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图为九年级某研学小组整理的“金砖国家”发展历程中的部分大事记,该小组研究主题最合适的是(     )

    A、物种交流与社会变革 B、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 C、资本积累与殖民扩张 D、和平发展与合作共赢
  • 2、1933年罗斯福签署《农业调整法》,内容包括对自愿减少棉花等所谓“基本农产品”生产的农民给予补贴等;1938年,国会再次通过《农业调整法》,内容以稳定农产品价格为核心。这反映出当时美国(     )
    A、加强国家干预经济 B、社会矛盾趋于缓和 C、促进新经济的发展 D、福利制度已经确立
  • 3、1921年苏俄通过了《关于私营出版社》相关法令,涉及到出版领域管理政策的调整,允许私营出版社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开放了出版市场,激发出版行业的活力。由此可知,该时期苏俄(     )
    A、文化产业发展趋于繁荣 B、经济体制高度集中 C、私营出版业占主导地位 D、经济政策有所调整
  • 4、1854-1868年间,日本出版了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政治思想和军事等方面的译著或著作达数百部。此外,幕府及其开办的各类讲习所聘请各国专家直接授课或指导技术实践。该举措的目的是(     )
    A、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B、实现国家现代化 C、提升日本军事实力 D、引进西方的科技
  • 5、18世纪以后,钟表精确的时间计量、机器的运行规律以及车间的规章制度等人为因素,取代了季节、日出日落和气候波动等自然因素,塑造出全新的劳动节奏。与该变化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新航路开辟 B、资产阶级革命 C、工业革命 D、两次世界大战
  • 6、下表是18世纪英国在北美殖民地颁布实施的部分法律(法令)简表,由此可直接研究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     )

    名称

    通过时间

    主要内容

    《皇家公告》

    1763年

    禁止北美殖民地人民越过阿巴拉契亚山脉向西垦殖

    《通货法》

    1764年

    禁止北美殖民地发行纸币和使用纸币偿还英国债权人债务

    《糖税法》

    1764年

    对输入北美殖民地的糖、糖浆、咖啡等商品课以重税

    A、过程 B、原因 C、影响 D、地位
  • 7、1688年,英国非常议会制定的税收法明确规定,国王颁发的任何专利特许证、特权许可证和特许状等,无论授予任何个人、市镇或法人团体,均不能免除议会所规定的税收。这一规定反映出当时英国(     )
    A、君主立宪制正式确立 B、国王的权力受议会限制 C、国王行政权力被剥夺 D、工业资产阶级掌握政权
  • 8、据14世纪佛罗伦萨商人弗朗切斯科·达蒂尼的账簿记载,他在普拉托开设的手工工场中,雇佣了数百名工人生产毛纺织品,按件支付工资,产品销往欧洲各地。这一现象反映了(     )
    A、封建领主与农奴关系的延续 B、资本主义的雇佣关系 C、宗教神权对劳动的控制加强 D、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 9、胡夫金字塔尖顶高耸,直指天空,象征法老与太阳神的联系;秦始皇陵封土堆如山,模拟自然山岳,体现“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这两种建筑风格反映了(     )
    A、对自然力量的崇拜与利用 B、建筑技术上的一致性 C、建筑功能均强调军事防御 D、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
  • 10、1992年邓小平南方之行的核心观点是:“中国只要不搞社会主义,不搞改革开放、发展经济,不逐步改善人民的生活,走任何一条路,都是死路。”这些谈话(     )
    A、推动改革开放继续深化 B、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 C、强调走群众路线的背景 D、完成了思想上的拨乱反正
  • 11、1979年中共中央召开工作会议指出:改革要侧重于扩大企业自主权,增强企业活力,实行严格的经济核算,认真执行按劳分配的原则。这表明(     )
    A、国有企业改革提上日程 B、农业生产责任制再深化 C、对外开放战略全面实施 D、社会主义公有制需调整
  • 12、下表内容表明中美建交(     )

    1978年10月,中美草签了《教育交流理解备忘录》,1979年1月该备忘录被纳入《中美科技合作协定》之中

    1979年1月31日下午,邓小平和卡特总统在白宫签署了《中美科技合作协定》

    1979年1月31日,邓小平与卡特在华盛顿正式签署《中美文化交流协定》

    A、提高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B、加强两国科教文化交流 C、推动中美两国经济发展 D、彻底消除两国间的矛盾
  • 13、1954年,鞍钢技术革新展览会展示了鞍钢技术革新和基本建设的成就,会上劳模张明山等7人还建议在全国开展技术革新运动,各地纷纷学习,推动了全国性生产热潮。这反映了(     )
    A、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完成 B、我国向苏联学习技术革新 C、独立的工业体系已建立 D、劳动者工业生产热情高涨
  • 14、1954年,人们认识到民主如同生命一样的可贵。不少农民把选民证锁进箱子或放在镜框里。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全国土地改革的完成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C、农村合作化高潮到来 D、人民公社化运动迅速开展
  • 15、1951-1953年春节期间北京市开展了宣传动员、实物慰问、军民联欢、寄送慰问信等拥军优属活动。这些举措的主要目的是(     )
    A、促进西藏和平解放 B、支援抗美援朝战争 C、推动土地改革运动 D、实施“一五计划”
  • 16、下表是19世纪70-90年代广东人创办的部分著名企业,据此可知近代中国

    时间

    创办人

    企业名称

    在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史上的地位

    1872年

    陈启沅

    继昌隆缫丝厂

    中国第一家民族资本机器缫丝厂

    1883年

    李宗岱

    平度招远金矿

    中国第一家规模最大的金属矿

    1892年

    张振勋

    张裕葡萄酿酒公司

    中国第一个工业化生产葡萄酒的企业

    A、民族工业迎来短暂的春天 B、广东民族资本家勇立潮头 C、工业发展呈现区域不平衡 D、民族工业生产均为轻工业
  • 17、在某次重要会议上,代表们字斟句酌拟定党的纲领,每通过一条船舱里便会响起一阵掌声。会议首先通过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党纲第一条明确“本党定名为中国共产党”。这次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中共七大
  • 18、面对外商轮船航运势力进一步扩展,李鸿章认为:“须华商自立公司”。这表明(     )
    A、西方侵华手段的转变 B、开始重视商业经济发展 C、自强求富方针的改变 D、创办民用企业的迫切性
  • 19、1836年,旅华英人在《迫切需要与中国缔约》的文章中,提出“条约必须是在刺刀尖下依照我们的命令缔结,又必须在大炮的瞄准下发生效力”。由此可见(     )
    A、英国意图用武力打开中国市场 B、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外资企业加紧了对华商品输出 D、西方侵略加重了人民经济负担
  • 20、《本草纲目》对前人的记述逐一进行了详细记录、考证、验证、订正,全书所列“正误”70多条。书中还补充了前人未记载的药物300多种,每种药物后面还有附方。这表明《本草纲目》(     )
    A、侧重总结前代的成果 B、具有严谨性与创新性 C、以记载新药物为核心 D、对后世医学影响有限
上一页 29 30 31 32 3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