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第15周)教研联盟测试试卷
-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第15周)教研联盟测试试卷
- 2015年广西柳州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 2015年广西桂林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 山东省巨野县太平镇第一中学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山东省聊城市2017-2018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2017届山东省临清、高唐两地中考历史模拟考试试卷(二)
- 2017届湖南省祁阳县九年级历史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
- 2017届湖南省江华县水口中学江华县九年级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
-
1、 “一国两制”的构想最初是为了解决( )A、台湾问题 B、香港和澳门问题 C、西藏问题 D、新疆问题
-
2、 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城市是( )A、上海 B、深圳 C、北京 D、天津
-
3、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最早试行于( )A、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 B、江苏省华西村 C、广东省深圳市 D、浙江省义乌市
-
4、 下列哪一事件标志着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 )A、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B、粉碎“四人帮” C、香港回归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5、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 )A、毛泽东 B、周恩来 C、邓小平 D、江泽民
-
6、1971 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在( )A、第 25 届联合国大会 B、第 26 届联合国大会 C、第 27 届联合国大会 D、第 28 届联合国大会
-
7、 文化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A、“五一六通知”的发布 B、红卫兵运动兴起 C、林彪事件爆发 D、粉碎“四人帮”
-
8、 中共八大提出的主要任务是( )A、开展土地改革 B、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C、发动“大跃进”运动 D、进行阶级斗争
-
9、 以下属于“一五计划”成就的是( )A、大庆油田建成 B、武汉长江大桥通车 C、青藏铁路通车 D、深圳经济特区设立
-
10、 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的事件是( )A、土地改革完成 B、三大改造完成 C、新中国成立 D、改革开放开始
-
11、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是发展( )A、农业 B、轻工业 C、重工业 D、商业
-
12、 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司令员是( )A、彭德怀 B、朱德 C、林彪 D、刘伯承
-
13、 土地改革完成后,我国农村的土地所有制形式是( )A、农民个体所有 B、国家所有 C、集体所有 D、地主所有
-
14、 新中国成立的时间是( )A、1945年10月1日 B、1949年10月1日 C、1950年10月1日 D、1951年10月1日
-
15、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①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摘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二 我国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二大消费市场、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外汇储备第一大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2021年,我国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实现新突破,经济规模突破110万亿元,达到114.4万亿元;人均GDP达到80976元,超过世界人均GDP水平。我国粮食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谷物、籽棉、花生、肉类、茶叶、水果产量均居世界第一。制造业增加值连续12年位居全球首位,220多种工业品产量世界第一,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中国制造”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影响力持续攀升。
——摘编自《经济日报》载《“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综合国力迈上新台阶》
(1)、指出①处所对应的思想理论名称。(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时代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3)、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哪些努力? -
16、改革开放让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第一年秋,粮食产量比上年增长6倍多。
——摘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城乡社会呈现新的气象。不少人开始告别“铁饭碗”,纷纷“下海”;每年春节前后的务工人员返乡和入城高峰,成为当时中国社会人口流动的独特景观;红裙子、文化衫、牛仔裤等风靡一时;社会上出现“读书热”和“外语热”,欣赏电影、电视剧、流行歌曲日益成为大众热衷的文化生活方式。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安徽凤阳小岗村实行的改革措施,并分析其影响。(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气象”出现在社会生活的哪些方面。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气象”产生的原因。 -
17、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外交事业翻开了新的篇章,不断取得举世瞩目的外交成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表我国外交发展概况(部分)
年代
外交发展概况
建国初期
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同苏联等十几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20世纪50年代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方针,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同。
20世纪70年代
取得了外交事业的重大突破,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热潮。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外交事业的发展
材料三 中国积极拓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为解决区域性争端、维护世界和平和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而努力。中国广泛参与多边经济、社会领域的活动,在环境、粮食、预防犯罪、禁毒、难民、妇女等全球性问题上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国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等重要国际会议,加强国际合作。
——摘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三件20世纪70年代中国取得外交事业重大突破的大事。(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外交活动的特点。(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的外交努力对其国际地位所产生的影响。 -
18、从前汕尾至广州主要依赖公路交通,需3小时以上才可抵达。随着厦深铁路、广汕高铁陆续开通,“深汕半小时”“广汕一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一路通、百业兴,近年来汕尾文旅市场迎来了“井喷式”发展。材料表明( )A、铁路交通优于公路交通 B、铁路交通便利了人们的出行 C、交通的发展缩短了城市间的距离 D、交通设施改善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
1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均住房面积扩大,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概念日益深入人心,休闲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这反映了( )A、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B、国家建筑行业的发展 C、医疗卫生行业的进步 D、西式生活方式的推行
-
20、1956年,毛泽东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即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下列关于“双百”方针的叙述,错误的是( )A、艺术上不同形式风格可以自由发展 B、科学上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 C、推动文化领域出现了繁荣景象 D、改革开放后双百方针逐渐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