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第15周)教研联盟测试试卷
-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第15周)教研联盟测试试卷
- 2015年广西柳州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 2015年广西桂林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 山东省巨野县太平镇第一中学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山东省聊城市2017-2018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2017届山东省临清、高唐两地中考历史模拟考试试卷(二)
- 2017届湖南省祁阳县九年级历史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
- 2017届湖南省江华县水口中学江华县九年级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
-
1、公元前632年,晋文公以诸侯的身份召集周天子前来相见。孔子在《春秋》中将此事记载为:“某天,晋文公会见了很多诸侯。周天子刚好在这里狩猎。”孔子此举意在( )A、实录历史事实 B、维护周王权威 C、强调以德治国 D、打破教育垄断
-
2、浙江上山文化遗址群早在10万年前便已存在野生稻,该地古人类约2.4万年前开始利用野生稻,约1.3万年前开始野生稻驯化前栽培,约1.1万年前实现水稻驯化。该考古发现实证了中国( )A、稻作农业的起源 B、农业聚落的形成 C、贫富分化的出现 D、早期国家的产生
-
3、人口迁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现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①西晋末年少数民族内迁与北方流民南迁示意图
②15—19世纪人口向新大陆迁移示意图
③中国现代时期人口迁移示意图
(1)、从②③中任选其一,仿照示例,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人口迁移的路线及其影响。【示例】
选择①
路线一:北方少数民族迁往中原地区;促进北方民族大交融;
路线二:北方人民前往江南地区;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2)、根据材料,围绕“人口迁移”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价值取向正确
-
4、某校九年级学生以“从文献看民族复兴道路的探索”为主题开展探究学习,邀请你参加。(1)、探究一
【觉醒:文献中的思想启蒙与救亡图存】
文献
作者
年份
内容
时务报
梁启超
1896
“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变则通,通则久……开民智、兴学校,非变法不可。”
民报
孙中山
1905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利,故要民族革命。”
新青年
陈独秀
1919
“要拥护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
①根据材料概括以上三位作者的核心主张。
②请分析为什么在戊戌变法之后短期内相继出现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
(2)、探究二【崛起:文献中的道路开辟与建设实践】
文献
作者
年份
内容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李大钊
1919
平心而论,马氏(马克思)的学说实在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在马氏的时代是一个最大的发见(现),我们现在固然不可拿一个时代环境造成的学说去解释一切历史,或者就那样整个拿来,应用于我们生存的社会,也却不可抹煞他那时代的价值和特别的发见。
毛泽东选集反对本本主义第一卷
毛泽东
1930
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邓小平
1982
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①根据材料回答李大钊如何看待马克思的学说?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道路探索历程中的继承与发展关系。
②结合以上民族复兴道路的探索历程,你认为中国应当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
-
5、2024年敦煌研究院用AI复原壁画与19世纪照相术记录埃及文物,这可以说明( )A、科技助力文化遗产保护 B、传统技艺已被完全取代 C、历史研究不再依赖实物 D、全球文明发展相互影响
-
6、1945年4月25日,柏林战役期间,苏联红军战士与美军士兵在易北河会师,如图所示。这一场景说明( )
美苏两国军人在易北河大桥上握手
A、美苏军事力量势均力敌 B、欧洲战场已经完全解放 C、战后冷战格局初步形成 D、反法西斯同盟协同作战 -
7、甘地称纺车“给我们带来自由”,是“印度赢得独立的武器”。纺车曾经作为国家独立的象征成为印度国旗的备选图案,如图所示。这反映了当时印度( )A、重视发展传统农业 B、抵制英国经济侵略 C、纺织工业非常发达 D、工业革命全面展开
-
8、《人类简史》指出“无产阶级是工业革命的副产品”。这反映了( )A、科学技术进步推动殖民化浪潮 B、城市化进程彻底消除城乡差异 C、经济发展带来了社会结构变化 D、重商主义政策阻碍劳动力流动
-
9、杰斐逊等人在起草《独立宣言》时,草稿中曾写有一条对当时英国国王的指控:“他滥用否决权,阻止任何力图禁止或限制这种令人厌增的贸易的立法,决心开放买卖人的市场。”后来他们基于某些现实考虑,遗憾地删除了这条指控。这一举措表明( )A、起草人受到法国《人权宣言》的影响 B、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础尚未莫定 C、争取独立是当时北美人民的主要诉求 D、这一遗憾后面由1787年宪法弥补
-
10、《神曲》炼狱篇第16章伦巴第人马可:“你们活着的人,都把原因归诸天上的星辰,好像它们必然带动一切。其实,若真如此,则你们的自由意志将被摧毁……”材料反映作者( )A、反对封建专制统治 B、探索宇宙运行规律 C、突破自然规律限制 D、否定教会神学权威
-
11、《汉谟拉比法典》原刻于一块黑色玄武岩石柱上,上部是太阳神沙马什授予汉谟拉比王权的浮雕,下部为法典条文。这表明《汉谟拉比法典》( )A、主要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 B、是世界上最早的成文法典 C、拥有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 D、反映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
-
12、1950年春,河南汝南县老君庙村18户农民成立互助组。该组采用“换工互助”模式,农忙时集中劳力抢种抢收,农闲时合作兴修水利,使水稻亩产从100公斤增至180公斤。至1953年,“汝南互助组增至6697个。这种模式( )
关注获取更多精品
A、是人民公社制度的尝试 B、为生产关系变革提供了借鉴 C、加速了土地改革的进程 D、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 -
13、据《广州民国日报》记载:“20世纪30年代的广州西关,骑楼廊下悬挂着绸缎庄的幌子与霓虹灯招牌交相辉映,茶楼里粤曲悠扬却混杂着留声机的西洋乐声,长衫老者与西装青年同坐一桌品茗。”这反映出当时广州( )A、西方文化主导社会生活 B、地方本土特色被消除 C、新、旧并存的社会风貌 D、社会阶层壁垒被打破
-
14、抗战时期,西安秦腔剧团改编《血战台儿庄》,重庆话剧界排演《放下你的鞭子》,这些文艺活动( )A、推动地方戏曲全国传播 B、激发民众抗战爱国热情 C、促进全国文艺形式统一 D、体现戏剧表演技术革新
-
15、《新安县志》记载1859年英国测量船非法进入大鹏湾,当地渔民自发驾船驱逐。该事件反映了( )A、民众自发捍卫国家主权 B、政府积极维护海疆权益 C、沿海地区对外贸易繁荣 D、洋务运动培育海权意识
-
16、1637年,《天工开物》首次出版,内容几乎涵盖了当时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的所有生产、加工部门。该书在欧美陆续传播,发行了十多个版本并享有巨大声誉。这说明( )A、中国科技领先世界 B、政府重视理论创新 C、儒家思想影响深远 D、欧美重视技术发展
-
17、有学者描写宋代泉州:“出自阿拉伯半岛到婆罗洲一线的珍珠、香料、棉布、胡椒、珍稀木材、海货以及舶来的食物与药品(比如海参与燕窝)纷至沓来;陶瓷、丝织品、钱币和其他金属制品流溢而出。”这反映了( )A、民族交融推动榷场贸易 B、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 C、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兴盛 D、全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
18、“唐失其道,化内地为藩镇,内外皆坚,而人至不能自安。”作者认为藩镇割据( )A、促进国家强盛 B、有利经济发展 C、加强内外联系 D、造成社会动荡
-
19、“秦、汉以降,祚(国运)不永(长久)于商、周;……郡县者,非天子之利也,国诈所以不长也。”作者认为郡县制( )A、强化中央集权 B、保证国家稳定 C、降低行政效率 D、不利王朝延续
-
20、《国语·郑语》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强调只有尊重彼此之间的差异,并保持和谐、协调的关系,才能使事物的发展“生生不息”,否则,将会阻碍其发展,甚至陷入停滞状态。下列与该观点相近的是( )A、士不可以不弘毅,重而道远 B、上之所是,必皆是之;所非,必皆非之 C、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 D、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