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刘少奇在《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中指出:“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意在说明(     )
    A、土地改革的目的 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背景 C、农业生产的现状 D、工业化发展缓慢
  • 2、下图所示为朝鲜战场上发现的志愿军战士宋阿毛的“绝命诗”。图片及内容生动地诠释了(     )

    ①爱国主义精神②革命英雄主义精神③为人民服务的精神④国际主义精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3、毛主席明确指出:“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一切卖国条约的继续存在,取消一切帝国主义在中国开办的宣传机关,立即统制对外贸易,改革海关制度。”“在做了这些以后,中国人民就在帝国主义面前站立起来了。”这表明新中国(     )
    A、是独立自主的国家 B、消灭了帝国主义 C、实现了全国解放 D、壮大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
  • 4、记者徐铸成曾在日记里写道:“天安门广场挤满人群,红旗似海,殆为我国历史上空前之盛况也。……三时,大会开始,毛主席等就位,鸣礼炮一百二十响,毛主席亲自升旗,……并大声高呼“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全场一片欢腾,余亦感极泪下。”日记中记录的历史事件是(     )
    A、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开国大典 D、召开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 5、某校九年级学生正在进行以“社会生活的变迁”为主题的学习活动,请你一起参与。
    (1)、小宝同学以食物为切入点,搜集资料整理成表1:

    表1

    食物品种

    原产地

    传入

    葡萄

    西域

    汉使张骞带回

    首蓿

    西域

    汉朝时通过丝绸之路传入

    占城稻

    中南半岛

    宋真宗派遣使臣前往占城国寻求良种

    番薯

    美洲

    明朝由福建商人从菲律宾(西班牙殖民地)带回

    ———整理自《史记·大宛列传》《宋书·食货志》《中国通史》等

    根据表1,食物通过哪些方式传入中国/中原?这些食物品种的传入,对中国/中原有什么影响? 

    (2)、小安同学以服饰的样式为切入点,她在广泛阅读相关文章后摘抄了下列笔记:

    材料一:14-16世纪,(欧洲)服饰行业和之前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那个时期的服饰体现出一个明显的特点那就是对个人意识的追求非常强烈,服装风格非常奢华以及夸张。

    ——摘编自温美婷《文艺复兴时期服饰文化对现代服装设计的影响》

    材料二:西式服装、中山装、改良的旗袍,充分体现了那个时代穿着的个性化和自由化理念。中国服装由等级制度的束缚到追求个性解放,这是我国近代服饰文化的一个飞跃。

    ——摘编自王传铭《中国近代服装材料、品类、技术综述》

    分析材料一、二的时代背景。服饰变化反映了怎样的时代风气?

    (3)、小历同学从人们居住的城市和房屋着手,收集了以下资料:

    材料三:工业革命期间,在工人住宅区,房屋简陋,天空浓烟密布,街道狭窄拥挤。……兰开夏有的工人家“是一间又湿又低的地下室,家具就只有两把旧椅子、一张三条腿的圆桌,一只箱子,没有床,只是墙角有一堆陈麦秸,上面盖有两条脏床单。”

    ———改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

    材料四:19世纪70年代,大城市的街道已经有了煤气灯。电灯发明后,城市照明才得到彻底改善。随着排污管道的铺设,以往街道上污水横流的现象越来越少。

    ——摘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根据材料三、四,你如何评价两次工业革命? 

    (4)、小史同学从人们乘坐的交通工具着手,收集整理了

    表2:

    交通工具

    时速

    动力

    轿子

    约3-5千米/时

    人力

    马匹

    约8-50千米/时

    畜力

    “旅行者号”蒸汽机车

    约24千米/时

    机械动力

    “和谐号”动车组列车

    约160-380千米/时

    机械动力

    中国大飞机C919

    约960千米/时

    机械动力

    根据表2,人类乘坐的交通工具呈现了哪些变化?不断更新的交通工具给世界带来了哪些影响? 

    (5)、请你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改变生活”为论题,将观点补充完整并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价值观正确。
  • 6、林老师上课的时候展示了下图,他正在讲的内容是(   )

    A、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 B、殖民体系的瓦解 C、非洲逐渐沦为殖民地 D、西方文明的崛起
  • 7、下图漫画发表于1941年1月,漫画中oblivion的意思是“被毁灭、被摧毁、被夷平”这幅漫画(   )

    A、控诉了英法对侵略者的纵容 B、鼓舞了反法西斯同盟的信心 C、决定了德意日法西斯的命运 D、预言了战后世界格局的走向
  • 8、1930年,美国将整个关税的平均税率由33%增加为40%。到1931年底,先后有25个资本主义国家做出回应,也提高了进口税率。这一时期的关税战导致(   )
    A、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B、美国爆发经济危机 C、帝国主义矛盾激化 D、垄断组织开始形成
  • 9、小历同学根据以下事件及意义得出了3条结论。如果对1条得1分,小历同学可以得(  )

    事件

    意义

    小历的结论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推翻了英国的封建君主专制,为英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

    1、阶级斗争是推动历史发展

    的直接动力

    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3、英雄人物推动历史的发展

    法国大革命

    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

    辛亥革命

    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A、0分 B、1分 C、2分 D、3分
  • 10、自14世纪初起,西欧经济变化剧烈,庄园主纷纷放弃自营地,改为出租经营,货币地租流行,农奴也通过各种途径获得人身自由。这导致了(  )
    A、劳役制庄园趋于瓦解 B、西欧城市开始复苏 C、封建统治进一步巩固 D、市民阶层逐渐形成
  • 11、根据以下材料可知,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人(   )

    毛泽东:“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

    邓小平:“我们真正发展起来了,就要用相当的财力来援助第三世界。”

    习近平:“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A、坚持人民至上 B、坚持自我革命 C、坚持胸怀天下 D、坚持敢于斗争
  • 12、1981年1月18日,成立5个月的深圳经济特区,发出了中国“第一张外资企业营业执照”。该举措在士定程度上印证了(  )
    A、经济体制改革以城市为中心中 B、对外开放呈现多元化的格局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D、经济特区是对外开放的窗口
  • 13、“贫雇农得地开心,中农有利放心,富农不动定心,地主劳动回心”描绘的是(  )
    A、土地改革 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 14、下表为1946年10月上海《文汇报》发起的一次关于时局问题民意测验的结果统计。该统计结果表明(   )

    问题

    关于内战

    选项

    A.赞成

    B.停战

    C.无关

    人数

    246

    18597

    64

    比重

    1.30%

    98.36%

    0.34%

    A、重庆谈判取得历史性的成果 B、和平建国成为国共两党共识 C、国共两党内战已经不可避免 D、国民政府内战方针不得人心
  • 15、1937年8月国民政府颁行《救国公债条例》,拟发行公债5亿元。该笔公债数额巨大,年息远低于之前政府发行的大部分公债,却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得以募齐。这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时(  )
    A、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形成 B、民众抗日救亡热情高涨 C、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 D、民族资本主义畸形发展
  • 16、下图是《党史可以这样讲》的部分目录,其中第二讲的标题是(   )

    目录

    第一讲 党的创建与红船精神

    第二讲?

    第三讲

    红军长征与长征精神

    ……

    A、井冈山斗争与井冈山精神 B、延安岁月与延安精神 C、抗日战争与民族精神 D、解放战争与西柏坡精神
  • 17、某校“图说历史”活动中,同学们对下图相关史事的影响进行解读。正确的是(   )

    A、西方侵略势力逐步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B、帝国主义列强自此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C、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D、中国进入了军阀割据混战不休的动荡时期
  • 18、林老师在讲授《清朝的边疆治理》时,板书如图所示,图中?处可填写的内容是(   )

    A、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 B、1727年,清朝设置驻藏大臣 C、1762年,清朝设置伊犁将军 D、1793年,清朝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
  • 19、“随着契丹人与汉人的相互交往,契丹服饰不仅影响了辖境内的汉人,还传到了中原地区。汉族的传统服饰也影响到契丹人的穿着—契丹人袍服的长度逐渐加长至脚踝处。”材料反映了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时代特征是(   )
    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B、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C、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 20、“8世纪,日本的律令大体采用唐律,根据日本国情稍加修订。新罗统一朝鲜后,仿照唐朝尚书省设立了执事省,下设六部。也是在唐朝时期,中国的造纸术传入了中亚、西亚各国,继而传入欧洲。”材料体现了(   )
    A、东亚的政治一体化 B、明治维新的全过程 C、亚洲的繁荣与开放 D、唐朝的国际影响力
上一页 23 24 25 26 2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