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文物与文字一样都承载着历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图一元谋人牙齿化石

    图2北京人使用石器图

    图3山顶洞人的装饰品

    材料二“河姆文化猪纹陶钵”文物介绍

    【名称】河姆渡文化猪纹陶钵

    【简介】器表两面各刻猪纹图像,形象介于野和家猪之间。器内壁较粗糙

    材料三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蓺(种植)五种,抚万民,度四方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

    ——摘自《史记五帝本纪》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你能从出土的文物中获得哪些历史信息?
    (2)、据材料二,可推测印证河姆渡居民的哪些历史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河姆渡居民的房屋建筑有何特点?
    (3)、材料三中的“轩辕”是指谁?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材料三所反映的战役对华夏族形成的影响。
  •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3000多年以前,周武王决定起兵去打倒暴君纣王,就在出兵的那天,天忽然下起雨来了,许多人都觉得不吉利,建议武王改期。这时候,管占卜的人出来了,他说这不是坏事,是“天洗兵”……

    材料二

    材料三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材料四周公教成王说:“你得用心考察众诸侯谁纳贡,谁不纳贡。纳贡的如果礼貌不好,就是侮慢王朝,等于不贡。”

    ——范文澜《中国通史》

    材料五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

    ——《史记·周本纪》

    (1)、说出材料一中的“3000多年以前”的时间和战役名称。
    (2)、材料二显示的是西周实行的什么制度?实施的目的是什么?这种制度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
    (3)、根据材料三、四、五,概括诸侯从周天子那里得到什么权力,又对周天子承担哪些义务?
    (4)、这种制度没能使西周的统治千秋万代地延续下去,在西周后期,政局混乱,出现了“国人暴动”。“国人”指材料二中哪个等级的人?哪一年西周最终走完了它的统治历程?

    历史犹如长河,随着夏商周断代工程的新发现,我们看到了中华文明源头的壮美景象,让我们沿着历史深处的一圈圈年轮,去领略中华文明童年时期独有的懵懂色彩吧。

  • 3、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遗址图中的C是我国境内的居民遗址,它展现了我国流域的原始农耕情境,这里的原始人类种植
    (2)、遗址图中的D是我国境内的居民遗址,它展现了我国流域原始农耕的情境,这里的原始人类种植
  • 4、图中有铭文:“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辛未,王在阑师,赐有事利金,用作檀公宝尊彝。”这段铭文记载的史实是(   )

    A、商王迁殷 B、商王造鼎 C、武王分封 D、武王伐纣
  • 5、下图是北魏时期的陶笼冠俑,该陶俑头戴纱织笼冠,身穿大袖上衣,腰间系带,是当时着汉装的侍女形象。这种“胡人汉服”的现象主要是因为(   )

    A、商鞅变法 B、前秦的统一 C、孝文帝改革 D、王安石变法
  • 6、年代尺是历史学习常用方法之一。下列年代尺中①处发生的事件可能是(   )

    A、霍去病率精骑出击匈奴 B、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C、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D、淝水之战前秦瓦解
  • 7、【秦末汉初的治国政策】

    材料一:秦始皇利用法家思想治国,靠严刑峻法以高压统治老百姓,以至于社会矛盾和危机加剧,强大的秦帝国二世而亡。

    材料二:汉高祖刘邦兴起的时候,面临着秦王朝的种种弊政和六国诸侯纷争天下的紊乱局面,百姓无业可居,大闹饥荒,西汉初期社会经济一片凋敝。为此,汉高祖简化法令和禁令,减轻田租,实行十五税一。文帝即位,他身体力行,提倡节俭,前元二年(公元前178年)下令把租税的一半赏赐给百姓,前元十二年(公元前168年),又免除了租税。过了十三年,即景帝二年(公元前155年),规定百姓私田只征收一半的租税,税率三十征一。随着生产日渐得到恢复并且迅速发展,西汉出现了多年未有的稳定富裕的景象,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中华文明迈入帝国时代后的第一个盛世局面“文景之治”,至武帝,西汉进入鼎盛时期。

    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 8、【秦汉的统一与巩固】

    材料一: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接受了李斯的建议,把全国分成三十六郡,以后又陆续增设至四十余郡。这些郡完全由中央和皇帝控制,是中央政府管辖下的地方行政单位……统治一个大国,需要全国一致而又比较完备的法律制度,因此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以秦律为基础,参照六国律,制定了全境通行的法律。而除了制度、法律之外,维持一个大国的统一,还需要强大的军队。秦制以铜虎符发兵,虎符剖半,右半由皇帝掌握,左半在领兵者手中,左右合符,才能调动军队。这是保证兵权在皇帝手中的重要制度。

    ——摘编自白乐天《中国全史第1卷》

    材料二:

    汉武帝解决封国问题示意图

    材料三:大一统国家中实行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着深远的影响。其作用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在一定时期和条件下,对于大规模地兴修水利、发展农业、加强防御力量、发展民族关系、促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都起过不同程度的积极作用。封建专制主义的残暴统治和地主阶级的剥削压榨,引起了农民的不断反抗,随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的建立以及专制制度的日益强化,大规模的农民战争也从秦汉时期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摘编自高尚志、冯君实《秦汉魏晋南北朝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朝加强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为解决这个问题所采取的措施及其历史作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大一统国家中实行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产生的影响。
  • 9、【社会变革】

    材料一:

    图一 北京人使用的石器

    图二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

    图三 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制农具

    材料二:

    为加强各地的交通往来,秦始皇下令统一车轨和道路的宽度,并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使秦朝的陆路交通四通八达。

    为解决运输困难,秦始皇派人开凿了灵渠,沟通湘江和漓江,把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连接起来。

    材料三:中国古代货币发展史(战国—西汉)简表。

    时期

    概况

    战国

    各诸侯国都有铸币权,赵国有铲形币、楚国有蚁鼻钱、齐国有刀形币

    秦朝

    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统一货币,在全国流通

    西汉

    汉武帝时期,由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五铢钱成为当时唯一的合法货币

    (1)、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车同轨”和“开灵渠”的共同作用。
    (2)、根据材料三,归纳战国至西汉时期我国古代货币发展的特点。指 出汉武帝时期统一铸造五铢钱的目的。
  • 10、【民贵君轻】

    材料一:秦始皇时期,征收的赋税十分沉重。秦朝的赋税可分为田税、口赋两种,据汉代董仲舒所言,秦朝赋税“二十倍于古”。另外,秦朝的徭役更是十分繁重。秦朝规定:一般人民从15岁开始服役,至60岁。一生中须正卒一年,屯戌一年,每年还要更卒一个月。

    ——摘编自芳园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他们当中的领队人陈胜和吴广认为,与其送死不如起来反抗,于是杀死押队的军官,对众人说:我们因遇雨误期,肯定要被杀头;即使去戍边,大多数人也会死去。“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在他们的号召下,大家热烈响应,决心反抗秦朝 的残暴统治。

    材料三:

    汉文帝和汉景帝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并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了一些严刑峻法,还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当时的国力有了很大的增强,国家积累了大量的钱粮,库存的粮食和铜钱非常充盈。

    光武帝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罚;还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又允许北方各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到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以及这次起义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三,归纳“文景之治”和“光武中兴”的共同表现。指出这两个治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国家治理的认识。
  • 11、汉明帝因夜梦金人,遂派人出使天竺,请来了两位印度高僧,他们带来了佛教万言经典。翌年,汉明帝在洛阳建成了中国第一座佛寺白马寺。佛教逐步在社会上传播开来。由上述材料可知,佛教在中国得以传播的主要原因是(   )
    A、印度僧人的传教 B、贫苦民众的信仰 C、丝绸之路的开通 D、统治阶层的支持
  • 12、下图资料卡反映了西汉(   )

    资料卡

    汉宣帝任命郑吉为西域都护,这是西汉王朝派驻西域的最高军政长官,直属中央领导,相当于内地郡太守,并册封西域地方管理官员376人。

    A、派班超出使西域的史实 B、对西域地区的有效管辖 C、促进了中外文明的交流 D、建立刺史制度监察地方
  • 13、张骞首次出使西域时,听说了安息(今伊朗高原和两河流域)的情况。再次出使西域时,他派副使访问了安息。随后,安息使节来到汉朝,并将鸵鸟蛋等礼物送给汉武帝。这说明张骞通西域(   )
    A、改善了国家的财政状况 B、促进了西汉与西域的相互了解 C、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有利于“文景之治”的出现
  • 14、它是中国历史上规模较大的一次以宗教形式组织的民变,高喊“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材料中的“民变”(   )
    A、动摇了秦朝的统治地位 B、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 C、使西汉从此走向衰落 D、稳定了西周初期的政治形势
  • 15、王莽的姑姑是皇后,王氏家族权倾朝野。他在54岁时登上皇帝之位,使中国的朝代更替方式在贵族革命、平民革命之外,另开篡夺之例。王莽篡汉从侧面反映出西汉后期存在的社会问题是(   )
    A、宦官乱政 B、吏治腐败 C、外戚干政 D、儒家没落
  • 16、西汉初年,私人铸币没有完全禁绝,钱币形制繁杂且重量不足,引起物价上涨。吴王刘濞采铜铸钱,大发横财,富同天子。后来汉武帝将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汉武帝此举是为了(   )
    A、削减封国封地 B、加强经济控制 C、刺激商业贸易 D、实行盐铁官营
  • 17、汉初社会残破、经济凋敝,统治者采取了“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广蓄积”“兵皆罢归家”“以德化民”等举措。据此可知,汉初实行的政策是(   )
    A、休养生息 B、以法治国 C、重农抑商 D、宽平相济
  • 18、胡曾在《咏史诗·乌江》中写道:“争帝图王势已倾,八千兵散楚歌声。乌江不是无船渡,耻向东吴再起兵。”材料反映的是(   )
    A、春秋争霸 B、三家分晋 C、楚汉之争 D、大泽乡起义
  • 19、1975年,在湖北省云梦县出土了大量秦代的简牍,简文主要记载了秦代施行的20多部单行法规,法条多达600条,其中有残酷的死刑、肉刑等。由此可以看出秦代(   )
    A、法律细密,社会秩序稳定 B、宽严相济,律法深入人心 C、儒法并用,统治基础牢固 D、刑罚众多,隐含统治危机
  • 20、为进行研究性学习,某历史小组开展了以下活动。据此判断,该小 组研究的课题是(   )

    活动

    内容

    查阅文献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等

    观看视频

    《大秦帝国——北击匈奴、南定百越》等

    搜集图片

    圆形方孔半两钱、铜权、铜量等

    考察遗址

    广西灵渠、陕西秦长城遗址等

    A、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B、秦统一货币促进经济交流 C、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D、秦建立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上一页 18 19 20 21 22 下一页 跳转