大西方基督教的影响力 C、意在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D、是基于太平天国运动的现实需要
- 
                            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这是一声砸向日世界的锤头撞击,和着十月革命惊天霹雳。从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的红船发力,欲造白一个民族驶向复兴披岸的航运。 ————《信念永恒》  材料二  ————摘编自孙应帅《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量与结构变化及发展趋势》材料三 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工人士兵齐暴动,红军战士最光荣;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秋收暴动毛泽东,阐得湘东满地红;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 ———红军歌谣 (1)、材料一中“从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的红船”是指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所学回答,这一事件有何重大历史意义?(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A 时间段内中国共产党党 ;员数量减少的原因。并简要说明当时中国共产党人从中所汲取“的教训是什么。(3)、验学科 音乐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中涉及的四个历史事件。(4)、综合上述材料,说说你对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的认识。
- 
                            3、中国共产党是始终保持旺盛生机和活力的政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合作中推动革命】 材料一 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发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革命之需要。因此,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党员应加入国民党。 ————摘编自《中共三大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 【探索中寻找道路】 材料二 秋收起义开始时比较顺利,攻占了一些县域,但由于城里敌人力量强大,起义军受到严重挫折。 【苦难中铸就辉煌】 材料三 在浸漫征途中,红军将士同敌人进行了600余次战役战斗,跨越近百条江河,翠越40余座高山险峰,其中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就有20余座,穿越了被称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用顽强意志征服了人类生存极限。 ————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共产党决定与国民党合作的主要原因。(2)、根据材料二回答,在秋收起义遭到挫折后,毛泽东认识到什么?由此,毛泽东开辟了哪一正确革命道路?(3)、开放性根据材料三概括红军将士在漫漫征途中克服的艰难险阻。你感悟到了红军的哪些精神品质?
- 
                            4、八七会议与遵义会议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召开的重要会议。比较这两次会议,其共同点包括 ( )①都是革命处于危急关头召开的 ②都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③都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 ④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具有极强的自我修复能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5、周恩来曾说道:我们红军像经过了一场暴风雨的大树一样,虽然失去了一些枝叶,但保留下树身和树根。这表明长征 ( )A、提高了红军的军事地位 B、打击了列强的侵略势力 C、粉碎了国民党的“围剿” D、保存了红军的基干力量
- 
                            6、某中学决定暑期组织学生开展“红色旅游,重走长征路,感受长征精神”的研学旅行,他们选择的正确路线应是 ( )A、瑞金→赤水→金沙江→大渡河→吴起镇 B、瑞金→大渡河→金沙江→赤水→吴起镇 C、瑞金→大渡河→赤水→金沙江→吴起镇 D、瑞金→金沙江→大渡河→赤水→吴起镇
- 
                            7、 “这次会议集中讨论和纠正了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在最危急的关头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这段描述所反映的事件发生在 ( )A、上海 B、瑞金 C、遵义 D、延安
- 
                            8、遵义会议前,中国共产党无力抵挡共产国际的指导,连续犯了一次右倾和三次“左”倾错误;但在遵义会议上,却明确提出并纠正了博古等人“左”的错误。这表明遵义会议是 ( )A、共产国际衰落的转折点 B、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的转折点 C、马克思主义路线的转折点 D、开辟中国式道路的转折点
- 
                            9、红军比较顺利地突破了前三道封锁线,但到达湘江的第四道封锁线时,由于队伍携带大量物资器材,行动迟缓,在湘军和桂军夹击下,伤亡惨重,还有不少人流散,从八万六千人锐减为三万多人。这是因为 ( )A、第四次反“围剿” B、内部斗争形势极其残酷 C、博古和李德等人的指挥失误 D、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
- 
                            10、下面的“五次反‘围剿’国共兵力对比图”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中央红军长征的 ( ) A、经过 B、背景 C、作用 D、意义 A、经过 B、背景 C、作用 D、意义
- 
                            11、 “(本次大会)向全世界与全中国的劳动群众,宣布它在全中国所要实现的基本任务,即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宪法大纲……中华苏维埃政权所建设的是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的国家。”这次大会的召开地点位于右图中( )  A、① B、② C、③ D、④ A、① B、② C、③ D、④
- 
                            12、 20世纪20年代的最后几年,在中国革命史上可谓是“多事之秋”。下列图示中的事件所反映出的共同主题是 ( ) A、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B、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探索 C、社会主义建设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A、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B、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探索 C、社会主义建设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 
                            13、下列事件与其对应的内容或意义正确的是L否( )选项 事件 内容或意义 A 三湾改编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源的第一检 B 中共七大 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C 南昌起义 打击“工农革命军”的旗帜 D 古田会议 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A、A B、B C、C D、D
- 
                            14、下图是一位同学保留的景区门票,在此景区可以了解的历史是 ( ) 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B、国共两党合作,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 C、中国共产党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D、红军三大主力会师,胜利完成了长征 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B、国共两党合作,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 C、中国共产党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D、红军三大主力会师,胜利完成了长征
- 
                            15、 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部分军队和湘南的工农武装,与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汇合,这就是( )A、井冈山会师 B、秋收起义 C、工农武装割据 D、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
- 
                            16、小明暑假外出旅游,计划第一站前往军旗升起的地方,他应该选择去 ( )A、辽宁 B、南昌 C、遵义 D、北京
- 
                            17、四位同学分析下表中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骤变的主要原因,正确的是 ( )年代 1927年4月 1928年上半年 中共党员人数 5. 8万 1万多 A、小军:五四运动中大批中国共产党员被捕 B、小敏:北伐战争中大批中国共产党员为抗击军阀而牺牲 C、小明:国共合作中大批中国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 D、小华:北伐进军时,国民党内反动集团大肆屠杀中国共产党员
- 
                            18、蒋宋孔陈四大家族,在他们当权的二十年中,利用国家政权集中了价值达一百亿至二百亿美元的巨大财富,垄断了全国的经济命脉。这说明南京国民政府代表 ( )A、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 B、农民阶级的利益 C、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D、工人阶级的利益
- 
                            19、国民革命军长驱直人,集中兵力,各个击破。他们首先向北洋军阀中实力较弱的湖南、湖北进军,清灭吴佩孚军;再引兵东向,消灭孙传芳军;最后北上解决实力最雄厚的张作霖军。可见,北伐战争胜利进军是因为 ( )A、正确的战略战术 B、国共两党的合作 C、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D、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 
                            20、 1926年1月6日,蒋介石在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乐观地宣布:“去年可以统一广东,今年即不难统一中国。”这次革命的对象最有可能是 ( )①冯国璋 ②段棋瑞 ③孙传芳 ④吴佩孚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