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理清线索有利于把握历史知识。下面线索的主题是(    )

    A、东汉的兴衰 B、东汉的衰亡 C、东汉的政治黑暗 D、东汉的建立
  • 2、 史学家顾颖刚说:“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裁制;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诱引,“材料表明(    )
    A、秦始皇比汉武帝残暴 B、两种手段的目的都是维护统治 C、汉朝读书人待遇优厚 D、秦汉时期是思想文化繁荣时期
  • 3、 《管子》云:“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西汉统治者在充分认识到“先富民,再强国”的道理后,在王朝建立之初采取的富民政策是(    )
    A、力倡节俭 B、大兴文治 C、休养生息 D、平抑物价
  • 4、 经典诵读是当今中国传承优秀历史文化的重要方式。《三字经》中“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所包含的朝代顺序是(    )
    A、秦一西汉 B、秦一东汉 C、西汉一东汉 D、东汉一西汉
  • 5、 “中国高铁”作为当代“新四大发明”之一,运营里程突破4万公里,居世界第一。在2000多年前,秦朝修建的“直道”,长700公里,骑兵三天三夜就可以从咸阳赶到北方的九原郡,被誉为古代世界“第一条高速公路”。由此可知,秦直道的修建(    )
    A、加强了对官吏的监督管理 B、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C、加强了中央对边疆的控制 D、解除了匈奴对边境的威胁
  • 6、 秦朝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对后世有深远影响。下列材料有助于了解(    )

    材料

    出处

    王初并天下,自以为落兼三皇,功过五帝

    (资险通鉴)

    彝史大夫,秦官,位上卿⋯⋯掌副丞相

    (汉书·百官公卿表)

    A、地方管理 B、三皇五帝 C、制度创新 D、统一进程
  • 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国时期,随着铁器的使用、牛耕的推广,大量的荒地被开垦出来,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发展。随着经济实力越来越强,新兴地主阶级不断要求政治上的权利,与奴隶主贵族的矛盾日益激化,纷纷要求进行社会变革,这样,各国先后出现了一系列的奖法。

    ———摘编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二 商鞅变法的重要内容,在东方各国,本已早为推行,商鞅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使西方人迎头赶上一步。而结果则后来居上,新制度之创建,惟秦为最有功焉。

    ————摘编自马非百《秦集史》

    (1)、据材料一及所学,指出战国时期各国纷纷进行变法的背景及目的。
    (2)、据材料二,概括材料的主体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中经济方面的措施,并分析商鞅变法取得成功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获得的启示。
  • 8、 六国的人说“秦国的军队是‘虎狼之师’,秦国的军队打仗,一个个眼睛都红了,就像猛兽一样,巴不得多砍几个人头”。秦国的士兵之所以能打仗,是因为有一个强大的政策在激励着他们。这个强大的政策是(    )
    A、承认土地私有 B、编制户口,加强刑罚 C、奖励军功 D、奖励生产
  • 9、 观察下面表格,通过对比你发现哪项不是战国时期战争的特点(    )

    时期

    战役

    双方员力

    持续时间

    伤亡人数

    目的

    春秋

    城濮之战

    晋约2万

    楚约4万

    一天

    共约2万人

    成为霸主

    战国

    长平之战

    牵30-50万

    赵40-50万

    三年

    秦20万

    赵45万

    统一全国

    A、参战兵力多、战争规模大 B、持续时间长 C、战争伤亡大 D、争霸战争增多
  • 10、 据记载,公元前707年,周桓王罢免了郑庄公的王室卿士之职,郑便与周兵戎相见,战斗中郑军“射王中肩”。这一现象反映了(    )
    A、西周制度的崩溃 B、周王室势力的衰微 C、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D、郑庄公称霸的野心
  • 11、 “西周,新封的诸侯分布在天下各地⋯⋯代表周天子行使对地方的统治权。”这一举措(    )
    A、巩固王国统治 B、提升生产效率 C、加速王室衰微 D、实现国家统一
  • 12、 《史记·周本纪》中记载:“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这则材料体现了西周实行的制度是(    )
    A、世袭制 B、禅让制 C、分封制 D、宗法制
  • 13、 历史漫画不仅可使抽象的历史概念形象化、直观化,让历史学习更加有趣,而且可以培养我们的观察力。某中学历史社团和美术社团进行合作交流创作了下面这幅漫画,该漫画所反映的即将爆发的战役是(    )

    A、阪泉之战 B、桂陵之战 C、官渡之战 D、牧野之战
  • 14、 下图是小明学习中国古代史时做的笔记,该主题可能是(    )

    (1)启承禹位,世袭制代替祥让制

    (2)商汤灭夏,盘庚迁版

    (3)武王伐约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夏、商、西周的更替 C、春秋时期的争霸 D、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 15、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夏朝,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建立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的国家。夏朝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下列对于夏朝的建立时间表述正确的是(    )
    A、公元前21世纪 B、公元20世纪 C、公元前20世纪 D、公元21世纪
  •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杭州第19届亚运会吉祥物中的“琮琮”,其名字源于良渚古城遗址出土的代表性文物玉琮。全身以源自大地、象征丰收的黄色为主色调,琮体四面正中开槽,上下各雕琢一幅完整的神人兽面纹。神人兽面纹被考古学家们认为是良渚文明的“神徽”。

    材料二:【文明标准】城邑从其产生到发展为国家之都城,有其演变发展的过程,我们判断它的性质究竟是中心聚落形态阶段的中心聚落还是早期国家时的都城,是需要附加一些其他条件进行分析的⋯⋯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强制性权力和社会的阶级分化是我们设定的国家形成的两个重要标志。

    【考古发现】良渚古城距今约5300—4300年……城的北部和西北部,有一个同时期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内城中部,有一个人工堆筑的高台,上面建有大型广场和多组高等级建筑……城内外的贵族墓地里,随葬有数量众多的玉琮、玉璧和玉钺等制作精美的玉器,这和城外随葬品稀少的普通墓地对比鲜明。

    (1)、阅读材料一,“琮琮”融入了良渚文化哪些方面的信息?人们想要了解更多良渚文化,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
    (2)、根据材料二,运用“文明标准”简述良渚古城能实证“中华文明五千年”的理由。
  • 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元谋人的上门齿化石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带藤条残木柄骨耜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穗和炭化稻谷

    (1)、文物是历史的真实载体,根据以上图片并结合所学,你能获得哪些历史信息?

    材料二:发现的骨器:在北京猿人洞穴堆积物中,有许多鹿角分割成两段,斫痕清楚,显然是加工过的。截断的鹿角根粗壮而结实,可以做锤子用。遗址中出土的完整的鹿的头骨有成百件。发现的石器:北京人遗址共出土了十几万件石制品。石器种类很多,主要有刮削器、尖状器、砍砸器、雕刻器等。

    (2)、依据材料二,分析北京人使用过哪两种类型的工具。

    材料三:北京人还保留着猿的一些体质特征,但他们已经能直立行走,上肢基本上具备了现代人的特点。手是劳动的器官,发展较快,变得灵活轻巧。下肢用来支撑身体和直立行走,发展较慢。随着四肢的分化和手的发展,脑也在缓慢地进化。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的知识写出北京人的体质特征。
  •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73年……对遗址的南部进行了首次发掘,发现了四个叠压的地层,揭露了干栏式建筑和水井等遗迹,土出了很具地域特色的夹炭黑陶器皿、骨耜等一批重要遗物,大量的动植物遗存,特别是栽培稻谷的大批量发现为同时期其他遗址所不见。

    ——《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发掘报告》

    材料二  半坡遗址的考古发掘延续三年之久……发现了环壕、房屋、窖穴、陶窑、墓葬等丰富的遗迹,出土了陶器、石器、骨器、蚌器等生产工具及生活用具上万件,认识了包含居住区、制陶区、墓葬区的聚落区划,从而确认这是一处总面积约50000平方米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聚落遗址。

    ——《中国考古百年:带你回顾半坡遗址的发掘》

    材料三  大 汶口出土墓葬有大、中、小型之分,随葬品也极不均衡。有的墓穴仅能容尸,空无一物:而大型墓中随葬品多达数十件甚至百余件,不仅有磨制石器的石镰、石锄,还有精美的陶器、玉器、象牙器等贵重物品。

    ——《大汶口:新石器时代墓葬发掘报告》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原始居民距今的时间。
    (2)、根据材料三,概括大汶口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并分析导致随葬品数量不同的原因。
    (3)、学校将举行研学旅行活动访学上述三个遗址,现邀请你作为研学队长引导同学们参观学习,出发前请你选择一个最感兴趣的遗址为大家写一份遗址介绍。
  • 19、大禹故里风景名胜区,位于绵阳市北川县,北川禹穴沟是一条十几里长的峡谷,峡内岩崖陡峭,怪石嶙峋,桥头李太白书“禹穴”二字犹存。它是古代夏朝创始人大禹的出生地,自古称为“神离故里”。下列关于大禹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传说中的人物    ②将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让给了舜

    ③主要活动在黄河流域    ④曾三过其门而不入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 20、陕西省作家李延军的长篇小说《黄帝传》形象再现了华夏民族交融发展、炎黄二帝大战蚩尤等上古秘史。小说中提到的“炎黄二帝”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的(   )
    A、治水英雄 B、人文初祖 C、兵家鼻祖 D、一代天骄
上一页 21 22 23 24 2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